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奶食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以正蓝旗为例 珠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摘要: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的深入推进,为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草原牧区环境恶化,传统畜牧业发展缓慢,又加之近几年羊肉价格下降使牧民收入下降,都迫切需要发展蒙古族特有经济。发展奶食品加工业对于发挥牧区和牧民的优势,促进牧民就业,增加牧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奶食品,绿色化,牧民收入 在千百年来的游牧生活中,奶食品是蒙古族不可或缺的食品。起初奶食品只是蒙古族传统饮食,并不会去销售。现如今传统奶食品已经走向市场,其生产加工也与现代化结合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在生活水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追求营养价的今天,为蒙古族特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蒙古族传统生产生活面临挑战的今天我们发展蒙古族特有经济是很有必要的。正蓝旗奶食品是察哈尔奶食品的代表。近几年,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给牧民创业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其发展趋势也良好。 一、正蓝旗奶食品发展历程 蒙古族的奶食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蒙古族牧民摸索出用不同的方法生产出各种美味可口又极具营养价值的奶制品。在史料《蒙古秘史》,《马克波罗游记》当中有蒙古族加工制作奶食品的记录,可见蒙古族很早就开始制作奶食品。 正蓝旗制作奶食品历史悠久。早在元、清时期这里就是皇家御用的奶食品供应基地。蒙元时代,察哈尔作为宫廷卫队时期,他们把蒙古族各部制作奶食品的好方法传承下来。13世纪忽必烈在此设立“畜群局”,专为蒙元宫廷提供肉和奶食品。清朝时期,在当地为皇家养起了马群、羊群和牛群,专供皇家御用奶食品、肉质品,这也促进了察哈尔对奶食品加工精益求精的要求。现如今,曾为皇家养过牲畜和制作过奶制品的察哈尔蒙古族后裔仍然生活在正蓝旗,制作和传承着皇家奶食品制作工艺。围绕加工和食用奶食品,也产生了许多传统礼仪、民歌、谚语、祝词、赞歌、民间故事及禁忌,形成了正蓝旗特有的察干伊德文化。正蓝旗的奶食品制作工艺,最大的特点,是对整个流程和工艺有着严格要求和精确控制,如奶牛品种、牧草品质、每次挤奶量、发酵时间、加热火候、成型过程、晾晒时间等。 正蓝旗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察干伊德评比活动,这也为牧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2011年6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并确定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2013 年12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正蓝旗奶豆腐和奶皮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推动了地标产品继承与创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正蓝旗传统特色奶制品文化走向世界。 二、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正蓝旗有20多家奶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小型奶食品加工点100余家。全旗从事奶食品加工行业的牧民有7000多户、14000余人。奶食品经销店有100多家,劳动就业1500多人。年生产乳制品2982吨。每年全旗奶食行业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解决了一批牧民转移进城就业问题,也培养出了一批牧民企业家。奶食品加工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正蓝旗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全旗奶牛养殖基地日益增多,奶牛养殖户不断增加,奶牛存栏量日益提高。目前,正蓝旗奶牛标准化养殖场达到13处、奶站34座、奶牛存栏2.1万头、奶牛养殖户3427户、日产鲜奶600吨左右。2015年牛奶产量为252680吨,同比增长20.64%。仅全旗奶牛养殖一项每年可为农牧民增收4760万元,确保了农牧民收入增加。奶食品的加工制作和销售,已成为正蓝旗的新经济增长点。 从奶食品市场需求来看传统奶食品的消费群体逐年扩大。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的收入提高,又加之现代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将奶食品当做日常生活中富有营养的饮食。在淘宝网上搜正蓝旗奶豆腐这一关键词就会出现90多种相关产品,其中销量最多的卖家月销量有349个。买家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地人对于奶食品消费倾向越来越大。 奶食品加工业是个涉及众多行业的产业,这些行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是由原料奶的生产、奶食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组成的。产业链的生产,贮运,销售三大功能相互关联。 三、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奶食品质量问题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备关注,人们在追求更安全,高品质的食品。然而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伪劣奶食品,如假奶皮、假奶油、假奶豆腐等。这些对于奶食品加工业是很大的考验。对于奶源质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国内曾出现过不少奶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心灰意冷。 (二)认知度不够、品牌意识不高 由于饮食习惯,奶食品还没有被大多数人所广泛接受,不过在内蒙古除了蒙古族以外,奶食品还是被大多数人熟知并在日常生活中食用。对于奶食品的营养价值人们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须搭建平台来宣传奶食品并证实其营养价值很重要。大多数网上卖奶食品的店虽然打着正蓝旗奶豆腐的名字,其实真正的没有几家,品牌的保护意识不高。 (三)奶食品加工企业整体效益不高 虽然正蓝旗有规模加大的几个奶食品加工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处于小规模经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作坊。大多数奶食品加工小厂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抵御风险高的能力低,产品质量不过关,销售渠道单一,没有品牌意识。企业开发能力差,技术创新薄弱。 (四)奶食品加工业管理创新薄弱、制度不健全 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大部分牧民企业家没有专业基础,仍然是已经验管理。管理制度也不健全,不完善,执行不严格。也就是对于员工纪律制度,员工奖惩制度,生产制度办公流程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促进正蓝旗奶食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标准、汲取国外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系统经验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局首次公布了乳粉制固态成品和奶茶,奶皮子,奶豆腐这些乳制品的地方标准。此次对奶食品的生产技术,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这使内蒙古全区特色乳制品有了统一的判定标准,保证和提高了民族特色乳制品质量。过不相关标准与政策还是不够完善,市场上仍然存在假奶食品。日本是世界上在食品安全保障系统方面最完善,监管最严的国家之一。 (二)结合文化旅游业加大奶食品的宣传力度 近几年,正蓝旗以元上都文化旅游节为宣传平台,深入挖掘奶食品文化内涵,大力弘扬蒙元文化。随着元上都申遗成功,国内外游客业纷纷过来。2016年内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相关收入4.5亿元。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到内蒙古观光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将传统奶食品和蒙古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连接起来,可以开展奶食品节来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在旅游景区的餐馆以菜品的形式销售,比如已发明的菜品有拔丝奶豆腐鲜奶羹等以奶食品做成的菜品。与当地旅游结合推广传统奶食品有利于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要整合邮政资源,完善苏木镇场配送中心、嘎查村服务点和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鼓励增强农牧民利用互联网销售意识。 (三)规范专业合作社并加强政府指导作用 以合作社发展奶食品加工业。正蓝旗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总数在全盟位列第一。截至2015年底,正蓝旗已注册农牧民合作社732个。正蓝旗发展专业合作社有“合作社+牧户”、“合作社+基地+牧户”、“企业+合作社”及合作社成员四种发展模式。政府要加强对合作社的专业技术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开展培训,摆脱落后的管理模式,引进新型专业仪器并进行相关培训,让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接收新知识,拓展新领域,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壮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从乳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产业链三个环节大多数是通过组建合作社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合作社饲养奶牛,并出资兴建奶制品加工厂,同时自己从事奶制品的销售。 (四)奶食品加工企业联合模式 正蓝旗奶食品加工企业存在着生产厂家分散化,企业规模小型化等问题。企业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为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从事相同生产的企业相互之间形成合作,一方面促进了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以获取集群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得单个小企业可以依靠企业联合提高整体的知名度及在全国开拓产品市场,提高竞争力。并对于当地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有着重要作用。 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奶食品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并趋于成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乳制品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将会让蒙古族传统奶食品推向全民化,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参考文献 [1]包玉山.蒙古族特有经济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03) [2]缪建平.奶业合作社与奶业经营体制创新[J].农村经营管理.200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