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浙江省“机器换人”战略研究

2017-11-08 23:2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从使用者角度出发

徐娇霞  袁安驰 朱郁樟 蒋博 指导老师:罗春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浙江省作为机器人使用大省,全面实施“机器换人”战略。从机器人使用者角度探讨此战略对机器人产业的影响作用。实地调研不同行业中的企业,运用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和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并通过文献分析和复盘法等对被调研企业进行对比分析,洞悉各方面发生作用的影响。亟须解决战略实施带给企业的弊端,优化失业农民工就业结构,具体从价值层面、技术层面及社会环境层面入手,提高“机器换人”政策的实际成效,确保社会经济的有利发展。

关键词:机器换人;政府;企业;技术

一、引言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正在成为全球新一轮生产技术革命浪潮中最澎湃的浪花,推动着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此背景下,各国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及工业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浙江省作为机器人使用大省,积极应对国家“十三五”计划,着重发展高科技智能化制造业,提高产业生产自动化水平,大力促进“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使得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在此形势下,用工难”、劳动力成本增加等问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机器换人”的重要性。

在浙江省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体制下,我们立足于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民营制造企业来放眼浙江省的“机器换人”实施计划,拟采用复盘法、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一系列方法对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的企业进行一系列分析,去探讨浙江省推行“机器换人”战略对于企业的具体影响。同时,我们还想通过不同企业和行业实施战略的具体情况,来总结战略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对于如何面对、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我们想向政府、企业以及机器人技术面给出我们的建议,从而达到帮助已经采用机器换人的企业、为后续有意愿采用机器换人的企业提供借鉴的目的。

二、企业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们采用了典型调查的方法,抽取了浙江省典型产业——制造业中具有代表性的A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保温杯的制造。在我们实地走访过程中,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我们走访了车间并与该公司的财务总监、销售总监以及总经理交谈了解情况。

在与该公司总经理交谈中,我们大致了解到:在早些年经济向好的总体宏观形势之下,A公司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开拓自身销路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大了其行业内的知名度,使其成为了当地保温杯产业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A公司在众多展览会、评比之中斩获嘉奖,获得了用户的好评。

在与销售和财务总监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面临的较大上行压力,总体经济不太景气。此形势造成人工成本、管理成本上升,以及其他相关成本、费用价格上涨的局面,使得传统制造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知名的品牌公司纷纷倒闭、破产、重组。同时,每年银行催还贷款利息、税务部门的征缴稽查等等因素带来的经济压力,使得A公司面临着企业生存的重要瓶颈。

而在其行业内部,A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发展阻力同样不小。许多当地的民营企业看到A公司所在保温杯行业的勃勃生机,纷纷争先恐后的踏入这一市场,企图分得一杯羹。生产、制造上游的日渐拥挤,使得保温杯产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必然使得原本就是品牌间差异度小、可替代程度大的保温杯产品价格下跌,仅有的利润空间也被逐渐的压缩。总体上来讲,A公司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在这一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A公司管理层敏锐地捕捉到国家大力支持“机器换人”产业变革的春风。其在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的同时,加大了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

三、战略实施带来的影响

(一)企业的改变

2014年开始,A公司逐渐用自动化的生产线替代原本劳动密集型的传统生产方式,从整体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开拓性地推出系列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新产品,在守护住公司多年来积累的公司信誉的同时,得到了行业内外的一致认可。在近年来,A公司已经收获不小的成效。

在与A公司生产部、财务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主管人员进行充分、全面的沟通之后,我们从成本数据的角度对A公司的“机器换人”成果进行了相应的剖析,也从根本上理解了A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1、总体车间成本变动情况:

我们首先将从各个车间来看公司经营生产成本的变动情况:

表1  2015年与2014年各车间成本比较分析

1  2015年与2014年各车间成本比较分析

1反映了A公司2015年与2014年各车间生产成本绝对值差额与相对值变动幅度。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15年,A公司各大生产车间由于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成本大多数都在或大或小幅度地降低。其中,熔炉车间节省了约1500万元的成本,相比去年下降了12%左右;重压车间的成本则节约了1380万元,相比去年下降了10%左右;而低压车间则节省了1700万元的成本费用,相较去年降低了将近10%。这三大车间成本的降低使得A公司有底气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优质产品,在同行业中保持其独有的品牌知名度与价格竞争力。机制车间与涂装车间由于其生产环节对于技术的较高要求,主要还是由相应技工操作进行,再加上相应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两个车间的生产成本还是在上升的。

