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升级的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蒋江林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产业升级协调推进研究,项目编号:Y201533921) 摘要:浙江省近年来三次产业发展趋势增强,但仍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Panel Data实证模型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带来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导入浙江省数据可知,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劳动产出弹性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浙江省区域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差别较大,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可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一些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适合通过发展农副产业、乡镇企业来增加就业;一些山区适合发展农村旅游业、劳务输出等吸纳就业;资源型地区适合发展资源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 关键词:农村;产业升级;劳动力;转移 就业是民生根本,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得到有效转移,涉及到了维系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等重要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浙江省围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这一主线,进一步优化了三次产业比例,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推动了劳动力就业。但从浙江省剩余劳动力的计算数据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基于产业升级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及产业升级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并为此制定可行的劳动力转移模式,可为深化浙江省经济改革提供些许参考。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浙江省人民政府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 表1 浙江省常住人口信息统计表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全省共有农业劳动力2251.76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比例为52.6,女性劳动力比例为47.4%。 农业劳动力年龄构成方面,31岁—50岁之间的劳动力数量最大,占总体比例的48.8%。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方面,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占总体比例的81.2%。 全省农村从业劳动力有1999.14万人,其中有超过50%的人从事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事比例均小于30%。从业劳动力中,有396.52万人为外出从业者,其中男劳动力为250.64万人,占63.2;女劳动力为145.88万人,占36.8%。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动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乡外县内,而从外出劳动力从事产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表2 浙江省农业从业劳动力总量及构成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表3 农村外出劳动力流向及产业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二)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 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收益估算法,即通过实际劳动力收益与理论劳动力收益的差距来估算未进行劳动产出的人数;第二种是需求估算法,即通过土地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去理论需求而算出剩余人数。由于劳动力收益计算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本文主要采用了第二种估算方式。帕累托最优定理指出,当行业或地区的边际收益差距较大之时,劳动力会向高边际收益行业或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符合这一定理,具体数据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LI=XS S=I-Q Q=(m/I)/(M/L) LI代表农村剩余劳动力,I代表农村劳动力,Q代表农业劳动需要率,S代表农业劳动剩余率。M代表国内生产总值,m代表农业净产值。根据公式计算,得到如下结果。 表4 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表
(三)浙江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波动情况可以看作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宏观反映,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越高,说明区域经济越发达。1990年浙江省三次产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分别为24.9%、45.1%、30.0%,到2013年,这一比例变成4.8%、49.1%、46.1%。第一产业下降幅度最大,达到20%以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环比增长,其中第三产业增长最大,达到16.1%;第二产业比例仍然大于第三产业,表明第二产业仍占据国民经济主体地位。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浙江省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符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省产业结构比例仍存在不合理之处。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美国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3%、20.8%、77.9%;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0.9%、32.1%、67%。美、日第三产业比重远远超过其余二次产业之和,一定程度上表明,第三产业比重已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然,第三产业比例也不是越高越好,例如,经济危机中,美国曾因为第一、第二产业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失业人员激增。 从浙江省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来看,199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53.2%、29.8%、17.0%,而截止到2013年,这一比例变为13.7%、50.0%、36.4%。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下降最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升最大。这表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流入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2011年之后,浙江省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有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则逐步增加,这表明该省产业结构优化趋势增强。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模型 (一)Panel Data实证模型的构建 英文Panel Data意指面板数据,即在同一个平面按照时间和截面两个维度进行数据排列。由于Panel Data既包含时间序列数据,又包含横截面数据,为此更能全面地反应研究对象。Panel Data常用于分析结构性失业,其单方程平行数据模型为: y1=a1-x1tβ1+u1x i=1…n t=1…T x1t代表1×K向量,β1代表K×1向量,K表示变量数目。
