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企业管理 营销策略 信息化 跨境电商 构建 内部控制 财务管理 发展策略 目录 互联网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企业集团经济资本管理与风险战略研究

2023-06-27 16:3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张娣 山东省商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摘要:经济资本的应用主要适用于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其目标是实现监管应对和风险管理战略的优化,同时科学应用经济资本管理工具的意义,是旨在帮助企业预测风险成本、优化风险管理措施、铺设经济决策的仪表盘。因此,众多企业集团开始分析新时期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的挑战,希望借助于应用经济资本理论和应用工具改善自身的经营现状和风险战略。基于此,文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健全经济资本参数指标的动态变动机制、完善应用于内部业绩风险的调整机制、优化经济资本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等建议,期望为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企业集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

一、引言

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是指在既定的期间和置信区间内,根据本行经营过程中实际承担的风险计算的用以覆盖非预期损失所需的资本。经济资本是风险管理领域和应用统计学领域处于探索时期的经济范畴,同时经济资本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其应用目标更是旨在帮助金融企业应对监管风险的变化和优化风险管理战略。因此,企业集团经济资本的管理具备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产生不可或缺的积极影响。基于此,在国际局势多变性增加、通胀传导风险加剧、国内循环不确定性难以控制的环境下,企业集团要实现战略管理工具和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提升,就需要明确认识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意义、分析发现新时期企业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的挑战,最终帮助企业集团科学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应用效果。

从经济资本的角度,其实是将风险量化为对资本的需求,是将对于风险的管控能力与利用风险的赢利能力“换算”为一种虚拟资本,它并不存在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或者会计科目中,而是对于风险偏好及风险计量的一种定量测算。对于经济资本而言,一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经济资本可以根据企业集团的资本结构、股东的期望以及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来确定企业的整体风险水平以及防范风险必要的资本限额,这在一定程度可以通过对企业的信用评价以及价值创造能力来体现。另一方面,根据企业集团层面的整体风险评估,将相关的风险在企业部门及分支机构的层面进行分解,进行风险限额分配,并结合对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风险管控绩效分配经济资本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看出,经济资本的计量与分配,重点在于从企业整体层面建立起来一个风险与资源匹配的投入机制,从而对于各相关组成部分根据其风险限额分配资本限额,从而进一步细化分配到相应的业务及资产限额。

二、企业集团经济资本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意义

(一)经济资本的衡量帮助企业预测风险成本

经济资本的衡量不仅仅是函数关系的拟定估计,同时也是金融企业在风险管理中依据自身业务结构进行的风险结构配置,从而通过经济资本的指标参数调整和资本运作来达成既定的风险管理目标,最终帮助金融企业在预测风险成本的前提下缩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通过风险资本模型或资本充足率指标的衡量和确定,金融企业集团可以对不同资本约束下的非预期风险损失进行可靠的预测,从而反映未来企业决策的风险成本、便于风险管理部门制定整体业务层面的风险配置措施[1]。具体而言,从经济资本的分配来看需要具备或创造三个条件。首先是对于企业整体层面面临的系统风险与特有风险进行分析,掌握其统计规律。其次,对于各类风险以风险清单的模式分析企业及各部门层面的风险,重点分析其来源、概率及后果。再次,结合企业自身的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只有明确了上述三个条件,经济资源的分配才具有科学的基础。

(二)经济资本的调整帮助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措施

经济资本不同于会计账面资本,其能客观反映资本市场价值,同时为了满足政府当局和金融监管机构的需要,监管资本成为衡量经济资本的一个细分领域,即研究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从而为企业调整资本筹资政策、满足监管资本要求、优化风险资产的投资分布提供相关的风险管理依据。因此,经济资本的调整可以在筹资和投资环节帮助企业集团优化风险的预期管理目标、控制非预期损失。

(三)经济资本控制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仪表盘

经济资本的控制需要集团财务部门衡量总资产、各项业务活动的经济增加值、违约发生率、风险调整收益、各项风险非预期损失、风险调整收益率等指标,使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应用风险调整收益核算、经济增加值核算等方法反映集团企业各部门或业务线的经营状态,便于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决策[2]。具体而言,表现为两方面内容:一是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收益率的组合应用可以反映集团的决策状态。在加权风险条件下,经济增加值的衡量和预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思考某项决策的优良,如若决策的收益增长空间难以覆盖相应的风险敞口,则企业应优化或整改后续决策。二是经济资本相关工具指标应成为内部经济资源配置的依据。无论是信贷资产定价机制、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还是在内部价值预算管理等活动中,经济增加值和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的应用,都可以帮助企业集团更加科学的调整价格机制、分配内部费用、量化投资效果,最终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经济资本的配置与企业决策、业绩评价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从经济资本的分配可以提出对企业及部门的业绩要求,从而对于企业的各项决策提出相差要求,明确企业为了达到业绩要求必须开展的业务,反过来业务开展本身和与其带来的风险又需要相应的经济资本配置,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闭环。

