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内部控制 互联网 新零售 财务管理 发展策略 小微企业 发展现状 大学生

全国流通经济

当前位置:主页 > 全国流通经济 >

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的发展瓶颈及策略探讨

2024-11-26 17:2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程浩伟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 昆明 651701)

摘要: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业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数字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农产品流通应加快向智慧物流现代化转型方向发展,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农产品流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分析和探讨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的发展瓶颈及策略对助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创效均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经济;发展瓶颈;农村经济;农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占据着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农村农业发展历来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农产品流通量和物流总额日益增长,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诸多方面,农产品流通均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农产品流通无疑架构起了农产品生产销售与市场消费的桥梁,是连接“田间”和“餐桌”的纽带,然而从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现状来看,仍存在交通网络不健全、物流设施不完备、市场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农产品流通环节中面临的发展瓶颈已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本文将对这些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面临的发展瓶颈

1.标准化程度偏低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缺乏统一而规范的生产标准,加之未能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导致不同生产主体所生产的农产品在质量上参差不齐,即便是同批次的农产品,个体质量也有着较大差异。甚至存在以次充好或假冒同类产品的现象,给消费者选购带来了困扰。二是农产品溯源把控不规范。农产品产区分布广,不仅不同产区生产的农产品在体积大小、重量、外观色泽上差别较大,而且其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加之一些农产品在包装上未能清楚说明产品性状,甚至未经过正规检测与检疫就直接上市销售,其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出现问题后消费者难以维权。三是缺乏统一标准的基础物流设备及技术,以致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不仅出现包装、装箱等材料大小不一的现象,而且无形中花费了更多时间,延长了农产品流通、周转过程。由于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其在流通环节中损耗率较高,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尤其是在国际贸易中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明显[1]。农产品的包装、标识标签、卫生检疫、绿色标准等在农业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意味着农产品在出口流通时可能面临额外的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流通技术不高,有待提升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虽对农产品进行了处理加工,但由于加工技术和工艺的不够先进,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给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有些农产品至今还以祼装、散装的方式来销售,未对生鲜农产品加以分级包装,有些即便采取了分级包装,但应用或引进的包装工艺欠先进,所采用的保鲜措施不够到位,农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完全保证。此外,冷链技术作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因欠缺统一标准,无法实现对数据的高效采集和监管,农产品不同于日用百货等其他商品,其保质保鲜有着很强的时效性,若未按标准温度对其加以保鲜处理,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冷链设备如未按特定标准来执行,就会在衔接环节中出错,不仅数据传递会受到影响,而且不能发挥出冷链技术的优势。

3.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

从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来看,农超对接和产地直销的模式占比仍然不足,农产品流通存在流通环节多、流通主体多、供应链长等问题,直接导致流通成本高。农产品从产地到最终销售往往需要经过“生产地→农村批发市场→县级批发市场→冷库→超市”这样一个流通过程,最后才能到消费者手中[2]。由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涉及的中间环节过多,中间分销商层层加价,不仅造成农产品价格增高,影响其销量,而且流通环节多、过程长还增添了农产品损耗的风险,一些对保鲜度要求高的农产品若采取的保鲜措施不得力不到位还易在冗长的流通过程中发生变质。并且农产品流通环节和中间商越多,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均不得不人为增加,无论是农产品的运输还是装卸和分拣,均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时间,流通过程中每增添一个环节,不仅农产品的新鲜度就会打一次折扣,而且其价格也会随之上涨一层。由于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不合理,其供应链竞争力也会因此下降,最终成为农产品流通经济发展中的阻碍。

4.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备

伴随我国人民收入的逐渐增长,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对于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在保证农产品足够新鲜和营养不流失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现象十分突出,各地区冷链设施分布不均,欠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且冷链物流设备及其技术水平均不高,农产品的全程冷链运输及存储尚难以完全实现,这导致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变质、腐烂,损失严重。此外,农产品仓储设施不足也限制了农产品的储存能力和销售半径。

