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缩水5000亿美元合理性探究
桑丹丹 周升起 范云飞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中国服务业“增值贸易”核算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研究(1513GJ036)资助。 摘要:近来我国外储规模的下降引起学者们各种议论,学者们主要议论外储规模缩水的原因及其带来的担忧,或者学者们从反面论述外储规模缩水属于正常现象。本文则通过对有关外汇储备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理论进行梳理,再对我国外汇储备年增长率与GDP年增长率进行相关性检验,旨在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5000亿美元的合理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外储储备缩水 合理性 适度规模 一、 背景意义 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缩水原因有资本外流、美元升值,还有对外支付、结算、清偿等正常需求。对于外储缩水担忧受美国加息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未完成,经济起色不明显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对中国经济信心不能马上恢复,所以短期内资本外流情况难以改变;按照目前态势,未来外汇储备将在汇率波动下很快耗尽。同样有学者指出,外储“瘦身”不代表中国外储会“弹尽粮绝”,我国外储合适规模在1.5万亿美元左右,目前运作空间仍很大,足够在必要时支撑汇率稳定。对于2015年5000亿的外汇储备缩水到底是不是在我国外汇储备适度性规模范围内,本文通过对学者有关外汇储备适度性规模探究进行文献综述,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5000亿美元合理性进行探究。 二、 理论回顾 (一)外汇储备的概念及功能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国际储备货币总和,是当今国际储备中主要形式,具有国际储备的功能,即支付手段与干预手段。由于外汇储备干预与支付功能,所以它标志着一国国际金融实力、在国际经济中地位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能力。外汇适度储备的决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要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还需考虑一系列主观、心理、政治等因素。适度外汇储备是指在一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基础上,保证该国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的同时实现储备利润最大化外汇储备量。 (二)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 1.比例分析模型 特里芬在通过实证检验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外汇储备与进口额的比值一般保持在20%--40%之间,即一国国际储备规模应等于该国3-4月进口额。研究者又陆续开发了其他一些特定的比例来作为判断储备充足性的方法。布朗(WIM.Brown)运用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差额之间的比例来反映储备的适度性水平。约翰逊(H.G;Johnson)则提出了用国际储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比例来反映储备规模的适度规模。此外,储备对短期外债比率、储备对GDP比率等也经常被国内外学者所采用。 2.成本一收益分析法。 海勒(1966)认为,一国政府持有外汇储备目的主要是基于审慎性动机,而不是用于国际支付。具体而言,一国外汇储备是用来调整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阿格沃尔(1971)是海勒模型的一个延伸,把海勒模型运用到发展中国家,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一个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适度规模问题研究的模型。弗朗科尔和约瓦诺维奇(1981)推出了一个新的模型,也称为最优外汇储备的缓冲存货模型,或存货控制模型。弗朗科尔和约瓦诺维奇认为,当调节失衡的成本等于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时,外汇储备规模就处于适度规模水平。本·巴萨特和古托耶巴认为,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最根本目的是避免对外支付违约而引起国内经济危机,一国持有储备最优数量水平,取决于如果储备消耗殆尽时发生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损害,以及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3.回归分析法 弗朗科尔(1971)认为一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受其进口水平、国际收支变动和平均进口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弗朗德斯(1971)在构建外汇储备函数时选用了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收益率等10个影响因素,但由于很多变量例如持有储备机会成本非常难以量化,且这些影响因数统计资料很难获得,所以放弃这些变量。埃尤哈(1976)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出口收入、出口收入变动、国际收支波动率和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越大,其外汇储备水平也就也大。 三、 文献综述 黄峰敏(2014)基于改进过的阿格沃尔模型得到以下结论:从我国汇改以来,外汇储备规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4年至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量不足,不能满足我国的实际需求,可从我国外汇储备实际值一直低于测算所得外汇储备最低值中发现:2003年至200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较为合理;2005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很明显增加,且年增加值在扩大,外汇储备实际值远高于测算外汇储备量。得出结论,近几年来我国确实存在超额外汇储备。 王红夏(2003)利用比例分析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法对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又将外汇储备与外贸进出口额、货币供给、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分析了外汇储备与FDI的关系。通过协整与误差校正分析,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增长与进出口、对外贸易依存度、货币供给量存在内在关系。外汇储备、出口总额、边际进口倾向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协整与误差校正模型,说明以上四个变量之间存在短期动态和长期均衡模型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我国外汇储备与出口呈正相关方向变动,外汇储备与边际进口倾向呈反向变动。 刘冬雨(2011)采集了1985年到2009年之间的数据,对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结论,除了GDP等因素之外,外债风险和国家规模也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因素。该学者引入实际汇率,并对模拟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发现我国实际外汇储备规模高于最优规模,而且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与数值模拟的最优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差额逐年增大。 王一鸣(2013)在阿格沃尔模型的基础上,将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较大的储备需求纳入到了模型之中,其中包括偿债性外汇需求、外商直接投资利润回流外汇需求及稳定汇率的外汇储备需求。并基于修正后的阿格沃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现状的利弊,对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文献综述发现学者们对于外汇储备适度性规模探究基于修正阿格沃尔模型较多,在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因素中除了GDP因素还加入风险等因素,基本得出我国2007年后外汇储备处于过度状态。由于受到研究时间和数据统计的限制,本文则只选用GDP进行我国外汇适度性规模的衡量标准,对我国外汇储备“缩水”5000亿美元的合理性进行探究。 四、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由SPSS软件计算求得表1中GDP增长率与外汇储备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482。若按此来估计外汇储备规模,GDP增长,外汇储备就应增加,但是若按GDP总量的48.2%来估计,2015年外汇储备的总规模仍高于GDP总量的48.2%。 表1 2002-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和GDP增长率(外汇储备单位:亿美元,GDP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由中国外汇管理局和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所得 五、 结论 由黄峰敏(2014)进行的中国最优外汇储备规模与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比较可知,我国在2012年时实际外汇储备总额与最佳外汇储备规模之间有多余5000亿美元的差额,且有实际外汇储备总额与最佳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差额增大的趋势,再加上2013年到2014年间我国外汇储备总额持续增加,甚至在2013年时外汇储备增长率高于我国GDP增长率,若按GDP总量的48.2%来估计,2015年外汇储备的总规模仍高于GDP总量的48.2%,所以本文认为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缩水”5000亿美元具有合理性。 参考文献 [1]Agarwal J.P.Optimal Monetary Reserv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Review of WoA deconomics,1971(107):76-91. [2]Heller H.R.Optimal International Reserv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66(76):296-311. [3]Balogh T.International Reserves and Liquidity[J].Economic Journal,1960(278):357—3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