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问题探究
朱怀雪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汽车金融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的持续增长,汽车金融业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作为汽车金融业务的一个重要主体,是汽车金融业务的关键提供者。然而,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信用体系问题。因此,本文对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面临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进行深度剖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商业银行在发挥优势的同时弥补劣势,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业务服务,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市场竞争;风险控制;信用体系 一、引言 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汽车金融业务是汽车产业链上最具价值、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环节。它不仅可以调节汽车行业的资源配置,而且对拉动内需、提高消费者购买力也有重要作用。为了推动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鼓励政策。 伴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持续增长,汽车金融业务也得到长足发展。2019年国内汽车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5.9%,近1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25.8%。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汽车金融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然而,任何高增长的背后往往也隐藏着很多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概述 (一)汽车金融业务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汽车金融业务通常是指在汽车销售过程中面向消费者或经销商所提供的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对个体用户的消费信贷、保险及融资租赁和对经销商的设备贷款、库存融资等。 广义的汽车金融业务是指贯穿于汽车的研发、生产、流通、购买与消费等各个环节中,利用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诸如信贷运用、抵押贴现、筹集资金、保险和投资等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研究表明,在成熟市场中,在整个汽车产业链生产环节仅创造了约30%的利润,而流通和售后服务环节却创造了约70%的利润。汽车金融业务是汽车产业链上最具价值、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环节。 (二)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经营现状 目前,市场上汽车消费信贷余额的三分之一为商业银行拥有,但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盈利模式相对单一,又存在严重的趋同性,特别是依靠存贷款利差经营的中小银行,对汽车金融市场参与程度较低。在国外成熟市场中,整个汽车产业链生产环节利润占比不到30%,约70%的利润来自于汽车金融,售后、二手车等后市场环节。相比之下,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重心主要集中在产业链前端,汽车金融所占份额较小,还有较大上升空间。 《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显示,2019年年末我国汽车金融资产规模达到了人民币9774.84亿元,新车总体市场渗透率(使用汽车金融产品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从2013年的13%提升到了43%。其中,贷款渗透率约35%,融资租赁渗透率约8%。二手车市场渗透率为28%左右,贷款渗透率约18%,融资租赁渗透率约10%。在未来的5-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进一步增长,汽车金融市场将逐步完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会有所转变,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和行业发展空间依然会有较大提升。 三、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网点众多,便于提供服务 与其他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具有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点众多、运营灵活性高,能够方便快捷的根据需求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成熟的分支网络有效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这也是广大消费者选择汽车金融产品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商业银行还可以依靠庞大的分支网络,将自己的汽车金融产品根据地区需求快速的推向市场。 2.资本雄厚,资金来源充裕 商业银行是我国汽车金融市场的主体,在我国汽车金融市场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也是汽车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其凭借资金成本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利率方面形成较强的竞争。 银行的资金来源比较灵活、广泛,可以为客户提供大额融资。而与之竞争的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备受限制,主要由一下几种:境内股东3个月以上的存款、转让或出售汽车贷款应收账款、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这就使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途径狭窄,而商业银行就可以充分利用资金优势争取市场份额。 3.不受品牌限制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同时为多个品牌的汽车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但专业化的汽车金融公司和其他汽车金融机构通常会与单一或少数汽车品牌的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则不需要与特定厂商进行合作,主要关注个人消费者在购车时是否有相应的金融需求。这样一来,商业银行就可以面向多个品牌开展业务,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二)劣势 1.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商业银行所提供汽车金融业务,不属于银行的主流业务,因此专业化程度较低。尽管各大银行已经意识到汽车金融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并积极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但也只能算是银行的表外业务。由于汽车行业技术要求较高,银行没有专业的技术且缺乏专业的汽车金融产品营销人员,从而拉低了服务质量与水平。而专业的汽车金融公司,不管在资源还是精力方面,都比银行投入更多,因此其服务质量与形式比银行更具优势。 2.缺乏针对性的风险控制能力 针对汽车金融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无论是在理念层面还是在实际运用层面都处于劣势。商业银行办理个贷时进行风险控制的途径通常是与保险公司合作,转嫁风险。近几年,由于市场监管严格,各保险公司停止了车贷险业务,商业银行不得不独自承担贷款业务的风险。而汽车金融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比商业银行严格,并从源头开始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汽车金融公司在风险控制能力方面优于商业银行。 表1 商业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综合对比 (三)机会 1.政策便利 我国的汽车发金融产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政府一直给予都高度重视。尤其是近两年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为刺激汽车消费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汽车金融行业迎来政策红利期。 2017年银监会(现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通知》,降低了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首付比例要求。