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宁波慈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
范立岩 宁波诺丁汉大学 摘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破坏旅游地现有资源和未来可开发潜力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同促进。本文通过实践调查的方法,探讨宁波慈城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未来改进方向。 关键词:慈城;旅游;可持续发展;途径 前言 慈城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景区面积2.17平方公里,居民5.6万人。故名句章,建成于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26年),是江浙地区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备的古镇之一。自古有“中国进士第一城”和“慈孝之城”的美称。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自设立旅游景区以来,景区的日均游客量始终维持数千人,与乌镇、西塘等地理位置相邻、形态条件相似的古镇在旅游业开发、影响力上相去甚远。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就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探讨慈城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形成城市文化新载体 慈城背山面湖,其城市网状格局正是依河湖水系形态而建。河流一度为慈城带来贸易、农业、交通的繁荣,但由于水体污染、水量减小、交通方式改变等原因,慈城河道交通在上世纪衰落,河道填埋工程使得城市历史文物景观受损,城市形象大打折扣。2011年宁波市总体规划出台,提出恢复慈城整体格局的核心为保护河湖水系,恢复河网。这起到了调节气候、促进植被生长和绿化景观繁荣的生态学作用。慈城政府在建设过程中遵循河道自然规律,与城市现有交通、基础建筑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风貌,改善城市景观,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完成河道水网功能的现代化转型。从结果上看,河道的恢复的效果也获得了居民与游客的认可。慈城的河道景观也成为了城市名片与发扬地方文化的载体。 二、强化传统文化保护,形成慈城文化品牌 慈城的传统文化包括其传统建筑、街巷形态、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问卷中整体满意度相对较低的是文物古迹的保护。调查中发现慈城古县衙、城隍庙、清道观等景点确实都存在古建筑久年失修、文物古迹看管不当、被涂鸦毁坏的现象。慈城整体上遵循了“保护性开发”原则,较少对原有的社区社会生活造成冲击,以更好地保留并呈现古镇风貌为目的进行城市改造,获得了居民的认可。 慈城政府应强化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作为江南平原水网型古镇的代表之一,2006年慈城古建筑群被列入“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江北区慈城镇》一书记录了慈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习俗、手工艺、歌谣、传说等的来源典故、工艺步骤或保存现状,以记录当地居民口述的形式呈现。其中包括了慈城年糕、慈孝文化等闻名在外的文化特色。慈城每年也会举办年糕节、慈孝文化节,但宣传力度、影响力与其“年糕之乡”、“慈孝之乡”的地位不匹配。为此,在宣传教育方面,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关于慈城景点、美食、历史文化等的文章,让更多人了解慈城。利用微信平台,开通区内各景点的微信解说,让游客游览了解慈城历史文化更便捷。每通过举办用“慈孝文化节”“、年糕节”等大型活动宣传、报道,并开展多种形式商业合作,全面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并且,对于体验好的景点与活动,游客也会将其记录,并口口相传,使得更多人了解慈城,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习俗,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流传,起到历史教育、环境教育的作用。 此外,慈城居民可以通过参与旅游讲解、民俗活动等(例如组织宁波走书、慈城民间歌曲表演,慈孝文化节、年糕节活动志愿者等)、宣传保护古镇自然环境和历史古迹环保活动,为游客提供特色地域服务,相应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样可以提高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与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培养居民自主参与古镇保护,提升旅游业与经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有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盘活旅游经济发展,形成经济新面貌 在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慈城居民对慈城的文化、历史与环境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对古镇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即使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不够满意。居民也反映慈城目前的旅游业仍属于开发不充分状态,宣传力度不够、交通不便、特色体验项目不够多元使得慈城优厚的旅游资源并未带来预期的发展和经济收益。 (一)促进交通事业发展 慈城的交通问题主要体现为区内交通不便。水路交通是20世纪80年代前的慈城主要交通方式,而在80年代河道填埋后古镇内主要的主要道路如解放路、民权路、中华路以填河拓路形式修建,基本保持原有河道形态,大多蜿蜒崎岖。另外存在拓宽路段利用率不高、修路进展慢、一条路反复拆、反复修等问题,使得慈城区内道路狭窄拥挤,不适合现代交通通行。区内的交通方式主要靠少量的市政共享单车,人力三轮车以及出租车。 慈城的对外交通相对发达。到2020年,慈城将建成“六横三纵”的快速对外交通体系,包括地铁1号线、4号线、市域轨道交通、沈海高速、杭甬高速等,成为连接宁波城内和杭州、上海等地的交通枢纽,因而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都市增长区,促进了经济发展。 慈城内车辆的准入方式遵循“旅游交通停泊于城外,市民对外出行交通(公交,出租车)可延伸至城内”7的原则,既缓解了古镇内部的交通压力,相对发达的对外交通也方便市民出行。这种方式适用于目前较少的客流量,但在慈城内游客的交通方式只有步行和少量的人力车,在客流量增大拥挤的情况下必会造成拥堵,降低游览体验,影响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慈城交通事业的发展,要在当前交通模式的基础之上,形成不同旅游条件下的交通保障,保障景区旅游体验质量,打造具有慈城特色的交通旅游网络。例如,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中,可以将更多数量和品牌的共享单车投放在慈城镇内,使其成为慈城区内交通的最主要方式,同时增设城内环行电动观光车。合理增设旅店、商店、餐馆使游客的游览体验更便捷,同时也能合理提高游客承载量。 (二)实现慈城景区环境教育功能 景区的环境教育功能意为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大自然、美好历史景物产生崇敬之心,由此激发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能自觉参与到景区的环境保护活动中去。慈城古镇属于人文历史类景区,其环境教育功能则体现在能使游客体会到慈城特有的历史文化,收获历史知识,体验民风民俗,从而产生保护古镇环境不被破坏、宣扬古镇文化的行为或意识。这就要求慈城主要景点例如城隍庙、孔庙、县衙等在文物的呈现、讲解方式以及旅游活动等方面能让游客感到通俗、有趣、易懂,能更好地理解慈城的历史文化习俗。 从调查研究发现,游客普遍认为在旅游中能较好地体会到历史文化与民风民俗,但对慈城旅游感受的评价,却表现为旅游体验缺乏趣味性。这可能是因为目前慈城景区的旅游体验活动比较单一,只有步行观光,缺少民俗体验、文化表演等参与度高、娱乐性强、轻松有趣的活动。另外区内交通不便、饭店、旅店等配套设施不完善也造成游客体验下降。为此,在旅游区可以开展参与度高、特色鲜明、娱乐性强、轻松有趣的旅游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体验年糕制作、剪纸、根雕、花灯制作、慈城民间歌曲、宁波走书等,让游客的体验更多元,更好地了解慈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丽.采摘类乡村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莆田市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7 [2]陈奕霏.基于地方理论的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西塘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17 [3]马金凤.慈城水系景观开发的思考[D].南京大学,2005 [4]陈炼红.通过比较阅读探寻适合慈城古城发展的交通模式[J].中国水运,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