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区域金融风险分类及预警体系研究

2018-04-06 21:1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李键    南京大学

摘要:金融风险防范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现代经济社会所面临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降低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创新,区域金融风险正在逐渐累积,泡沫在不断加大。区域金融风险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间层面的金融风险,在整个金融风险的研究中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它是一定的微观层面的风险聚集而成的,防范区域金融风险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着减压和保障的作用。本文经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构建了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度量指标体系,除了关注传统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主要涵盖区域银行业的金融机构外,还涉及到了保险业、证券业以及互联网金融这些机构,构建了区域银行业、区域证券业、区域保险业和区域互联网金融业这四个子系统,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风险类型;预警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我国正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是转换增长动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从各方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一、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的金融体制和体系尚不完善和健全。随着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出台,给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中小型贷款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几年也出现了大量的新型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各种形式的经营业态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产生,如同业、通道、嵌套、资金池、庞氏融资性的万能险、P2P、非标、现金贷等等层出不穷,监管难度极大,金融风险问题突出。17年发生的钱宝网问题,涉案金额达到300亿,深刻揭示了金融风险的无处不在,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炸,会产生不可预估的后果。虽然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已有风险警示,但是没有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从16年国内银行公布的年报和17年公布的数据看来,17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比16年明显上升缓慢,但是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是一大问题;盈利增速将小幅提升,风险内部消化压力仍大。未来3-5年,银行业不良资产总额将缓慢上升,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攀升的隐忧仍存。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基础和起步也不相同,金融环境面临的新问题和新难点比较多,而新的金融体系建立和金融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新的金融体系的变革中容易引发区域金融风险,一旦波及,进而产生连锁反应,甚至更严重的会产生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的建设中亟待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给各地区各行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提供金融保障;而深化金融改革,既要能支持金融创新,又要能防范金融风险。所以,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任务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中之重,只有区域金融发展稳定,系统才能稳定发展。区域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构建是防范区域金融风险的前提。

二、区域金融风险理论及类型

(一)区域金融的定义与风险

区域金融是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表现为金融学在一定的空间、方位、资源分布的地理单元上的经济发展、金融运行;是经济学、地理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在不断发展中演变而来。首先,各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就会导致区域金融的定位层次、发展环境、框架结构有所出入,进而导致了区域金融差异。各个区域之间的金融运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区域金融的发展中,发展水平和层次高的地区扮演者吸引和辐射功能的角色。

金融风险分为宏观层面的金融风险、围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以及中观层面的金融风险,而区域金融风险正是最后一种情况。它是由区域内的地方金融市场和金融业的不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内涵金融脆弱性的现代金融脆弱性所引发的。金融脆弱性来源于金融扩张,金融内在的脆弱性会导致微观风险在区域内累积传播,如蝴蝶效应般形成区域金融风险,若没有得到及时地减压和处理,区域之间的风险会导致影响层次更大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以及金融行业的可控性产生莫大的副作用。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类型

目前国际上把金融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内部风险包括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结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金融发展状况,区域金融风险的类型可以归纳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竞争风险、导入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最基本的风险之一,也是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由于借款人、银行贷款对象、或市场交易对手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随着近些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不断扩大的表外业务,加大贷款的力度,使得不良贷款额持续攀升和不良贷款率的不断增加;商业银行的应收未收利息或者基本上不可能再收回的利息不断加大,存贷利差的缩小,信贷资产质量的下降,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区域,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区域,这样就给局部区域发生金融信用风险埋下了隐患。

2.市场风险

区域金融风险中的市场风险指的是从市场角度出发,在某些地区出现了规模相对有限的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机构,这些场所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市场。由于规模有限,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备,无法保证市场的有效性与正规性,缺乏必要的监管,而部分企业则通过这些不规范的机构进行筹资,变相集资的情况非常普遍,存在相当多的到期兑付困难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营风险转换成了金融风险。这就是典型的区域金融市场风险。

3.流动性风险

普遍认为,商业银行能够保证较高的资产流动性是其稳健盈利的关键,而金融区域风险之一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指的就是银行对客户现金支取能力的强弱。中国的国有银行普遍面临这流动性风险,由于企业长期亏损,其资金流动性大打折扣,很难保证客户的现金支取需求。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也出现类似的情况,进而导致该地区的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的萎缩,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的同时,自身的生存能力问题也日益显露。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指的是银行这一基础的金融载体出现差错的情况。例如当顾客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银行内部管理人员出现的操作失误必须给顾客做出相应的补偿;法律层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漏洞而导致黑客入侵,损害到了银行的利益;银行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监守自盗;突发自然灾害导致电力系统、通信系统中断等。所有的这些可能的情况,都给银行带来了相当的损失,被统一鉴定为操作风险。

