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路径 企业管理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大学生 营销策略 内部控制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国际经验对安徽自贸区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2023-02-24 16:40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李丹  合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合肥学院人才基金项目“安徽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研究”(20RC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安徽自贸区建设不仅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性举措,也是安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并争取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国外自贸区发展时间长、数量多、模式相对成熟。为了促进自贸区的建设,加快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规制机制,安徽借鉴和学习美国对外贸易区、新加坡自贸区(港)建设的国际先进经验,形成科学有效的符合安徽省情的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机制,以此为鉴促进安徽自贸区的战略发展。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安徽自贸区;建设经验;运行机制

一、引言

自由贸易区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和推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的重要举措。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美欧增长乏力,新兴国家增长势头放缓,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中国经济增速换挡进入新常态,在国际经济治理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调整和改革际遇。当前,一方面,不同贸易体系下的谈判更加集中在贸易和投资上,而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是相互联系的。较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对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多边贸易体制受阻、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贸投资规则谈判,试图加强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国际制度主导权,中国需要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开放倒逼改革加速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制定,取得改革红利。另外,经济开放下金融市场化、金融开放和新金融发展等可能产生金融系统性风险。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自贸区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自贸区建设与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无疑是摆脱困境有力措施,推进实施自贸区战略,做引领者、参与者,加强顶层设计,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 

2013年中国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接轨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20209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安徽自贸区”)在合肥正式揭牌,全面开启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征程,其主要任务包括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安徽自贸区由合肥片区、芜湖片区、蚌埠片区组成,三个区块的构成是分别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与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世界级硅基和生物基制造业中心与皖北地区科技创新和开放发展引领区的定位分工,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相关研究集中于自贸区建立的国家战略意义(袁志刚,2013;王晓玲,2020)、影响因素(Richard,1956Grubel,1982McCalla,1990Kankesu,2002)、经济效应(Smita,2008)等,针对安徽自贸区建设还缺少系统与深入的研究。本文借鉴国内外自贸区建设经验,依据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实施方案》和《专项推进行动计划方案》,对安徽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做了分析,探究安徽自贸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的实践路径。

二、自由贸易区概述

(一)自由贸易区定义与分类

当目前为止,自由贸易区的概念主要有两种见解:一种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定义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适用于两个或多个国家(地区)之间在相互达成贸易协定的基础上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另一种是世界海关组织(WCO)定义的自由贸易园区(Free Trade ZoneFTZ,适用于一国在境内的部分领土内,实行优惠贸易和税收优惠政策,免于实施惯常的海事监管制度。本文研究的安徽自贸区,指的是后一种,自贸区内享有经贸、投资、仓储物流、金融服务、人员流动等自由经济政策,探索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的指定区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经济的作用,促进中部地区和长三角经济共同发展。

各个国家不同的政治、经济以及地理环境造就了自贸区建设模式的多样性。依据园区的空间规模、空间形式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三个因素,可以将自贸区分为园区型、城市型、集群型三大类型。如下表1所示,这三种类型的自贸区不仅在空间模式上存在不同,在功能设计、监管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1 自贸区的类型划分

表1 自贸区的类型划分

(二)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从自由贸易区的历史和发展经验来看,自由贸易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府行为。自由贸易区是国家基于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求,而设立的受政府监管的特定区域,区内所实施的优惠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由贸易区运行规则是在其成立之前,根据国家立法以及相关规定而制定的,自由贸易区的管理机构也有政府参与,代表政府来行使管理职能。

第二,境内关外。在地理上,自贸区虽然处于一个国家国境以内,但是属于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采取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制度。因此,境外货物除国家禁止进境的之外,都可以自由地进出自由贸易园区,并且免除征收关税。自由贸易园区内的货物则只需备案而不受海关监管,并且可以自由地在区内流通。但是,二线高效管住如果自由贸易园区与国内一般区域产生货物往来时,则要受到海关的监管。自由贸易园区境内关外这一个特点也表现为放宽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实现结算币种选择自由、外汇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等。此外,还表现为人员自由进出入。

第三,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自由贸易区大多享有一些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例如免除贸易配额许可证,为吸引企业投资和产业集聚,减少所得税,提供优惠信贷支持。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适当减免、提供优惠的信贷支持等来吸引企业投资及产业集聚。除此之外,自由贸易园区在硬件设施方面,如土地、厂房、水电等方面也可以享受优惠政策,这些都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典型自由贸易区建设国际经验