具体来说,煤气站主要为后续生产提供动力、能源,主要由几个了解公司生产的工人负责管理,并不需要太多的改变,其成本也基本保持稳定。“机器换人”带来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熔炉车间、重压车间与低压车间之中。在走访公司生产部门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三个公司生产核心的车间,并没有想象中工人应接不暇的场景。相反的是,这三个车间,只有少数几位身着标准服装的技工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机械的控制操作。车间将许多重复、低技术含量的工序交给自动化的机器来完成,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工成本上涨、人员流动性大带来的“用工难”问题。

总的来讲,减少的成本远远大于增加的成本,在对各个车间的成本计算中,总成本一共降低了2703.45万元,“机器换人”的效果在2015年显著提现。

2、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

表2  2015年与2014年人工成本与产量比较分析

2  2015年与2014年人工成本与产量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机器换人”的有序推进,A公司的人工成本反映在“劳保”支出中,此项支出相较去年降低了4407.54万元,减低了20%左右;在我们调查走访中可以发现:由于机械手的采用可以裁剪4个岗位用工,每个岗位按3班次安排,每年大约可少用10个人工,可节约人工成本84万元。

3、相关材料以及能源的损耗减少

表3  2015年与2014年相关材料以及能源损耗比较分析

3  2015年与2014年相关材料以及能源损耗比较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整体自动化的生产线改进,使得公司得以实现生产环节的更经济性、更有效率性的生产安排,这使得生产环节对于液氮等的消耗得到较大幅度的降低。其中液氨于2015年较之上年降低了3089.80万元,降低了15,95%,其他消耗以及低值易耗共降低了5253.36万,同期降低了37.05%以及72.50%。由此可以发现,“机器换人”能够使浙江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性。

4、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事故减少

在和车间主任以及生产部门主管的访谈中,不难发现保温杯的质量大有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保温杯的退货率有所降低;与此同时,A公司已将危险操作程序都自动化,降低了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投资成本及折旧成本增加

表4  2015年与2014年折旧成本比较分析

4  2015年与2014年折旧成本比较分析

    伴随生产设备的引进,设备折旧、相关的维护、保养费用支出,都会与有不同幅度的增多。但是,这正符合了“将有限的生产发挥无限效用”的初衷,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物料资源。

且在该公司2015年来最大的一次“机器换人”过程中,本项目计划投资854万元,其中机器设备成本651万元,公用环保安全11万元,公用工程投资2万元,节能、循环经济等投资5万元,设备安装调试费15万元;不可预计费及利息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67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412.11万元,其中完成设备投资1174.11万元,机器设备按10年折旧年限算,每年增加折旧成本117.41万元。每年新增3万套油气混合动力汽车电机壳体。该公司新增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销售收入2550万元,利润153万元,税金167万元。产品合格率比较稳定,同时一些高温岗位作业岗位实施了“机器换人”,使得作业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机器换人”战略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降低了人工、物料等成本。除此之外,该战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节约材料消耗并符合国家环保理念都有十分重大的积极影响和意义。

(二)战略实施现存的问题

尽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例如广东、上海等地,但浙江仍大面积存在传统人工发展方式制造业企业。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企业资金缺乏使其无法正常实施战略。诸多民营企业存在此问题,尤以小型企业为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机器人产业发展日益兴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加入“机器换人”队列。然而制约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最大因素,仍是成本问题。对于大部分小型企业来说,即使在目前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应用机器人的成本仍大于人工成本。“机器换人”是许多制造业企业一项大投资负担。

其二,企业不足够重视战略且发展观念落后。据调研结果发现,有一部分企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动力都相对偏低。在传统的人工发展方式下,这些企业都形成了固有思维,难以接受革新式的生产方式。除此之外,尽管在总体趋势上浙江鼓励“机器换人”,但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和社会对“机器换人”的扶持力度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导致一部分企业对“机器换人”了解不足。

其三,战略带来的新“招工难”。对于传统的人工作业来说,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不高,大部分员工不需要具备专业运用机械的知识素养。而“机器换人”后,机器人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调控、操作,因此企业对于高素质、专业技术强的员工需求增大。“譬如使用了机械手或小型机器人,承担了一部分流水线上劳动力的工作,但新设备的操作、维护也需要人来做,派生出新的劳动力需求。”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陈耀说。与此同时,中国的大面积人才流失使得具备以上专业能力的人员更难以被大多数中小企业雇佣。

