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与中国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战略
翟琳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一路一带”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部署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早于其发展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不谋而合。本文立足长吉图发展战略,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进而测算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的贸易潜力,并结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发展实际,探讨长吉图在“一路一带”战略大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促进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战略。 关键词:东北亚自由贸易战略;长吉图;贸易潜力 一、 引 言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战略。这不仅是繁荣千年的华夏文化在21世纪的历史传承,更意味着一条新的合作共赢、文明互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通道的形成与繁荣。对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落实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更是对自身未来发展与战略升级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长吉图”地处东北亚地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也是古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近年来,随着中、俄、朝、韩、蒙东北亚五国对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从而打开东北亚地区几何中心锁链的诉求不断深化,以及依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逐渐形成的利好政策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基于“借港出海”战略的多边协调,为复兴“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和推动东北亚自由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东北亚自由贸易战略的大背景下,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更是迎来了新的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即把长吉图建设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北亚区域枢纽,进一步推动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战略。这一战略目标的确立基于长吉图区域具有如下多方位优势:首先,长吉图地区是中国唯一的沿边近海地区,是中国内陆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地区,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作为“长吉图”开放窗口的珲春具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珲春地处中国、朝鲜和俄罗斯三国交界地带,被誉为“鸡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的“金三角”。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整个长吉图区域将逐步建成连接东北亚五国的海陆空三维立体式航运网络;其次,东北亚五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贸易结构与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客观上促成了互利共赢的潜能。在东北亚五国中,日本、韩国在科技、经济、文化方面享有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地位,俄罗斯则为能源出口大国,朝鲜经历了一系列形势动荡之后,对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的崛起也有着十分热烈的需求,并且朝鲜在图们江区域合作中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蒙古国的战略位置随着美国对亚太事务的介入和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一特殊时期,东北亚各国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更能推进各国搁置政治分歧,以经济利益为前提,形成长效的多边合作机制;最后,长吉图区域经济链自身具有多层次的经济结构。长春、吉林作为老牌的工业城市,在汽车、石化、光电子信息以及装备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整个长吉图地区也具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人力资源和旅游资源,通过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极(李晓,张建平,2010)。 二、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是非常具有实效性的分析工具,它的解释能力极强,模型使用灵活简便,数据易得且有国际可比性(吴丹,2007)。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相互引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分别独立使用引力模型研究分析了双边贸易流量,并得出了相同的结果: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后来的研究在引力模型中添加了诸多解释变量,用以研究优惠贸易协定,制度因素,汇率等多方面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Deardorff,1998,;Wincoop,2001;金哲松,2000;谷克鉴,2001等)。最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用公式表达为: Xij=A(YiYj)/Dij (1) 其中,Xij表示国家i对国家j的出口贸易流量;A是常数项;Yi表示国家i的国民收人;Yj表示国家j的国民收人;D表示ij两国间距离。将模型转化为线性对数形式为: LnXij=β0+β1Ln(YiYj)+ β2Ln Dij+u ij (2) 其中,LnXij、Ln(YiYj)和Ln Dij是Xij、YiYj和Dij的自然对数形式,β0、β1L和 β2是回归系数,u ij为随机扰动项。 考虑到东北亚各经济体之间贸易的现实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即公式(2)的基础上,加入了经济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得到模型(3)如下: LnXijt=β0+β1Ln(YitYjt)+ β2Ln Dijt+LnFDit +LnFDjt+LnFDIit +LnFDI jt+LnYgapt +u ijt(3) 其中,被解释变量Xij为第t年i国与j国的双边进出口贸易流量,单位为美元,解释变量的含义,预测影响及说明见表1。 表1
利用东北亚国家2009-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分析。样本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俄罗斯共6个经济体,需要说明的是,2009年日本全面禁止对朝鲜的出口,因此本文的研究不包含朝鲜和日本的双边贸易。 本文所采用的双边出口贸易流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各国历年GDP,人均GDP,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HTTP://stats.unctad.org统计网站;国家之间的距离的数据来源于www.geobytes.com网站;经济自由度指标来源于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出版的历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 在计量方法上,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基于面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之所以选择广义最小二乘法,是由于距离这一恒量给相应的F检验和HAUSMAN检验带来不便,并且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能解决模型可能引起的异方差和序列自相关问题。 三、回归检验与结果分析 在模型估计之前,首先对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序列的对数形式都不存在单位根。