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江苏国内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

2014-02-16 16:07 来源:xdsyzzs.com 发布:潘云 阅读:

潘云 无锡太湖学院

摘要本文从旅游目的地角度出发,以江苏国内旅游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至2012 年的江苏省旅游局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以及2011年、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从源头、流向和流量上定量分析了国内游客在江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未来国内旅游市场的开拓对策。

关键词国内旅游旅游流;空间分布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旅游流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旅游环境容量测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旅游流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流是指旅游者的流动,具体是指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区域上由于旅游需求的近似性而引起的旅游者集体性空间移位现象。广义的旅游流是以旅游客流为主体,包括旅游信息流、旅游旅游资金流、旅游能流等在内的复杂系统。目前,大部分学者采用的都是旅游流的狭义概念即对旅游客流进行分析研究 这是由于旅游客流是旅游流产生的基础和主体,又是旅游流系统里容易统计统计分析的部分。因此,本文研究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

    江苏省是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之一,不仅拥有众多的自然天成的景点景区,而且还拥有众多的独具匠心的人文资源。全省共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10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5A级风景名胜区1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2年底,江苏省拥有旅行社2122家,数量占全国首位;星级酒店1113家,居全国第二位。其中五星旅行社12家;五星级酒店83家。另外,据江苏省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12江苏省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6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7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500亿元,增长15.8.3%与2011年全国各省旅游总收入的情况相比,广东省从2011年的总收入第二名跃居到2012年的第一名,江苏省在2010年和2011年旅游总收入排行第一,2012年虽然总收入突破6500亿,但排名却下降一名,位列第二。本文时空分布特征出发,结合江苏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江苏省旅游局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江苏国内旅游客流的流动和流向问题,保证江苏省国内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江苏国内旅游流空间特征分析

(一)流量分析

旅游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前往同一旅游区域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数量。从总体变化情况来看,江苏省国内旅游流规模逐渐扩大,如今,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外出旅游日益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方式。与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比,国内客源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市场波动小,风险也比较小。从表1数据中显示,2008年和2011年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加速度不明显甚至有下降的趋势,说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

1  2006-2012年江苏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情况表

年份

国内旅游

      接待人数

(人数/亿人次)      增长率%

国内旅游

     旅游收入

(亿元)      增长率%

2006

1.99

15.7

2012.15

23.8

2007

2.32

26.4

2508.26

24.7

2008

2.54

9.48

2933.21

16.94

2009

2.9

12

3449.50

15.23

2010

3.55

19.5

4287.86

24.3

2011

4.1

14.1

5161.47

20.37

2012

4.6

12.8

6055.8

17.3

资料来源:江苏旅游局,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7-2012

江苏国内旅游接待人数的统计中,包括城镇居民旅游和农村居民旅游两部分组成。近7年来,江苏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和旅游人次规模都处于上升态势。自2005年以来,江苏省城镇居民的出游率已率先达到1

00%农民出游率达75以上。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消费观念的转变,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和人均消费水平会逐年增长,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据《2012江苏旅游业发展统计公报》资料显示,全省居民出游率为3.29/人。其中,城镇居民出游率为次3.66/人,农民出游率为2.92/人。

(二)客源市场分析

近年来,江苏省已发展成旅游强省,它的国内客源空间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遍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据江苏旅游统计公报统计,江苏省国内旅游流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安徽、山东、北京等地,其中江浙沪是最主要的国内旅游流客源输出地。观察2009-2012年国内旅游流源头城市排名,虽然每年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但是仍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杭州、上海、广州、青岛、北京等城市一直是江苏省重要的国内旅游流输出城市。2010年为例,省内游客占江苏省总数的34%,比上年减低了3.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和浙江是省外游客的领军者。虽然江苏省的国内客源数据每年都发生变化,但各省所占的比重排名却没有大的差距。外省客源比重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浙江占9.72%;上海占9.13%;安徽占7.45%;山东占6.26%;北京占3.73%;河南占3.29%;广东占2.84%;河北占2.02%;湖北占1.96%;福建占1.82%。其中,比重较上年有所上升的有:安徽、浙江、山东、北京、河北、福建六省;比重较上年下降的有上海、河南、湖北、广东四省。包括本省在内,上述11个省(市)的接待量占全省国内旅游总接待量的比重达82.22%,比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此外,辽宁1.71%、福建1.69%、陕西1.67%、江西1.63%、山西1.39%、湖南1.38%、天津1.25%、黑龙江1.21%。其他省市甘肃、广西、贵州、海南、吉林、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云南、重庆所占市场份额较少,总和不到8%