(一)美国对外贸易区

美国的自由贸易园区(FTZ)全球数量最多,拥有85年发展历史并已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体制,是美国获取国家利益和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平台。它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灵活的优惠政策和广泛的产业门类,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1.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完善的法律为投资者在对外贸易区开展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保值,美国对外贸易区的法律制度包括《对外贸易区法案》、《对外贸易区条例》、《海关与边防局条例》和对外贸易区“特别立法”,规定了可以在该区域内开展的业务范围以及申请设立、管理和雇用美国工人的条件,规定了特别立法授权运营商立法或单独为运营商立法,非营利性公司申请设立对外贸易区,申请人必须得到申请人所在地国家立法机关授权的立法的支持,国家立法机关应制定专门法律。

2.灵活的优惠政策

除了减免关税、配额、原产地标识、许可证等贸易壁垒外,还实施:①周报关制度,对外贸易区内的货物运往区外时,采取集中报关方式,一次性提交一周的通关申请;②优先进入国内市场,配额开放后自贸区内商品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海关进入国内市场;③倒置关税安排,制成品的税率低于用于加工和生产的原材料或零件的税率时,仅对制成品征收关税,对零件不征收关税;④税收减免,区内制造品进口价格中的人力成本、行政开销和企业利润部分不需缴纳进口税,商品加工、装配、分类、展示中的增值部分免征增值税。当该地区的产品进入国内时,仅对外国成分征税,而废料和损耗部分则免税。

3.推行“主副区”共融政策

按照功能不同,美国自贸区可以分为一般用途对外贸易区的主区与特殊用途对外贸易分区,前者具有自贸区的常见功能,一般位于交通十分便利的海港、机场等,后者不仅限于区位优势,而且通常建立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工业园区内。1999年,美国国会允许在对外贸易区外建立对外贸易分区,为服务在主区内进行加工和制造的项目提供生产基地,促进了进口深加工的发展,企业可以申请多个分区,主区与副区共融发展使得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运行更灵活,一些因土地成本、环境因素等不能在主区建立的特殊产业可以在分区经营,促进了产业集聚,对外贸易区的功能和规模越来越庞大。

4.内外贸有效兼顾

内贸与外贸并重,甚至内贸为主,外贸为辅;内需与外需并重,甚至内需为主,外需为辅,这样对外贸易区就促进了贸易便利化,提升了国内的产业集聚水平,有助于外国资本到区内投资,自由贸易区生产的大多数工业也可以直接进入美国销售市场,丰富了国内商品的品种门类,产品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大大提高了本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5.货物实行分类管理的监管方式

美国对外贸易区内,根据货物的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目前,海关对进入对外贸易区的货物设定4类区域货物状态,对不同类别的货物,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如下表2所示。

2 美国对外贸易区货物分类监管方式

表2 美国对外贸易区货物分类监管方式

(二)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港)

作为一个资源匮乏、面积狭小的城市国家,新加坡充分利用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机遇,借力自由贸易区从一个单一的转口贸易自由港转变为世界著名的集国际航运、金融、物流、贸易、旅游、科创于一体的重要国际经贸中心。其成功经验主要有: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却有着扼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之咽喉,通五湖四海之畅达的特殊区位优势,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交通要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国内政局稳定、交通便利、科技先进、通信网络发达,与世界六百多个港口有航线联系,不但是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中心,也是国际著名的贸易与金融中心。

2.不断推进金融自由化

1968年,新加坡开始经营以美元为主的离岸金融业务,1978年解除外汇管制,大力发展外汇金融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政府注重风险防范以及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实行内外分离的金融市场,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市场一体化,资金进出全面放开,利润、利息和红利等随时可以自由输出入,无需缴纳税费。政府实施金融激励计划,国外分支机构提供税收优惠,单位信托基金只用缴纳少量收入税,离岸基金不收取任何税款,基金经理还有专业培训支持。

3.强大的政策支持

税收政策方面,实行内外统一的所得税政策,是世界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关税政策方面,除烟酒等少数商品,对几乎所有进口货物免征关税。投资政策方面,制定了特许国际贸易计划、给予各种奖励等以吸引外资到新加坡投资设厂。除某些特殊行业外,其他行业准入均无限制。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仅为10万新元,手续简便,只需在新加坡商业注册局填写表格和交纳费用即可。进出口方面,大多数进口商品没有配额限制,也不需进口许可证,出口限制商品很少。通关方面,拥有全球最高效的海关系统,进出口贸易全部手续都可以在海关系统完成,形成一站式和无纸化服务,相关申请、申报、审核、许可等手续10秒钟即可完成,10分钟即可获得审批结果,从而将涉及贸易监管的海关、检验检疫、外汇、支付等接入“单一窗口”作业平台,实现无纸化、集约化、一站式的高效管理。

