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以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为例 戴玉才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肖汝琴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刘悦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青岛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项目(YBPY2014013) 摘要:目前,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产业转型的选择,如何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资源型城市面前的主要问题。本文从产权理论的视角,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为出发点,通过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资源节约型城市面临的产业升级和资源环境问题,从而提出建设新型资源型城市的路径选择,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内资源型城市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权理论;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其中,重要的一个措施便是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产权的赋予和界定,对自然资源的外部性进行定价,从而推动环境污染的降低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2013年确立的推动中国西部发展,与西亚连接交流的重要的城市群,内部包含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能源丰富,通过对城市内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对自然资源的直接产权或间接的产权进行确立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动力和支持。 二.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资源型城市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采掘业和初加工,使得当地的第二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处于中国西北部、西南部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条件有限,使得当地依赖第二产业发展的特征更为明显。图1反映了陕西省延安市2006年-2014年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是逐年增加的。 图1 延安市2006年-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陕经网 2.资源型城市经济地位突出。在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资源型城市和其他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都有相似的特点。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主导的产业发展,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城市的生产总值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样对于城市内部的企业和个体而言,对于资源的依赖性明显,如果摒弃自然资源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很多企业或者个人难以为继。 三.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资源型城市主要是依赖城市固有的自然资源获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所以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片面依赖固有的自然资源发展第二产业,矿产采掘,初级的能源矿产初加工和粗加工限制了高级制造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粗放。同时,在第二产业比例较高的同时,资源型城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较为滞后。通过表2可以看出部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 表2.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部分资源型城市产业比重(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不同城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2.城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矿产资源生产加工的城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废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突出,居民生活条件、居住条件面临重要的环境污染威胁。城市的扬尘天气增多,PM2.5超标问题严重。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了污染源多样化难治理的问题,定边县郝滩镇蒋峁则村污油泥倾倒事件等公共环境问题突出。 3.发展规划单一,缺乏长远性和有效性。根据不同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资源型城市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和路径选择。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片面照搬其他成熟型城市的发展经验,导致城市之间难以依据自身特色进行发展。单纯地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导致人与环境的矛盾突出。无节制地开采没有考虑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相关利益。很多资源型城市对于环境、资源等问题缺乏长期的规划,短期内很难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自然资源缺乏有效确权。在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在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市场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和能源的定价机制不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不完善。自然资源的开发者不能有效地进行后期的环境治理、污染防治等工作,同时也损害了开采区居民的相关权益,使得“谁开发谁治理,谁污染谁保护”成为空谈。 四.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选择 1.确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节约型城市。通过对相关城市不同的资源能源禀赋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确立和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对直接产权和间接产权进行赋值的方式,把产权具体到个人或者集体,从而激励产权的所有人在获得效益的基础上做好降低污染环境成本,保护环境的效果,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使资源型城市环境的再生能力加强。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型城市现在大部分面临自然资源枯竭的问题,通过资源型城市的固有的优势和工业的影响力,发展特色工业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寻找经济新的发展点是迫切的出路和选择。通过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再单纯追求片面GDP的增长率,努力利用“绿色GDP”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第三产业或者资源、能源深加工的第二产业能够使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变多,经济发展的动力更为强劲。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加强对于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科技研发等手段,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促使环保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使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助推器。提升对于环保型科技产品和科学技术的资金支持力度,利用政府政策导向引导科学技术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到核心和关键作用。 4.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定价机制。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自然资源不是按照市场的配置进行有效地定价,而是采取政府定价的模式,同时,单纯的资源的采掘开发成本不能完全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资源、能源的污染治理成本在内的价格才是自然资源合理的价格。通过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定价机制,可以有效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使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朝着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张学春, 金兆怀, 张友祥.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1):40-45. [2]王忠豪. 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J].魅力中国, 2014,(4):385-385. [3]郭存芝, 罗琳琳, 叶明.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8). [4]耿杰, 徐静珍. 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与产业转型研究--以唐山为例[J].商, 2014, (14):162-162. [5]韩凤芹, 万寿琼. 分类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参考, 2014, (5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