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吴琼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 东盟近年来俨然成为了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中国对其的直接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矿业、建筑业拓展到能源、制造业、商务服务业。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发现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中国企业的投资失败。 关键词:直接投资;竞争力;产业结构创新 一、中国—东盟投资总量及投资领域日渐增多 从2005年到2013年来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量从608百万美元到8643.5百万美元,增长10倍以上。2005—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长率为49.00%。显然东盟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境外目的地。同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领域也逐渐扩大,从传统的农业过渡到电力、煤气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目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自贸区建立以来,非国有企业的比重逐年增加。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总量达到8643.5百万美元,而对其他经济体的投资总量远不及对东盟的投资。无论是投资规模或年增长率,投资主体,投资比例都有长足有发展。 随着中国与东盟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也在逐年增加,到2013年,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行业已经设计到第一、第二、第三等各个行业。包括:农业、渔业、矿业、采石业、制造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一些未分类的行业。 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东盟的成员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10国。在国际评级中新加坡的评级最高为A,由于新加坡的信用等级为A,国内政局稳定,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齐全,人员综合素质较高。而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级为B,而其他国家的等级为C、D。而其他国家的综合实力不及新加坡,所以中国对东盟其他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量及投资行业的齐全性不及新加坡。目的国的政治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投资国考察的首要因素。 (一)主要投资流向评级偏低 中国已经与所有的东盟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关系日益密切,2010年,双方副总经理以上高层互访达70余起,高层互访加强了双方的政治联系,为中国—东盟双方的关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近几年来泰国政局持续动荡,国内各派政治斗争比较激烈,不排除还会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投资还需要谨慎,其形势不容乐观。例如,2008年民盟“街头政治”和2009年红衫军示威严重破坏了泰国的国家形象,加剧了泰国政局的动荡,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泰国法律明文规定,外国公司不能直接成立投资公司。必须和泰国公司合股,且股份不超过50%。目前中国华润,中国中粮,中国铁建在泰国都有分公司,负责当地的投资项目。民营企业也有投资工业园的,在rayong工业区。 将于2015年建成的东盟经济共同体将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到泰国投资。近年来,中国对泰国投资的重要作用日益增加,尤其是2005年到2010年的7年间,中国企业向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申请优惠待遇的投资总额年均增长41.9%。 菲律宾的政治制度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实行总统制,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近几年,菲政府对治安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状况逐渐好转。越南社会治安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抢盗现象,国内主要城市摩托车和汽车拥有量较大,交通事故比较多。新加坡的政治制度是议会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社会环境非常优越,社会安全问题极少,治安非常稳定,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经济论坛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社会环境调査,结果表明新加坡是全球最安全的经商地,发生刑事犯罪及贪污案的概率几乎为零。但中国对新的投资在东盟国家中的占比很小。 (二)投资的核心技术与竞争力不敌发达国家 据泰国曼谷邮报 这种与发达国家竞争力的差距还表现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以汽车产业为例: (1)研发投入:与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研发投入不足,发达国家研发投入比例多在3%-5%左右,而中国最高的一年仅占2%,且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多停留在引进吸收阶段,这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汽车企业与国外企业在研发能力上的差距,进而会阻碍产品质量的提高。 (2)专利申请:在专利数据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也存在着一定差距,如我国创新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发明专利授权较少,也仅为国外企业在国内专利授权的1/9,且国外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发动机等关键领域,这也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低。 三、积极扩大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对策选择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 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应对东盟各国的基本国情、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进行周密的调研,并及时公布相关投资信息,以方便国内企业了解投资东道国的情况及其动态,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政府应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与东盟国家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和准确把握商机,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政府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政策措施调动国内企业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热情,并通过便于企业理解和掌握的各种方式为企业解读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内的各项协议,使企业在准确认识协议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投资力度,拓展投资领域。 (二)调整投资的产业结构注重创新 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主要以资源开发行业、制造业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流通业为主,而投资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和技术服务、金融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相对偏少,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因此,中国对东盟,尤其是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成员国,可以将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作为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在信息传输领域,中国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价格优势明显,更适合东盟国家。 (三)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及竞争力 尽管中国与东盟十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这使得中国某些领域的产品与东盟国家的产品表现出一定的竞争关系,从而阻碍了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中国的相关企业应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注重产品、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才能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比较利益,进而带动直接投资的发展。此外,因地制宜地开展产品推广与宣传工作、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我国扩大对东盟市场出口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祁毓,王学超.东道国劳工标准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吗?[J].财贸经济,2012(4) [2]李继宏.CAFTA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条件与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4) [3]乔慧超,沙文兵.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东盟十国的Panel Data检验[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3) [4]黄晓凤.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 [5]谢志刚.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