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福建自贸区整体效应的实证研究
张秋虹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近年税制改革的重点之一,但从试点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对福建自贸区进出口贸易、金融、社会服务等行业的影响角度分析,尝试提出营改增政策助力试验区经济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营改增;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问题;路径 今年2016年5月1日起已全面落实了营改增试点方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货物和服务行业全覆盖,打通税收抵扣链条,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从金融、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行业来讲,因本身不涉及太多的服务和商品流通,在营改增实施之前和实施之后,税收比例降低的程度不算太高。相比较,例如在具有产业集群特点的福建自贸区试验区内,大部分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其商品流通属性较为明显,赋税减轻比例超过了30%。正是对税制改革的反应如此强烈,将营改增的研究视角投射到自贸试验区,提升了该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当然,营改增的研究也不可能是全面的、宏观的,必然要寻求特定的行业对象,本文中选取对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贸易、金融、就业、社会服务等可能带来正负效应的行业开展研究,保障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全面性。 一、“营改增”的概述 “营改增”全称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只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从营改增的定义不难发现,营改增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其一,营改增是一种新型的税种,而不是对原有税种的改良和优化。其二,营改增的出台,目的是调整现有营业税和所得税之间重叠的部分,减轻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从税制改革的具体层面看,“营改增”避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不能抵扣、不能退税的弊端,实现了“道道征税,层层抵扣”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营改增” 改变了市场经济的价格体系,形成了增值税进项和销项的抵扣关系,进而影响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内部结构。 二、“营改增”对试验区贸易的影响 增值税的收费标准是只对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的增殖环节进行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的出现,尤其是对于进出口贸易、生活服务等类型企业而言,包括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大部分出口型的外贸企业,其在商品流通中的所有环节所产生的所有税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税的精准度。 (一)优化第三产服务业的税目结构 从福建自贸试验区目前的产业结构组成来看,包括咨询、信息科技等在内的社会类三产服务业已经占到整个试验区产业比重的46%以上,吸纳从业人群超过十余万,在优化整个试验区的产业结构、助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服务业的增值税率调整为6%,并且按照政策规定,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因此三产服务业的税负有效降低。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三产服务业税率降低,相反的是,以技术和知识为主要服务产品的企业,由于自身服务是虚拟的,而且是在流通过程中增值,因此销项税额也比较多,并且缺乏实物采购的进项税额作抵扣,因此税负降低程度有所限制,或是没有降低。但是在实践中,这部分企业可以申请获得国家财政支持。 (二)影响企业定价 影响企业定价的特点主要集中在金融和进出口贸易等领域,这些领域的企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其产品和服务的定价时刻伴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动。首先是金融行业方面,营改增推行以后,在金融交易领域中的终端消费环节,就可能面临加计,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含税款,因此,改制后,企业税负就会增加,进而影响到定价;再来是进出口贸易行业,拿福建自贸试验区内的进出口贸易类企业而言,在企业定价之前,必须要考量多重市场因素和潜在的影响定价的因素,这时的定价更多是模式化的策略。但是在营改增之后,不同的定价策略带来的减税效果不一而论,加之受到市场方方面面的影响,市场企业活跃度增加,定价难度加剧,就需要对定价各个因素重新进行考量。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税收制度,区分价内税和价外税。因此,在营改增实施以后,企业可以在定价之前,先要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因素决定报价是否增加到商品价格中。 (三)影响企业经营架构 营改增的出台和落地,最初是为了调整单个的企业纳税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比如我国先后设立的上海自贸区、福建自贸试验区等,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产业的融合,形成规模效应。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国内一些原本处于比较底端的服务业将逐渐转化为现代服务业,生产链进一步延长,利润点更多被打造出来,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结构性减税工作,也在另外一个层面推进了第三产业的顺利发展。一个很鲜明的例子便是近三年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公司开始增加,以福建自贸试验区为例,按照每年5%—13%的速度增长,并且利润增长率均保持在7%以上。这种发展效果的达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营改增的出台和落地实施。 (四)影响贸易企业的收入与利润 增值税让价格和税收实现了分离,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营改增后的企业收入是降低的,而贸易类企业的利润则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降低而变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营改增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实现某个企业税收的降低,而是整个行业税率的降低。