5.市场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

农村地区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市场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农产品的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其销售和定价则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农产品流通中存在信息共享性较差的问题,农户难以实现对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并作出判断,以致在销售农产品时往往无法准确掌握市场需求和行情信息,导致农产品供求失衡,价格波动较大,给农户销售农产品带来较大风险,出现农产品滞销的现象。例如,2023年5月,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的果农因为水果滞销,将大量的荔枝倾倒在高速公路上,堵塞了交通,引起了警方的干预和媒体的关注。这样的事件不仅损害了果农的利益,还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安全,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水果滞销涉及到水果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水果属于易腐烂的食物,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将其运送到市场上,以免引起损耗和浪费。然而,由于我国水果的产地和消费地分布不均,水果的运输距离较远,物流运输成本较高,特别是偏僻的山区[4]。因信息不畅或信息闭塞,造成农民与消费者之间存在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仅农户难以获得市场需求信息,而且消费者也无法了解农产品的来源及其质量情况。即便果农丰收,但市场无进货渠道信息;或者市场需求旺盛,但果农无销售渠道信息,也会导致水果无法及时对接市场,造成滞销。

6.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农民对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缺乏了解和使用能力。这导致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和判断。而农产品流通中,农民的种植和经营管理技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很多农民对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缺乏了解,导致农产品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7.交通网络不健全

农村地区交通网络相对滞后,路网建设不完善,一是无法满足大规模农产品运输的需求,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市场困难重重。这导致农产品运输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昂,严重制约了农产品流通经济的发展。二是增加了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损耗的风险,交通网络的落后不健全将造成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更大损耗,既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还平白增添了经济损失。三是影响市场销售[5]。由于交通不便,农户难以将农产品直接运输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去销售,唯有通过中间商来销售,既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又可能导致中间商占据较大的利润空间。四是无形中降低农民收入。‌交通不便的地区,‌农民往往只能通过中间商来销售自已种植的农产品,‌这显然减少了农民与市场直接对接的机会,‌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二、农产品流通经济发展策略

1.推广应用农产品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要求农产品从田间的种植到采摘、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每一环节均能保证按统一标准来进行规范化的处理[6]。为此,一是构建农产品标准体系,夯实标准化建设基础。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特点深入全面的分析,遵循有标贯标、无标补标的原则,按照标准体系建立、实施应用、反馈评估的步骤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流程,最终构建并形成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并覆盖供应链全部环节,确保标准覆盖率不得低于95%。二是要积极推广应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流通和消费环节的聚焦,推广应用农产品分级标准,以使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能够得到规范。行业协会、流通中介组织等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经营者主动自觉的采用产品分级标准[7]。三是实施溯源制度,全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农产品流通市场环境。通过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农产品保鲜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控,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推广应用商品条码与组织机构代码,从而有效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产品进入市场交易。并且还要强化网络安全建设,以保证用户信息及资源以及网上支付的安全。加大对行业组织的引导,使其制定并明确行业规范服务,从而让行业加强对自身的自律,自觉遵守信用评价。通过上述多措并举,推动农产品流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2.提升农产品流通技术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技术的应用至为关键,关系到农产品的保鲜质量。为此,需提高技术含金量,并从技术、技术标准、人才三大方面着手进行,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机制,促进农产品流通技术的持续提升,提高流通效率。一是应用冷链物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为农产品保持新鲜度提供技术保障,不仅对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发挥着其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起着很大程度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农产品流通中核心技术的冷链技术,在应用时要善于借鉴和吸纳发达国家先进而成熟的技术,以助推冷链物流技术在我国的普及推广,从而让冷链物流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包装实施统一化、标准化的处理,以最大限度的将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率降至最低。二是明确并严格执行追溯制度技术标准,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的整合应用,以实现农产品在各个流通环节中信息的互联互通,以便有效采集和统计农产品流通全程的各种信息及各类数据指标,如农产品产地、农药残留指标、流通企业等[8]。三是加大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培养。在电商时代的今天,农产品流通模式和方式要想不断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优惠政策、薪资福利待遇等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以壮大农产品流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流通企业现有技术人员及其他员工的培训学习,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外送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鼓励他们借助网络主动学习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合理应用,从而促进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3.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为解决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的问题,需对流通环节加以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效降低流通成本。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对农产品流通方式加以优化。以农产品流通网络为依托建立产销信息平台,通过举办农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与大型超市及零售企业合作建立直接采摘地,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的开通等多措并举,扩大农产品流通范围,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通过农超对接、农村生产合作社等流通模式的建立,以优化农产品流通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鼓励支持产销一体化,从而有效降低因多级批发和多级零售所造成的流通成本的增加,让农产品零售价格也随之降低,真正实现让利于民、让利于农,助推农产品流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9]。三是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渠道掌控力。农产品流通企业需建立协同发展理念,形成“产品、服务、品牌、营销、渠道”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通过品牌建设的强化,农产品分级的细化,供应链全链的标准化,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品牌。四是改善交易市场环境和冷链物流条件。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尤其是蔬果类不易长时间储存,因此需要在蔬菜生产主要基地就近建立田间地头交易市场,使农产品由原来的分散交易转为集中交易,不仅能减少中间环节,而且还能很好的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卖菜难”的问题。

