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外投资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于露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也是中国由资本输入国向资本输出国转变的标志。我们首先探讨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的意义,包括缓解产能过剩、促进技术进步、拓展资源渠道、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等,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对外投资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中国威胁论”的干扰、技术歧视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处理好国家间关系,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企业要积极抓住机遇,并注意规避投资风险。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外投资,投资风险 一、引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战略就此形成,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带一路”战略包括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要加强亚、欧、非的经济联系,“一带一路”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往来,其中对外投资是主要方面。 我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对外开放的初期,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外汇储备严重不足,以及国内资本存量十分匮乏,决定了我国的对外开放以出口和引进外资为主,并采取了一系列限制进口和对外投资的措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量超3万亿美元,国内投资也获得显著改善,经济发展经历了高速增长后逐渐步入新常态。在当前阶段,从我国的经济现实出发,我国应坚持出口与进口并重、对外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的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所提出的对外开放措施。“一带一路”包括了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行为,但是由于沿线国家以欠发达或发展中国家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所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期还是以对外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主,因此本文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探讨中国对外投资的意义、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当前中国对外投资的意义 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道路模式,但是在开放初期始终以引进外资为主,弱化或限制对外投资,这是因为对外投资实质是本国资本的对外输出,在当时中国资本很不充足的情况下,如果过度强调对外投资,将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损害的作用。但是在现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对外投资的作用与意义得以提升,使得其可以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外投资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问题,所谓产能过剩,就是指在某些行业中,企业的供给能力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能力,比如钢铁、水泥、煤化工、多晶硅等行业,其中多为大型国有企业,如果对他们直接实行倒闭或强制缩减规模的措施,将会导致大量失业、引发社会不稳定。对外投资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对外投资是对其市场的拓展,必将为这些企业带来新一轮的增长点。 (二)对外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 一般来说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采取设立新企业、兼并收购、购买股权等形式,并且在日常的经营中会与东道国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流,这就会带来两种技术上的效应:一种是技术溢出效应,即我国的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所产生的作用;另一种是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即东道国的企业对我国的企业在技术上产生的作用。随着当前我国在国外所设立的研发机构的不断增多,以及对国外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兼并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愈发明显,这将带动我国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对外投资有利于我国资源渠道的拓展 我国的对外投资涵盖了各个行业,其中资源性行业是重要领域。我国在很多矿产资源上存在短缺或即将处于短缺的状态,比较典型的是石油、铁、铜、铝、钾盐等,但是西亚和非洲一些国家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的国家限于开采技术或经济发展制约,并没有进行有效或充分的开发,这就为我国的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这种对资源性行业的投资,一方面可以实现资本回报,另一方面可以开拓新的资源渠道,为我国的资源供给提供保障,具有战略性意义。 (四)对外投资有利于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 “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主要是欠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还处于经济发展的初始或起步阶段,对资本的需求量很大,同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速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资本的回报率也会更高,所以通过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可以实现我国资本更高的价值增值。对外投资意味着我国的资本获得了更广阔的投资市场,从而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所以综合来看,在当前时期对外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国适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对外投资,这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 三、对外投资可能遇到的问题 基于我国现实国情的考虑,比如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的企业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政治环境不稳定、“中国威胁论”的干扰、技术歧视等,这些问题会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是我国企业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政治环境不稳定 政治环境不稳定属于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指因投资者所在国家与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发生变化、政局动荡、政策发生变化等给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011年,受利比亚战争影响,许多中国承包的工程项目遭受战火破坏,甚至被夷为平地,有报道称,中国在当地有75家投资企业,涉及50余个承包项目,总金额达188亿美元,因政治环境不稳定、战争爆发,项目合同半途而废,已建成而未交付项目的破坏以及设备和当地资产的损失极为惨重,损失数千万人民币。由此可见,政治环境的不稳定会对对外投资造成不利影响。 (二)“中国威胁论”的干扰 “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将凭借自身实力进行对外扩张或控制他国命脉的言论,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给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2015年1月30日,墨西哥当局宣布 “无限期”搁置中国企业参与竞标的高铁项目,高铁项目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墨西哥担心中国以此控制其经济的想法也是易于推测的,这是“中国威胁论”的典型表现。 (三)技术歧视 技术歧视是指在国际市场中由于对中国产品质量和技术存在不信任而导致中国企业潜在损失的现象。长期以来,中国产品质量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以中国钢铁出口为例,我国钢铁产能过剩,出口量大,但国内生产价格低廉、技术含量低,引起了进口国的不满和多起贸易摩擦。而技术歧视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技术壁垒的出现,即以技术为支撑条件,通过颁布法律、建立技术标准等手段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这无疑是不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的。 四、“一带一路”下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是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提出的重要的对外开放战略,它为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风险,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对外投资的有序、健康发展。 (一)政府要处理好国家间关系,并且减少对企业的干预 其一,政府需要处理好国家间的关系,与他国友好相处,一旦国家间的关系不睦,极易引发政治风险,造成巨大损失,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灾难性的。其二,政府不要对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进行过多干预,主要起到服务性的作用,简政放权,如简化对外投资的审批程序、让企业自由决定投资方向等,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让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企业要积极抓住投资机遇,努力规避投资风险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遇,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寻求对外投资的途径,抓住投资机遇。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也是挑战,对外投资依旧存在风险,如政治环境不稳定、技术歧视等,这就要求企业充分了解国际形势,细致研究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积极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诚信经营等方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并为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万全准备,以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Z].2015-03-28. [2]龙永图.新常态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战略[J].探索与争鸣,2015(02):4-10. [3]杨振兵.对外直接投资、市场分割与产能过剩治理[J].国际贸易问题,2015(11):121-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