对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3)进行检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 对模型(3)的回归结果显示,模型的的拟合效果和显著性较好。调整的拟合优度为0.982966,F统计量为1146.852,D.W.统计量为0.313436。除显著性不高的出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以外,其余的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与预期符号相同。进口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出口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进出口国家的经济规模,进出口国家人均GDP差异,进出口国家的物理直线距离的估计系数都达到了1% 的显著性水平,而进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的估计系数也达到了5% 的显著性水平。由于出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的估计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系数的符号相悖,这与经济理论相悖,并且其估计系数的显著性不高,因此尝试去掉出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重新估计,估计结果见表2的方程(4)。 从表2中方程(4)的估计结果来看,在去掉了出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这一解释变量之后,回归模型的你和度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调整的拟合优度由原来的0.982966提升到0.991023,F统计量为2558.462,D.W.统计量为0.385675,说明方程(4)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方程(4)中的解释变量:进口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出口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存量,进出口国家的经济规模,进出口国家人均GDP差异,进出口国家的物理直线距离和进口国经济自由度指标的估计系数都达到了1% 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的估计系数均较为显著。综上所述,确定方程(4)为最终模型。 由最终方程(4)可知,在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中,对出口贸易流量起到促进作用的有进口国经济自由度,出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进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经济规模。其中,经济规模的回归系数为0.54,说明在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国(或进口国)GDP增加1%,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将上升0.54%,这与贸易理论相一致。进口国经济自由度对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具有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回归系数为0.09。而出口国经济自由度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说明出口国经济自由度对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作用不明显。从国际直接投资存量(FDI stock)来看,出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对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进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对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促进作用,由模型(4)可知,两者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67和0.41,即在其他量不变的情形下,出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将增加0.67%;出口国国际直接投资存量每增加1%,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将增加0.41%。进出口国家间的距离对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具有抑制作用,这是由于两经济体之间的距离越远,交易成本越大,从而抑制了双边出口贸易。由模型(4)可知,在东北亚经济体之间,距离每增加1%,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减少1.19%(其他量不变),可见交易成本对贸易流量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此外,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人均GDP差异也会抑制双边出口贸易流量,模型(4)显示,在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两经济体人均GDP差异每上升1%,双边出口贸易流量将减少0.3%。从中可以看出,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增长,从中也可以看出,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产业间贸易。 四、中国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双边出口贸易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的重要应用是用来估算国家间双边贸易流量的潜力,即用实际贸易流量与引力模型模拟的理论贸易流量相比较。本部分利用李青峰和姜竹书(2002)对贸易潜力的分类标准并稍加修改,将实际双边贸易流量与理论双边贸易流量比值大于1.2的称为“潜力再造型”,这种类型的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双边贸易只有在发展新的积极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才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实际双边贸易流量与理论双边贸易流量比值介于0.8到1.2之间的称为“潜力开拓型”,这种类型的贸易伙伴间仍存在一定的贸易潜力,可在继续发挥原有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培养新的积极影响因素以促进贸易发展;将实际双边贸易流量与理论双边贸易流量比值小于0.8的称为“潜力巨大型”,这种类型的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潜力非常巨大,可尽量排除双边贸易障碍以推动双边贸易的发展。本文测算的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的出口贸易潜力如表3所示: 表3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的出口贸易潜力
总体上看,中国与韩国、俄罗斯、蒙古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中国与日本还具有一定的贸易潜力,而中国与朝鲜,出口贸易潜力较小。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与大多数东北亚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均属于“潜力开拓型”,应充分发挥有利的影响因素,进一步促进出口贸易量的增长;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日本的出口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因此应积极拓展新的积极影响因素,促进中国与日本的出口贸易;中国与朝鲜的出口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中国应进一步发掘新的有利因素,促进中国与朝鲜的出口贸易。就本文的研究来看,本文所构建的贸易引力模型能较好的反应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双边出口贸易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东北亚经济体之间的出口贸易潜力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从现实来看,影响东北亚地区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治因素,而政治因素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性,因此本文所构建的引力模型未能将政治因素考虑在内,是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一个方向。