因此,对于外贸领域的诸多企业而言,就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经营发展理念,积极引入高效的创新方法,考虑企业自身结构与市场因素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增加企业收益,积极迎合税收政策。因此,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也能够看出营改增对企业经营水平的正向刺激作用。 除了对企业收入和利润的影响,营改增对就业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我们以中小微企业为例,在营改增以后,自贸试验区中的一半以上的小微企业赋税普遍减少了40%,即相当于赋税减轻了一半。而对于企业而言,在赋税减少之后,创业空间就增加了,而创业必然可以带动就业。以2016年数据来看,福建自贸试验区中的超过150家的企业都在创业和吸纳劳动力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三、“营改增”促进自贸试验区发展的路径分析 营改增作为涉及面非常广的税制改革,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壮大自贸区经济实力等方面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结合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发展现状和特点,综合上述理论分析,笔者认为,在未来新一轮经济竞争中,作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自贸区,应该将运用好营改增政策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重点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大外贸投资力度,获得政策红利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增强对外贸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和投资力度,并且突出投资的侧重点,努力促使外贸企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自贸区的产业结构,进而获得营改增政策红利。尤其是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体,福建自贸试验区在吸引外贸企业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和试验区管委会积极合作、协商,就引入外贸企业的思路、方法和举措进行商议,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工作方案,更好的指导实践。 (二)加大创新流动,促进外贸企业转型 继续加大对营改增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创新推广的方式和形式,自贸区的企业真正的感受到营改增之于自身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增强主动践行这项政策的自觉性。在营改增的政策框架内寻找自贸试验区的竞争优势,鼓励创新,加大对创新的扶持力度,着力构建有利于培育创新企业的体制机制,突出高新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应该在现有营改增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和覆盖范围,从试点到实践,必然要经历长期反复的过程,如果要在整个自贸区这样一个扁平化的产业架构中,充分植入这种新的税制改革,需要改革创新的理念和举措。当然,从技术层面来看,还需要打通增值税的链条,最终实现所有行业之间增值税链条的畅通。与这一预期效果来看,目前福建自贸区的营改增实际效果还有差距,比如尚不能覆盖所有的行业和领域,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充分的构建起来,导致现有的营改增所积累的经验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三)加强企业内部核算,规范核算流程 具体分析政策影响“营改增”对外贸企业内部核算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作为在福建自贸试验区中占比最多的外贸型企业,应该将优化视角放在内部核算方面,对营改增前后各项业务利润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寻找出相应的原因,明确成本费用增加或减少的具体项目,分析“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影响,为企业的税务筹划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专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以避免混合抵扣而产生税务风险。当然这种方法是对个别外贸企业而言的,在规范整个自贸试验区外贸企业发展时,还应该注重将这种方法进行推广式普及,扩大成效的适用范围。 同时,从更加宏观层面来看,营改增对整个自贸区产业发展的正面激励作用还没有完全的显现。从以往的实践来看,由于这一税制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其发挥的改革作用更多体现在具体的行业和产业方面。基于此,笔者认为,想要在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空间中,实现对整个自贸试验区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建立起营改增带来的地方政府和自贸区税收收入的分配问题协调解决机制,让营改增的积极效果更好的显现,更好的惠及不同的行业,这也是未来营改增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基本路径。 四、结语 本篇论文以营改增为分析蓝本,分析了福建自贸试验区中进出口贸易、金融、就业、服务等方面在营改增背景下出现的新变化,以点带面的阐述了营改增政策对于各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性。但是从更加长远角度看,自贸试验区还应该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经验,以便更好的迎合营改增的政策,实现自身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乔,伍红.“营改增”的效应分析[J].税务研究.2014(12) [2]杜兴鹏,黄勇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4(08) [3]马欣.“营改增”对广西外贸企业影响初探[J].广西经济.2013(11) [4]丁智利.营改增对服务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 [5]张立华.“营改增”税收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27) [6]唐九红.“营改增”对运输企业的影响和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2) [7]贾雪雅.浅析“营改增”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 [8]王思贤.关于“营改增”政策对流通企业影响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