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张丽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摘要:2014年,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增长市场,能源效率虽超过日本、美国,但仍落后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上还有很大空间。文章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强度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文章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措施:加大能源经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能源价格等。 关键词:能源效率;能源强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 一、研究背景 能源强度是指增加单位GDP的能源需求,即单位产值能耗,是能源利用与经济或物力产出之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之一。 2014年,美国节能经济委员会日前发布《2014世界能源效率记分卡》,对世界16大经济体的能源效率进行排名,德国位居榜首,意大利、中国、法国位居前列。中国能源效率虽超过日本、美国,但仍落后于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这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二、中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投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高投入水平,高投入水平可以采用新的节能技术,使企业利用更少的能源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同样会降低。居民生活水平直接反映居民的收入水平。由微观经济学原理可知,居民收入变化会影响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如果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会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比如汽车、电冰箱和洗衣机等耗能产品的拥有量就会增加,这就增加了能源需求,影响了能源强度。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投入水平和收入水平,而投入水平和收入水平会对能源强度产生影响。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是不可忽视的。 2、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产业工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其中,第二产业主要以煤为主要能源,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十分明显;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要以油、电、气为主要能源,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效率的影响比较小。说明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百分比越大,能源消耗总量越大,能源效率就越低,能源强度就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百分比越大,能源消耗总量越少,能源效率就越高,能源强度就越小。 可见,产业结构决定能源消费量,从而影响能源强度。 3、能源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其他能源资源相对短缺,长期以来,中国煤炭的开采量居于世界首位,这就决定了中国煤炭能源的生产量居于各能源生产量的首位。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原煤产量38.7亿吨,原油产量2.11亿吨,天然气产量1301.6亿立方米。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气、水、核与风能构成。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2.6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6%,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6.9%。 由此可知,2014年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仍然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高品质高效率能源消费的比重很小,这就导致了中国能源效率低,能源强度高的现状。在中国,只有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增加优质能源消费比重,降低煤的消费比重,才能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直接影响能源强度。 4、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从微观经济学原理可知,价格对需求有直接影响。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当正常商品的价格提高时,居民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增加对其替代品的消费;反之,会增加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减少其替代品的消费。能源价格主要包括煤、油、电、气的价格。能源价格变动直接影响能源需求的变动。例如,提高煤的价格,一方面会直接减少对煤的需求,增加对油、气等优质替代能源产品的需求,从而提高能源效率;另一方面会使高能耗企业不断创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煤炭的需求来生产同等的产出,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这就降低了能源强度。所以能源价格变动从两方面对能源强度产生影响。 三、降低中国能源强度的建议 1、加大能源经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加大国内对能源行业投资的基础上,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加大对能源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水平,开发新能源,加大开发清洁、优质的可替代能源的力度;加强能源管理体制的革新,推进能源经济体制改革,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完善生产消费清洁、高效能源的配套设施;加强对重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的监督,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推广节能减排标识制度,使节能减排的技术与制度相匹配,从而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除此之外,还能达到绿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安排第二产业,优化三大产业的比重;提高高耗能企业进入行业的门槛,压缩高耗能产业发展,实行节能减排,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现能源在部门间的流动,促进能源从低效率的部门向高效率的部门流动;改变产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能源强度。 3、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 中国应降低煤炭能源的生产量,积极增加油、气等其他高品质高效率能源的生产量,调整能耗产品的生产结构,优化能源生产结构。 普及节能减排意识,使消费者认识到节能减排能保护环境,对健康有益,从而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需求,增加低能耗低污染产品的需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从而提高能源强度。 4、调整能源价格 调整能源价格,使价格充分反映能源使用成本,这样才能使能源价格和能源需求的关系更合理。对于高能耗产业,提高能源价格,会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中国要适当提高煤炭等高能耗低效率能源的价格,适当上涨电价,减少高能耗能源的需求量,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当降低油、气等优质能源的价格,增加清洁高效能源的需求量,降低能源强度。 四、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强度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是不可忽视的;产业结构决定能源消费量,从而影响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直接影响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变动从两方面对能源强度产生影响。文章分析的四个因素都应予以重视。中国可以通过加大能源经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优化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调整能源价格的方式来降低能源强度。 参考文献: [1]范文潮.我国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山东.山东财经大学.2012. [2]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09. [3]张瑞.中国能源效率与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 [4]杨珉.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4,05:193-195. [5]汪德兴.浙江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浙江工商大学.2012. [6]廖小玲.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湖北大学.2012. [7]林寿富,赵定涛.基于能源结构的能源强度实证研究[J]. 软科学,2010,07:49-53+64. [8]陈阳. 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9]马恒运,郭学先,唐华仓,刘旗,Les Oxley.中国的能源经济形势、机遇挑战和政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257-260. [10]田立新,刘晶.能源强度研究中能源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