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先 赵慧琴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WQNCX204)。
摘要: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人类活动排放的CO2是直接导致地球全面升温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分析,按照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的目标,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控制城乡建筑领域排放,探索绿色低碳社区体系;控制交通领域碳排放,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鼓励低碳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绿色低碳;模式
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所即将带来的灾难,我们不得不积极应对。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2月份在法国巴黎举行,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所有签约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协议,并于2020年起付诸实施,主要目标是将全球升温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最高不超过2℃。人类活动排放的温效气体直接导致地球全面升温,在1901~2012这段时期,地球的表面温度上升约0.89℃,海面温度大约上升0.72m。气温的升高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强度密切相关,涉及到人类生活和经济的方方面面。影响CO2排放的因素可以分解为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尚未完成,低碳发展更多的是对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要求。从国情出发,我国尤其需要低碳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数据表明:我国空气的PM2.5构成中,源于煤炭和石油燃烧的粒子占了一大半,而二氧化碳排放中,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排放也占了一大半,这说明绿色和低碳有很强的协同性,工作方向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我们应该调整政策目标,以新的生活方式提高能效,引入绿色交通,实现更健康的本土农产品消费、更可持续的城市化,建设生态社区和生态城市,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气候正在急剧大规模地发生着变化。来自于85个国家831名科学家之手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第五份评估报告证实,人类对于大气和海洋升温、全球水循环系统、降雪和冰盖的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以及一些极端气候的变化有影响,自20世纪中期以来,这一影响极度有可能是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层级的气候模型预测出,2081~2100年相对于1856~2005年,全球表面温度变化上升幅度范围是0.3~1.7℃(RCP①2.6),1.1~2.6℃(RCP4.5),1.4~3.1℃(RCP6.0),2.6~4.8℃(RCP8.5),如图1a和图2a。北极地区升温速度将比全球平均升温速度还要快,平均升温的陆地区域将超过海洋,地球的平均升温将达2~4.8℃。来自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和土地使用导致温室气体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预计到2050年,北极区将成为几近无冰的区域,如图1b和图2c。与极端气候变化有关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干旱、飓风,增多了三倍。如果我们不采取措施,科学家们通过不同层级的气候模型预测,2081~2100年相对于1986~200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范围是26~55厘米(RCP2.6),32~63厘米(RCP4.5),33~63厘米(RCP6.0),45~82厘米(RCP8.5),海平面上升26~81厘米,一些国家将会消失,一些岛屿也会消失,如果遇上海啸或海洪水泛滥,人口集聚密集的沿海地带将成为最脆弱地带。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引起未来气侯系统的升温和变化,减少气候变化需要大量而持续的减少温室气体。
图1
数据来源:IPCC,AR5,P33
图2
数据来源:IPCC,AR5,P34
全球气候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海平面上升造成台风、风暴潮和洪涝灾害加剧,导致部分地区咸水扩侵和海岸侵蚀,并使湿地减少,对海湾、河口三角洲等地势低洼的脆弱地区产生严重危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膨胀致使大气污染突出表现为排放连片、传输叠加和相互影响的区域污染特征,其中酸雨污染是重要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冻土层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的走势具有决定作用,人类工程活动能够诱发冻土生态环境发生剧烈变化,进而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喜马拉雅边境,冰川消退导致供水日益减少,给未来数十年的国际冲突埋下了隐患。根据2015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显示,201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仅增长0.9%,这是九十年代末以来除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外的最低增速。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的重心逐步从能源密集型行业转移,导致能源需求增速跌至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尽管如此,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依旧是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连续14年全球领先。而影响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能源消费结构,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国应做好全面准备,适应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减排、主要发展中国家要承担起更大的减排责任的新趋势。
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目标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在积极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作出努力。2014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 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坚持用“铁规”和“铁腕”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彰显出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决心和信心。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办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 年)》通知,规划了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明确了中国到2030年的自主行动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 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推动落实各级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我国将以确保实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为抓手,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绿色低碳模式
(一)优化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例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快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水电开发,科学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提升核电厂安全水平,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风电,加快建设“三北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内陆中小型风电和海上风电项目,加强各类并网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发展太阳能发电,开展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城市和微网系统示范建设,加快实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项目;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优先建设生物质多联产项目,加快发展沼气发电,推动城市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推动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开发利用水平。