其中,二手车与传统车下降到30%,新能源汽车下降到15%。过去政府出于保护新车销售,在限迁、税收和产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约二手车跨区流通的政策,阻碍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2018年开始对限迁、二手车税收和产权方面进行整改,取消了限迁政策,大大提升了二手车异地流转的比例。2020年4月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明确将适当下调汽车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延长还款期限,11月银保监会进一步放宽汽车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监管指标等限制。 除了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行业的发展,在监管方面也更加严格。2017年年末,开展了互联网金融和P2P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国家对自有资金和其他金融机构货款均实行了政策收紧;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金融创新应审慎监管,近期监管先后收紧对网络小贷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的约束。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汽车金融市场不断趋于规范化、有序化和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为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整体经济走势较好,汽车市场进入结构优化期,为汽车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1 2011年-2016年我国新车和二手车交易量(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截至2019年,我国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连续11年排名世界第一,同时二手车交易量已经连续两年实现10%以上增长。从需求结构看,二车手、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汽车金融发展开辟新思路。未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二手车市场在整个汽车市场中所占份额 将越来越多,二手车交易量2016-2019年CAGR达12.8%,预计未来二手车交易占比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其次,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和上游的新能源供应商也在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近3年CAGR达33.5%,未来有望为汽车金融带来更多机遇。 3.市场需求日趋增加 从消费者年龄结构来看,新一代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成长为购车主力军,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消费观念超前,对于汽车金融产品的需求远超其他人群,00后的购买力在未来也会进一步增强。年轻群体对于分期付款等超前消费方式接受度更高,对车贷、直租、售后回租等汽车金融模式具有更为多元化的需求,有望驱动汽车金融迎来高阶发展。新生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使汽车消费中年轻化开始主导潮流。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整个汽车金融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随着汽车信贷渗透率的增长、市场需求多样化,商业银行的汽车金融业务将会进一步拓展。 (四)威胁 1.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 在汽车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具有绝对的优势,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竞争也最为激烈。各大商业银行察觉到汽车金融市场巨大的潜力和利润空间,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汽车金融业务。以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为代表推出各种汽车消费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以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为首建立了全国性的汽车金融中心,这些举措使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凭借其高度专业化的优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已经超越银行成为成为汽车金融市场上第一大参与主体,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威胁对象。商业银行一般要求客户群征信优良、风控严格,且审批流程繁琐、时间长,导致一些小型的地方银行拓展业务较为困难。相比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专业性强,对客户的信贷要求要低,且审批流程时间短,能够分流大量客户。 3.融资租赁公司 银保监会合并后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融资租赁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给融资租赁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很多企业赶在新政策出台前就已经布局了各自的融资租赁业务。近几年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规模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国内涉足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至少有278家。银行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特色化汽车金融产品,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因此融资租赁企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竞争对手。 4.保险公司及互联网金融企业 保险公司和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汽车金融领域的新参与者,是在其他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共同压力之下成长起来的。在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都意识到了汽车售后保险的重要性。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汽车金融业务,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满足了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汽车售后保险成为汽车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进军汽车金融领域,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快速发展起来,近四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89%,新事物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不小压力。 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有增长趋势,汽车金融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张,市场主体越来越丰富,市场竞争必然日趋激烈。 图2 汽车金融市场四大竞争主体 四、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风险 (一)内部缺乏风险控制体系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首要风险,在于服务形式的复杂化、全链条化。如今汽车金融早已不是简单的贷款买车,它覆盖了汽车生产、流通、销售的整个产业链。商业银行对汽车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主要提供商票保贴、应收账款质押以及订单融资等金融产品;为中游的经销商开立商业承兑汇票保证其日常的的资金支持;为下游提供汽车信贷产品。但由于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资质不严格,内部缺乏专业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面对庞杂的汽车金融业务,商业银行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二)征信体系不完善 金融市场上,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加上我国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市场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缺少专业的个人资信状况调查的专门机构,对客户的征信大都不严谨,只通过一些简单的资料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并不能有效的识别业务风险。