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探索
吴海霓 浙江树人大学 摘要: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在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逐渐进入到贸易摩擦的高峰期,比如针对我国的反补贴调查及反倾销等贸易壁垒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这些制度方面的摩擦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推广。所以,在国际贸易环境在剧烈变化的整体背景下,通过制度趋同来加快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制度经济的角度出发,针对制度距离对于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制度距离;国际贸易;影响 虽然当前社会状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在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其本身相对落后的外贸方式和对外贸易结构没有得到整体性的改善,所以,实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是现今社会状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整体发展的环境改变背景建设和要求下,传统的理论建设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来看,制度距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依赖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同时难以脱离现代化的新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基于博弈和利益调适的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实现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贸易建设。 一、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现状 近年来,制度距离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中的抑制作用受到众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在抑制作用凸显的基础上使得贸易成本不断增加,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问题,这对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挑战。所以,制度趋同的重要性不断的强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的措施,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了贸易的整体发展。 (一)制度距离诱发贸易摩擦 就具体实际而言,贸易距离对贸易发展的影响形式体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最常见的有改变贸易成本、增加贸易摩擦、影响贸易政策等,其中贸易摩擦是最典型也最直接的影响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如果一方出现了内部和外部制度的相互有效磨合,在一致性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双方间对于非正式商业程度的整体熟知,进而使交易成本有所降低。就具体实际来看,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际之间的贸易量占总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较高的制度运行成本阻碍了国际贸易的进行,比如说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极易出现贸易摩擦,这同两国之间的制度差异有着极大关系。 (二)制度趋同促进区域贸易合作 趋同论属于西方社会的一种现代化社会理论,原意是只实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不断相互融合及靠拢,并最终发展成为在本质上没有差别的同一社会类型,将其放置于国际贸易的整体环境时,主要是指逐渐将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制度差异有效缩小,甚至是实现统一化。在近年的发展中,有不少专业人士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之间的相似并不在于相同的产品需求,而是实现制度间的相似和趋同,尤其是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制度。制度主要包括非正式习俗和正式规则,以有效的减少在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降低交易成本。具有较高趋同性的制度可以加快贸易活动的发生和运行,而国家间在制度方面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到整体的贸易质量。如果进行贸易的两个国家在治理有效性方面存在着极大差别,就会造成贸易活动中交易商对于贸易活动安全性的了解不充分,进而不利于交易的达成,但是,如果在制度方面存在着相似性,则会在彼此熟知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贸易质量。 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对边组织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制度趋同的整体表现特点,进而对全球贸易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发展中整体途径和方式的有效性,进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建立呈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建设状态,有效推动了国家间各项制度的相互融合,进而有效的消除了地区或者国家之间在制度方面所存在的差距,以方便实现制度调和的基础上使贸易成本有效降低,进而推动国家贸易更加深入发展的目的。 二、制度距离对于国际贸易的具体影响 制度距离在国家贸易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具体表现上有着一定的隐蔽性和深远性。就具体实际而言,国际贸易就是在国际化的距离中开展生产、流通、销售等的综合性活动,而在此期间,制度距离的影响便是在这具体的环节进行传导。就生产环节来看,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通环节中,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销售环节中,消费者需求偏好则对整体的贸易规模产生极大影响。 (一)制度距离影响人力资本 比较优势是基于国家贸易活动的展开而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人力资本是比较优势构成的核心因素,通过一定的人力资本转化而使比较优势转化成现实的经济利益。在具体的国际贸易中,优秀的生产者和企业家是人力资本的集中表现,在有效发挥潜力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化的比较优势。但是,人力资本的形成及优势转化都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建设。不同国家制度的距离,必然会对国家人力资本的高低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贸易比较优势[1]。 (二)制度距离影响技术创新 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下,技术创新能够快速有效的推动整体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在经济发展中使社会生产率得到快速提升,进而推动人民生活的现代化,而且能够在贸易活动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进而强化贸易活动的发展。但是,技术创新的发生受到主观环境的影响,从根本而言,取决于特定制度安排,在两者实现有效契合的基础上确保整体运行的有效性。 