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大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 现代商业杂志 影响 上市公司 创新 农产品 电子商务

管理纵横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管理纵横 >

全国统一大市场利于促进双循环

2023-01-08 20:57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许燕虹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新时代环境下,在构建新型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并以此逐步开拓国际市场,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扩大内需、开拓外部市场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对新型发展格局的建构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供给体系是对需求产生直接影响的一个核心因素,供给质量、供给效率均会对扩大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市场体制缺乏完善性以及合理性是导致供给体系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国政府决定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而加快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切实改善供给体系的质量以及效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进而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优良格局。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利于;促进;双循环

一、引言

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模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型发展路径,立足于国内国际市场,通过科学化的方式打通国内与国际市场循环发展的“堵点”,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融入至全球市场,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投融资方面的占比,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工作,对人民币的市场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新时代环境下,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以及机遇,新型发展格局强调的“国内大循环”主要是指利用国内经济来吸引国际资源,逐步扩大人民币是在贸易结算、国际投融资方面的作用[1]。同时,还要积极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循环在生产、分配、流通等诸多环节的高效化流动,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本质意义上来讲,人民币国际化、双循环建设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建构“双循环”格局过程实质上也是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过程,二者均需要将国内经济作为重要支撑,打通国内大循环是夯实经济基础、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2]

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是指商品、要素、资源等多方面在国内市场进行自由流通,由此形成市场基础制度,并在此基础之上建构是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市场监管水平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市场体系。其具备公平竞争、高效规范等多个特征,可以对各类资源进行高效化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良性竞争格局[3]

全国统一大市场实质上可以利用三个“关键词”进行阐述以及分析,具体如下:

其一,规范。主要是指政府、市场“各归其位、各司其职”,一方面,政府部门不会无故干扰市场发展,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化展现。而对于市场主体的各项行为来讲,均具备有法可依、有制度保障的特征,当明确负面清单之后,即遵循“法无禁止即可行”的基本准则。另外一个方面,若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那么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比如反垄断、投入更多的公共物品等[4]

其二,“公平”。主要是指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比如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无论是在市场准入方面,还是在市场监管、事后惩罚等方面,均应当做好完全统一,切不可进行区别对待。同时,立足于中国市场发展需求,对公平竞争制度框架、政策实施机制进行逐步完善,并制定公平竞争政策、产业协调保障机制等,积极促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工作,确保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得到价值得到充分化展现。

其三,“开放”。主要是指商品、要素、资源等在特定区域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从根源上彻底打破地方保护机制以及“自我小循环系统”,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突出性优势,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更好地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良好格局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产业存在大而不强的特征,竞争力相对较弱,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对该种状况进行改革,积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以及供给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市场体系进行持续改革、创新、优化,为企业实现高效化创新、做大做强提供优良的竞争环境以及制度保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实质上就是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竞争性政策纵深发展的具体体现,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保持经济发展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市场资源配置方面更是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为国内企业营建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改善供给效率,进而为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动力”[5]

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还可以是进一步压缩地方政府部门在土地供应、市场准入等诸多方面政策空间,消除恶性竞争、地方保护等不良问题,使各级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置于服务与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推动地方政府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另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还能够是确保各生产要素实现高效化流通,从根源上打通经济循环发展方面的“痛点、堵点”,而要素的自由化流动还能够帮助企业对各方面资源进行整理,强化自身竞争力,甚至可以快速突破一些“卡脖子环节”,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保障经济循环畅通[6]

第二,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完善化的微观动力机制,能够帮助企业突破更多核心技术,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实现内循环畅通的目的,并且还可以使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得到明显强化,促进外循环。当外循环畅通之后,能够使企业拥有更多接触外部市场、先进要素的机会,对各类资源进行高效化整合,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反,还可以确保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确保国内大循环的高效化畅通。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中国市场”这一超大型市场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要素,使更多的生产要素、产品要素逐步向中国集聚,一方面可以切实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使中国企业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强化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实现国内大循环畅通的目的。最近几年,在中国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的时代环境下,统一大市场这一核心战略资源还可以形成相对更大的谈判筹码,与外部市场进行自由交换,使中国产品以及服务有更多的机会迈向国际舞台,实现促进外循环的目的。由此可见,虽然内循环、外循环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并且还可以实现独立化、高效化运转,但是绝非两个孤立的存在。其中内循环资源可以自由流入外循环,并促进外循环,而外循环资源也可以进入到内循环之中,以此促进内循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稳步推动的环境下,该种内外循环相互赋能、相互促进,以此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实现蓬勃发展的总体目标[7]

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双循环”的举措

(一)加快促进流通体系改革工作,压缩流通成本

第一,对流通体系进行优化完善,构建安全化、高效化的物流网络。在国内各个城市之间构建完善化的物流网络,尽可能地消除对生产要素流通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便商品以及生产要素更好地进行流通。同时,持续提高物流网络的深度、扩大物流网络范围,把农村以及边境地区均纳入到沟通网络之中,妥善解决资源分配不均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另外,在配送端,利用增加配送点数量的形式提高配送效率,并且在城市以及农村交界位置构建完善化的配送衔接设施,以便满足城市配送以及乡村配送的多元化需求。

