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现策略探索
雷霖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在管理方略上是与信息化具体建设措施分不开的,本文旨在从经济管理角度阐述针对信息化来讲切实可行的建设办法 ,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区域经济建设的根本保障,希望能促进我国对于此项管理工程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管理;具体实施办法 我国当前状态是经济发展快速且高效,不同领域在管理水平上也存在许多差异性,而对其经济管理要求愈加严苛。鉴于此,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尤其对于经济管理方面,对于经济的推动能力也逐渐显现出来。区域性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我国经济管理建设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全面实现城市化与社会化的基础管理目标,还可为其有效建设提供全面的保障。 一、现存问题、预计目标及实际建设成果分析 (一)现存问题。现行经济管理体系普遍采用一套管理模板,靠模仿式借鉴来规划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依靠创新发展来强化特色性管理方略,而此种模式暂时还没有把创新意识全盘引入到信息化管理中来,这样的借鉴与照搬并无区别,这对于区域经济管理的促进作用毫无意义可言,甚至导致管理的停滞不前,而信息化管理在资金筹划方面出现严重的力度不足,而信息化管理的维护管理也存在细节偏差、管理不到位等现象,这对于信息化管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预计目标与实际建设成果分析。经济建设与管理机制密不可分,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是信息化最基础性的要求。在此前提下,政府部门能够全面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管理要素,以及其中运行水平,而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也可以采取快速获取信息内容的方式相互沟通与合作,即通过信息通道获得有关信息。政府部门也可以利用信息通道的便捷性公开发布具体政策性文件,信息内容可在瞬间被阅读与评论。同时,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使政府与企业之间实现业务与信息的互联网模式对接,而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来讲,信息化的商务体系建设更加突出了其中优势,经济管理借助这样的信息化交易平台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的均衡运营。 二、具体建设方案 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保障是规划性建设方案与整体性与可操作性,它是经济管理可行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在与社会因素相结合时还能推动发展的进程。鉴于此,我们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统筹与规划一定要切实可行,管理得当,有效确保它的实际发展需要。同时,信息化管理中包含较多的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问题,管理内容尽管十分重要,但对于信息化技术操作如果掌握的一知半解,那管理工作很难顺序开展,甚至产生滞后现象,信息化应用技术中涵盖了许多系统性比较强的社会发展难题,而我们要解决这些难题,一定要把管理过程细化、标准化,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与发展,让信息化管理更加具有科学发展性。 (一)观念要改变,强化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把此项发展作为经济管理的重点关注方向。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本身就比国外许多地区起步的晚,而管理观念又相对陈旧,就现阶段情况来看依然是这样,许多旧思维已经深入管理者的头脑,想要转变这样的思维理念非常困难,但针对国际经济模式的日趋完善,竞争优势也日趋明显,我国的区域经济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鉴于此,经济管理者必须摒弃掉传统思想,充分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认识程度,将国际经济的区域性差异化降低至最小范围。 区域经济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一定要端正认识角度,它是使政府部门与企业单位乃至整个国家都能够得以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主动了解并掌握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与可行性,切不可盲目发展,在借鉴传统管理制度的稳定性之余,应把新型管理开放化,在此过程中,不要盲目排斥外界因素,更不要全盘采用信息化,要懂得变通,取其精华,善于利用“优中选优”原则,让经济管理更加具备科学性。 (二)管理切入点要明确。区域化经济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而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更要谨慎考虑,且一定要从实际问题着手。许多地区的中心位置最早应用了信息化技术作为管理手段,而这些地区恰好可以成为经济管理的基础位置,把它作为切入点更为合理。我们把写字楼位置定位为初步管理的重点位置,把写字楼作为管理载体,加大开发力度进行租售,从而拓宽经营税收渠道,进一步带动经济管理的区域化发展内容。