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基于“互联网+”的辽宁省农粮运营模式探索

2018-01-24 21:1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赵龙  阜新市彰武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乐  中粮招商局(深圳)粮食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首先对辽宁省的农粮运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辽宁省的农粮运营中存在生产技术、信息渠道、资金周转、物流、交易保障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当下“互联网+”农粮运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农粮运营新模式:包括生产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互联网+”多元化信息渠道、金融物流服务、全方位保障措施,希望通过互联网来改善辽宁省农粮运营现状,促进辽宁省“互联网+”农粮的产业整合与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粮;农粮运营;一站式平台

引言

辽宁省是中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2015年辽宁省粮食总产量为400.5亿斤,比上年增加了49.7亿斤,粮食总产量居于全国第13位,增幅位居全国第1位,农粮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就目前的辽宁省农粮运营来看,依然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将会大大改善现有的状况,因此通过探索“互联网+”农粮的应用,来打破传统,重新构建农粮的运营模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和成本、让信息共享,有助于推动传统农业模式的升级改革,可以为以后的农粮运营和发展探明方向。

一、辽宁省农粮运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辽宁虽然是个工业大省,但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增长,现在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主要的粮食作物为玉米、水稻、大豆,其中沈阳市、大连市、锦州市、朝阳市、阜新市、铁岭市6个市为辽宁省的粮食主产区,这六个市主要以玉米为主;鞍山市、辽阳市、葫芦岛市、丹东市、盘锦市这5个市为粮食产销平衡区,主要以大米为主;抚顺市、营口市、本溪市为粮食欠缺区,粮食播种面积少且人均粮食占有量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0.3%。辽宁省农粮生产能力继续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目前已稳定在200亿公斤左右;农粮运营公司逐年增多,2015年拥有27987个;农业增加值逐年递增,2015年为2410.92亿元;东北三省和内蒙的粮食由铁路运往大连、营口和锦州港方向,再由水路运至东南沿海及南方主销区省份,还有通过铁路经过山海关运至关内,粮食的流通整体上呈现出了“北粮南运”的格局;农业产业化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形成了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粮食、畜牧、水产、水果、蔬菜、林木和土特产等主导产业体系,建成各类农业商品生产基地145个;农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事业蓬勃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但是在现阶段农粮运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农粮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生产过程中个体种植户居多,规模小,原有的依靠大量人工劳动力管理的生产耕作模式早已无法满足粮食质量、数量上的需求,落后的农粮生产技术必将影响辽宁省农业的发展;无论对粮食生产者还是粮食运营商而言,还习惯于传统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渠道单一,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直接导致“买家买粮难、卖家卖粮难、物流重复运输”等资源性浪费,无法享受信息渠道到来的红利;粮食总产多、商品量大,粮食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量较大,一单交易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加之粮食运输的速度较慢,一单业务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因此资金周转转速度相当缓慢,因此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资金风险也就越大;农业市场存在着科技含量、效率低下等诸多的弊端,农业物流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农业物流体系出现了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可靠等现象,使得辽宁省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缺乏交易保障机制,全省粮油质检能力分布不均衡,沈阳、大连、铁岭等市粮油检测站技术充足,设备完善,而朝阳、阜新等下属的一些县级很多都没有开展检验项目,而且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可靠的为粮食质量担保的平台,辽宁省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借款人信用观念仍很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互联网+”大背景下农粮运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大背景下农粮运营的机遇

首先,个人互联网使用人数多、普及率高,拥有良好的网购习惯。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其次,企业互联网使用率高,互联网营销蓬勃发展。从2011年发展至今,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首次接近九成。有24.4%的企业设置了专职团队,负责互联网相关的运维、开发或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工作,互联网已经深入进了企业内部。第三,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对互联网的重大支持,将“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同时辽宁省政府设立了诸多奖励政策来扶持互联网的发展。第四,“互联网+”农粮市场巨大。粮食产业的整个产业链互联网覆盖率并不高,在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等一系列过程中仍然依托传统的经验和方法,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亟待优化的地方。第五,“互联网+”助力农粮运营快速发展。 目前,辽宁省已经建立了多种互联网+平台,分别是12316 云服务平台、农业大数据平台、益农综合服务平台、农业监管平台、“致富通”移动平台、物联网应用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空间地理技术平台、新媒体服务平台和现代农业信息管理平台。由此可见,互联网+确实给农粮运营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全面推动了农粮运营的快速发展。