第二,积极营建优良的流通环境,提高不同区域间的监管与协作。对于那些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而造成的市场分割以及流通阻碍,应当制定合理化、完善化的政策条例,以此加快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协作。同时,在商品、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等诸多方面也应当强化合作,打破该类贸易壁垒,各地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还应当遵循“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可以在不同地区、行业准入方面实现公平竞争。另外,持续推动区域间的监管与协作,构建合理化、科学化的信用追踪体系,在多个地区之间建构数据分享平台,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共用共享的目的,对各类套利行为进行严格化打击,进而营建一个稳定、和谐的市场环境。在技术以及数据流通方面,还要对技术以及数据交易机制进行持续优化以及完善,对各类要素进行科学化配置,利用是构建完备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形式加快推动技术在区域间的流通,对技术交易市场进行高效化整合,进一步完善数据与技术交易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工作[8]

第三,对流通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绿色化流通体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逐步提升,传统流通方式已经是无法实现对是各个领域全覆盖的目的,应当结合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来创新优化流通方式,将线上与线下进行深度融合,促进流通体系、流通方式逐步趋向于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另外,在持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的基本理念,积极开拓具备中国特色的绿色流通体系,并鼓励以及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利用绿色网络实现对各类要素的运输。

(二)统筹协调,营造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环境

    第一,高度注重创新工作,为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提供新途径。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技术被广泛化应用,市场壁垒、贸易堵点等也逐渐“消失”,并由此构建了网络化的市场结构,该方面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一方面要强化关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模式的监管,严厉打击垄断以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另外一个方面,要做好市场发展模式创新工作,确保平台经济在突破地区封锁、开展市场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统筹协调,引导地方创新以及区域一体化探索。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顶层设计工作,并且还要在国家层面进行统筹推进,鼓励地方进行创新,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要率先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以便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优良基础。另外,对于是那些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还应当给予一定的优惠,推动其更好地融入至全国大市场。

第三,注重引导以及监督评估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工具。积极借鉴与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南以及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做好经验推广以及成功经验分享工作,制定高效化的激励措施,充分展现中国超大规模统一大市场的优势,进而构建新型发展格局。

(三)持续提高劳动力保障水平,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一,发挥法律保护作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监管机制。利用立法的形式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对于目前劳动力法律体系未实现全覆盖的领域展开研究以及探讨,做到查漏补缺,制定与中国发展需求高度相符的法律体系。同时,对劳动仲裁以及劳动监察机制进行完善,积极引入监管科技,利用先进化的技术手段来遏制、管控劳动力市场中的不良现象,切实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劳动力的合理权益免受损害。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消除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向性,切实强化劳动力市场的治理能力,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障水平,针对流动人口制定合理化的保障措施,减缓劳动力分割现象。同时,确保社会保障资金充足,并做好资金监管工作,社会保障资金与保障效果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所以在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资金收支管理工作、资金用途等进行严格化监管,及时发现资金流动方面的各类风险,防止出现资金空转、社会保障资金被随意挪用的问题。

第三,持续完善劳动力培训体系,缓解劳动力市场方面的供求矛盾。的 对于农村、城市所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不匹配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处理,首先是要做好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训工作,构建与农村市场发展高度相符的培训体系,并围绕就业需求开展有目的性的技能培训,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劳动力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其次,构建劳动力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高效化沟通,减少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开拓就业信息获取途径,使劳动力供求双方的匹配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结束语

现代开放型国家的经济循环系统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是国内循环、其二是国际循环,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侧重点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二者缺一不可。国民经济循环系统保持畅通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实现健康发展,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则是一个重要前提以及基础。在逆全球化、俄乌冲突、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中国应当坚定信念,展现出坚定的改革开放的决心,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此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化、繁琐化,所以应当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国内大循环的畅通化机制,将堵点、痛点全部清除,逐步提升对外开放工作水平,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互通,确保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进而实现稳定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淼杰,季煜.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价值意蕴及路径探析[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2022-9-30].

[2]周文,李亚男.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OL].改革与战略:1-13[2022-9-20].

[3]薛军,郑毓铭.统一大市场与共同富裕:基于地区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05):14-21.

[4]白太辉,毛华兵.马克思流通理论视角下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J/OL].当代经济管理:1-11[2022-8-29].

[5]汤蕴懿,李方卓,梁伟豪.数字经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逻辑、政策过程及主要路径[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2,23(04):37-50.

[6]杨杨,徐少华,杜剑.数字经济下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及矫正[J].税务研究,2022(08):18-22.

[7]张群,邱斌,孙少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全球价值链重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4):93-106.

[8]隋福民.交换视角下中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升级路径——以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分析背景[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2(04):62-71.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