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旅游发展战略之探索
赵明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本文为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课题《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旅游文化的融合研究》(课题编号TYEPT201460)资助。 摘要: “一带一路”战略化发展目标的提出,可以有效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运行及发展,实现亚欧大陆各个国家之间的稳定交流,同时对边境的经济及旅游资源发展也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边境区域环境下,边境地区是我国与邻国的联系纽带,在“一带一路”边境旅游环境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优势性。文章在研究中,将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性内容作为研究重点,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经济创新进行了分析,同时将云南地区的旅游经济作为研究对象,核心目的是通过对边境旅游的项目优化,促进边境经济的战略化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边境旅游;发展战略;云南地区 “一带一路”战略化发展目标的构建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以及旅游行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云南省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在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旅游产业的运行对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边境区域旅游的背景下,应该重点开发试验区域的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国际合作环境下的战略性发展目标,保证“一带一路”理念下国家对边境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为边境区域的经济运行及创新提供有效依据。因此,在现阶段边境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就应该充分发挥出边境区域旅游产业中资源的优势性,从而为云南边境旅游的创新提供稳定依据,加快旅游项目的建立,促进云南边境区域中旅游产业经济建设及区域环境的稳定发展。 一、“一带一路”概述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构建是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并促进海路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经济化共同发展项目内容,该策略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在进行“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实现民心之间的相互沟通,通过不同民族之间的稳定交流,为社会经济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一带一路”构建的环境下,其范围涉及到了亚欧非大陆,因此可以发现,在丝绸之路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其经济形式贯穿于北、中、南三条线路,在这种战略性发展目标营造的环境下,为全球经济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在“一带一路”运行理念下,其基本的产业结构成为区域结构转型的基本需求,在这种战略背景下,通过旅游行业的创新,可以为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的项目投资提供稳定性的支持,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边境区域的经济及区域文化的创新发展。 二、“一带一路”对边境区域的影响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响应,开放更多的边境口岸是我国区域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同时可以为我国边境地区基础项目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在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现阶段已有多个区域的边境城镇通过与境外区域的发展结合,构建了密切性的贸易往来以及旅游项目合作,成功改变了边境区域中的闭合性经济圈,但是,在边境旅游产业运行的环境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资源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中的基础贸易以及通信设备的项目构建,从而使旅游产业的构建为边境区域的经济创新提供有效依据。 同时,在“一带一路”产业发展以及边境区域产业结构构建的环境下,应该合理改善项目的分配机制。边境区域在结构优化的环境下,不论是我国经济还是与边境区域相邻国家的经济形式,都会受到产业结构的冲击,旅游产业会在发展中受到区域、经济以及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为其经济化的产业构建造成制约。而且,在现阶段边境旅游产业构建的环境下,也并没有形成稳定性的运行模式,边境旅游业的内涵以及外延也呈现出不断丰富及完善的发展状态,这也就为我国边境区域的旅游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在边境旅游项目构建的环境下,存在着跨境旅游合作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与以往的边境旅游项目不同,其主体性更为清晰、产业结构更为多元化,而且所涉及到的空间及项目更为具体。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边境的旅游发展现状 首先,吉林省边境旅游的市场规模呈现出逐渐扩大的发展状态,实现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吉林省边境区域旅游项目的收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俄边境旅游的持续性发展,我国公民赴俄旅游的团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朝边境旅游逐渐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其次,边境旅游的项目不断增多。伴随边境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边境区域的旅游人数逐年增多,使吉林省的各个旅行社推出了丰富性的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例如,构建了中朝自驾游、中俄环形跨国游等,成为了边境旅游环境下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种多元化旅游资源下,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基本需求。再次,边境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完善。伴随边境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吉林省边境区域旅游有了明显的改善。最后,游客人均的消费水平较低。在现阶段吉林省边境旅游区域建设的过程中,住宿、餐饮以及交通等是人们消费中的必然支出,而且,在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项目以及旅游产品等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其基本的结构存在着不足的现象,所以吉林边境的旅游产业也就面临着不断提升的发展状态。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的边陲区域,是我国安全战略管理环境下的基本区域,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及分析,西藏一些区域尚未开放。