现代化社会状态下的自由经济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而市场经济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一个进化的制度,在消除无利润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筛选实现,进而使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现今的经济发展状态下,创新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在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下,可以通过多元主义来进行管理和应对,使企业能够在具体的竞争活动中探寻最优化,来使企业率先实现利润的获取,进而强化竞争环境以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建良好的发展运行环境。 (三)制度距离影响交易成本 在具体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着交易费用的较高性和复杂化,而在制度差异的影响下则使交易费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交易费用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在现代化的环境中,交易费用由事前和事后之分,其中事前交易费用主要是指围绕合同所付出的相关成本,将其防止在具体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时则主要表现为适应成本、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等,这就主要跟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大量信息问题相关,在制度安排不合理的基础上会极大地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进而放大信息的搜寻成本;而事后的交易费用则主要是对契约的本身问题进行解决,其中主要包括不适应成本、建立及转运成本、讨价还价成本、保证成本等,在国际贸易环境中则表现为解决纠纷所产生的成本和确保合同履行所花费的成本。在逐渐的发展中,合约实施制度在具体运营中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切实的认证,通过科学合理的惩罚措施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能够最大化的减少在具体运行中的违约可能性,进而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除此之外,一个国家的商业信誉和商业文化也对具体的合约履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有效管理和传播的基础上会增加贸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而会影响到时候的交易费用。 三、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机制的根本原因 (一)利益最大化是制度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根本动力 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而言,利益最大化的永恒不变的追求,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国际贸易中,利益最大化不仅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追求,更是贸易参与者的追求。制度距离虽然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但就本质而言,制度的形成和变迁主要受利益的追求。由此可见,制度只是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是财税推动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于生产者而言,为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进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在优势的支持下处于行业内的领先位置。不仅如此,企业还会为了获取更多享受制度优惠的机会,会创新性的在各个方面和领域进行努力和尝试,另外,在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时,生产者又会从制度方面出发,寻找具有可行性的便利因素,以避免不必要的制度成本,而且,他们还会对整体制度环境下的消费者群体偏好进行分析与对比,以最终确定销售策略的整体可行性,进而获取预期内的销售利益。比如,众多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活动中所涉及的进出口贸易退税制度,就是生产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例。 于消费者而言,效用最大化是最终的追求目标。在具体的消费活动中,消费者会为了避免违背社会道德和风俗习惯的风险,他们会将此类产品拒之门外。另外,为了确保行为与价值的一致性,并且确保自己的精神生活不会受到不必要的外来因素影响时,他们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消费偏好而去对贸易产品进行消费。所以,在整体的分配制度下所获得的收入,消费者会为了保证能够实现正常的生活需求而不会进行过度消费,也不会对与自身收入水平出入过大的产品产生大量的需求。在制度距离下,消费者为了保障自身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完整,以及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他们的消费偏好都会在最终的商品消费上得到体现。 (二)利益调试是制度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 虽然利益最大化是贸易活动中最终的追求目标,但在现实社会的实现中有着一定得到困难度,这就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寻求相应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支撑和强化以及引导,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益调试来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做出一定的努力。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是极为正常的现象,为了避免利益冲突给交易双方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双方皆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或者方式来将冲突削弱或者消除。比如在国际贸易中,为了消除不同的技术标准而产生的影响,参与贸易的国家会针对此进行沟通和磋商,进而在确保双方利益稳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关产品的国际标准,以有效避免因技术标准而产生不必要得到制度成本,加快国际贸易的顺利有效进行。 为了消除各个国家在贸易活动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而对国际贸易结构、规模和贸易所得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就需要贸易双方在对等的原则下,开展有效的商讨工作,进而形成双边谅解的协议或备忘录。另外,在逐渐的发展中,针对特定产业和商品的贸易保护政策越来越少,体现了国际贸易的不断自由化,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才是更加趋于合理的,能够实现贸易双方利益分配的效益化和公平化。由此可见,正是处于贸易活动中对于利益最大化的最终追求,相关国家才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国家间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试,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结束语 在国际贸易中,制度距离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消费偏好、人力资本、交易成本等产生影响。其中,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形成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而制度距离则会对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产生影响,进而使其作用于贸易活动的生产环节。在贸易的流通环节中,交易成本起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受到制度距离的影响,此外,制度距离还会对消费者偏好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根据不同的实际现象对国际贸易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