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应用 影响因素 国有企业 一带一路 电子商务 商业模式 张家界 影响 新常态下 发展路径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浅谈企业内贸业务信用风险防范

2023-06-08 16:06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赵地  确山县商务信息服务中心

摘要:在企业发展运营过程中,信用风险是最常见的风险之一,且对企业危害最大。基于此,本文以内贸业务信用风险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信用风险具有不对称性、累积性、非系统性以及内源性特点。并就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有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等,同时重点探究信用风险成因及识别方式,具体表现有缺乏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忽略信用风险存在、不能及时有效甄别客户资产信息等,了解信用风险形成因素则对预防信用风险能够提供实质性帮助。另外在查阅相关资料后总结出企业在开展内贸业务过程中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希望能够对各个企业提供一定帮助,及时预防信用风险,减少对企业实质性损害。

关键词:企业;内贸业务;信用风险;防范

随着近几年国际局势动荡,世界经济也呈现出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等特点。部分企业能够在稳定国外贸易的同时,不断开展商品内贸业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但由于商品内贸业务极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影响,价格频繁出现波动,信用风险不断增大。如何有效把握好预防风险和推动企业发展的关系,就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甚至于化解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在开展内贸业务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风险,但其中信用风险尤为明显突出,且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也是实质性的、最严重的。

一、内贸业务信用风险概述及特点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1],顾名思义是指以个人或者企业在形成业务关系后而无力偿还债务或不能履行合约的行为,对企业造成的财产损失风险。信用风险是企业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而内贸信用风险是指工作人员与客户洽谈业务前忽略考察客户资金资质,造成客户无法按时回款或者无法正常履行合约后所导致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不仅会对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造成企业资金链短缺。由于内贸业务信用风险问题而造成许多企业倒闭,信用风险逐渐成为学界专业人士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同时ZEAT模型、营运资产评价模型等针对信用风险的评价形式也逐渐出现,能够及时甄别信用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信用风险而带来的经济损失[2]。信用风险评价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结合科学量化计算方式进行信用评价。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企业在监管等方面实行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则降低会计信息质量,导致信用风险无法及时被识别。

(二)信用风险特点

第一,不对称性。不对称性主要是指用户承担信用风险过程中,预计收益和损失是不对称的。

第二,累积性。累积性是指信用风险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累积,当累积到一定数额后就会爆发。

第三,非系统性。非系统性指的是信用风险难以观测并且可以获取的数据较少。

第四,内源性。内源性是指造成信用风险不仅仅是由于客观因素而导致的,还存在部分主观原因,且客观因素无法导致信用风险产生。

二、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竞争逐渐激烈,内贸业务在追收销售款项过程信用风险也日益明显。坏账、呆账等都会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资金运营发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用风险管理能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强化企业管理信用风险可以有效避免在内贸业务过程中出现拖欠款项、不履行合约的现象发生,利用合同签订审查能够保证合同效力,确保企业资金不受影响,同时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形象,避免企业与客户在进行业务往来过程中出现信用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信用风险管理有助于优化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是强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长期发展生存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信誉度差的企业缺乏认可度,就会加快自身淘汰。为此,企业若想要长期健康发展就必须管理好信用风险,在进行内贸业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客户资料、合同内容、资金流向等内容有充分了解掌握,必要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第三方专业征信机构查询客户信用状况,并定期对自身信誉状况自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信誉度。企业之所以有信用风险现象发生,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内贸业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忽视交易过程中调查客户资信报告,为企业经营带来威胁,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提前对客户进行信誉评估,掌握客户资信状况,可以极大程度避免风险。