三、新时期企业集团经济资本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资本的应用有效性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大型企业集团针对经济资本的定义认识、应用方法、应用框架和逻辑目标掌握不全面,以及受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同国际金融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化特征等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包括国有五大银行在内的、已经应用经济资本理念开展经营资本管理的企业集团并未取得喜人的成果,所以,经济资本的应用有效性依然有待提升。一是经济资本管理应用的系统有效性弱化。由于经济资本管理思想是我国企业管理向国际靠拢的初级探索,国有金融企业集团率先应用探索的案例相对不够丰富、可以借鉴的案例经验不足,从应用理念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衡量来看难以给出乐观的评价,同时经济资本的管理又广泛应用在企业的风险管理流程中,但是持有传统风险理念的风险管理人员针对风险管理贯穿经营管理全流程的认识弱化,导致经济资本管理的应用存在“偏科”、应用流程有冗杂问题,继而造成操作风险等风险前置过程领域的衡量控制弱化,最终不利于经济资本管理的有效应用。二是经济资本的应用有效性评估不充分。由于经济资本的应用需要帮助企业集团建立起总部的或者区域的风险计量模型,如若企业集团在应用前没有评估风险管理目标和适用性范围,那么经济资本关系的统计难免脱离风险管理应用环境的需要、使风险资本的预测失灵。三是投资结果评价的有效性欠缺。所谓投资结果,一部分源于确定实现的业绩,另一部分源于不确定实现的业绩,因此,如果经济资本的评价仅仅局限于估计账面的业绩增加值,不能全面反映业绩中的风险权重,那么经济资本的衡量将难以有效反映未来资本收益率中的预期和非预期的风险损失。例如,欠缺风险调整后业绩的估计计量。

(二)经济资本的参数指标变化欠缺动态变动机制

一是依据监管政策变化的动态资本指标尚未完善。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基准利率等指标的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大型金融企业集团还没有依据资产规模、收益覆盖风险比例、补充资本预警指标等内容设置资本管理的决策依据,使得提前补充资本金、调整风险资产结构等决策的参考信息有限,不利于优化集团顶层的风险管理战略。例如,缺少对逆周期资本储备的计量,使金融企业集团应对监管检查时存在政策处罚风险[3]。二是内外部风险指标的调整欠缺。由于尚未完善内部风险评级和外部风险评级的差异指标应用方法,经济资本对于内部客户信用风险和外部市场风险的评级和计量不充分,导致外部、内部业务风险的敏感度不符合市场供需现状和现阶段风险管理目标,使经济资本的应用缺少动态应对机制。三是风险管理的数据基础弱化。由于金融企业集团的经济数据体量大、口径差异等原因影响,缺少风险管理数据库的收集搭建,因此,势必影响经济资本模型的无偏性估计,导致客户违约概率、违约风险额度暴露等,同时数据的评估缺少时间维度和检验数据稳定性的积累,不利于经济资本模型更加可靠的估计预期风险、核算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三)应用于内部业绩风险的调整机制尚未完善

   一是内部评级体系的调整机制欠缺。由于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没有完善考虑对随机误差变量和未补充因素变量的估计,风险管理模型的统计效果将会有所不足,使得最大风险损失和非预期风险损失的预测偏误增加,进一步导致风险预测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二是系数法应用掺杂主观性因素。应用系数法来计量经济资本,并以此为依据实施资本管理和业绩评价、有目标的调整风险资产的配比和业务绩效成本的分配比例等结构性系数,由于这种调整多数依靠经验判定和内部高级管理者决策,难免存在主观因素影响过多的现象,导致经济资本的计量存在全面性和可靠性风险。例如,依据风险战略目标调整仅仅为了达成稀释风险的目标、盲目扩张低风险业务的业绩成本系数,没有对业绩成本关联的业绩风险进行准确计量,使绩效管理脱离经济资本评价的要求。三是没有建立风险调整后业绩的指标设置。没有依据金融企业集团主营业务线设置不同风险等级下业务收入中的风险成本扣除指标,导致业绩费用在发生时并未考虑到业绩中的合同违约成本、应收账款延期费用等风险。