宏观经济学指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因素。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是最基本的投入要素;从劳动力结构层面而言,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势必要求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产生新的变化。为此,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可以大致得出所需求的劳动力。根据Panel Data模型,分别算出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对劳动力的原始吸纳能力,继而算出产业升级后产值增加的百分比,通过前后相减得出理论劳动力需求。产业产值增加产生的吸纳就业作用可用C-D生产函数表示, 即通过建立产业间的对数模型分析劳动力需求状况。生产函数中,劳动投入、产出增加值、投资增加值均为变量,产值增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各变量的具体系数相关。为了分析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把三次产业变量前系数作为产出弹性,建立了如下实证模型: lnGDPkt=αctc+α1kclnkt+α2kclnTKkt+ukt lnLkt=βckc+β1kclnGDPkt+β2kturt+β3ktiit+vkt 其中kt表示k(k=1,2, 3)次产业第t期的增加值,GDPkt表示第某次产业在第t期增加的国民生产总值,Lkt表示某次产业在第t期所增加的就业人数,TKkt表示某次产业在第t期的资金投入值,urt代表t时期的城市化发展程度,iit代表t时期的工业化发展程度。 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可深入把握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继而从宏观分析产业升级增加产值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情况,最后依据地区各行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得出劳动力转移方向及模式。 (二)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模型参数估计 1.模型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模型数据收集年限确定为1998—2014年,全部数据均来源于浙江统计局或《浙江统计年鉴》。由于模型数据需求量大,类型众多,造成了所采集的数据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为了建立完整的数据指标体系,对部分统计方式进行了优化处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浙江省统计年鉴》中有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和,但却没有单次产业的投资数据。对此采用了估算的方式:某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某次产业资产增加值/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 (2)浙江统计局缺少具体的三次产业农村劳动力数据,对此采用了指数平滑的方式计算得出。 2.浙江省产业升级与农劳动力转移关系模型参数估计 基于样本采集数据,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统计软件EViews进行了参数估计,具体方法采用了SUR估算法,得到下表5的统计结果。 (三)浙江省产业升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模型参数检验 从表5可以看出,浙江省产业升级与劳动力转移模型判定系数较高,各部分参数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表明模型拟合优度较大,同时也说明模型分析较为合理。以第二产业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为例,说明模型的检验流程及方式。根据模型分析,得出浙江省产业升级对劳动力需求贡献的如下二级模型: InGDP=-3.470+0.774·lnTK1t+0.603·lnTK1t[AR(1)=1.178,AR(2)=-0.508] t= (-1.16) (2.07) (18.37) (8.19) (-3.94) R2=0.996 D.W=2.014 上述回归结果分析可知,R2小于1,表明产业升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D.W=2.014,表明该模型中不存在自相关。回归系数分0.774代表劳动弹性,回归系数0.063代表资本弹性,二者均小于0.8,表明该模型分析具有科学性。浙江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带来的劳动力需求量计算方式与第二产业相同,具体数据见表5。 表5 浙江省产业升级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Panel Data模型
表6 2009年—2014年浙江省产出的劳动弹性和就业产出弹性
(四)Panel Data实证模型的分析 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产业升级带来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可用劳动弹性表示,即每次产业升级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表6可以看出,浙江省第一产业升级的劳动弹性为0.785,表明第一产业每次产值增加1个百分点,将需要0.785的劳动力投入;第二产业升级的劳动弹性为0.987,表明第二产业每次产值增加1个百分点,将需要0.989的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升级的劳动弹性为0.786,表明第三产业每次产值增加1个百分点,将需要0.786的劳动力投入。第二产业升级带来的劳动力投入量最大,表明浙江省工业制造业较为发达,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升级空间。第三产业劳动弹性系数最低,表明第三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劳动力投入量要低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弹性居中,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弹性产出仍需进一步提高。 就业的劳动产出弹性直接表明了产业劳动力配置的现状,根据表6可知,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234,表明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并不能带动就业的增长,第三产业劳动产出弹性最大,表明第三产业产出增加对拉动就业的贡献最大。 综上可知,浙江省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小于零,表明第一产业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即存在大量待利用的劳动力资源。而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又会带动劳动力投入的上升。为此,要适当优化第一产业,并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第二产业的产出弹性小于第三产业,表明第二产业产出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增长小于第三产业。为此,要重点做好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此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 三、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验表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结合区域的地理、资源、人文情况。浙江省区域差距较大,自然地理条件层次丰富,各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度也不尽相同。这要求浙江省必须立足实际,采取多元化的劳动力转移模式。Panel Dat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浙江省第一产业产出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而第三产业产出的增加对吸纳就业的贡献最大。