三、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及评价方式

(一)信用风险形成原因

信用风险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客户还款期限届满时,客户由于资金状况发生不利变化而影响其履行合约及还款能力,业务工作人员除去通过约定的一般违约条款等方式来保证受偿以外,只能做好提前预防工作。企业信用风险形成原因,国外学界专业人士也结合经济内外部环境进行多方面探讨。结合外部环境来探究该现象,当宏观经济出现变化,经济政策出现不稳定性都会对企业经营带来挑战,企业信用风险就会出现[3]。同时随着近几年国际局势紧张,市场经济需求不足造成企业信用风险现象愈加严重。另外,当经济政策出现不确定性后也会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程度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企业信用风险现象加剧。结合企业内部环境,学界人士以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为出发点分析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有的学界人士认为当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经营规模出现一定问题后都会带来信用风险。其他学界人士则认为当企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较高时、技术及人才专业先进,企业获取利润可能性就会更大,从而出现违约风险概率就会更低。除此之外,信息不对称也会是引发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企业内贸业务与债权人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后就会出现道德风险,加大企业面临信用风险的概率。忽略信用风险存在。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于客户信息管理并不重视,认为不需要单独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忽略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以至于在进行内贸业务过程中对部分重要信息都尚未及时筛选。甚至部分内贸业务人员盲目追求业务量忽视后续账款是否能够收回。个别企业及内贸业务人员虽然认识到管理客户信息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将客户进行筛选,将更多精力放入小客户上,而忽略对大客户信息收集,认为大客户资产丰富不会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但实际上仍然有部分所谓的大客户多次违约、赖账,给企业造成惨痛的经济损失。内贸业务人员不能及时甄别客户信息。内贸业务人员在洽谈过程中,由于“立功心切”,且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就会无法精准判断客户资产信用状况,所获取客户信息资料有限,就会出现判断失误进而选择资产实力不雄厚的客户。另外当内贸业务人员面对能够使得自身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客户时,就会难以抵挡利益诱惑从而忽略对客户资产考察,放松警惕,只想完成业绩,最终无法追回账款导致货款两空。而还有部分内贸业务人员不会定期对客户信息进行考察,认为是老客户已经掌握信息资料,就会忽略老客户资产变化,导致出现信用风险。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由于内贸业务人员掌握客户较多信息,而其他部门职能不同掌握客户部分资料信息,但各个部门之间又缺乏有效沟通,从而无法确保客户资料的信息完整性,导致企业不能及时对客户做出正确判断。

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由于企业缺乏完善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无法对客户整体资料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对客户信用进行动态化监控,从而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工作脱节,对客户信用等级也无法有效确定,从而无法通过相应信用政策去解决问题,大大影响企业资金运营流通。同时,也会对内贸业务人员后续追回账款造成一定困难,加大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也会造成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责任划分模糊,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企业自身局限性造成信用风险。由于部分企业自身发展规模性限制,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造成企业整体信用风险管控不规范。企业工作流程是从全方位角度考虑后形成的企业架构,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现阶段多数企业仍然无法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根据学界人士研究,当企业财务信息质量越高就能够促进企业商业信用提高,相反则会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另外,当企业对内部进行有效控制后企业商业信用水平则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除此之外,企业所采用的不同发展战略也会对企业信用风险产生影响,当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冲击较大时破产率相对较高,企业就会惯于采取保守型发展战略,从而导致信用风险增大。

(二)信用风险评价方式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风险一直以来都是核心内容,信用风险则是企业管理风险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不仅企业会时常面临风险,银行也会面临风险,且伴随业务交易额增大,信用风险就会增大[4]。为此对于信用风险评价方式推陈创新,多种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也日益完善,通过多数定向定量技术、软件等已经投入到各个企业中使用。但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未成熟,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一直在不断探索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价方式。

1.传统评价方式

传统信用风险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界专业人士根据客户信用资质、个人资产等多种因素的探讨,依赖于专业人士的素质,对某些因素权衡后所做出的信用风险评价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以主观方式来评价风险。传统信用风险评价方式在发展推行阶段也形成自身分析体系,常用的主要有5C要素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

