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解析
孙斌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从其规模来看,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是最为丰富的国家,一直以来,由于劳动力的过大供给使得人们的就业压力明显提升,但是,随着人口低增长率的提升,这一现象正在逐渐被打破。有很多专家预测,若是我国人口持续减少,我国有可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 众所周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我国民生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面对劳动力供需的现状,我们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本文以中国人口现状作为入手点,并对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中国人口现状 可以说,我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人口数量庞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生育率较低的国家行列,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的人口基数还是非常大,并且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这说明在今后的几十年,我国人口净增数仍是非常大的。预计在2020年,我国的人口总量将达到约14.6亿。而巨大人口数量能够可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非常多,其优势在于给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劳动力资源基础,但是,也给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老龄化趋势则越加严重,使得劳动年龄人口都在下降。人口学理论认为,人口再生产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较高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较低的增长率,其次,较高的出生率、增长率,和较低的死亡率,最后,就是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都非常低。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年龄结构,它们的转变都和劳动力供给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会对劳动力的供给量产生影响。 二、中国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预测 进行人口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比如,灰色预测、线性回归模型、Malthus人口模型、ARMA模型和Logistic模型。想要开展好人口预测工作不仅要了解到人口总数,还要对人口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准确预测,从而计算出劳动年龄人口的实际数量,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从人口总量的发展趋势来看,即便在生育率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的人口规模仍然会持续增加,或有可能在2025年实现最大值,在此之后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直到2050年人口数量下降到12亿左右,而下降的速度大约是0.6%,在2011年后,而劳动年龄人口占据的比重已经开始下降,到了2050年,仅为49%左右。 三、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 所谓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指的是,在收获一定报酬的前提下,劳动者资源提供劳动的人口数量。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另一类是劳动参与率。近些年来,关于劳动力供给趋势的研究非常多,很多专家认为,我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压力正在逐渐减少。对劳动力供给数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而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直接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影响的,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是由出生了率减去死亡率,在我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人口出生率非常高,但是,死亡率非常低,那么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非常高。从1980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维持在千分之十以上的,由此可见,人口总数量的上升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在1997年之后,死亡率逐渐上升,而出生率则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到2025年会达到顶峰,之后就会下降。同时,根据调查,可以看出15-1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参加劳动的数量不多,这主要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是在学校学习,还有的是没有成年,因此,这一年龄段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而其他各个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都保持在百分之六十,但是,25-49岁和50-59岁劳动参与率都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这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后,教育水平的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龄的增长,以及制度的完善、人们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都对各个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现有的数据来看,这种变化还是比较稳定的,都是在均值附近进行小幅度波动。 从劳动力供给量来分析,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供给量方面是逐渐下降的,若是将各个年龄段分开来看,各个年龄阶段的供给数量也都呈现出了下降的态势,但是,只有55-5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没有下降。但是,15-19岁无论是劳动供给量方面,还是人口总量方面都是劳动年龄人口中的数量最好的年龄段。 四、中国中长期劳动力需求趋势分析 所谓的劳动力需求,主要指的是国家或者社会在某段时间内,能够购买并且是自愿原则的劳动力数量,究其本质而言,劳动力需求主要是社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够吸纳的劳动力总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就业量也在不断地提升。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主要经济增长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增长是促进就业率提升的最佳手段,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才能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规模。我国的劳动力需求在过去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在以后,速度将有所放缓,那么就业需求自然也会减少。经济结构也是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就业弹性在不同产业表现出的现象也是不同的,就业弹性最高的就是第三产业,弹性最低的就是第一产业,甚至有的时候会出现负值的情况。由此可见,我国的就业弹性逐渐下降。 五、有效的解决路径 现阶段,由于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使得我国的人口规模接近了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提升,劳动力年龄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正在逐渐靠近,我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我国对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是,想要扭转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局面,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针对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调整生育政策,保障人口发展水平能够维持良好现状,可以说,较低的生育率是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更加剧了社会老年化问题。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我国人均寿命也逐渐提升,而新生人口却在不断减少,这就导致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无法维持平衡的状态,不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因此,调整生育政策已经势在必行。在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做出了修改,计划生育新政策2016年一月一日其施行,其规定如下: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一堆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状,平衡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其次,对退休年龄进行延长,可以加大劳动力的供给量。现在,我国就已经步入到了老年化社会,时代的发展,会使得老年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补给将严重不足。然而,若是将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就能有效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速度。最后,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积极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解脱出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粗放型为主,它更注重的是劳动者数量的多少,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更注重的是劳动者的专业素质、能力,它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更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实现了对劳动者的要求从数量到素质方面的转变,这也是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平衡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我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的深入分析,不难判断出,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是致使我国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关键原因,劳动力的供给情况正在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方向转变。但是,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相信我国的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这就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好劳动力资源基础,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夏伦.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J].西北人口,2014,(01):45-46. [2]钟瑶奇,米清奎.重庆中长期劳动力变动及供需预测与启示[J].西部论坛,2013,(05):23-24. [3]郭瑜.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11):45. [4]王欢,黄健元,王薇.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4,(02):98. [5]吴玉林,李玉江.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及其转移形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5,(05):136. [6]齐明珠.我国未来中长期劳动力需求预测[J].西北人口,2011,(0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