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张莉 广东海洋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2009B20315017。
摘要:近年来关于渔港建设的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离现代渔港经济区的要求差距很大,本研究集成了多种理论和方法,构建了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模型对广东省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的现状解析性强,易于操作,对于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渔港经济区;模型;广东
一、渔港经济区发展评价的影响因子筛选
现代渔港经济区是以渔港为中心,以渔业产业为基础,集渔船避风补给、水产品集散与加工、休闲渔业和滨海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辐射和带动沿海地区乡镇(县)发展的经济区域。在进行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时,需要考虑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以及系统本身的基本要素。DSR模型主要突出了对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的宏观理解。将DSR模型应用到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可以较好地反映当前渔港经济区人类活动和建设发展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完整反映出影响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中每个因子直接的耦合关系及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变化。它的优点在于更加简便灵活,最重要是该模型能够很好体现了渔港经济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很好反映了渔港经济区驱动力的特征。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变化过程,首先是驱动力—状态—响应等三个因子间相互影响的变化过程。人为驱动是目前影响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主导驱动因素,自然驱动力是基本影响。人为驱动和自然驱动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渔港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人为驱动因子主要考虑人类的具体活动及活动的强度等。自然驱动因子主要考虑海洋捕捞量的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变化。状态是指由驱动力和压力而导致渔港经济区目前的现实状态情况。指标的选择能够反映驱动力和压力的影响,并具有反映较长时间尺度影响的指标。响应是为消除系统的不利影响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等等,包括应对驱动力的响应和压力的响应。针对渔港经济区,响应主要是人们对渔港经济区的具体投入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二、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的方法与原则
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选择除了需要遵循综合、科学、整体、代表、层次、动态、可比、可控制、可获得和可操作等原则外,还需要选择有创造性的能够反映实际状态的指标。指标选取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查阅、渔港经济区特征分析、DSR模型分析等。
目前,众多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指标的选择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本文关于指标的选择,把涉及建设发展为目的的指标充分整合,再加上渔港经济区本身的复杂特性,决定了选择的指标必然比较多,方能找出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建设发展研究。所选取的任何一个指标数值的改变,都能够影响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而这些指标,又是导致渔港经济区衰退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基于驱动力的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本节采用以DSR模型为初始框架,从上到下,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基于驱动力的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四层分别是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目标层为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指数;准则层为DSR模型的三个因子;要素层为主要的评价要素,指标层则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指标的选取根据具体影响到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变化构成要素。具体指标见表1。
(三)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指标
1、驱动力指标
(1)自然驱动因子
港口冰封期、每年7级以上台风次数、海水水质、海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海上通道便利程度、等五个自然驱动因子指标是单向指标,是决定渔港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的自然驱动因子,影响着港口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数据可通过网上查询和有关单位问询获得。海水水质等级的数据主要通过广东海洋大学环境监测中心和海洋渔业局获得。
(2)人为驱动因子
