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与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017-07-20 22:1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祝扬  吴兰兰   陈黎  刘欣如  张阿岚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质量追溯机制作为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而农产品因其特殊性,从种植到消费环节都存在各种质量风险问题,因此建立农产哦可追溯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以机制商业运作模式为切入点,紧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实际,从外部推动力机制构建、全面约束机制构建、质量管理体制与质量追溯机制互惠共生3个方面健全质量追溯机制的运作,使各种机制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质量追溯机制;商业模式;推动力机制;全面约束机制

引言:本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注重农产品由“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应运而生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发展至今,技术已经相应成熟,得到推广切实可行。而实际上,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的长期建构却不容乐观:往往是一方面一批批尚未参与建设的企业在积极申请建设,另一方面一批批已经建成的企业在慢慢停止使用,真正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要求长期坚持运行,能为农产品食用安全提供保障的企业较少。其原因不仅仅包含消费者认知不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等基础性的外部问题,更包含了其商业模式构建不合理等内部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概述

    质量追溯指利用已记录的标记可以追溯食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处场所等情况的能力。

    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指通过收集包涵整个食品生产链的全过程(从原材料产地信息、产品加工过程、直到终端客户的各个环节)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建立起来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准确详细的有关食品信息、帮助生产者确定产品的流向、便于对产品进行追踪、回溯和管理的食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体系。

二、国内现存质量追溯商业模式分析

(一) 国内农产品质量追溯商业模式

    从国家农业部正式提出逐渐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由政府主导的农产品追溯机制,比如由国家农业部从生产环节切入,从而主导建设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主要有四个追溯机制:全国种植业产品追溯体系、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第二类是由社会组织主导的农产品追溯机制,比如国家物品编码中心建设的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建设的食品安全监管、追溯与召回公共服务平台等。

第三类是由企业主导建设的农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如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网,北京永杰友信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乳品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北京普沃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建设的肉品、蔬菜智能追溯网等。第四类是由千万家食品生产企业自主建设的公司内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

(二)现存商业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国内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运营体系及商业模式中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查询不方便;查询信息不完备,缺少参考价值以及权威性;消费者对其认知度低,追溯习惯并未养成;可追溯产品不普及、价格高,消费群体较少;系统开发成本高、认可度低;缺少统一平台,各部门分段管理形成孤岛,难以完整的追溯;标准不同,没有统一标识串连起供应链各环节。

    而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肯定的是,农产品溯源系统在技术方案的完备性没有问题,但在应用的细化和深入方面还有待探索与突破。目前的情形看,追溯系统初步推广宣传效果力度不够,消费者对溯源食品追求的意识尚未形成。而这些多是基础性的工作,相信随着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化已立法等法律措施不断完善,社会风潮逐渐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这些阶段性的问题将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研究的深入,不断改善甚至消失。

     同时,从上述内容可知,农产品追溯系统商业运营模式方面的研究存在空白,而这点却是对质量追溯机制长远发展起到确定性作用的。本文将根据调研结果综合分析,从外部推动机制、全面约束机制以及可追溯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互惠共生三个方面,提出对农产品质量溯源机制的创新研究。期望有助于农产品质量溯源机制的开发与研究。

三、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农产品的保质期较短,销售的时候要保持商品的新鲜度,也需要对农药残留、细菌数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农产品在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容易损耗,因此,建立可追溯系统,随时了解商品的状况,控制物流过程,保存商品各项检测记录,对于运营商和消费者都是必须的。

(一)建立健全外部推动机制

本课题组于2016101日到10日于浙江省磐安县进行了调研,与当地农户与农业企业进行了深度沟通。调研发现,几乎没有农户会主动引入质量溯源技术,促使农户实施质量追溯机制的对象是其下游的农业企业。而根据国情,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加之企业的供货商和销售对象对质量追溯机制的认识不足,企业在缺乏内部经济动力的同时,市场的经济效益也并不显著。因此,在追溯系统构建推进的前期,政府有必要介入,成为促使企业实施质量追溯机制的主要推动力。政府需要建立合理的动力机制,通过政策补贴、人才引进等方式促使企业推动追溯机制的构建以及机制的长期运行。

 在后期,也就是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得到充分发展,产业经济效益得以凸显的时候,此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实现产品和同类产品差异性、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是企业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主要动机。此时,市场因素将代替政府成为企业维系追溯系统的主要动力,企业的自主性被充分发挥。

(二)建立健全全面约束机制

 约束机制主要目的在于约束整个产业链运作合乎规则,防止虚假信息。避免道德风险,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约束机制的建立包括责任追溯机制和监督预警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机制,要求对各类农产品基地实行档案和身份记录,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的质量可追溯,并建立对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者问责制度,形成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追溯制度,从根本上杜绝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监督预警机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机制,要求适应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环节较多等特点,及时有效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产品产量等开展监测、追踪、量化分析、信息通报和预报,建立起一整套针对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功能系统,力争所预测的结果前瞻而精准,所提供的应对措施及时而有效,将可能发牛的危害及短缺风险尽量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三)确保质量追溯与质量控制管理的互惠共生

    单纯的质量追溯并不足够彰显溯源农产品的内在价值,而将食品可追溯性质与食品质量控制相结合,能够有效增强消费者信心。

    质量控制管理可以引入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也可以根据自身农产品的特性构建。其中,食品安全认证体系指由认证机构证明某种食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食品通过认证机构认证后可以使用认证机构制定的认证标志,主要包括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技术开发、体系构建、程序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投入了大量成本的和资源,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质量溯源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两个体系在农产品安全管理中的目标、功能、主客体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两者的联合监管具有可行性。探索食品安全认证与追溯的互惠共生,需要从监管环境出发,明确管理体制和制度保障,分析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外部推动机制、全面约束机制的构建以及可追溯系统与质量管理系统互惠共生的建立,是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能够良好长期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说,农产品可追溯机制涉及到农民、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监管者等诸多利益群体,其开发与推广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利益群体协调的问题。同时,每类产品、每个行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合理的体系机制,没有现成的实例可照搬。然而,随着《食品安全质量法》的出台,在国际重视政府支持的利好背景下,相信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3

[2]周应恒,耿献辉.现代农业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3

[3]吴林海,徐玲玲,王晓莉影响消费者对追溯食品额外价格支付意愿与支付水平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经济,2010(4)77-86

[4]王可山,赵剑锋,王芳.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36—139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