(四)经济资本在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中的应用效果难以控制

一是资本管理应用效果的信息化程度有待加深。尽管集团风险管理部门编制了资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风险清单,但是由于风险资本的信息化建设不充分,导致风险信息的提报和计量不及时、海量风险信息的分析效率不高、罕见风险事件的预测和资本充足率关联指标的监测不可靠,不利于企业高效应用信息化机制开展经济资本的控制和应用。二是市场风险的计量方法不恰当。尽管VAR风险评估方法具备计算复杂性,但是不少金融企业集团依然将其作为风险决策的依据指标,但是如若实践操作中应用VAR评估市场风险缺少对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前提要求、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等应用适用性考察,那么经济资本所衡量的市场最大损失可能脱离实际、导致经济断崖、经济大萧条等特殊条件下的经济资本管理措施失效。三是经济资本应用在操作风险识别中的不足。由于尚未全面考虑操作风险对最大风险损失的影响分析,金融企业集团应用经济资本的衡量还没有落实到业务单元操作流程、业务人员人为操作异常率、关键制度执行失职成本等影响因素,使经济资本计量在操作风险控制应用中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四、科学应用经济资本理论的风险管理建议

(一)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有效性

在全面掌握经济资本的定义认识、应用方法、应用框架的基础上,企业集团要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应用有效性,就需要迁移经济资本国际案例中适应于自身的资本管理方法,对“经济资本”理念本土化应用。具体而言,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经济资本应用的系统有效性。金融企业集团需要从资本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职责分工、风险建模、指标参数监测、预警报告处理方案等层面探索并实践建构系统性强的经济资本应用体系,通过构建数据样本采集流程、规范指标测算方法、设置风险预警机制、搭建风险管理云平台等搭建方式,为企业自身应用经济资本工具思想建立起一套特色操作标准,从而达成防范内部系统性风险、提升风险管理有效性的风险管理目标。二是充分评估经济资本的应用有效性[4]。要求企业集团针对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经济资本计量设置参数建立差异性风险计量模型,对集团总体测算和区域内部衡量的风险指标和经济增加值指标进行明确区分,从而便于企业集团在经济资本应用前充分评估不同计量模型的适用范围,满足集团风险成本的预测需要和风险战略调整需求。例如,通过风险最大损失指标在区域计量控制内可以降低预警指标上限,防止某个区域掉队拉低总体均值,从而提升集团整体风险的系统相容性。三是确保经济资本能够有效的评价投资结果。对于投资结果中不确定实现的业绩,企业集团要分解风险管理责任到各个部门和业务单元,要求部门或个人对存在风险的业绩增加值进行主动提报、并评估发生概率,以保障能够将资本收益率中的非预期风险因素全面纳入经济资本评价体,最终强化经济资本管理对于投资结果的反映。例如,由合规部门自主提报由于法律违规、政策违规产生的风险最大损失,并对发生概率和发生覆盖交易额度进行评估,从而便于评估可靠风险损失值。再者,业务部门可以评估无法履约的销售合同、合理计量合同的违约最大损失。

(二)健全经济资本参数指标的动态变动机制

一是完善依据监管政策变化的动态资本指标。要求金融企业集团依据资产规模、收益覆盖风险比例、补充资本预警指标等内容设置资本管理的决策指标,并且充分关注和研究存款准备金政策、资本充足率政策和利率中间传导政策等政策的松紧变动,使超额准备金额、储备资本比例、逆周期资本比例、各项风险资本准备总额、流动性覆盖率、风险覆盖率等指标,并将其纳入资本指标动态管理体系,便于金融企业集团有前置条件的应对监管变化、提升风险战略的系统性。例如,企业集团应当完善逆周期资本的储备和计量,方便应对监管检查、同时对冲经济衰退时期的收益损失风险。二是完善内外部风险指标的动态变化机制。这要求企业集团应当依据内部客户信用风险、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市场风险三大分类细化风险等级评估,使一级和二级的风险资本指标、一级和二级风险表现指标、风险因素的弹性表现指标等内容成为经济风险指标体系的组成部分,方便针对弹性敏感度不同和市场波动差异下的风险管理活动设置差异化的控制目标。例如,针对内部信用风险的指标评价,评估繁荣市场环境下、一般市场环境下和衰退市场环境下的指标预警区间,使风险管理目标的制定随经济周期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三是坚实资本风险管理的数据基础。这要求金融企业集团的风险数据库至少覆盖五个会计分期,并且要求跨越一定的经济变动周期,从而便于建立具备线性和无偏性的估计模型、有效计量风险成本及资本调整后收益,最终帮助大型金融企业集团动态的分析和应对外部风险环境的变化、提升资本指标的动态健康性。