渔业经济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渔港经济区机动渔船数量、渔港经济区人口数量等人为驱动因子是影响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渔业经济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会带动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渔港经济区机动渔船数量和渔港经济区人口数量衡量着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指标之一,可带动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是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支撑。以上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询相关统计年鉴而获得。
2、状态指标
(1)渔港经济区产业结构因子
渔港经济区海洋捕捞量、水产加工总量、三大产业比例是影响渔港经济区产业建设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渔港经济区海洋捕捞量和水产加工总量影响着渔港的兴衰,是渔港发展的基础支撑。渔业三大产业比例反映了渔港经济区产业的建设发展状况,是渔港经济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反映。以上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询相关统计年鉴而获得。
(2)广东渔港建设发展因子
标准渔港数量和渔港码头长度反映了一个区域渔港的建设发展趋势。标准渔港数量越多,说明渔港建设发展越成熟,建设发展越好。渔港码头长度也反映了渔港的建设发展状态,渔港码头长度越长,说明该地区的渔港建设发展越好。以上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询相关统计年鉴而获得。
(3)渔港经发展模式因子
一个地区的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多样化程度,可以有效抵御不利条件对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影响,反映了渔港经济区的利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等条件来建设发展,获得最有利于该地区不同级别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发展途径,是该地区渔港经济区和谐发展的基础,在有限的资源限制条件下,合适的发展模式特别重要。该指标的数据主要通过查询相关统计年鉴和调查分析而获得。
3、响应指标
(1)渔港经济区管理因子
渔港经济区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渔港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渔港经济区管理水平主要分为渔港建设维护总投资、现有政策法规和执行力度等。渔港建设维护总投资是针对渔港经济区目前现状,开展各种活动,例如防波堤建设、码头岸线长度建设、码头规模建设、卸鱼场建设、航道建设等;现有政策法规和执行力度,是响应指标的根本,执行力度差,再好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也难以落实到位。具体数据可通过调查和询问获得。
(2)目标响应因子
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转变,人为影响着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未来趋势。渔港经济区经营目标,需要从单一目标到多目标的转变。具体数据和内容通过调查和询问获得。
三、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确定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综合评价等级标准时,依据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内涵可划分为5个等级 (见表2)。参考其它建设发展评价的文献,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综合评价等级标准与上述评价的文献类似,是合理的,该内涵可有效反映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状态。
表2 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的综合评价等级及解释
等级
|
指数值
|
状态
|
解释
|
I
|
0~1
|
很好
|
港经济区建设受到很多有益影响,渔港生境很好,产业结构和渔港结构很合理,发展模式五个,管理很好,发展目标很明确的
|
II
|
1~2
|
好
|
港经济区建设受到较多有益影响,渔港生境较好,产业结构和渔港结构较为合理,发展模式四个,管理较较好,发展目标较为明确
|
III
|
2~3
|
一般
|
港经济区建设受到有益影响一般,渔港生境一般,产业结构和渔港结构合理,发展模式三个,管理一般,发展目标一般
|
IV
|
3~4
|
差
|
港经济区建设受到有益影响少,渔港生境较差,产业结构和渔港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少,管理差,发展目标较乱
|
V
|
4~5
|
很差
|
港经济区建设无受到有益影响,建设发展停滞,渔港生境很差,产业结构和渔港结构很不合理,发展模式单一,管理很差,发展目标很乱
|
四、基于DSR、ISM和AHP的广东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评价
(一)调查数据处理
定量指标数据通过调查和实验收集而来,定性指标按照实际调查访问而来。通过调查计算分析,最终得到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具体数据的分析与获得参考前面的内容。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计算标准与调查数据
要素层指标
|
计算标准等级
|
实际值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D1
|
1
|
2
|
3
|
4
|
5
|
1
|
D2
|
1
|
2
|
3
|
4
|
5
|
2
|
D3
|
1
|
2
|
3
|
4
|
5
|
1.48,属于轻度污染
|
D4
|
1
|
2
|
3
|
4
|
5
|
1
|
D5
|
1
|
2
|
3
|
4
|
5
|
1
|
D6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91%
|
D7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100%