(二)“互联网+”大背景下农粮运营面临的挑战

首先,农粮运营涉及到的各方习惯了原有的运作模式,不习惯使用互联网平台,也极有可能因为对互联网的理想化与实际有偏差而影响用户体验,难以推动“互联网+”农粮的顺畅发展。其次,农粮的运营交易额相对于互联网的其他产品而言是比较高的,所以支付的风险也相对较大。而“互联网+”农粮的交易模式,都是跨市、跨省甚至是跨国的陌生人,那么交易的有效性、不可反悔性、可追究性就更加的重要。“互联网+”环境下,必须营造一种可靠、安全、诚信的交易环境,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三,农粮的运输需要极强的运输能力,因为一单的成交量有可能少则数十吨多则成千上万吨,远远超过现有电商快递行业的承载范围,对于相关物流的运输能力要求很高。“互联网+”农粮一方面要提供巨大的物流量及相应的仓储、转运服务,另一方面需要节省成本,突显互联网的优势,仍然是一个值得优化与挑战的领域。第四,农粮质量的把控尤为重要。农粮的运营更加需要注意产品的质量问题,因为粮食的完整率、含水量、砂石含量、发霉程度等等都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因素稍有改变都会导致所交易的粮食价格差距很大。在“互联网+”农粮的运营模式下,怎样保证交易双方农粮的质量问题、以及在运输或者仓储中发生质量的变化的相关责任的归属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这也是限制农粮互联网运营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三、辽宁省“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构建

(一)辽宁省“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总体框架

“互联网+”农粮的运营模式不单单是运营过程中一个环节的互联网化,而应该是整个农粮生态系统的互联网化,需要构建一个集农粮生产、品牌展示、农粮资讯、农粮交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保障机构于一体的全方位、一站式农粮运营模式。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一站式农粮运营模式,让广大农粮运营者的农粮从生产、销售、物流、交易、金融、资讯、保障全部轻松解决。

图1 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总体规划图

1 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总体规划图

(二)辽宁省“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具体实现方式

1.物联网+生产

辽宁省的农粮生产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主要包括智慧农业系统展示以及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农粮生产环境检测和预警、农粮生产环境自动控制和粮食安全。

2.“互联网+”多元化信息渠道

在宣传推广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网络平台或者利用第三方B2BB2C平台,进行品牌农粮展示。同时可以利用多种网络营销方式进行推广,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社交网络营销等。另外可以通过参加农业会展,参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农超对接粮食直供等方式进行推广;为方便广大粮食运营商交易搭建交易平台,平台包括产品信息、数量、价格、所在地等,可以借鉴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粮达网;可以通过平台提供多方面信息及服务,比如最新资讯、意见反馈和客服等。    

3.金融服务

通过建立金融、物流一站式平台可以解决农粮运营中的“结算难、资金链少、运货难”等问题。因此必须需要一套完整的物流方案和金融方案来解决。本模式可实现两种不同的金融服务方式,第一,建立中小农粮运营商P2P网络信贷方式,中小农粮经营商通过本平台寻找有贷款能力、贷款意愿的一个或者多个用户,双方提供借贷所需要的资料、合同以及资金等,全部通过本平台完成。此种方式下款快、频率高、金额小,适应于中小农粮运营商的运营需求;第二,为大型农粮运营商建立供应链融资模式,此模式的金融服务由本平台的第三方大型金融机构来提供。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缩短农粮交易商的交易周期,使大型农粮运营商获得充足资金保障,供应链融资模式依靠大型粮食运营商良好的信用和强大的履约能力。

4.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模块主要提供最优物流解决方案、货物实时追踪服务、货物质量保障服务。农粮的物流运输首先需要将尽可能多的物流方式进行整合,利用各种联运方式和仓储库,能够提供出多种适合用户的水、铁、陆联运方案供用户选择,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最后一公里农粮物流问题;同时需要最优化运输路径与运输费用,减少中转过程中的不必要的物资消耗和中转费用;保证运输过程的实时跟踪,以及数量和质量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农粮运营商只需要坐在家中点击鼠标,就可以实现农粮的物流运输、实时追踪、物流结算,从而保证农粮物流运输的高效、低成本,让物流问题不再限制农粮的运营与发展 。

5.全方位保障措施

主要实现农粮质量、交易支付、买卖信用三方面的保障。首先是引入双方认可的高质量粮食检测机构作为交易的专用检测机构,从而保障交易的农粮的质量。其次交易担保可以参照“支付宝”的交易模式来进行。由权威机构组建,引入第三方银行,或者是在构建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中,设置履约条件,从而大大保证交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信用体制的建立同样至关重要,通过政府、银行等权威机构建立全网全系统的信用管理系统,让农粮运营个人或者企业的所有交易行为都作为信用的参考;建立信用管理档案,详细记录企业或个人的交易历史,同时建立信用积分制度,区分信用等级。

结论   

互联网对于行业的颠覆力量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所有可以连接的资源都整合到一起,并且进行完美的优化重组,最大化的展示出组合的优势与市场价值。农粮的运营有着悠久的历史,因而也形成了很多固定的方式与渠道,但农粮的运营势必会因互联网而产生巨大的变化。通过构建集生产、多元化信息渠道、金融、物流、保障于一体的一站式“互联网+”农粮运营模式,让辽宁省的农粮可以销往全国各地,让所有的农粮运营者都可以在此平台受益,赶上“互联网+”农粮风口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刘玉忠.“互联网+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创新科技.2015(7)4-9

[2]赵新.我国网络交易信用监管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6):15-17

[3]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3:24-25

[4]路耿新.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以及推进措施建议[J].农业经济,2012(1):124-127

[5]洪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4):169-17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