4.推进人才保障制度

通过高包容度、全英语、商业自由以及公平、透明、廉洁、法治的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成立联系新加坡等猎头机构搜罗全球人才,为人才和雇主搭建平台并提供一站式的服务。通过人才聚集,建设全球知识中心和智慧国家。同时,注重人才培育,为员工进行工作全过程、全面的培训,企业和国家每年分别支付20%80%费用通过员工技能发展基金,根据产业发展和升级的需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四、对安徽自贸区建设的启示和政策建议

(一)启示

1.因地制宜发展

美国和新加坡经济腾飞的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自由贸易区(港)的政策,保持自由贸易区(港)的地位,发展自由市场经济。应根据安徽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研究、实施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借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系列平台建设,构筑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形成包容、开放、共同发展、繁荣格局,通过各片区及片区内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带动江淮、辐射全省的发展新格局。

2.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优势

美国、新加坡自贸区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执行,其成功发展不仅得益于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还得益于政府部门的有力执行。无论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政府减少税收名目,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行政干预。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的优势,及时适应和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着力营造良好的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为经济活动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也是政府推动自由贸易港区发展的重要启示。

(二)建议

第一,建立符合安徽特色自贸区配套法律和政策体系。要考虑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的差异化税收政策,推进对于这两种业务的认定和执行方面的政策创新。外汇管理政策体系上,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的金融创新,如在FT账户、NRA账户、OSA账户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度,并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人员跨境流动方面,建立安徽自贸区关于外籍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及永久居留等人才流动管理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优化知识产权审查登记程序和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快速保护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第二,有序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培育自贸区内在的市场驱动力,提升其资源配置能力,做好产品、服务和投资“走出去”、“引进来”,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网络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使自贸区成为高端产业的聚集地。建立无纸化贸易平台,发展离岸贸易,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平台和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立符合国际新规则的贸易体制,整合口岸管理资源,实施“单一窗口”并不断拓展其功能,最终实现一站式系统处理。优化负面清单,商事登记制度“先照后证”,改革以备案为主的境外投资制度,建立“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方式,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搭建多元合作平台,海关、口岸单位、港务、货代、仓储、银行等部门相互配合,建立统一的自贸区信息化平台。对区内货物根据状态如离岸货物、保税货物、国内货物和港口货物进行分类管理。

第三,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与创新。推进外汇交易管理和结付汇的便利化,实现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方式,优化自由贸易港内本外币结算及相关兑付业务;适时放开外资投行和基金公司的准入门槛,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注重加强外汇监管体系建设,确保事中事后实现现场检查和全面检查;防止境外热钱进入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建立好监管机制,实现“二线管住”,在管住的同时还要保障区内经济的自由运行,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建设离岸金融中心、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金融环境,开展与国际金融机构同台竞争,最终与国际金融机构接轨。

第四,立足安徽各片区优势加快发展。将自贸区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联系起来,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安徽自身特色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自贸区建设路径,大力推动科技发展与产业融合,积累并复制推广安徽全省可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经验。通过经验交流和共享,人才互动的正常联动机制,积极促进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的整体协调,加快集聚区建设,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问题的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安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将安徽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促进持续优化和该地区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袁志刚.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创新对外开放模式[J].经济研究,2013,48(02):19-21.

[2]王晓玲.自贸试验区视阙下城市群发展动力与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20(12):43-51.

[3]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77-84.

[4]黄奇帆.在长三角地区协同推进建设开放新高地[J].中国经济周刊,201904:100-103

[5]黄启才,郭志,徐明文.中国自由贸易区: 政策、贸易效应与影响因素[J].东南学术,201901:140-150.

[6]刘恩专.自贸试验区(FTZ)与自由贸易区(FTA)“双自联动”的机制与对策[J].港口经济, 201608):5-7.

[7]毛艳华.自贸试验区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J].经济学家,2018(12):47-56.

[8]Baldwin, Richard E, Anthony Venabl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J]. Hand book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1997,3.

[9]Grubel HG. Towards a Theory of Free Economic Zones[J].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82, 118 (39):39-61.

[10] Mccalla RJ. The Geographical Spread of Free Zones Associated with Ports[J]. Geoforum, 1990, 1(1):121-134.

[11]Kankesu, Jayanthakumaran. An Overview of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J].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2.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