伴随西藏区域的经济发展,西藏旅游产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分别是西藏与内地关系转变为相互合作、由单项开放转变为双向开放、由单向开放转变为全面开发以及西藏开发逐渐重视由内向外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使西藏区域的旅游产业呈现小型化以及家庭化的发展状态。而且,在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旅游交通产业的运输设施相对较多落后,西藏边境区域交通呈现出铁路、公路及交通一体化的发展,但是,边境区域的交通道路只有两条,经常会受到自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导致边境区域的游客在出游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严重的影响到了游客的身体及心理状态。西藏边境区域中的宾馆设施较为落后,在一些区域中宾馆的数量有限,从而对西藏边境区域旅游和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例如,西藏地区的樟木镇有50多家旅店,在平常基本上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但是,到了旅游旺季经常会出现宾馆饱和的现象,从而为旅游产业的运行及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梁,较为注重边境资源的开发,伴随旅游产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塔克什肯口岸等采用了常驻户口人员签发边境通行证的形式,人们组团前往该区域进行边境游活动,逐渐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工作基础。近年来,新疆地区与沿线国地方政府签订了系列协议以及合作机制,通过双方过旅游产业的积极调动,为边境区域民族关系的融洽营造了良好空间,同时也为新疆边境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但是,在新疆边境区域旅游产业运行的环境下,仍然存在着一些限制性的因素。伴随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发展,人们对旅游产业的需求逐渐增大,在法律制度规定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我国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将《旅游法》作为基本核心,充分满足了游客以及区域旅游产业的基本利益。但是,由于边境旅游产业的特殊性,针对新疆旅游的消费权益仍然存在着一些困境,第一,在《旅游法》执行中,仍然缺乏可操作性以及可实践性的制度内容。第二,旅游合同不是有名合同,由于合同建立的不规范性,导致边境旅游产业中一些项目的执行存在着规定不合理的现象,而且,在边境旅游产业发生纠纷的环境下,旅游合同作为与不同国家纠纷连接的重要依据,在《合同法》中缺少对旅游合同的规定,从而为边境区域旅游产业的法制化构建造成了制约。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边境旅游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边境线较长,有4060公里,和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并且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云南省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跨境而居。云南的边境旅游资源众多,首先,云南边境旅游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边境是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通商文化以及抗战历史文化的融合,由于云南口岸的历史悠久,云南边境区域的陆路被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云南区域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资源。其次,云南边境旅游中的自然旅游资源。云南边境地区跨度较大,其自然地理条件相对复杂多样,区域中包含了壮丽的大河山川。由于云南地区的光能充足、热量丰富,而且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使云南区域成为旅游的重要区域。最后,云南边境旅游中的民族风情资源。云南边境口岸是极具特色区域文化,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跨境而居的民族占全国总数的一半,由于不同民族文化逐渐的差异性,实现了边境邻国居民通婚、互市以及互婚的发展状态,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形成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目脑纵歌节以及苗族的采花山节等,这些节日也都成为促进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边境旅游发展战略 (一)构建创新性的边境旅游统筹管理机制 在现阶段边境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的环境下,应该认识到区域的复杂化发展特点,通过对于区域的基本现状的分析,进行旅游产业的统筹及规划安排,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在整个边境旅游产业运行的过程中,以云南边境口岸为例,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云南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的协调机制,在边境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下,为了保证云南边境口岸旅游产业的协调性发展,就应该构建科学化的决策管理机制,通过快速、高效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为云南边境旅游产业的创新提供良好依据。云南边境旅游产业构建中,也应该对跨境旅游进行合作,通过双边政府的有效协商,进行旅游、交通、文化以及环保等问题的综合分析,合理协调云南边境地区各级部门与邻国政府之间的关系,构建稳定性的旅游产业联合执法机制。第二,进行云南边境口岸旅游发展的合理规划。在云南边境旅游产业合理规划的环境下,应该全面考虑云南边境区域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旅游资源等问题,构建超前性以及预见性的云南边境口岸发展计划,保证边境旅游在合理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在规划的过程中,旅游开发者应该认识到旅游产业中地理环境的复杂性,注重与不同区域的统筹协调,从而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及旅游结构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第三,实现云南边境口岸旅游市场管理机制的创新。伴随旅游产业的运行及创新发展,边境旅游应该在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性的产业结构,通过资源的整合、优化以及旅游资源的充足,稳定市场定价基本需求,构建创新性的边境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二)合理落实边境旅游的法律规范 伴随边境旅游产业的运行及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的新问题以及新矛盾,同时也是保证边境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因此,在现阶段边境旅游产业构建中,就应该构建全面性的法律机制,实现以下几种制度形式:首先,边境旅游产业中应该全面贯彻《旅游法》中的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边境旅游管理办法》、《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等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国家以及云南边境区域的环境保护机制以及水污染防治机制,依法实施环境生态保护环境下的监管制度,实现对边境区域旅游产业经济的全面性把控。