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来土地政策调整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李孜孜 雷虹 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土地保护政策的更新和出台,导致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资源型企业更加生存困难。本文试图通过讨论土地收缩对企业的影响,找到一条适合资源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同时,对目前资源型企业的生存现状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 资源型 资源型企业 影响 土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可以给人们带来粮食和住所,对一个资源型企业来说,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资源型企业在我们的认知里就是通过占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并且主要经营开发的产品也是以自然资源为主,也可能会有产业链的延伸,再加工等程序。而且企业的发展是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用资源的消耗来换取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来说,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它的总量是一定的,消耗多少就减少多少。 一、土地政策的变化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共发生了四次土地政策的调整,最近的一次也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这里所说的政策调整,主要是国家2008年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发展方面的相关新规定。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对相关土地改革、流转问题进行了重新的规定。也就是说,土地的所有权仍然不变,而使用权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农民因为打工或其他原因不愿耕种自己的土地,可以参与市场的公平分配中,按照国家政策允许参与市场流通。 但农村的基本耕地却保持或要实现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形势发展良好,为了更好地改善农民和农村的生存状况,允许土地的流转和参与市场流通是必然的趋势。 根据国土资源部在《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9—2005)和《2006年全国及部分重点城市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分析报告》中的结论,2003—2006年各类土地的用地比重,工矿仓储用地的比重达到40%以上,并且持续上升。 二、土地政策调整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 资源型企业,特别是拥有探矿和采矿权的企业,在土地政策调整的限制下,生存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 一方面,国家在探矿权和采矿权的审批方面基本处于不放权,不审批的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并不是说所有企业的探矿和采矿权都不予批复,而是探矿和采矿权的批复都要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等目的相匹配。 另一方面,拥有探矿和采矿权的企业试图通过得到新的矿区,发展和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从而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一旦将土地资源征用,那么回填和再利用的周期就会被无限延长,甚至可以说被开发的土地就失去了作为耕地的基本意义。 具体来说,受国际能源和金属类价格下跌、调整的影响,资源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压缩。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的土地政策主要是从全国的整体局势出发,不是为了某一个人或是某一类企业服务。在保障农村基本耕地和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协调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农业在我国的根本地位不动摇,不侵占农业用地,保障农业粮食产量。又不能过度影响工业发展,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主要依赖于工业的发达程度。所以,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全国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调整,如果对农业有利多一些,工业受限就要相对多一些;反之,如果对工业有利多一些,对农业的限制同样也会较多。 所以,调整的结果是各产业之间相对平衡的结果,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肯定会存在。 第二,土地政策调整对于资源型企业的影响也是两方面的。有利的一面是促进资源型企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许多地方仍存在很多小型的矿山企业,他们的操作技术水平落后,开采方式极其野蛮粗暴,完全不考虑回填和环境保护等问题。甚至于连基本的安全措施都不能落实到位,经常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刻威胁着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土地政策的调整压缩了这部分企业的生存空间,迫使其转变产业结构,淘汰小型作坊式的生产模式,放弃能源污染严重的行业,从事更加绿色环保的项目。同时,加快大企业的重组、并购步伐,从全局着眼,淘汰小企业,做大做强大企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盘活整个国内市场。 不利的一面,则是企业的探矿和采矿权的审批程序变得更加繁琐。资源型企业的发展涉及资金链的延伸和业务扩展,所耗费的时间周期相对比普通企业要长得多。企业从探矿、找矿开始就要有大量的设备和人力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资金就会有所积压。找到矿源之后,就要到相关部门进行探矿和采矿权的审批,如果产能不能及时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企业的资金积压状况得不到缓解,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会受到影响。这种状况持续时间延长,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障碍,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也间接影响到国家相关的能源发展计划和重点能源、资源的使用。 三、如何在土地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盈利 要想在土地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保证较高的利润空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首先,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的高校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这里的管理不仅是指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更着眼于财务管理。加大对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努力营造企业的良好企业文化,提高整个企业员工的凝集力和向心力。 管理不仅体现在“管”,更体现在服务和协调意识,使内部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部门合作,沟通顺畅。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做好企业的投资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大考核力度,实现企业自身经营的良好运转。 其次,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产业链延伸。资源型企业的探矿和采矿权受到限制,企业可以从产业结构方面做文章。开发适合企业开展的业务,增加新的产业项目,特别是资金投入小,见效快的项目。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减少企业资金的过度积压,盘活资产,带动传统项目的升级换代。 从下游产业拓展企业生存空间,增加附加值。重点对企业的资源和能源产品进行深加工,如首饰加工和燃油、燃气的出售等,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就业人员增加,企业的利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再次,实施走出去的海外扩张政策。国内的自然资源总储量是一定的,也是有限的。特别是我国国土面积一定,人口众多的情况下,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率在世界排名靠后。企业除了提高资源的开采率、利用率,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之外,与其参与国内资源的无序竞争,可以扩大海外市场。在其他国家进行资源勘探,发掘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自身资源的持续供给,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走出去的战略应该与企业自身的情况相匹配,不能盲目动作,否则会引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争端。在保证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稳定的情况下,与当地政府与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使双方都能从中受益,扩大企业在当地的影响力,更好地进行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四、未来的资源型企业发展道路 总的来说,绿色、低碳是今后资源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在这方面,山东黄金走在资源型企业的前面,力主“生态矿业”,打造企业有色、资源由国内到国外,从地产旅游向旅游地产转变的资源开发模式,整个企业呈现了新型发展的全新面貌。对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是一个启示和典型。 首先,我们要在自身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拓展新型产业模式。资源型企业属于传统行业,而传统行业的优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逐渐弱化,如果不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只会在低效、高耗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直至被社会淘汰。所以,探索新的产业结构,打造以资源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实现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发展。 其次,支持国家土地政策的调整,只有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国家才会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企业发展。这是一个相互有利的双赢局面。所以,企业要注重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特别是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工作。企业主动参与到国家相关活动中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组织企业生产。 最后,企业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针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和了解,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既不违背国家的政策法律,又能最大限度上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们通过对国家相关土地政策的基本了解,认识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作用,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一方面发展企业的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企业的产业结构转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为民.土地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刘天宇.我国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J].企业管理,2008(12) [3]厉无畏.推进资源型城市与资源型企业的转型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3) [4]王正明、刘桂良.我国资源型企业的产业链困境极其海外并购研究[J].国际商贸,2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