5.竞争风险

竞争风险是指各金融机构之间因为非正当的竞争而给区域金融带来的危机与损失。主要的不正当竞争有非法集资、抬高实际利率、过多金融机构的过度竞争等。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我国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更复杂化,在如此具有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发展面临极大困难,加上近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民间借贷等机构的各种激烈竞争,导致了部分金融机构采取抬高实际利率、非法集资等非正当的竞争手段,损害了金融市场的利益。

6.导入风险

导入风险是指在当前开放经济背景下,区域外所发生的金融风险传输到本区域导致本区域发生的金融风险,它表现出了风险的连锁反应,也叫做多米诺骨牌效应,主要是由本区域对外的贷款与投资难以收回而造成自身资金运转困难所造成的区域金融风险。

三、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借鉴了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经验,再根据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情况,构建了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的四个子系统指标体系,并分别是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区域互联网金融预警指标。

(一)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

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指标是体现银行业风险大小的指标体系,它可以反映银行的财务情况。本文参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以及国际普遍使用的CAMALS评级体系,选取了不良贷款率、存贷款比率、流动性比率、资产收益率作为二级指标。

1.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银行资产质量的好坏,而银行放出的贷款质量越低,导致不良贷款率升高,当银行难以收回贷款时,就会发生金融风险。而且,若是银行将大部分资金贷款给少数几家公司企业,企业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资金收回情况,这就增加了不确定性,容易造成风险。所以,本文选取了不良贷款率作为区域银行业风险预警体系的二级指标。

2.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款比率

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款比率可以反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流动性比率是指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的比值,它是指银行在短期负债到期时流动资产能否应对这些负债的情况,体现出了银行流动性的总体情况。存贷款比率是指银行放出的贷款占银行吸收贷款的比率,如果银行将存款大多数用于放贷,那就会导致用户提取存款的资金不足,容易造成流动性不足导致的风险。所以本文选取了流动性比率和存贷款比率作为二级指标。

3.资产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反映的是银行盈利能力的大小。资产收益率又称资产回报率,它是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资产收益率是业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当银行拥有更多的收入时,就表明银行有着较强的盈利能力,遇到风险也就有盈余的资金去应对。因此,选取资产收益率这个二级指标来描述金融机构盈利能力的大小。

(二)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

1.成本收入比

成本收入比反映的是证券机构的经营效率,成本收入比值越高,说明经营效率越低,容易造成金融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本文选取成本收入比作为区域证券业风险预警指标的二级指标。

2.净资产负债率

净资产负债率也称为债务股权比率。它反映的是证券经营机构的基本财务结构的稳定性。较高的净资产负债率表明证券机构的财务结构高风险以及高回报;较低的净资产负债率表明证券机构的财务结构是低风险也低回报。净资产负债率体现了债权人投资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的程度。所以,本文选取净资产负债率作为二级指标。

(三)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

1.保险深度

保险深度表现的是区域保险业的发展情况,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得到普及。保险深度指标值越高,说明保险业发展良好,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此,本文选择保险深度作为区域保险业风险预警指标的二级指标。

2.赔付率

赔付率体现了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当赔付率越低时,保险机构的赔付能力就越好,保险体系的风险值越低,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一旦赔付率指标过高,保险机构就会面临大额资金赔付,容易造成资金周转风险,造成金融危机。因此本文选取了赔付率作为二级指标。

(四)区域互联网金融预警指标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逐渐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新兴行业的发展,也经历了野蛮生长的过程。随着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过度借贷、重复授信等问题频出,借款人“多头借债”拆东墙补西墙的“共债”风险愈演愈烈,欺诈行为防不胜防,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加大,成为金融科技行业的一个潜在隐患。本文采用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这一指标作为二级指标。

四、结论

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是在经济与金融相关领域形成的,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有时候金融风险不可避免,经济繁荣时的资本扩张、物价上涨都会为经济萧条时的经济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这就使得金融体系不稳定而发生区域金融风险,加上如今开放的经济环境,区域间的风险会互相波及,造成系统性风险。另外,机构间的不当竞争、信息不对称、企业机构的高负债经营等机构自身因素也容易造成区域金融风险。有时,宏观财政政策也会对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冲击。

企业追求高收益、高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这就会造成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严重依赖,而银行、证券、保险、互联网金融等机构在强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便会增大信贷风险,导致资金链的断裂,资产恶化,这无疑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诱发区域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吴诗伟,朱业.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5(10):53-58

[2]谭中明.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和综合度量[J].软科学,2010,24(3):69-74

[3]崔艳娟,张凤海,徐晓飞.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与检验[J].商业研究,2008(11):200-202

[4]沈悦,张珍.中国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0):89-9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