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问题分析
侯雨 张兆伦 蒋立 军事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的特殊性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给养保障条件、加强炊管队伍建设,提高炊管人员业务能力、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强生活自补能力、建立区域化副食保障中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对策措施 给养保障是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内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高原官兵遂行各项任务的基础,与官兵利益息息相关。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不仅是为了满足官兵平时生活、训练需要,更是为了保证官兵有健康的体质转入战时状态。如果给养保障做不好,饮食保障跟不上,一方面会影响到官兵的身体健康和思想情绪,另一方面则会影响部队的安全稳定。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采取各种措施,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让官兵吃得营养、可口、安全,以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的特殊性 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复杂,生存环境恶劣,对该地区部队给养保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内地部队给养保障有较大的区别。因此,要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首先要分析青藏高原特殊环境对官兵身体机能、营养代谢、给养物资筹措等方面的影响。这是能否有针对性的提出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对策的关键因素。 (一)高原气候条件复杂,影响官兵营养代谢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具有海拔高、氧气含量低、气压低、高寒、强太阳辐射、昼夜温差大等特点,这些环境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官兵营养物质代谢,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代谢较正常情况下发生改变。以碳水化合物为例,在消耗等量氧时,碳水化合物产能高于蛋白质和脂肪,最能灵敏地适应高原代谢变化。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官兵食欲会明显下降,食物的摄入量减少,会导致葡萄糖吸收减缓、血糖降低。因此,在初入高原时,加大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能使人体的动脉含氧量增加,提高机体在缺氧低压条件下的换气作用,可明显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症状程度。 (二)农业发展缓慢,部队给养物资筹措受限制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高原极寒气候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繁殖慢、数量少,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地品质差,复种指数高,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根据数据资料显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耕地面积分别为58.8和24. (三)高原气候恶劣,给养物资储备条件差 青藏高原幅员辽阔,部队驻地分散,远离城镇,经常性的就近采购难以实现,加之高原气候复杂多变,调运渠道单一,导致给养物资调运的间隔时间偏长,部队日常所需的给养物资大多依靠日常储备。高原昼夜温差大,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迅速,易导致食材腐烂、脱水;夜晚气温又迅速下降,某些含水量较大的生鲜食品,如水果、蔬菜,容易冻烂;某些罐头食品,因热胀冷缩容易冻裂。 (四)高原低压、缺氧,膳食制作受影响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二、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主副食就地筹措困难,伙食调剂难度大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当地农副产品产量不够丰富,农产品市场不够完善,加上冬季时间长,给当地驻军就地筹措主副食带来困难,为此,不得不用肉类、蔬菜、水果罐头替代鲜肉与蔬菜和水果。由于供应的罐头品种少,通常只有红烧猪肉罐头、午餐肉罐头、回锅肉罐头、酸辣菜罐头、辣味雪菜罐头等几个有限品种,加上罐装食物的口感没有生鲜食物加工制作的口感好,给部队的伙食保障与调剂带来较大难度。 (二)办伙规模小,伙食保障效益差 目前,全军多数单位以营为单位组织伙食,青藏高原地处西南边陲,幅员辽阔,大部分部队远离城镇,分散在哨所、兵站、泵站、雷达站等偏远地区独立执勤,人数较少,驻地间隔较远,没有生活服务中心做依托,只能选择以连或排为单位组织伙食。这种小规模的以连或排为单位组织伙食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占用兵力多。二是物资消耗浪费多。在保障相同的人数就餐前提下,以连或排为单位组织伙食,必然导致灶多耗费燃料多,剩余饭菜多,浪费粮食多的现象发生。三是饭菜质量差。以连或排为单位分散起伙,加工量少,炊管人员少,很难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往往主食或副食加工制作由一人承担,要提高饭菜质量确实有一定难度。 (三)培训与激励没到位,炊管人员素质弱 受编制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部队炊管人员业务能力与部队需求存着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一是培训不及时。由于青藏高原部队缺少专门的培训机构,加上部队较分散,经费限制,各级部队对炊管队伍的培训不重视,往往较长时间没有对炊管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培训内容较为单一。培训内容局限于烹饪知识、种养技术等,对炊事装备器材相关技术培训重视不够。。三是激励政策没跟上,炊事人才保留难。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炊事人员劳动强度大,加上激励机制不完善,对一些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贡献较大、口碑较好的同志,没有给予表彰、奖励等应有的激励;对部分不思进取、消极工作的同志,缺少必要的鞭策手段,使得干好干差都一样,客观地影响了炊事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的对策措施 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抓好给养保障的每一个环节。要从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夯实高原部队给养保障基础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给养保障条件入手;通过改革主副食保障方法,建立区域化副食保障中心,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科学制定食谱,加强炊管队伍建设等措施切实搞好高原部队给养保障,满足部队官兵饮食保障需要。 (一)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给养保障条件 做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工作,提高给养保障效率离不开必要保障条件与手段,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给养保障条件,为作好给养工作奠定基础。首先要加强给养信息化建设,提高给养保障效率。信息化是做好给养工作,提高保障效率的重要手段,青藏高原部队应抓住时机,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给养信息化保障系统,实现保障资源可视化、业务管理网络化、供应保障精确化,满足给养保障需要。其次要加强食堂建设,为官兵提供良好工作就餐环境。 (二)加强炊管队伍建设,提高炊管人员业务能力 炊管队伍是搞好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给养保障水平与伙食质量优劣。要采取多种途径提高青藏高原部队炊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搞好部队给养保障奠定基础。首先要主动争取总部政策和经费支持,要做好物资、装备和经费保障的预算;其次要制定周密详细的培训计划,要根据青藏高原部队的保障特点、环境气候要求等制定培训计划,要增强计划的可行性、针对性和前瞻性,突出当前青藏高原部队给养保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三)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增强生活自补能力 军队开展农副业生产是我军优良传统之一,其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补助官兵生活,为提高部队保障力和战斗力服务。青藏高原部队应切实将农副业生产作为改善基层官兵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和落实部队农副业生产长期发展规划,调动高原部队官兵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农副业生产,为改善部队生活创造条件。 (四)建立区域化副食保障中心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部队实行实物供应,肉类、蔬菜、水果保障以罐头为主,部队缺乏足够的生鲜肉类、蔬菜、水果供应,在冬季更是如此,部队伙食调剂难度大,导致驻青藏高原官兵缺乏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应在青藏高原部队建立区域化副食保障中心,对部队所需副食实行成品、半成品供应,以满足部队伙食保障需要。 参考文献: [1]熊连升,张俊. 以现代军营饮食文化为牵引提升给养保障软实力[J].军需物资油料, 2010.02 [2]徐欣,熊亮.军用食品管理手册学[M].海潮出版社, [3]李晓莉,刘士军, [4]王崇文,史士勇,马文涛. 实施副食品集中采购 伙食费管理效益显著[J].后勤工作研究, 20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