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宏观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宏观经济 >

创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走出“新常态”

2017-03-02 22:1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秋菊 冠县县委党校

摘要: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适应“新常态”, 引领经济走出“新常态”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使得创新成为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又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成为引领经济走出“新常态”的法宝。

关键词:创新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创新,企业家精神

2014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自从“新常态”被提出来,适应“新常态”, 引领经济走出“新常态”成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L”——它有别于V型,即下落之后迅速反弹;也不同于U型,即增速降低后在底部停留一段时间再重新回到上升轨道。至于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呈现L型,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GDP增长靠的是资本和劳动力,而资本和劳动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说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经济学中提到的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比如,农民完全靠人力耕作时,他的产出是一定的;投入一台拖拉机以后,产出会增加;如果投入第二台,产出会继续增加,但和第一台相比要少很多,因为一台拖拉机已经满足他的需求了;同样,如果继续投入第三台,他的产出就会不变了。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依靠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增长。过去几十年,我们过度依赖政府的投资、央行发货币、商业银行发贷款,如今已经到了资本过剩的阶段,于是这个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就开始显现了,我们的GDP速度就下来了。如何引领经济走出“新常态”,用创新发展理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创新放在了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这个要求的本质就是让创新发展成为时代前进的原动力。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L型的轨道,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也将经历L型。下行之后要在谷底停留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在谷底不要单纯地熬,在L型的长尾中,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思考经过这一轮寒冬,行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机会可能在什么地方?企业转型升级,才能告别传统经营模式,探讨、摸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中国今天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又使得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

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力量作为经济学原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的向往。创新还包括制度、规则的改变等。创新体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就是在相同投入品(即资本、资源、劳动力等)的情况下,还能带来产出的提高。这个多出来的部分,经济学家称之为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效率的提高是动态的效率,不是静态的效率。静态的效率是在给定生产函数和技术的情况下,把现有的资源利用到极致。而在长期,生产函数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可以改变,产品可以改变,制度规则也可以改变。从长期来看,创新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的、唯一的力量。

一、体制机制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中国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是制度的一大创新,从今年开始,我们转到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现在搞供给侧改革,也不是需求方面就不做工作,但工作重点要放到供给侧,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换。经济运转需要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为需求侧并不需要改革,需求侧是总量管理,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目前的供需矛盾不平衡,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吃得饱,更要求要吃得好。提高产品质量、加速技术研发、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行业质量标准、加强监督、整治市场秩序、促进消费升级迫在眉睫,所以供给侧需要改革。中国创新发展最缺的不是科技创新,而是扫除体制机制的障碍。

第一,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降低行业准入门槛,破除市场壁垒,新一届政府大幅度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618项,终结了非行政性许可,还有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在自贸实验区进行试点。供给侧改革依赖于基础性改革的全面推出,供给侧改革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一定成就,明年在债转股、去杠杆方面可能会有较大突破,也会有更多市场化办法出台。预计会有更多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到债务重整进程中。降成本方面,预计会继续降税减费,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可考虑下调。继续减轻企业用工成本,五险一金仍有下调空间。预计明年在金融体制改革及国有企业经营改革方面会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一系列基础性改革将迎来新突破。

第二,推进了价格改革。其重点是减少对市场价格形成的不当干预,着力完善市场供求的价格形成机制。比如在农业领域,打破了僵化的农业价格体制,同时改革了农业补贴制度。

第三,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实施了居住证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

第四,推进财政的改革,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透明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财政纪律,防范风险,全面推进营改增。财税改革也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个税改革,由于个税改革涉及到再分配的公平性,可能会加快推进。今后将逐步推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二、创新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私有产权的保护。

创新发展的核心是要把政府推动创新的政策意愿转变成为市场主体的创新行为,最后目标才能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至关重要。创新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推动创新的政策意愿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所以政府首要的职责是如何解决创新活动中的市场失灵,扮演好裁判员的角色,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生态环境,扫除创新障碍,使得企业的创新行为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当然,也不能排除政府在引导创新行为中的能动作用。没有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就没有创新,因为创新需要承担风险,创新需要进行长期的投资,如果我不能预期我的投资能获得回报,我能拿到它,我不可能投下去很长的时间,投十年二十年进行技术积累。所以你要想让中国的企业家进行创新的投资、研发的投资,必须保护私人产权。我们私人产权保护得怎么样,我们看看人民币的币值就知道了。人民币为什么在贬值?因为资本流出太多了,为什么资本流出?有经济的原因,有法律的原因。经济的原因,中国经济在下行,所以资本到海外寻找更高的投资回报的项目。另外一个资本外流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对自己的产权缺乏信心。所以我一再呼吁在这个时候要坚定信心。坚定信心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司法改革,保护私有产权。司法改革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在四中全会上,司法改革的方向都已经指出了,我们就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稳步地推进司法改革,来保护民间产权,鼓励人们进行研发的长期投资。创新需要的制度,第二个是放松管制,打破垄断、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你的管制太多了,你就阻碍了创新,现在炒得风风火火的打车软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案例,它向我们很清楚地表明管制如何阻碍创新。第三个方面是全面减税,企业的税负太重了,要全面减税,把更多的资源留给企业去支配,更多的资源留给市场去支配。至于应该在哪些方面创新,在哪些技术上投资,不用专家指明,也用不着政府官员去做规划,你如果有一个发达活跃的市场,市场可以给企业家指出方向,你要到哪里去投资到哪里去创新。

三、创新还需要企业家精神。

创新的机会各行各业、市场的各个角落都有,问题是机会到你面前时,你有没有能力把机会变成现实,变成能够盈利的产品。要进行系统的逻辑分析,想象和勾勒出未来大致的商业模式,并且要组建一个管理团队,扩大规模,不断复制已成功的商业模式,才能从直觉走向遍布全球的模式。直觉和系统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经验积累,管理大师德鲁克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专注,强调技术和市场知识。只有避免多元化,在一个行业甚至一个细分市场长期耕耘,才能形成积累,才能抓住创新的机会。比如麦当劳的创始人熟悉食品行业;山姆·沃尔顿在零售业干了多年。没有行业和企业的经验,就不会有识别机会的敏锐眼光,也不可能把一项创新做成世界级的大公司。所以我们不必妄自菲薄,不要觉得我所在的这个传统行业没希望,创新也可以简单、小规模、专业化和专注。

参考文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2016

[2]薛澜 赵静:关于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意义与战略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1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