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体制研讨—基于宏观稳定视角
蔡晓平 福州市研究生培训服务工作总站 摘要:当前中国经济在正逐步全面向新常态转换,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既要持续发力稳增长,避免触及就业和民生的底线,又要主动作为是过"调结构"改善经济内部架构实现的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增长。这就要求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的制订必须着眼于宏观稳定的角度,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本文将就这一话题,研讨论证分析当前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体制。 关键词:新常态;货币政策体制;宏观稳定 一、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体制的调控目标 新常态的形成,意味着中国经济要摆脱“旧常态”。所谓旧常态,是指一段时期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的因素累积。这就要求货币政策的制订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目标:一是坚持总量稳定,并注意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促进结构优化,用调结构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三是寓改革于调控之中,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二、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体制的要求 1.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激活货币信贷存量。一要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加快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基本确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框架;建立灵活的,适合中国广阔市场特征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在机构、业务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二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关注加大存量贷款的投向结构调整。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减少对汇率市场的直接干预;高度警惕各地方政府以新型城镇化的名义再度启动大规模投资,避免带动新一轮货币大投放,阻碍存量贷款结构调整。 2.货币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央行将注意力集中于调节中欠银行本身的金融负债。通过中央银行金融负债的变动来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或银行系统对全社会的金融负债,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采用货币总量调控的方式,其效果是消除了被管理对象竞争性争夺信用限额和银行资产与负债分离的机制,并导致银行的预期与行为的改变。这一变化将不仅改善央行的宏观货币控制,而且将有助于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转变。 3.去杠杆化、降低借贷产出比。新一届政府顶住了各方面要求中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措施的一再呼吁,与此同时,开始整顿放贷行为,特别是影子银行业务,以防止资产泡沫的出现。新一届政府在资本市场不出台刺激措施,也是指一般情况下政府不会出台刺激措施,守住流动性的总闸门。 4.防范风险、保障就业。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进行区间调控。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当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结构为着力点,释放改革红利,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当经济运行逼近上下限时,宏观政策要侧重稳增长或防通胀,与调结构、促改革的中长期措施相结合,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新经济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体制特点 当前货币政策的管理制定艰巨复杂,不仅面临来自资本流动变化、财政支出变化及资本市场IPO等多方面的扰动,同时也承担着建立价格型调控框架、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任务。目前货币政策体制主要有以下做法: 1.改进贷款管理,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和信贷结构引导功能。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金融机构资本水平、稳健性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有关参数,并适当加大了对支小支农贷款较多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调整力度。2014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末,分别调整宏观审慎管理指标,拓宽合意贷款空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的信贷支持。第四季度又对支小支农力度较大、资本水平足以支撑贷款进一步增加、未出现较大风险案件或风险隐患的定向降准机构,通过调整政策参数满足其有效贷款缺口。 2.实施“定向降准”,建立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的正向激励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通过开展定向操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成为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新动向,2014年,央行也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3.新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构建中央银行抵押品管理框架。央行于2014年初新设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农再贷款和支小再贷款,通过优惠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年多次调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并完善相关管理,对涉农、小微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并要求再贴现票据的贴现利率低于同档平均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4.继续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放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为进一步推进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进行有益尝试。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逐步扩大自律机制成员范围。稳步推进同业存单发行和交易,为发行面向企业及个人的大额存单探索经验。 四、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体制缺陷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一直未消,但央行始终未有全面宽松举措出台,反倒是再贷款、PSL和定向降准等所谓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继浮出水面。两者共同引发了市场关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利弊的思考。应该说,由于目前财税体制改革尚处“引而未发”状态,制约了财政政策的操作空间,此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可以部分承接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因此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过渡时期的“越俎代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不过,货币政策毕竟属于总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固有缺陷,结构性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亦存在如下三点不足: 1.最终目标难以明晰。与传统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不同,由于被赋予结构调整这一带有财政政策色彩的职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往往尽可能地诉诸从操作目标到最终目标的直接传导。如果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由于其概念太过宽泛,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衡量和观测的指标。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谈及了定向降准等结构性货币政策数据真实性问题,其实质亦是最终目标的不明晰。 2.银行惜贷难以调和。银行遵照央行意愿将信贷资金投放到指定的产业或行业,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在“定向调控”上的关键一环。经济下行导致企业普遍不景气,信用风险更容易发酵暴露。此时银行若一味按照央行意愿行事,比如扩大向中小企业放贷,无疑可能加大其坏账反弹和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商业银行惜贷情绪浓厚仍是制约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的最主要因素。 3.双重道德风险难以规避。由于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结构性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规避银行和企业的套利行为。近期国内媒体报道,部分小微企业在拿到定向降准的部分贷款后转手贷给房地产开发商以获取高额利息,导致所谓的“央行好经被歪念”。可见结构性货币政策滋生企业道德风险的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居业.2014(6):22-29. [2]唐述权.张玉珂.习近平首次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区域经济评论.2014(1):17-21. [3]刘树成.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经济学动态.2013(10):18-20. [4]周民良.推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领导之友.2014(04):11-14. [5]谢平,俞乔.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金融研究.1996(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