 2010年国内各省游客在江苏的分布及排名前十

1  2010年国内各省游客在江苏的分布及排名前十

资料来源:江苏旅游统计公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据图1所示,距离越近,分布的概率越大,随着距离的增大,游客流量分布的可能性减少。在特定的目的地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变量就是到达目的地的游客所旅行的距离,可以用距离衰减曲线来表示。江苏国内游客地域分布很不均匀,客源地比较集中,绝大部分游客来自本省和邻近省市,来自北方和西北的游客很少。这是旅游学上“距离衰减规律”的典型表现,即旅游客流量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关系。从上图1可以得知, 位于江苏省吸引半径之内的有浙江、上海、安徽、山东、北京等5个省市。从客源比重来看,这五省都排在江苏省国内客源比重的前10名之内。相反,宁夏、青海、西藏、云南等省份距离江苏比较遥远,同时在江苏省国内客源的比重中也是微乎其微的,充分说明距离衰减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旅游业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行业,易受客源地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因此,游客来源越集中,旅游地客源越不稳定,相反游客来源越分散,旅游地客源越稳定。本文引入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G来表示旅游地客源市场集中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公式

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游客接待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一般认为,G值介于0-100之间。G值为100时,表示客源地为一个区域,G值为0时,表示客源地区域趋于无穷多个。对于任何旅游地来说,G值适中为妥,因为G值很大,说明客源市场过于集中,旅游经营稳定性差;G值很小,说明市场过于分散,不利于主要客源市场的确定,给旅游宣传、旅游服务带来困难,影响旅游效益。从上述对江苏省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江苏客源市场集中程度属于中等水平,说明目前江苏的客源相对较集中。这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以江苏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进行开拓,同时也反映出江苏旅游市场有很大的开拓空间。

3 流向分析

旅游流向是指旅游者在一定时间内,根据本身的旅游动机与支付能力及其相关条件所选择的的目的地方向。通过表2数据统计,现得出13个城市在游客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排名略有差异。其中2009年和2010年两年,不论是国内接待游客量还是旅游收入排名完全相同,从高到底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泰州、宿迁。而2011年,个别城市旅游收入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其中镇江位跃居第5名,扬州下降一位,位居第6名;泰州跃居第11名,盐城后退一名,位居第12名。据表2资料分析,目前江苏省国内旅游流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其中苏、锡、常以及省会南京旅游目的地是居民国内旅游的首选地。

2   2009-2011年江苏省各大城市国内旅游情况表

城市

项目

年份

2009

 

2010

 

2011

 

旅游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旅游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旅游人数/万人次

