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区域经济 >

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中的发展探析

2015-04-26 21:4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梅鹏 奚国泉 南京财经大学

摘要:人力资源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成为服务业中的一支重要经济增长点,受到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人力资源服务业需向转型升级发展。本文立足于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其升级发展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发展现状;对策;江苏省

一、   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的内涵

随着东亚各国以产业升级战略成功带动国民经济迅速崛起,产业升级成为了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热点。产业升级的内涵是:社会生产的低端投入要素价格在产业发展的需求刺激下日趋上涨,资源比较优势随之从土地、劳动力等低端要素发展到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这种要素禀赋的动态转化促使新兴住到产业不断涌现,并迫使旧主导产业只有通过技术、组织形式、产品升级才能减缓产业衰退,这个周而复始、由低至高的产业素质、技术进步和产业就够提升的动态过程就是所谓的“产业升级”。

 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与一般产业升级的内涵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产业升级是具体到人力资源服务这一特定行业的升级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从人力资源服务业业态变动趋势来看,人力资源服务业升级发展表现为:从传统的、低端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模式向新兴的、高端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模式转变;二是从人力资源服务业要素结构来看,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表现为,从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专业人才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因此,结合产业升级的概念与内涵,本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是指,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的发展促使生产要素流入,整体要素禀赋水平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从而得到发展和升级。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升级表现为以集聚化为手段,行业要素加快流入和整合以专业化为主要目标,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升级发展与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江苏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政策。20109月,江苏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的通知》。同时制定《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产业指导目录》,对符合该《目录》、列入年度江苏省服务业重点投资计划的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八类项目给予支持。20124月,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成为我国第一部由省级党委、政府出台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规范性的文件。

(二)服务机构结构性变化明显

1-1江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数量(2010----2013年)

               年份

 项目         

2010

2011

2012

2013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家)

4119

3883

4027

2476

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家)

1617

1565

1605

219

社会人力服务机构(家)

2502

2318

2422

2257

数据来源: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13年)

2013年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了重要的结构性调整。2013年年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2476家,相比2012年,将近缩减了一半。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19家,比2012年减少1306家,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调整,使得基本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年末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257家,相比2012年减少165家,属于企业常规性优胜劣汰。从2013年的服务机构数量来,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进行了重大的结构性调整,公共服务机构作为基本保障,注重发挥市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提升了整体服务能力,这为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三)促进地区就业能力日益彰显

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服务企事业单位人才的特定行业,对促进地区就业再就业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图1来看,2013年末江苏省全省城乡从业人员4759.9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0.4万人。从近四年的整体数据来看,江苏省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四年中,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迈出重要步伐,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充分显现,职业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准确把握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内在规律,科学判断人力资源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着力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1:近四年全省城乡从业人员数(单位:万人)

 图1:近四年全省城乡从业人员数(单位:万人)

(四)服务向纵深发展,服务水平高端化

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更多的行业逐渐将人力资源相关的业务外包,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江苏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为其他行业服务内容逐渐扩大,层次不断提高。专业服务向纵深发展,综合服务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不再追求 “大而全”, 而是侧重于客户导向提供 “专、 精、深” 的服务产品, 分门别类地为中小型、 大型和跨国企业提供 “高 / 低定制化、 高 / 低复杂化”的服务。

三、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升级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一)人力资源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

江苏人力资源市场机制虽基本形成,但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环境仍需完善。目前,推进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在观念和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对“统一规范”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整合还没有真正到位,职能划分还不明确。由于历史原因,江苏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着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管理分割、身份分割,体制性分割是江苏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体制性分割形成了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建设、管理规范和业务标准的各自为政,降低了市场配置效率。

(二)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还需大力发展

    截止2012年底,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共有4207家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总数在全国最多。但是,从规模上看,除了政府举办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如省、市劳动市场、人才市场等具有一定的场地、资金、固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的技术保障外,大多数私营企业尚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团化的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技术落后等因素制约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的建设。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企业相比,江苏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品牌建设不足,宣传不够,缺乏知名度较高的企业,难以带动和促进行业发展的作用。因此,应大力发展江苏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以更好的为江苏大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户高标准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有待推进

   目前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服务产品大多以操作层面的就业服务和事务服务为主,而能够为客户提供公司治理服务(机构设置、人员匹配、制度建设、激励设计、绩效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咨询服务(劳动关系处理、人力资源战略、组织学习、变革与整合)的机构、人才以及战略层面的增值性服务产品少。而对比国内其他中心城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水平,2009年,北京外企、上海外服、中智公司三家企业进入了中国企业500强。这一方面是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另一方面说明我省人力资源企业与国内行业龙头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往高端化发展。

(四)行业整体实力偏弱,国际化程度不够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而在长三角地区,江苏又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2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0.4%,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0.2%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提供的数据,美国的万宝盛华、德勤、埃森哲和瑞士艺珂等多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都达到了200亿美元,另有许多企业年营业收入在几亿美元至百亿美元之间。而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尽管在国内领先,但年营业收入总共才有约600亿元人民币,其中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仅10多家,和欧美等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可见,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整体实力偏弱。

四、优化发展路径,加快江苏人力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为了推动江苏人力服务业又快又好的发展,立足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充分利用当前机遇,规避挑战,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结合人力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为目的,创新发展思路,形成人力资源优先开发新优势,实现产业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双赢。而要实现2015年的战略目标,必须不断增强对全国,甚至全球人力资源的吸引、集聚和配置能力。其中,充分培育和利用人力资源服务业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要充分扮演好产业推进者的角色

    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队伍建设,逐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有效开展市场监管。转变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逐渐由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向创造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转变,真正实现从“管控”向“服务”与“监管”相结合的转变。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将人力资源服务业明确列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产业范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行业发展支持资金、专业人才培训补贴资金、面向资本市场融资等优惠政策。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优化政府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行业自律和纽带沟通作用,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二)规范行业标准和队伍建设

根据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与国际化标准相衔接的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置、经费保障、服务规范等标准制定步伐。加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服务产品、服务行为、服务程序等标准的制定、实施与推广进程。对暂不具备标准化的服务产品,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和服务规范等制度。加大引进、培养力度,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服务业高端人才队伍。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服务业准入制度。

(三)精心培育市场和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培育市场功能,形成竞争有力、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支持龙头单位发展,带动全省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市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本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先进的理念、项目、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大力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企业应迎合政府和实体企业需要,创新服务产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紧紧把握区域扩张、酝酿上市和争取国际合作等三大潮流,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发展方式,完善产业链

    加快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调整,创新发展载体,搭建发展平台。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增加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服务机构体系的多元化、多层次,形成产业部门恰当的集聚效应与分散效应。实现不同类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有效整合,根据不同经济区域及发达程度的现实情况,形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系内部的合理布局,不同规模、不同服务层次和类型的机构构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生态体系。坚持以服务为核心,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集群化发展,增强集聚区的配套条件和市场竞争力。推广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经验,形成人力资源服务业从研发、融资,到市场拓展、一线服务构成的产业链条。

参考文献:

[1]丁进.江苏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和对策研究.第一资源,2012(05)

[2]文财,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一点思考,组织人事报,2013 年2月5日第007

[3]朱卫平,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经济学家,20112

[4]秦浩,国外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商业时代,20138

[5]董小华,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问题初探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5)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