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地理几何中心以及古代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长吉图地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因此,本文认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应在中国的东北亚自由贸易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实证部分测算了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韩国、俄罗斯、蒙古出口贸易潜力较大,中国与日本还具有一定的贸易潜力,而中国与朝鲜,出口贸易潜力较小。基于本文的研究,现给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借助近年来长吉图地区飞速发展所形成的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先天性的区位优势,挖掘贸易潜力,进一步扩大中国与韩国、俄罗斯以及蒙古国的双边出口贸易。事实上,中国与这三个国家具有较为良好的政治环境,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与发展,以及中国与俄罗斯在贸易方面所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包括蒙古国对自由贸易的积极响应,进一步挖掘贸易潜力并不难。中国与日本的出口贸易属于贸易开拓型,除了有必要在出口结构上进行调整和优化,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国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现实来看,这一困难在短时间内较难解决。中国与朝鲜的出口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这与朝鲜较为封闭的国家政策有关,但是近年来朝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逐渐展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尤其是在“借港出海”战略的支持下,中国与朝鲜的出口贸易可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方面,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应实施更为开放和友好的政策,加强与朝鲜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扩大“借港出海”战略所带来的双赢利益。 第二,积极构建长吉图区域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层次上超前错位的良性互动机制。在贸易结构方面,长吉图乃至整个吉林省始终面临着贸易结构落后错位与产业结构的困境。所谓贸易结构落后错位于产业结构,是指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角度来看,主导出口商品的层次低于支柱产业。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其生产要素禀赋及其利用方式的综合反映,对外贸易结构只不过是产业结构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展,两者是同源的,是一种“原像”与“镜像”的耦合关系。对外贸易之所以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因为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积累技术进步,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就长吉图地区而言,目前已形成以汽车、石化为支柱,农产品加工、医药和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优势的产业群体,而这些支柱产业在进出口比重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由于企业外向意识不强,商品结构不优,产业规模不大,贸易方式不活等因素,客观上造成了优势产业与外贸关联度较低,对外贸易活动不能带动支柱产业发展升级的局面。在贸易结构落后错位与产业结构的困境下,长吉图区域便很难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已形成的基础设施优势发展成为“21实际海上丝绸之路”东北亚区域枢纽。因此,在面向未来和战略升级的前景下,应从转变企业观念入手,鼓励已有的以汽车、石化为代表的相关企业通过对外贸易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商品结构优化,产业规模扩大,提升自身竞争力,进而实现国际价值链的攀升,打破现有的内向型经济桎梏。 第三,长吉图地区产业关联度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汽车和石化企业为例,吉林省汽车产业每增值1元,仅可有效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2.39元的增值,低于全国的2.46元的水平,石化产业每增值 1元,可以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5.132元的增值,低于全国的7.19元水平。此外,基于区位角度,长吉图地区的“窗口”与“腹地”也存在着产业关联度较低的现象。这种低产业关联度不仅制约着长吉图地区的多层次产业发展,更有可能造成区位产业断层,不利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全局统筹。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的资源导向机制,加强长吉图区域内支柱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内整体价值链更进一步的增值。同时,在区域内整体产业价值链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省内其他区域,省外区域,以及东北亚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提升长吉图区域的轴心作用,从而巩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北亚区域枢纽的地位。 第四,进一步提高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过程中金融支持的作用。一方面,金融支持能有效的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为相关产业的资金融通注入流动性,另一方面,作为未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北亚区域枢纽,长吉图区域不仅要具有突出的经济影响力,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物流网络,更要有与多边贸易相配套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因此,加强金融支持的政策就包含了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创新兼容并济为长吉图战略规划注入充足的流动性,不仅要加强金融对支柱产业(产业群)的支持,更要有意识的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型产业,帮助这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异质性,并在对外贸易中实现价值链攀升,从而最大化这些传统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在宏观层面,要有先导性地构建与多边贸易相配套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开拓包括货币结算服务、国际资金融通以及大宗商品交 易平台等国际金融服务,加强人才的培养与交流,积极推进东北亚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青峰, 姜书竹.从贸易引力模型看中国双边贸易安排[J].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6): 17-20. [2]吴丹.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与潜力: 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5): 32-36. [3]Tinbergen J.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M].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 [4]Poyhonen P. 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Flows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 Welt wirtschatft liches Archiv,1963,90(1). [5]吴丹.东亚双边出口贸易流量与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J]. 亚太经济, 2007 (6): 7-10. [6]李晓, 张建平.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政策建议——基于地区间产业关联研究的结论[J]. 东北亚论坛, 2010 (3): 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