旅游收入/亿元

全省

29726.60

3449.50

35518.60  

4287.8

41150.01

5161.47

南京

5519.91

720.24

6365.50

852.41

7180.54

1013.43

无锡

4310.48

595.12

5067.27 

703.92

5725.23

844.83

徐州

1790.91

183.97

2049.40

215.84

2457.31

264.83

常州

2342.81

262.29

2802.43

320.75

3360.88

391.66

苏州

5869.67

772.79

7004.88

917.76

7775.38

1084.82

南通

1483.26

162.17

1756.79

202.26

2108.97

252.20

连云港

1210.28

128.31

1392.73

153.58

1655.93

188.32

淮安

1010.03

99.52

1156.29

118.59

1398.21

146.17

盐城

961.75

83.05

1105.39

99.10

1325.07

120.34

扬州

2265.50

225.93

2647.22

271.84

3166.65

330.23

镇江

2242.37

234.30

2607.45

285.59

3100.83

345.63

泰州

933.24

94.90

1072.83

113.34

1284.66

136.91

宿迁

427.74

27.71

490.42

32.88

610.35

42.12

资料来源:江苏省旅游局

三、江苏国内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一)稳定江浙沪传统市场

    2013年,中国沿海主要旅游城市通过高铁网络开发旅游产品,大大提升了游客出游的便捷度。目前,京沪、沪宁、沪杭、宁杭等高铁已开通,江浙沪、京津等传统市场出游率普遍提高,江苏省旅游局为此推出了“高铁旅游新体”体验活动以南京为首,南京市旅游局和当地旅行社紧抓机遇推出一系列主题旅游产品。20101026宁杭高铁的开通使得南京和杭州之间的距离缩短至1个小时,便利的条件对商务和自驾车旅游市场提升显著,针对这一客观因素,南京推出了一系列深度游、美食游、修学游和度假型旅游产品。目前南京市旅游已在部分高铁杂志折页上印发南京旅游《优惠券》,旅客可直接撕下至指定酒店抵用。 虽然苏北地区尚未涉及到高铁,但随着交通的逐步便捷和苏北各地的积极促销,笔者相信苏北旅游线路一定会激发旅游者的需要和出游动机。

(二)积极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1努力提升海洋旅游产品。2013是“中国海洋旅游年”主题年。由江苏省旅游局和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3美好江苏欢乐游暨海洋旅游年启动仪式在南通举行,在启动仪式上,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旅游局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海洋旅游产品推介。以连云港为代表的江苏沿海城市在发展海洋旅游业过程中,要突出以观光为基础、休闲为主体、商务为主导、特色为亮点。要进一步开发娱乐海洋、特种海洋、物产海洋等海洋旅游新产品,借助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以特色的地方本土文化来营造各城市的形象魅力。

2积极开拓商务旅游产品。发挥我省商务资源与经济的综合优势,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商务旅游示范作用,推进商务旅游标准化,并在南京、扬州、常州、无锡、南通等沪宁沿线城市积极打造商务旅游区。各市要建设一批商务型酒店,开发特色商务旅游产品,推进商务旅游无障碍工程,重视和发展会奖旅游,更好地促进商务旅游发展。

3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以苏州、无锡两个太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省级度假区创建和国家级度假区申报,大力发展各地“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努力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做好南京汤山、常州天目湖、苏州阳澄湖、宿迁骆马湖和无锡太湖生态博览园、无锡蠡湖公园、盐城丹顶鹤、麋鹿保护区等一批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

(三)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通过全省旅行社、景区和饭店等旅游企业和旅游机构在旅游广告宣传、资料制作等方面旅游宣传,向旅游者传递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有助于让旅游者或潜在旅游者第一时间了解江苏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状况,有助于激发旅游者的动机,进一步改变旅游者的态度。

1打造特色节庆旅游节庆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各省发展旅游业、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江苏省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来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往游览,如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徐州云龙山庙会民俗游、中国扬州烟花三月旅游节、姜堰溱潼会船节、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中国(泰兴)银杏节、常州环球恐龙城狂欢节、中国刺绣艺术旅游节、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中国(涟水)首届中华缘文化节、盐渎民俗文化节、中国湿地生态旅游节、骆马湖渔火节、中国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等多个特色旅游节庆,迅速提升江苏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全省以建设旅游信息化平台,达到提升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旅游出行提供更有效、更快捷的服务的目的。借助高速便捷的互联网,联合一些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酒店、旅行社等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网站,充实网站内容,图文并茂,使其兼具景区景点的推荐、酒店预定、虚拟旅游产品等多重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强宣传效果,吸引更多潜在的旅游者。同时,支持南京、无锡、镇江等市“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和我省同程、携程旅游网络运营商的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旅游企业。

参考文献:

[1]冯学钢,黄成林.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2-95.

[2]靳诚,陆玉麒,范黎丽.江苏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2104-2108.

[3]史冬防,杨.江苏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策略[J].旅游经济,2012(7):139-140.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