2.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

当出现信用风险后所带来的财务危机会使得企业及银行面临巨大损失,能够提前预防,找出风险预警则可以及时判断客户资产财务状况是否满足合作标准。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也就此诞生,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主要是对客户或企业财务状况从系统化、多角度更全面的综合评估、剖析、评价。这种方式主要代表有杜邦财务体系和沃尔比重评方法。前者主要是将净值报酬作为重点,通过资产净利润为核心,对企业利润进行分析;沃尔比重则是对选定的财务比率,通过标准比率分析对比,根据结果指标累积分数获得企业或者客户个人财务资产状况的综合评价,进而确定信用等级。

3.衍生工具信用风险的衡量方法

衍生工具主要是指价值是依托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例如期货、期权等。金融市场变幻莫测,风险也随之加大。衍生工具能够在企业洽谈业务、投资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拓展合作,提高企业经济利益。但是衍生工具同时蕴含着不同的信用风险。例如互换利率和互换货币虽然能够降低利率风险,但需要承受对方的违约风险。因此,衍生工具虽然能够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客户出现财务危机时可以利用虚值合同来履行实值合约。

4.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

多变量信用风险判别模型是以特征财务比率为解释变量,通过数理统计法而获得的标准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提前预测某种事件发生,及时通过信用风险信号,提醒经营者在风险萌芽时期通过有效手段做好预防,避免出现严重危机;使得客户及业务人员能够根据信用风险信号及时做出追回账款、管理投资等重要决策。现阶段,该信用风险评价方式是最为有效的也是金融市场中的主流方式。包括有线性概率模型、Logit及判别模型等,其中判别模型最常使用[5]。判别分析模型是通过研究客户类别的一种分析方式,对若干客户特征财务变量中过滤筛选出信心变量,并形成判别函数,推导出判别函数分类时的错判率。

四、信用风险的防范策略

(一)事前防范

1.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在内贸业务开展前、中、后期开展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不能忽略任何细节性问题,若此时内贸业务人员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则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完善企业各个环节需要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含有客户管理制度、信用管理制度以及资金管理制度等内容业务控制内容,以及相对全面的业绩考核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保证性内容。从整体环节来进行控制,能够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企业在开展内贸业务过程中,内贸业务人员需要对客户资料信息风险识别分析,并制定不同应对信用风险策略。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信用风险评价,对内贸业务整体流程环节逐一排查、控制,避免出现更多经济损失。具体化而言,企业在开展内贸业务过程中可以安排管理人员对内贸业务模式、客户资产信息、企业及客户经营效益等多方面内容审查;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要从法律法规角度去审查业务合同是否具有重大风险隐患以及漏洞;企业财务部门对内贸业务资金流通、资金筹措等方面严格审查。同时企业建立严格的个人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职能及个人职责,确保每个职工能够自觉遵守岗位职责,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互相监督,制约,共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2.充分利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

随着国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要严格规范贸易规则及信用服务,对此也提出更高要求。内贸险主要是为确保国内贸易信用安全,贸易险主要是承担买家信用风险,当买家出现破产、无法偿还债务以及拖延货款等所产生的风险,能够有效缓解由于资金链断裂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内贸险主要功能是当上述信用风险出现后,企业无法及时收回货款造成呆账、坏账,能够根据应收货款及时赔偿损失。自从2012年商务部力推内贸信用险,同时确定承包的保险公司,企业在进行内贸业务合作时,可以通过内贸信用险有效降低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事中防范

1.重视业务合同管理

做好信用风险防范首要前提是重视管理业务合同[6]。对合同内容完善优化,确保双方能够按时约定履行合同,同时根据合同管理方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重视防范合同信用风险,确保企业经济利益不受影响。为此,内贸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必须签订好合同,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能够有效避免信用风险发生。在进行业务合同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视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最终管理隶属管理部门,确保合同内容拟定、审批以及签订等流程符合要求标准,利用信息技术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管理干预,通过有效措施推动合同履行,合同要件不得出现遗漏;拟定合同内容时候要根据企业规定标准及模板进行,若一定要使用客户方模板合同,要与企业合同模板互相比较,并将存在的差异性做出对比及时修正,尽量增添部分利于我方条款内容,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防范后续业务环节中出现信用风险。严格禁止签订出现不公平条款、存在信用风险的合同。第二,签订合同过程中要严格核查,重点核查客户资产往来、工商营业执照以及商品经营许可证等内容。如若遇到特殊情况则征询企业法律顾问意见再做定夺。同时企业也要重视对合同履行期间的监督,分析合同履行效果并及时反馈。若在履行合同期间出现不遵守合同条款、存在欺诈行为、政策挑战等客观因素,可能或已经造成企业利益受损,就需要依据相关程序与客户方协商,根据合同管理权限变更或解除[7]。如若协商失败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减少信用风险。此外,需重点注意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要对客户同一品种的大宗商品采取一单一结清方式,在未履行结束上一合同时,禁止展开新的内贸业务合作往来,避免出现利用新合同遮盖旧合同风险隐患,带来更多风险。