|
D8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87%
|
D9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100%
|
D10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75%
|
D11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81%
|
D12
|
低于5:31:64为5分,高于5:31:64为1分,持平为3分
|
10:42:48,为5分
|
D13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79%
|
D14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73%
|
D15
|
1
|
2
|
3
|
4
|
5
|
1
|
D16
|
1
|
2
|
3
|
4
|
5
|
2
|
D17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60%以下
|
100
|
D18
|
1
|
2
|
3
|
4
|
5
|
3
|
D19
|
1
|
2
|
3
|
4
|
5
|
2
|
D20
|
1
|
2
|
3
|
4
|
5
|
4
|
通过计算,指标层的隶属度具体计算结果见表4。
表4评价指标层隶属度
具体指标层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港口冰封期D1
|
1
|
0
|
0
|
0
|
0
|
每年7级以上台风次数D2
|
0
|
1
|
0
|
0
|
0
|
海水水质D3
|
0.48
|
0.52
|
0
|
0
|
0
|
海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D4
|
1
|
0
|
0
|
0
|
0
|
海上通道便利程度D5
|
1
|
0
|
0
|
0
|
0
|
渔业经济总产值D6
|
0.1
|
0.9
|
0
|
0
|
0
|
国内生产总值D7
|
1
|
0
|
0
|
0
|
0
|
渔港经济区机动渔船数量D8
|
0
|
0.7
|
0.3
|
0
|
0
|
渔港经济区人口数量D9
|
1
|
0
|
0
|
0
|
0
|
接上表
渔港经济区海洋捕捞量D10
|
0
|
0
|
0.5
|
0.5
|
0
|
水产加工总量D11
|
0
|
0.1
|
0.9
|
0
|
0
|
三大产业比例D12
|
0
|
0
|
0
|
0
|
1
|
标准渔港数量D13
|
0
|
0
|
0.9
|
0.1
|
0
|
渔港码头长度D14
|
0
|
0
|
0.3
|
0.7
|
0
|
发展模式多样化程度D154
|
1
|
0
|
0
|
0
|
0
|
政策法规和执行力度D 16
|
0
|
1
|
0
|
0
|
0
|
渔港建设维护总投资D17
|
1
|
0
|
0
|
0
|
0
|
社会目标D18
|
0
|
0
|
1
|
0
|
0
|
经济目标D19
|
0
|
1
|
0
|
0
|
0
|
生态目标D20
|
0
|
0
|
0
|
1
|
0
|
(二)基于模糊评估方法的准则层指标计算
根据要素层各指标的隶属度和权重进行二级评判,具体方法是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分别计算准则层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具体结果如表5至表10所示。最终结果可得B1Ⅰ级的隶属度最高,为0.65411;B2Ⅰ级的隶属度最高,为0.3333;B3Ⅰ级的隶属度最高,为0.4。
表5 B1隶属度及权重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权重
|
自然驱动C1
|
0.78322
|
0.21678
|
0
|
0
|
0
|
0.5
|
人为活动影响因子C2
|
0.525
|
0.4
|
0.075
|
0
|
0
|
0.5
|
|
|
|
|
|
|
|
|
|
表6 B1对不同级的隶属度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B1
|
0.65411
|
0.3084
|
0.0375
|
0
|
0
|
表7B2隶属度及权重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权重
|
渔港经济区产业结构因子C3
|
0
|
0.03333
|
0.46662
|
0.16665
|
0.3333
|
1/3
|
广东渔港建设发展因子C4
|
0
|
0
|
0.49998
|
0.50002
|
0
|
1/3
|
渔港经济区发展模式因子C5
|
1
|
0
|
0
|
0
|
0
|
1/3
|
表8 B2不同级的隶属度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B2
|
0.3333
|
0.0111
|
0.3222
|
0.2222
|
0.1111
|
表9 B3属度及权重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权重
|
渔港经济区管理因子C6
|
0.8
|
0.2
|
0
|
0
|
0
|
0.5
|
目标响应因子C7
|
0
|
0.4286
|
0.4286
|
0.1429
|
0
|
0.5
|
表10 B3不同级的隶属度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B3
|
0.4
|
0.3143
|
0.2143
|
0.0715
|
0
|
结论与讨论
根据分析和计算,得到渔港经济区最后的综合评判结果如下:
B=(0.4624, 0.2112, 0.1913, 0.0979, 0.0370)*(1,2,3,4,5)= 2.0353
根据本文中所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渔港经济区进行评价,为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状况提出预警信号。渔港经济区最终建设发展量化计算结果为2.0353,综合评价等级为一般,极其接近II级。因此,需要根据各个地区渔港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开展进一步优化,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建设发展。未来几年,只要加强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强投入资金,广东海洋经济区的建设发展便可达到好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徐质斌.论渔港经济区建设[J].中国渔业经济,2004,(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