很多自信状况不理想的客户就有了可乘之机,在没有充足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个人汽车消费信贷,这就使得银行会承担更大的交易违约风险。 (三)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引发恶性竞争 由于汽车金融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其中,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最为激烈,汽车金融公司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凭借其高度专业化的优势,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第二大参与主体,与此同时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快速发展起来,各大主体快速发展必然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某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甚至出现违规经营,盲目降低信贷门槛导、推出零利率产品,这些恶性竞争最终会导致汽车金融行业风险的增加。 (四)汽车金融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由于汽车金融在我国存在发展的历史尚短,政府还没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导致行业发展标准不统一、市场行为规范不完整,汽车金融领域存在诸多灰色地带。针对个人业务,银行除了承担不良贷款风险,还有一些难以识别的套现欺诈行为。汽车金融市场上,一定比例的首付款是卖方控制风险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最基本的信贷原则。由于监管的缺失,一些融资租赁企业推出零首付产品,破坏了汽车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金融租赁业务隶属银保监会监管,融资租赁业务则隶属商务部主监管,难免会使“钻空子”的市场机构渐多,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应对措施 (一)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 由于银行内部缺少风险控制体系,产生了很多不良贷款和坏账准备。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减少此类风险的发生。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应增强自身内部管理工作,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隔离制度,强化汽车金融业务风险责任,强调权责明确、责任到人。其次,银行应优化人才招聘和岗前培训制度,从整体上提高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风险识别能力,使业务人员能够充分利用银行现有的资质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此外,商业银行还应该注意与经销商、保险公司协同合作建立监督部门,加强融资审核和风险预测,以便在风险发生前及时采取止损措施。 (二)政府与商业银行联合,完善信用体系 首先要以银行为基础,将个人在银行办理业务的个人资信状况、业务动态以及有无违约记录集中起来,在银行内部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各金融机构间要加强协作,建立信息互通、互联、互享机制,使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能够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方便快捷地获得融资人的信用信息。 其次,要大力开发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系统,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和评级,增强信息的可靠度,为汽车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要建立健全信用奖惩机制,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利用科技赋能,进行产品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在汽车行业的渗透,商业银也必须从同质化竞争向综合服务和产品创新方向转型,从产品单一化向全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当前,已有多家企业利用AI技术,对潜在客户进行识别,将科技与运营相结合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利用金融工程技术推进产品创新、优化产品定价,通过移动终端简化业务流程、进行产品推广,从而提高费者用户体验、实现汽车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 (四)开展多方合作,强化平台建设 汽车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各有优劣,银行和其他主体要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资金优势和专业优势,打造优势互补、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服务平台,共同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汽车金融综合服务。 首先要加强与制造商、经销商的合作。商业银行应选择与实力较强、资信良好的合作伙伴,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又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其次,要开展与汽车金融公司的合作。银行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和雄厚的资金支持,而汽车金融公司则有更具专业性,二者之间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加强监管 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尚未完善,给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2018年上半年多家信贷公司和P2P企业频频暴雷,警醒政府不得不加紧监管政策的完善和实施。 由于政策和监管方面的疏漏,很多汽车金融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在开展业务时,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变相降低借贷利率,严重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正常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切实降低因监管疏漏带来的风险。 六、结论 商业银行在我国汽车金融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我国监管政策紧缩,短期内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长远看来,随着市场规则的完善,商业银行必将从中受益。整个汽车金融行业,尤其是二手车、网约车等细分产业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强化金融科技在汽车金融领域的应用,推进产品创新和服务现代化。 随着法律法规和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个人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等方面的有利变化,汽车金融渗透率将继续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再祥.汽车金融[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封莉萍.汽车金融的发展及盈利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张静.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甘肃金融,2017(07):37-39+36. [4]曲姝彦.2018中国汽车金融报告[R].上海:罗兰贝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18. [5]沈子煊.我国汽车金融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J].商.2016(14). [6]李永强.中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7]陈立辉,邢世凯,杜秀菊.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金融,2011(05): 31-33. [8]强添纲,孙凤英汽车金融[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