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宏观投资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王佳宁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根据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进行着有力的宏观投资调控,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相应带来了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几十年宏观调控经历的回顾以及对重点投资调控政策的分析,总结经验,提出建议,以期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有效结合,使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得到更加稳步的发展和壮大,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保持良性循环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宏观调控 投资调控 实体经济 一、国内宏观调控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在总体上取得快速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经济总徘徊在过热和过冷之间,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是投资政策,也像钟摆一样在紧缩和宽松之间左右摇摆,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的整体发展。 第一阶段:1988-1992年。经济先过热,后又出现过冷局面。 第二阶段:1993-1998年。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建立。 第三阶段:1998-2003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物价下降等现象,遭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通货紧缩。 第四阶段:2004-2007年。对外开放全面提速,国民经济进入周期性上升期,但存在增长过快和轻度通胀。 第五阶段:2007年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二、国内经济现状 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等现象也日趋严重。消费与投资的矛盾、内需和外需的矛盾,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形成了高耗能高污染、高出口高投入低消费和产能过剩的瓶颈。 (一)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支撑 最近许多经济学家用投资、消费、净出口这“三驾马车”拉力不足来解释经济增速下滑。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来支撑是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十一五”(2006-2010年)GDP的构成看,投资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2006年占50.9,2010年上升到69.3;资本形成率2006年为41.8%,2010年上升到48.6% 。 这样长期靠投资拉动GDP,势必导致消费率降低,最终需求不足,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影响经济健康发展。2010年6月,李克强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性,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二)实体经济萎缩 近些年房地产热现象的出现,以及房地产业的暴利,让人们感到搞实体经济不如“玩”虚拟经济富得快,不少民营企业家放弃辛苦创业打造的实体经济,将赚到的钱投到虚拟经济。比如前几年温州出现的民企老板出走事件,民间高利贷泛滥,民企债务链断裂等问题已经暴露出虚拟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 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256.49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66504.5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这些事实无形中对实体经济形成“抽血效应”,制约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国家的宏观调控,尤其是投资调控政策直接左右着资源的配置,对资源的流向起到决定性的引领作用,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制度还不够完善的发展中国家。 (一)大量发行货币加剧通货膨胀 历史上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出现在1984-1989年,在1984年物价开始上涨,形成基建投资、消费基金和信贷规模严重失控。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1988和1989年物价上涨猛增到18.5%和17.8%,储蓄存款余额大幅下降,商品市场出现抢购风潮。1984年和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4120亿元,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近一倍。 (二)经济体制改革打造“中国经济模式” 1992年我们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了改革步伐。同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一思路和宏观政策的引领下,形成了以“投资+出口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为核心的中国经济模式。经济学家郎咸平指出,大量政府投资只能解决一时的经济增长,从长远来说,是“用明天的产能过剩来解决今天的产能过剩”,最终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严重。 (三)果断调控终把资源引向制造业 九十年代初,海南房地产热愈演愈烈,面对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货币发行越来越多的情况,1993年6月,国家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这些措施及时给海南房地产热降温,使整个投资方向发生改变,房地产调控迅速取得效果。 (四)18号文引领资源配置转向虚拟经济 2003年8月12日,当时的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获准通过。18号文一改当时有关部门对房地产行业发展不断警示泡沫、紧缩信贷的严厉措辞,第一次明确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房地产业向完全市场化过渡。政策对社会资源配置和流向具有鲜明而重大的指引意义。自此以后,全社会的各种资源都开始涌向房地产领域,从而拉开了全国房地产热的序幕。 四、对宏观投资调控的建议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效发挥“两只手”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核心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两者的作用发挥到恰到好处,使其相互“补台”,相互支撑,共同推进国民经济稳健、持续发展。对此,要不断加强相关的法治和制度建设,转变以往哪里出了问题就针对这一问题出台措施的短期行为,逐渐建立起相应的长效机制,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稳健。 (二)注重建设国内市场,把更多地机会留给自己 以近年的出国热为例,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一大部分的美国学校,尤其是中档学校开始通过扩招国际学生的比例来提高它们的收入,缓解国内经济压力。以中国学生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全球学店产业链正在兴起。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在宏观调控中通过一定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和完善自己的农业、教育等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自己,为中国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三)发展实体经济,稳定社会预期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从历史的角度看,虚拟经济是在人类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为适应实体经济是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因此,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必须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拓展内外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着力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增长动力,发展与消费增长点相对应的经济实体,以此来稳定社会预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提升创新能力,做强“6+1”产业链 郎咸平提出制造业“6+1”产业链,其中“1”指的是:产品制造。“6”指的是: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当前我们的普遍特点是只做“1”这个最基础的制造环节,它的附加价值非常低。而欧美国家通过掌控制造业产业链中其他方面高附加值环节,得到了高额利润。因此,我们要通过投资等方面的宏观调控,鼓励企业家和技术型人才发挥知识与科技的力量,不断创新,努力完善和做强我们自己的“6+1”产业链。 (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规模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保持高位运行。出于防病、养老、子女教育、买房等原因,民众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持保守态度,因此偏向储蓄而非消费。如果这些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得到健全和完善,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货币用于消费,进入流通市场。所以,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刺激大部分老百姓放心消费,也需要我们采取宏观调控的措施予以实现。 (六)减少土地流失,注重农牧业发展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又是一个耕地贫乏的国家,要保证13亿人“吃饭”这一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护农业用地的压力非常巨大。近年的住房建设和城市扩张,占用了大量农用土地。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农村无地人口。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完善土地审批、加强空置房管理等有力措施,保证农业用地面积,并从更加长远更加切合民生实际的需要出发,把中国的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又一重点。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适时进行宏观投资调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在一定时期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面对当前国家经济新态势,要不断提高对国际、国内市场的研判能力,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发展实体经济,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国内市场,真正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佳贵,李扬.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