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国为例
杨晓辉 陈诗瑶 湖北文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
摘要: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产业空心化在新一轮的挑战下愈演愈烈,为重振本土工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美国出台“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等政策举措,将“再工业化”战略正式提上日程;欧盟、日本等也陆续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发挥并提高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给世界对外贸易格局及全球经济发展秩序带来深远影响。
关键词: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成效
一、“再工业化”概念演进历程
“再工业化”是相对于“去工业化”而言的概念。
在工业化进程向发展中国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以美、德、日等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了“去工业化”,其优势在于将价值链中加工、组装等附加值较低的制造环节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新兴国家转移,以集中有限的人财物专注于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品牌营销等环节,更好地整合发展中国家资源,以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金融衍生品市场比制造业市场的投资回报率高,“去工业化”也就意味着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取代先进工业的虚拟经济备受关注。
然而到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重工业基地改造,又提出“再工业化”概念,而今它已成为一个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并深化其含义的可动态理解的名词。韦伯斯特词典里强调“再工业化”是通过政府,来复兴旧工业部门同时也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这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工厂、机器化生产、市场运作、政府政策等一整套环节下,使产业结构转型面向知识密集要素和高附加值产品以及鼓励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从而服务于新型市场和经济环境;由于在各产业发展中,工业的地位下降,工业性投资转移至海外,工业品的竞争力削弱,所以在很多西方学者的研究中,“再工业化”昭示着“回归”——回归是回归实体经济,使工业关注齐聚于国内,以挽救产业结构空心化局势。
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背景
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的过渡是有一定原因和背景的。发展过程中危机的出现就源于熟知的三类支柱性产业——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他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和产业比例的失衡。
对于传统工业,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越来越严峻,另外,由于发达国家相对增长的高成本,传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状况也不容乐观,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于高科技产业,电子信息技术的巨大“创造性破坏力”而带来的更新换代,使其产业内部商业模式的发展远远滞后,也使短期投资行为获得了投资者的格外青睐。而对于金融服务业,因为自我增值能力强大,迅速扩张,发展虚拟化程度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造成虚拟经济膨胀和产业泡沫现象,使得前期过度亢奋的虚拟经济在2008年后迎来其对实体经济的重创。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的“空心化”终于尝到恶果,人们意识到,本应该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制造业在发达的金融行业的打压之下,摇摇欲坠。
优化国内产业结构被美国政府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提上了日程,而“再工业化”战略是工作重点,于2009年匹兹堡举行的二十国峰会上,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发言拉开了“再工业化”的序幕,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以此解决贸易赤字和国内失业问题,其本质就在于对实体经济的回归。而身为发达国家的其他地区,如英国商务大臣所说“只有发展制造业,才能使经济在可持续基础上长期增长”,在2013年公布的制造业及工业产出数据遭遇“滑铁卢”后,“再工业化”已是势在必行。
“再工业化”实质上就在于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地位,开发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挤出前期虚拟经济泡沫。但是,“再工业化”和“去工业化”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继伴随着,同样重提“再工业化”也是为了经济发展,找到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路径,两者都是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再工业化”其本质就是一个反思,一个过程,一个以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主体的路径,一个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优势的选择,一个发达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一个持续创新的工业化发展前景。
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成效概述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的行动向世人传递了重要信息,美国制造业协会对美国“再工业化”提出了几个宏观目标:第一,使美国重回全球工业中心的地位并保证美国成为最吸引FDI的地方;第二,第二,扩大美国制造业产品市场,吸引全球消费市场95%的客户;第三,使劳动力素质与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同步,提升本国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及生产率;第四,保护知识产权,加强科研投入,激发研发活力,使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改革创新的领先者。而欧盟在发布“指向增长与经济复苏的更强大的欧洲工业”的通报后,也开始了“新工业革命”,其核心内容是开发与应用可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的先进技术和“关键使能技术”(KETs),提升新制造技术与工艺,财政框架里尤其强调“灵活专业化”。
发达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再工业化”战略,这些措施可以分为重归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扶持新兴产业、提升信息化建设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下面以美国为例,来探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成效。
(一)制造业恢复和发展,产业结构优化
“再工业化”战略推动美国制造业的恢复和发展,缓解了美国失业压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可以从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制造业增加值两个方面表现其战略成果。一方面,从就业绝对数量来看,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美国失业人数显著增加,由2008年的892.4万人上升到2009年的1426.5万人,增幅高达60%,2008年失业率为5.8%,2009年骤增至9.3%;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来,失业人数逐渐减少,2010年至2012年失业人数分别为1482.5万人、1374.7万人、1250.6万人,2012年与2009年相比减少了12.3%,三年间失业率分别为9.6%、8.9%、8.1%,呈不断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成效初显。另一方面从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看,美国“再工业化”取得了一定效果。美国经济分析局数据显示,同期以服务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比由56%增至68%,而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时下降至19%,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制造业的萎缩,其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30.2%下降至2008年的11.4%,危机发生后的 2009年达到历史最低点的 11.0%;但2010年开始回升,2010年、2011年和 2012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2%、11.5%、11.9%。
(二)促出口效果明显,平衡贸易赤字
“再工业化”战略的政策中促出口的效果显著,减少贸易逆差,有助于美国平衡贸易赤字。由于美国出口倍增计划的实施,出口不断攀升,且出口的地区多元化趋势加强。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统计,2012年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刷新历史记录,高达2.2万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约39%;其中制造业出口的表现尤其突出,2010年,美国制造业出口实现 8732.5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 17.5%;2011年,美国制造业出口97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2012年,美国制造业出口实现1.16万亿美元,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19.7%。2010至2012 年期间,年均增长幅度为16.2%,超出理论上的15%水平。
美国贸易逆差趋势明显,与其制造业产出绩效密切相关,由数据可知,与美国制造业萎靡同步的,是美国货物贸易逆差的不断增长。而美国“再工业化”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把减少贸易逆差作为其主要战略目的之一。2008至2012年美国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2009年美国经济萎靡不振,当年其对全球进口大幅度减少,逆差由2008年的6983.38亿美元陡然降低至2009年的3812.72亿美元,降幅45.5%,经济回暖之后,2010至2012年贸易逆差回升至5000亿美元以上,进口又呈反弹趋势,但是美国政府极力通过出口倍增计划、提振制造业等措施促进出口,控制进口,因此2009至2012年美国贸易逆差环比增幅是逐渐降落的,分别为31.15%、11.97%、- 3.64%,尤其是2012年,由于出口创记录地达到2.2万亿美元,因此逆差相比2011年减少了3.46%。由此可见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有助于美国实现平衡贸易赤字的目标。
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通过数据显示,确实在危机之后的短期复苏中成效明显,但是综合近几年的情况,“再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颇多阻力。制造业的“触底反弹”还处于脆弱而不持久的状态,“再工业化”是否能成为发达国家趋势性的大转变还尚难定论,战略前景也值得重审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林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研究:措施、难点、成效及影响[J].西部论坛,2014,(01)
[2]左全世.美国“再工业化”之路——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评析[J].装备制造,2012,(06)
[3]王展祥,王秋石,李国民. 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探析[J].现代经讨.20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