(二)调整产业结构,形成节能低碳的产业体系
推进工业低碳发展,实施《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年)》,制定重点行业碳排放控制目标和行动方案,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抑制高碳行业过快增长;优化产业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支持企业提升产品节能环保性能,打造绿色低碳品牌;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努力减少生产活动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加强重点领域节能,有效控制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排放,加强新建项目碳排放管理,积极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低碳发展,推行秸秆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控制稻田甲烷和农田氧化亚氮排放,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进服务业低碳发展,积极发展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餐饮,大力推动服务业节能降碳。
(三)控制城乡建筑领域排放,探索绿色低碳社区体系
加强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市组团和功能布局,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和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城市远距离交通出行需求。强化城市低碳化建设,加大以节能低碳为特征的煤、气、电、热等能源供应设施、给排水设施、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建成节能低碳的城市基础设施。研究制定建筑物使用年限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严格建筑拆除管理,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循环利用,强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收集利用。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木结构建筑,推广屋顶和墙体绿化。提高建筑能效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加强城市照明管理,实施城市绿色照明专项行动,创建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实施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开展“节能暖房”工程。加快城乡低碳社区建设,将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完善社区配套低碳生活设施,探索社区低碳化运营管理模式。
(四)控制交通领域碳排放,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资源,优化运输方式,逐步建立特大城市机动车保有总量调控机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车船等低碳环保交通运输工具。加快建设公交专用道、公交场站等设施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积极推广天然气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加快智慧交通建设,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倡导绿色出行。
(五)努力增加森林及生态系统碳汇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实施应对气候变化林业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加快荒山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等林业生态重点工程。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身边增绿”和城市园林绿化。加大森林灾害防控,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减少毁林排放,着力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加森林碳汇。增加湿地、农田、草原碳汇。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开展滨海湿地固碳试点,提高湿地储碳功能。加强农田保育和草原保护建设,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农业土壤碳汇。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控制草原载畜量,遏制草场退化,继续实施退牧还草,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覆盖度,加强草原灾害防治和农田保育,提升土壤储碳能力。
(六)鼓励低碳消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开展低碳生活专项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强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全民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低碳消费理念。开展“低碳饮食行动”,推进餐饮点餐适量化,公务接待简约化,遏制食品浪费。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倡导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衣物消费,加快衣物再利用。抑制不合理消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低碳出行,鼓励公众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支持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汽车和新能源车辆。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倡导“每周少开一天车”、“低碳出行”等活动,鼓励共乘交通和低碳旅游。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践行勤俭节约和低碳消费理念,发挥公共机构率先垂范作用,开展节能低碳机关、校园、医院、场馆、军营等创建活动。鼓励使用节能低碳产品,加快建设高效快捷的低碳产品物流体系,拓宽低碳产品销售渠道,设立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和低碳产品超市,建立节能、低碳产品信息发布和查询平台。
(七)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开展低碳城(镇)试点和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商业、低碳交通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生产低碳高效、生活绿色宜居的低碳城市。研究建立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制度,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建立碳排放认证制度和低碳荣誉制度,选择典型产品进行绿色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并推广。
注释:
①RCPs:Representation Concentration Pathways 典型浓度路径,包括RCP2.6、RCP4.5、RCP6.0和RCP8.5等4种情景,每个都提供了受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气候影响等的排放路径,并给出到2100年相应的辐射强迫值。
参考文献
[1]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13,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PCC,T. Stocker, D. Qin, G.K. Plattner, L. Alexan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2]郭朝先.产业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7):15-20.
[3]李晓华.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政策研究[J].中外能源,2015,20(1)3-4.
[4]杜祥琬.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N].人民日报,2015,7,11
[5]张新民,柴发合,王淑兰,孙新章,韩梅.中国酸雨研究现状[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5)527-529.
[6]郭正刚,吴青柏,牛富军.人类工程活动对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融化层及其环境的影响,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学术年会, 2006:2136-2140
[7]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5,64th edi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