其次,实现边境口岸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在边境旅游产业构建中,应该放松出入境的相关政策,简化人们通关手续,构建便利性、快捷化的边境旅游环节,从而为边境旅游的结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而且,也可以根据云南边境口岸旅游的现状,进行落地签证以及免签证政策的执行,允许我国公民在云南边境口岸办理落地签证,同时也可按照边境护照的办理经验,允许外籍公民持普通护照入境旅游5-7天。在土地政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对旅游项目以及旅游区域建设问题的分析,规划旅游用地的征地范围,在此基础上,应该禁止其他旅游污染项目的出现,确保重大旅游项目资源的合理开发。在边境区域旅游财政税收管理制度分析中,边境旅游区域应该建立专项的旅游发展资金,将其项目运用在旅游投资、项目管理的环境中,从而为旅游产业的的项目经营及旅游结构优化提供支持。例如,云南边境区域的政府部门,应该实现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投资项目融合的旅游产业运行结构,通过对旅游产业的合理引导,提高边境旅游的宣传机制,增加旅游区域的经费投入,从而为云南边境口岸旅游产业的运行提供良好的保证。 (三)构建完善性的边境旅游科技管理制度 伴随边境旅游产业的运行,要想实现该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就应该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下,进行科学技术的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的优化,将基础设施建设运用在技术管理环境下,充分发挥出边境旅游环境下旅游规划、旅游基础设施构建以及旅游资源管理环境的稳定发展,提高边境口岸旅游产业的科技含量,实现边境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创新技术完善的环境下,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构建云南边境口岸的旅游数据资源库,在云南边境旅游产业运行及信息资源开发的环境下,应该构建信息化的产业结构,将云南边境旅游产业作为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数据,通过对边境区域旅游目的、旅游景点以及旅游商品等资源的分析,进行交通、酒店以及旅行社等服务信息的构建。第二,有效提升边境旅游区域的建设水平。伴随区域旅游产业的建设及发展,边境旅游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发展状态,因此,在现阶段产业机构下,应该合理运用声、光以及电等技术进行资源的开发,构建先进的技术形式,引进生态交通技术、生态厕所技术以及生态安全援救技术等,从而为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构建提供有效依据。第三,构建边境化的旅游市场营销信息平台。伴随云南边境旅游产业的优化及发展,应该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模式,在整个网络环境下,通过对旅游信息的发布、旅游产品的宣传以及旅游服务体系的咨询,进行电子化旅游产业项目的结算,从而为网络环境旅游产业的运行提供有效依据。同时,在边境旅游信息网络环境构建下,应该构建参与性的信息交流平台,向旅游主管单位以及旅游企业反映真实的边境旅游状态,构建动态化的旅游产业项目,实现旅游产业的科技性创新。 (四)合理推动旅游产业的区域合作化发展 对于云南边境区域而言,其旅游资源虽然相对丰富,但是,与内地的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相对较低,而且服务水平较差,导致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为区域旅游竞争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制约。因此,在现阶段云南边境旅游产业构建中,在“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影响下,应该构建区域化的合作模式,通过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的跨国性旅游合作,构建区域化的合作管理模式,突出区域旅游的产业化特点,提升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边境区域旅游产业运行的环境下,越南边境应该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国性合作,定期举办工作会议,协调边境旅游产业的问题化,构建良好的边境旅游品牌,深入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实现旅游资源以及边境旅游市场的个性化创新。而且,也应该认真开拓精品跨国旅游线路,充分认识到旅游消费项目以及相关环节的设计安排,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化效益。第二,中方可以在毗邻国区域建设边境旅游办事机构,其主要的任务是有效解决边境旅游环境下所出现的问题,规范并通报边境旅游人员的数量、流动状态以及通关状态,实现边境旅游市场的合理开发。边境旅游管理部门也应该与政府将进行稳定性的合作,通过与政府的联动性发展,构建整体性的项目营销环节,提升政府形象,从而为边境区域旅游产业的文化交流提供联动性的创新机制。第三,合理强化境内复地与区域将的交流合作。在云南边境旅游产业运行中,应该与广大的腹地旅游区域进行联动性的结合,构建景区景点旅游产品的开发,确定旅游线路,稳定推动联动性的联合营销项目,从而为旅游产业自身结构的优化提供有效依据,边境区域旅游部门应该积极争取客源互流,实现旅游环境下的产品互补。而且,在云南边境区域旅游项目构建的过程中,也应该进一步扩大产业的结构,与当地的旅游社区进行稳定的联合,实现云南边境口岸及旅游产业的整体性发展,为边境区域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空间。 结论 总而言之,在边境旅游产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在“一带一路”战略性发展目标的环境下,结合边境区域的旅游产业特点,进行旅游产业优势资源的分析,将旅游产业的运行现状作为重点,提升区域环境下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在旅游产业规划中,应该合理整合旅游区域的资源,将边境口岸的深度游、特色游以及异国游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形成“一带一路”环境下战略性旅游产品的创新优化。同时也应该加强旅游产业的交通网络体系,通过对口岸之间的联动性分析,进行边境区域、边境口岸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为边境旅游旅游产业的结构规划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明确方向,而且,在这种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环境下,也可以促进边境口岸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艳丽,王昱.“一带一路”背景下吉林省边境旅游发展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02:14-16+39. [2]裴鸿娟.我国边境旅游管理研究现状及拓展思路[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06:19. [3]徐宁,图登克珠.“一带一路”背景下西藏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47-152. [4]李燕,李继云.“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云南省和越南之间的旅游合作[J].经济师,2016,07:126-128+131. [5]张响.“一带一路”新战略下我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机遇与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5,47:178-180. [6]孙美玉,崔哲浩.图们江区域边境旅游客源结构与游客行为研究--以赴俄中国游客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7]孔璎红,廖蓓.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J].东南亚纵横,2010(3):99-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