2.关注客户资产信息

对于有内贸业务往来的客户要及早识别并定期拜访客户,对其日常经营及资产变动情况有深入了解。并利用判别方法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对存在资产异常或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及早通过收紧信用等方式,避免出现信用风险,确保业务货款回笼。另外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制定针对性的额度制度,依据信用资产记录、市场经营情况等,区分不同客户,对于个别信用等级较低或单一小客户则限制赊账总额,禁止对客户超额放款。结合企业经营状况和客户市场运营状况及时调整应收货款状态,确保货款与客户资产信息匹配。

3.重视建设信息化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完善业务风控系统,优化企业业务软件系统,嵌入ERP系统到内贸业务流程中,在内贸业务过程中可以动态化提示,并建立国内贸易和国外贸易两个板块,确保内贸业务信息准确反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信用风险。

(三)事后防范

1.完善应收回款制度

对于应收回款工作企业要推行责任管理制度,确保业务款项有专人负责。销售部门主要催收应收款项,对催收记录重点保管;财务组则重点办理资金结算,同时与销售组及时沟通催收状况。并利用函证形式对客户应收款项、票据等款项内容进行核对。利用激励制度明确销售人员业绩考核包括应收回款以及追收额度与最终季度业绩考核挂钩,激发销售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业绩与回笼货款双重的管理方式。

2.完善法务管理

结合客户资产最新情况,利用法务管理对其进行催收、保全资产等程序,以及信用风险程度启动相关法律程序,便于风险管控,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8]。当确认应收货款无法收回后,法务管理人员及时与保险公司洽谈索赔,利用内贸险降低信用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完善内控控制审核制度

企业只有不断完善内控控制审核制度,才能及时识别信用风险,做出防范措施,及早应对信用风险,确保企业经济损失不受影响。为此,企业要定期审核内贸业务流程薄弱之处,完善内控控制制度,优化控制措施,提高内控效果。同时利用考核制度确保内部控制有序实行,重视法制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内部控制法律意识及执行效果,对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则通过法律手段对其追究责任。

五、结语

总之,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最常见的风险之一,若不能及时识别预防则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在开展内贸业务过程中,为有效避免信用风险发生,首先要了解形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有信息不对称、客户信息掌握不充分等,并深入掌握信用风险识别方式。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内贸险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对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及时完善相关制度,重视信息化建设,重视合同管理,确保合同条款内容不存在漏洞等。除此之外,企业要建立国内贸易模块和国外贸易模块,便于及时区分二者信息,避免出现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1]王悦.供应链金融视域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J].甘肃金融,202012):35-39.

[2]郭立仑,周升起.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内部还是外部?——基于KMV及随机森林模型的实证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22361):105-124.

[3]《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权威解读[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21):26-27.

[4]顾婧,胡雅亭.中小企业财务困境与上游供应商信用风险:一损俱损?[J/OL].中国管理科学:1-12[2022-06-10].

[5]王春霞.疫情影响下民营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6):67-70.

[6]郭吉涛,朱义欣.数字经济影响企业信用风险的效应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6):69-80.

[7]陈艳利,蒋琪.营商环境、真实盈余管理与信用风险识别[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9):98-110.

[8]宋莺歌,丁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内贸班轮企业风险识别[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20414):87-94.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