四、对战略发展的建议

“机器换人”战略是经济发展提升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全球正孕育新科技突破的背景下,浙江应紧紧把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大力推进该战略的实施。

(一)从政府的角度

浙江政府应加大“机器换人”扶持力度。有关部门应因地制宜,结合浙江发展状况,制定适宜可行的使用机器人的倾斜措施,在税收、投资和贷款方面对将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实行扶持政策,如大力推行促进机器人普及的优惠财税政策,对在产品制造中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实行适当的减免税政策或财政补贴,减轻中小企业实施“机器换人”的成本压力并鼓励各个企实施“机器换人”战略。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帮助日本机器人在其国内开拓市场的经验值得浙江借鉴。

发挥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汇集相关部分、智能机器应用领域的专家、适配生产企业和示范应用企业进行充分论证,探索浙江进行“机器换人”推广应用的克星路径和方式,统一思想、合理谋划,开展培训更新产业发展观念,调整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挖掘浙江制造业传统领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稳固“机器换人”的基础。与此同时,政府应当鼓励相关组织开展“机器换人”战略的交流研讨会、展览会等活动,对该战略进行大力的科普宣传和推广。除此之外,政府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倡导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以符合“机器换人”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减少“招工难”的问题。对失业工人,政府应鼓励创业,给吸纳就业多的企业更多的支持,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从企业的角度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需要考虑投入机器人后成本回收的时间,还需要考虑购入机器人的资金来源。对于大型企业,机器人的成本不过是九牛一毛,丰厚的资产和利润使得他们可以顺利度过成本回收期;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在大额机器人成本的支出后,他们大多难以支撑十几年,拿回投资成本。因此,对企业给出的建议主要针对于浙江中小型企业。

一方面,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可通过联合、合并,达到进一步增强企业经济实力的目的。经济实力的增强可以招进技术型人才和经济战略方面的专家等,从而展开各项研究,包括市场研究、同产业研究、上下游研究、宏观及微观经济研究,引导技术型人才往正确的方向进行技术突围,进而生产创新型产品,做到出奇制胜。除此之外,在考虑实施“机器换人”战略之前,企业可对自身进行产业链整合、改变产品通途、不同产品进行整合,通过这些方式来创造新的发展模式,之后再引进机器人。

另一方面,中小型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往往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其一,企业应当时刻关注金融机构信贷政策的动向,不断探索股权质押、仓单质押、排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专利权抵押等担保方式。与此同时,企业须组织定期的银企洽谈等活动,推进二者的互动合作。其二,企业提高自身信用值,使得金融机构加大对其“机器换人”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其三,企业可以通过设备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发行股票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得战略实施资金,并积极利用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各种融资工具,筹集更多资金。

(三)从技术的角度

首先,专项资金应当被设置,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机器人设备,不断引导企业通过自我研发或合作研发等方式,对机器人设备及智能设备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高生产企业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的持续更新。其次,为推动“机器换人”的持续推进,应当把机器人应用与发展机器人产业相结合,提高浙江机器人开发的平均技术水平。在短期内,结合浙江实际,着重支持系统集成商,攻克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来实现进口替代。此外,培养机器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端人才,解决人才空缺的问题。“机器换人”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最后,中国应推动产学联盟建设,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加强,改变关键元件进口的局面,推动对机器人产业的研究开发,创造更多符合制造业企业需求的机器人,不断降低机器人使用成本,进一步带动“机器换人”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林昌华.中国实施“机器换人”战略促进产业转型研究[J].中国发展, 2015, 15(3):71-73.

[2]白天亮.“机器换人”会影响就业吗[N]. 人民日报,2014-06-06(017).

[3]李若朋,杨钧钧,张海涛.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启示[J].通信企业管理, 2016, (12):42-44.

[4]赵臣,王刚.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报告[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09, (02):8-13.

[5]吴东华.中小企业如何“机器换人”[J].新产经, 2015, (07):41.

[6]贾帆联,林洁,易双云. 浙江工业企业“机器换人”情况调查[J].政策瞭望, 2013, (08):21-24.

[7]虞学良.“机器换人”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J].特区经济, 2016, (01):138-139.

[8]陈刚. 浙江“机器换人”的持续推进和提升方向[J].浙江经济, 2015, (09):52-53.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