(三)完善应用于内部业绩风险的调整机制

完善应用于内部业绩风险的调整机制,企业集团可以从内部评级体系、系数法应用改进、完善业绩指标设置等维度入手,具体而言,表现为三方面内容:一是完善内部评级体系的变量调整[5]。科学可靠的风险计量模型可以反应内部评级的结果,要科学核算信用非预期损失的估计值,就需要企业集团在充分挖掘随机误差变量与非预期损失变量的自相关分析,通过自相关分析发现因素分析的变量选取是否足够完整,相应的增加或剔除解释变量,从而减少随时误差项对风险模型建立的不利影响、降低信用风险预测结果的偏误,最终帮助企业科学反映业绩中的信用风险成分。二是提升风险权重系数法的应用科学性。要改善应用风险权重系数法本身存在的主观性因素偏误,就需要风险管理人员引入经验验证统计模型的应用,使其分析风险系数和风险价值与业绩结果的相关性强弱,使管理者充分认识风险权重系数在不同样本环境下的证明结论,方便风险管理部门客观开展业绩评价的追踪调整、在应当降低评价标准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风险系数标准。例如,由于金融系统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变化,风险管理人员需要应用系数法调整某一业务版块的系数权重,首先计量业绩成本关联的业绩风险价格、再去调整业绩成本配比系数等指标内容,以保证价值管理与风险系数相互匹配、充分发挥出风险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三是健全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指标设置。金融企业集团应当依据主营业务线设置一级二级的风险成本剔除指标和业务风险程度指标,从而保证业绩费用在发生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业绩中的合同违约成本、应收账款延期促使成本费用增加等风险,进一步计量风险发生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最终促使业绩指标形成无风险业绩指标和有风险调整的业绩指标两条评价维度。也就是说,企业集团还应当围绕经济资本应用这一核心内容开展绩效考核机制的改进工作,特别是需要推进无风险绩效指标和有风险调整绩效指标的优化完善,对业绩评价尺度、业绩评价周期进行区别的完善,使短期业务部门有别于长期业务部门的业绩评价基准、有风险调整绩效在非销售部门的比重有别于销售部门,以保障绩效和经济资本的计量更具可比性和准确性[6]

(四)优化经济资本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一是推进经济资本管理的应用信息化建设。这要求企业集团科学编制完善完整的风险识别清单,基于风险损失大小和发生可能性两个维度建立风险矩阵,在此前提条件下推进风险清单的信息化建设,将经济资本计量和信息收集需要的信息进行模块化收集和自动化处理,使其与风险矩阵作用于企业风险管理与战略管理,最终提升企业经济资本的应用效果。例如,建立经济资本的数据库模块,专门用于收集资本充足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资本的风险覆盖率、核心资本规模、信用风险信息、操作风险提报信息等经济资本应用需要的内部信息,从而便于风险建模人员提升资本信息的分析效率、防范经济资本应用失灵。二是市场风险的计量[7]。要科学应用经济资本计量方法核算市场风险,不仅要求企业集团全面掌握VAR方法的内涵,同时也需要应用敏感性统计分析和风险压力统计测试分析两个工具改善VAR方法的局限性,通过对已确定风险损失绝对值的弹性敏感度预测、未确定风险的极限统计预测,使经济资本所衡量的市场最大损失贴合实际情况,并且保证市场风险的经济指标计量足够客观,从而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风险管理依据。三是强化经济资本计量在操作风险控制中的应用。这要求企业集团全面考虑操作风险对最大风险损失的影响因素,通过建立多解释变量的统计预测模型,使各个流程推动部门的操作风险、将各个业务线路的操作合规风险、业务人员自身的人为操作异常率、关键制度执行失职成本等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到模型中,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操作活动的风险计量全覆盖、重大风险损失可追溯,最终提升经济资本的应用效果[8]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资本不仅是对企业集团最大风险损失的相对预测,同时也是企业集团可靠计量风险发生后应该持有的资本,为了满足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风险对冲、风险战略执行和经营管理顶层设计的需要,企业集团需要明确新时期经济资本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同时借鉴提升经济资本管理的有效性、健全经济资本参数指标的动态变动机制、完善应用于内部业绩风险的调整机制、优化经济资本计量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等建议,以期为企业集团自身探索出可行的风险战略建议。

参考文献:

[1]孙蔚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中国产经,2021(5):157-158.

[2]何韵,梁平,刘曦.商业银行经济资本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J].金融会计,2020(9):60-68.

[3]蔡逸仙,蔡跃祺.商业银行经济资本应用情况分析[J].浙江金融,2018(6):38-43+31.

[4]薛梅.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授信审批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民商,2018(4):22.

[5]于心雨.浅析经济资本管理及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应用研究[J].中国民商,2018(1):23.

[6]潘瑞荣,刘颖.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探索——基于经济资本管理的模型及应用[J].中国内部审计,2017(6):17-23.

[7]杨继梅,孙继巧.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与实体经济——基于不同维度金融发展视角[J].投资研究,2021(02)36-53.

[8]张明龙.市场化进程中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04)89-100.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