在此发展过程中,政府与企业部门要着力考量经济资源利用率与利用价值,更要变量分析使用效果中的动态变化情况,推动管理水准朝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是经济管理建设的载体,只有把信息化管理平台筹划齐备,并良好运营,地区经济信息化管理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根据上述案例所述,写字楼的规划建设完全可以采取信息化管理办法,让管理周期缩短,管理效率才会更快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信息数据等动态内容加以分析整合,使其与现行经济状况相互协调与促进,让管理效果更加准确清晰的反映给有关部门,让政府决策以及企业经营获得更为有利的支撑。 (四)推动地区经济建设快步向前发展 我们在把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起来之后,还要继续推动信息化管理的运行。首先,我们要不断扩充地区性人才力量,规范就业项目,紧抓社区管理建设工作,并充分落实生产管理的安全性责任,同时还应逐渐拓宽数据采集系统的范围;第二,我们同时也要打造一个信息化平台来供给外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让内外信息相互依托,实现信息间的互通。我国目前尚存信息分布不均衡现象,加快信息公开化平台建设步伐有利用政府部门乃至企业各部门的访问需求,使得二者均可同时把需要公开的有关信息及时上传到信息平台,让信息的共享阅读模式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同时,政府发布的政策性措施可以第一时间供企业查询,并把政企间的沟通桥梁架设的更加长远与稳定。而对于人民群众来讲,信息平台的建设更便于他们进行搜索,让有关信息取自民众,又回馈给民众,这样的信息管理平台应该得以长足发展下去。实际上,电商在近几年的发展力度非常大、效果十分显著,但诸如审批的时效性亦或电子交易平台的安全性等,仍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因此,完善信息平台的形式与过程势在必行,比如信息化管理平台一定要做到审批有保障,并扩大业务范围。另外,为了尽量避免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因部门不同而导致的沟通困难或金钱损失等现象,我们还应加速信息共享进程,比如各地区街道管理处以及各地区机关管理部门等,在管理权限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完全参与信息管理与维护事宜,使信息共享方式得以更好的运用。 三、信息化管理的根本保障因素 (一)资金保障。资金是物质基础条件,它能使区域信息化管理得以更好的建设与发展,保证了资金的充分投入,加之利用得当,才能让“小投入大产出”变为现实,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除了必要的系统资金补充,如技术系统的支持、人才系统的强化,以及信息系统的完善等之外,系统维护工作也要予以资金支持。创新与建设是纵向发展,系统维护横向保障,如果忽略的系统维护环节,纵向发展一定不会长久,试想一下,不做系统维护,一味催促其向前走,终究会导致系统运转受阻,最终导致系统瘫痪,而一旦系统产生了问题,维修工作既耗时又费力,实际上系统的维护工作耗费资金量远低于维修工作带来的资金损失率,而维修工作不只在于单纯性的维修,还涉及到了与之联网的其它工作部门的系统停工,很显然这是影响经济产能最大的制约因素。 (二)技术支持与维护。从多元化角度来讲,地区信息化管理需要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无论是人员支持还是管理保障都要均衡发展,而技术同上述资金具有共同的保障特点,它们都是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信息化管理建设伊始,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要有效合作,力求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当然这需要系统的集成化保障,企业在这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三)保障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化管理中的信息获取与信息应用等还涉及到许多安全因素,比如查询有关信息时,所在链接是否为官方权威性网站,否则很容易导致信息的泄露,在此方面政府保障就至关重要了,政府部门要大力监督信息获取的渠道,并调动技术人员做好前期的管理工作,完善并加强安全体系的建设,避免因各种安全因素的不完善导致信息泄露,从而造成地区经济的不可逆损害。 四、总结 综上所述,管理信息的共享与互通是依靠信息化发展来提供建设平台的,相关管理层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此项工作的重点与要点,提高重视程度。加强信息化管理与建设,需要先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基本点,之后方可进一步完善,最终使经济管理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的支持要能跟得上管理发展的步伐,政府职能部门要具备保障管理平台可持续运营的办法与手段,才能应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英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探索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6) [2]胡万东.探讨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J].经济研究,2017(1) [3]谢娜.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及其实现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