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经济不平衡角度分析我国国际贸易顺差
贺乐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摘要:我国经济外部平衡特征表现为国际收支“双顺差”,受全球经济影响的今天,国际经济政策争论一直是谈论的要点。在当前国际经济不平衡发展环境下,导致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出现较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则从国际经济不平衡角度分析我国国际贸易顺差。 关键词:国际经济;不平衡;国际贸易;顺差 我国出口规模在增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贸易纠纷也愈演愈烈,我国出口面临国外的保障和反倾销,当前我国贸易制裁的进口产品,如服装、家电等越来越多。08我国在贸易进口产品中受 21个地区和国家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金额达 61. 4亿美元。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积累,摩擦愈演愈烈,对外贸易摩擦从贸易业延伸到多个领域,如汇率、金融和投资等。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个,美国是全球经济最强的一个国家,两个国家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受日美等贸易伙伴的强大压力。我国外贸依赖高,因为长期推行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强劲发展趋势,然而,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这说明,我国对国际经济存有很大依赖性。尤其是玩具、服装等主要进口产品。此外,贸易条件恶化是一国参与到国际贸易竞争中表现出的经济福利变化。尽管我国已是贸易大国,然而,产品结构主要是一般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具有较小的需求弹性,我国出口贸易在迅速扩展的同时,一定会使得出口价格降低,然而,进口的主要是能源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价格呈刚性,我国进口贸易的结构使得贸易条件差。总之,在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角度下,我国贸易顺差面临严峻的现实问题,有必要进行改革。 一、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深入改革 为了完善贸易收支情况,我国要继续开展人民币汇率改革,确保人民币汇率改革符合市场变化需求,更具有弹性。然而,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要结合自身经济和经融的平稳发展,协调国内产业调整和就业压力,一个趋于完善的过程。我国一定要从金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性的角度出发,遵循渐进性、可控性和主动性原则,促使人民币汇率改革。那么在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相关改革策略则具体如下: (一)适当拓宽汇率波动区间,提高人民币汇率灵活性 目前,应利用浮动区间,为市场传递央行干预少的信号,有益规避市场汇率风险。市场适应市场波动后,根据经济金融形式变化与外汇市场供求情况,不断扩展浮动区间。设置有效浮动区间,促使短期汇率波动产生灵活性,可消除因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为无法准确把控的均衡汇率水平创设了一定缓冲空间。不断扩展大汇率浮动区间前提是健全外汇市场,然而,处在当前外汇市场形势下,只依靠实盘交易的掉期业务与远期结售汇,企业与居民仍然要承担较高的规避汇率风险成本,引入幅度过大的汇率波动不可接受,此外外,市场中的交易主体有权限,阻碍了外汇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此外,如果条件尚未成熟,拓宽汇率区间,商业银行会便在汇率两端进行定价,导致中央银行在汇率中间进行干预。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仍是中央银行控制汇率,不是市场化的汇率机制。因此,适当地拓宽大浮动区间是人民币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合理把握人民币升值速度 07年后半年,人民币呈现了较快升值趋势,严重冲击了进口企业,出现了诸多问题,如银行不良资产和失业率上升等,升值过快在很大程度山将重走中国台湾、韩国等经济市场的道路,引发金融动荡。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人民币适度升值可以理解,关键要有效把握人民币升值步调。汇率改革不是为了升值,需要构建基础市场供求、有效管理的汇率制度。当前,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要正视人民币升值路径,把握时机,提高汇率弹性,转变代阶段性单向、大幅升值,为阶段性双向波动、缓慢升值,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同时,有效把控人民币升值速率,保持出口企业经营的有序性和经济的平稳性。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构建技贸相长机制,以技术促外贸发展 当前,尽管我国制造业发展强劲,因为受限于滞后的技术,明显缺失核心竞争,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尤其是高技术领域,因为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差距较大。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域,如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优势显著,在经贸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知识产权占与转让等,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跨国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利润增长动力。中国外贸要转变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地位,就要改变传统粗放型进口模式,形成以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为主的新型模式,认识科学技术在外贸战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依托技术进步,推进对外贸易发展,同时基于外贸易发展,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和贸易的互动结合,形成三者的良性循环。 (二)提升国有和民营企业于加工贸易主体所占比重 基于国家经济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在有效利用外资同时,贸易发展中要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主导权。转变加工贸易过于依赖外资的状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和加工企业在贸易主体结构占有较低比例,要想转变这种状况,就要为这些企业提供平等的竞争空间,形成企业发展机遇,创设体制环境,着力提升人员培训、市场开发等,提升自有品牌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主导权。 1、合理调整外资政策,变“数量型”为“质量效益型” 当今,我国引用和使用数量在世界排名中靠前,然而,总水平低,一些地方政府为抢夺招商引资项目,不惜花费高昂资本,引进的外资项目种类繁杂,一些外资企业抓住机会,将 “夕阳产业”带到我国。此外,随意竞争已成为了一种盲目性,导致土地资源过度消耗 “假外资”猖獗及外资享受较好的国民待遇,产生的结果是,压缩了本国企业生存空间。为此,适当调整现行外资政策,改变“数量型”外资,形成“质量效益型”外资,是开展开放型、健康发展的必要环节。基于兑现统一的内外资税制,可采取重点优惠,相应融入外资,抓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此外,还应强化外资监管,构建外资绩效评价体系。 2、实施“走出去”战略,放宽对外投资渠道 谋求多种外汇应用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拓宽对外投资。提倡开展我国优势明显的对外投资,强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和领域,不断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为具有竞争潜力的企业,提供加工贸易协助,促使产品、技术、服务走出国门;鼓励企业到国外开发稀缺资源,尽快实现国内资源置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对外投资上,健全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体系,为“走出去”战略实施做准备。 (三)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我国产业链地位 在国内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把控信息变化,合理分类加工贸易商品,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指导,以高附加值和高技为发展方向,提升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利用产业政策指导资金融入中上游产业,为这些企业发展提供支撑,推进加工贸易原材料与中间投入品的国内自行生产,推动有关产业发展,提升关联度。支撑企业开发和试制新产品,保障国产原材料于中间投入品在规格和质量等符合加工贸易出口标准。此外,围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指引跨国公司提高技术水平,把含金量高的研发机构和加工制造环节带到我国;着力促使国内加工贸易应用新兴制造业领域和科学制造技术,注重开发新技术产业,如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不断完善工贸产业结构,改变传统贸易加工产品地位,形成高档次和高附加值的格局,拓宽市场渠道,加大技术创新,形成自主品牌的研发能力,加快高复产值产品出口步伐,于出口竞争中具备较大竞争实力,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结语: 基于国际经济不平衡角度下,我国国际贸易顺差面临诸多显示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推进改革步伐很重要。基于国际经济不平衡角度下,我国国际贸易顺差出现的问题还远不止上述一些,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为此,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至关重要。激烈的国际经济大环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在国际竞争中走的更远。文章从国际经济不平衡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国际贸易顺差面临的困境,并由此提出了改革策略,一方面集中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则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此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并为同行工作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付强,朱竹颖.美在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8,(7):77-81. [2]白永秀,吴航,王泽润等.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依据、目标及实现步骤[J].人文杂志,2014,(9):25-31. [3]石璐.国内区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J].企业导报,2012,(3):32-33. [4]李成钢.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J].对外经贸实务,2008,(8):2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