为此,制定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既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地理、资源状况,又要着力推进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升级,及促进开拓第三产业新的发展空间。 (一)自然地理角度劳动力转移模式 1.平原地区的转移模式 一是鼓励农业多样化经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持续提高,随之也带来了较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滞留。鉴于此,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应强化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鼓励农民进行多种副业的经营。一些经济作物如花卉、蔬菜等具有较高的产出价值,同时也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水产品养殖、畜牧养殖等比种植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大,也是重要的劳动力转移方式;鲜奶、肉制品生产既可以提高农民收益,也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二是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从从业辐射的角度来看,增加农业副产品加工投入,推动农业副产品加工的做大做强,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农民收益,还能带动农业生产资源加工行业、建筑行业、农业服务行业等的发展。三是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发展乡镇企业,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制格局,形成城乡之间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的发展应以小城镇为依托,重点做好结构布局的优化,同时做好乡镇工业区的建设。大庆市的发展经验为浙江省提供了参考:2011年,大庆市启动了4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共引入企业1130个,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现已呈现了强有力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态势。 2.山地地区转移模式 一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山区旅游业。山区旅游业的开发,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和地理资源,还可以创新出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发展农业旅游可使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餐饮行业等收益,此外,通过旅游地的辐射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这些都为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劳务输出经济。劳务输出并非是单纯的劳动力转移,尽管其本质目的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以外地区转移,但在形式上鼓励农民脱离农业,进入更高一级的行业发展。台州市近年来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努力打造农业劳务输出平台,有效地减轻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层次受到劳动力素质的限制。为此,浙江省下一步做好劳务输出的同时,应重点做好技术培训、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三是坚持持续发展理念,开发山区林业经济。一直以来,林区“重开发,轻保护”的现状仍然普遍存在,使部分林区陷入了资源匮乏、经济贫瘠的双重困难境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角度出发,开发林区经济,必须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做好绿色食品加工和林业深加工工作。 (二)资源角度劳动力转移模式 一是发展循环经济。浙江省很多资源型地区目前普遍面临源不足的困境,例如浙江省明矾石、叶蜡、萤石等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替代产业比重小等问题,这些矿产资源产生了严重的开采失衡现象。为了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浙江省亟需制定细化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及探索出一条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的发展经验为浙江省提供了参考:襄汾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先后建立了30多座机焦厂,既提高了原煤利用效率,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加点。据统计,襄汾县通过这种方式吸纳了10.3万农民就业,成功转移了将近7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浙江省内的资源型城市多为中小城市,相比较大城市而言,这些城市的交通、住房建设、绿化等公共建设标准较低,而对劳动力素养的要求也低。因此,浙江省在推动资源城市公共建设的同时,可吸纳更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三是发展中小企业。实践经验表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加快地区城市化进程,活跃民间资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此外,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而这类企业的资源投入、资金投入也不高,因此发展中小企业较为契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2012年浙江省出台了《中小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要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着市场稳定性差、产品老化、管理水平低下等一系列发展障碍。为此,浙江省政府除了应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之外,还应积极扶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或各行各业之中,这是我国工业化转型时期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浙江省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同时也拥有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由于各个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受制因素不同,因此应当采取差异化的转移模式。经济新常态下,浙江省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协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可有效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运战.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6):134-137. [2]钟珏,蓝海涛.中国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27):113-120. [3]张兴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估算[J].中国农村经济,2013(8):67-69. [4]卢方元,鲁敏.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农村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 [J].农业经济问题,2011(6):54-59. [5]许和连,赵德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9):178-181.
[6]李亦楠,邱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研究[J].人口学刊,2014(6):123-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