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与自主创新研究
吴殿倬 鞍山师范学院商学院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辽宁工业转型升级与自主创新研究》(L16AJL001)成果。 摘要:在全国上下一起规划“十三五”战略部署时,东北地区要保持经济增长、革新产业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成不容忽视的新目标。如何能够及早扭转辽宁地区持续下滑的经济、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作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找转型和创新的路径,谋求自主发展的办法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 转型 创新 自主发展 自二十世纪初期,国家部署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总体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为辽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但是同时也应该清醒意识到:辽宁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够均衡、区域不够协调发展、政府参与管理现象严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国家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可以寻找到辽宁工业转型发展的大好机会,因为已经明确提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为主线。辽宁应“以转型促增长、以创新强后劲”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转型升级 辽宁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问题主要体现在“强政府”与“弱市场”的结合,政府长期在资源调节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市场体系下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目前,企业面临最多的问题就是政府管得太多、设施不够先进和技术、人力不够创新等问题。所以,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体制是当务之急。 所谓创新,就是为提高收益而采取的改善技术或改进做事的方法的活动。国家已经明确指出,扭转辽宁经济增长,使老工业基地重新振兴,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体制机制。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辽宁在制定“十三五”工作纲要时已经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工作方向,即坚持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除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在体制机制改革中,既要兼顾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又要挖掘问题,朝着既定目标前行,争取在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具体需要改善的体制如:行政管理体制、企业治理模式、经营机制、政府职能等。尽快重新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政府职能从参与管控向服务型转化。另外,在机制体制改革中,要尽量平衡各类市场的合法权益,使不同区域的市场资源能够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以市场为主体的新体系,全力铲除阻碍创新科技发展的就制度。其目的是尽快使市场同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相匹配,因为机制体制是市场发展的“指挥棒”。 二、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产业新格局 “辽宁地区的产业布局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而不是基于市场经济、社会化分工体系下形成。” 在辽宁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重化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过高,“仅装备工业、冶金工业、石化工业增加值之和就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65%。”从产业内部看,结构层次不平衡,传统老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技术老化设备陈旧。辽宁老工业基地在“十三五”改革期间,必须协调产业结构,保持产业多样化并重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是国务院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七个新兴产业之一,函盖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为了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辽宁也应着力在这一产业加速发展,促成规模化产业化。 生物医药产业。由于生命科学的发展,该产业也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相结合而产生的,是一个医药行业的新兴产业,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包括基因药物、蛋白药物、单抗克隆药物、治疗性疫苗、生物芯片技术等多个领域。我国正处于制药产业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优良的政策体制将积极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主要是为了节约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而提供技术知识和装备的产业。其六大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保服务。节能环保产业的振兴,对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方式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绿色经济的战略选择。 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聚变能等,而从事这些能源开发的单位和企业叫新能源产业。衡量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它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利武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开发新能源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 新材料产业。这一产业包括新研制开发出来的材料及用其生产出来的产品和与其配套使用的装备。新材料产业具有几个“高”特点:如技术密度高、研发投入高、产品附加值高。其研发水平及产业规模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积极发展消费品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布“国办发【2016】93号”文件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要求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东北作为农产品优势区,必须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生产与加工、科研与产业、企业与农户相衔接的配套产业格局。 纺织服装工业。辽宁作为二十年前全国服装集散地的“领头羊”,发展到现今的默默无闻,无论是从企业管理、产业结构还是品牌建设都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欧美国家的竞争和市场侵占、市场个性不突出、人口老龄化、生产成本高、人力资源稀缺等挑战的出现,怎么才能保持纺织服装工业的优势?那么,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辽宁纺织工业应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先进纺织机械和高性能、高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应用。 在 “十三五”发展时期,辽宁地区必须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如区域协调发展,经济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三、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老工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发展的常规路径,全面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是辽宁工业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大任务之一。让创新贯穿全省一切工作,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兴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壮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是实现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载体,应该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必然带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所以市场导向的创新活动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引领能力,要将创新由外部驱动转化为内生动力,一要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二要着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三要支持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四要培育企业创新支撑网络。 (二) 激励人才创新活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拥有创新型人才资源是开展创新型产业的核心基础。要建立创新型产业,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体制,最重要的环节和核心要素就是要建设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只有拥有了创新型人才,才能拥有一流的发展竞争优势。由于辽宁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大量创新型人才外流,大大消弱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四、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产业品质 辽宁作为有着几十年经历的老工业基地,设备、技术已经非常落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产业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化的新技术能够大力推动产业的革新。当今世界,技术的日新月异加剧了同行业的竞争力,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的更新,逐步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传统产业依靠资源、贸易、资本推动已经面临严峻的考验,企业已经走进生命周期的衰退期。所以,企业只有依靠创新人才开发创新技术,才能更新产品、重新开拓市场,谋求新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本优势,另一方面就是引入先进设备和工艺,从而降低成本。在企业竞争中,成本和产品的差异化一直是核心竞争力。技术的创新,即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又可以对产品的差异化提供帮助。作为一个老企业,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技术含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击败对手,占据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宋冬林. 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创业的主要因素及建议[J].经济纵横,2015,(07):11-13. [2]刘洋.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特征与成因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5,(08):43-50. [3]李许卡、杨天英,东北地区转型改革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研究,201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