4.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仍以常温运输为主,农产品实施冷链物流的比例低,独立而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因此农产品流通经济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并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政府应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冷链体。通过增加冷库总量和冷藏车保有量、建立冷链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田头仓储保鲜设施的建设等举措,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让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持新鲜。二是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储存能力和销售半径。探索一库多用、共享冷库、集中联建等模式,提高冷库利用率和运营效益。三是优化物流网络,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升级改造农村邮政网点,实现农产品便民惠民的物流配送服务全覆盖[10]。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物流与电商、交通等行业的融合发展,鼓励电商与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物流寄递综合园区,为农产品流通搭建外销平台。四是健全末端配送体系。统筹农产品物流寄运资源,支持和鼓励快递、交通、农产品流通物流平台的合作,推广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共用末端配送网络,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5.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监管力度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市场供需信息的获取以及对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掌握极为重要。为此,需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类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数据资源,包括种植、加工、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的数据,为农民提供准确可靠而又实时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行情和需求,作出正确判断[11]。通过信息共享,避免或防止出现信息滞后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与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和服务模式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大对农产品供应链的监管力度。通过健全完善监管机制的建立,使农产品在从田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监管的透明化,从而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且还要提供农业技术咨询、金融支持等供应链服务,为农产品企业和广大农民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提供帮助,从而推动农产品的高效、优质、安全流通。

6.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对农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教会他们如何利用网络自主采集相关信息,并能完成简单的线上交易的基本电脑操作和技术,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使用能力和水平。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强化对其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12]。此外,还应加强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为农产品线上销售和市场流通提供物质保障。

7.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重要的一环,这一过程涉及多个方面,既需要得到政府的投入和支持,又需到农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重视环境的保护。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一是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向农村地区倾斜。二是大力建设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路网结构,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完善工作,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通沥青(水泥)路,自然村通硬化路,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通达性和便捷性,形成广为覆盖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建立规范化的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广农村客运和货运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不仅能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带动农村地区致富,促进乡村产业的振兴。三是优化农产品现代商贸的流通布局。通过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推进,实现“县县有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商超、镇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并且在农产品大型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要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及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四是鼓励农民参与[13]。引导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等方式参与农产品运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五是加强乡村物流人才的培养。通过对农村物流从业者的培训教育,提高其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农产品流通的高效顺畅尽到自已的责任和义务。六是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道路建设的过程中,需采用环保绿色的建设方式,最大化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改进直至完善,从而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推动农产品流通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以上就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的策略。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智慧物流是农产品流通的必然趋势,除实施上述一系列策略外,还要大力引进和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如智能物流机器人、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全球定位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并将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融入其中,从而动态综合的感知物流信息,创新物流服务模式,为农产品流通的顺畅高效、农产品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何程成,黄迪,闭圆勤.基于IDEF0模型的农产品流通数字短链模式构建[J].中国商论,2024(2):12-16.

[2]冯质雷.新时期农产品流通方式的创新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3(22):34-37.

[3]闫晓鹏.我国农产品流通经济发展瓶颈及策略探析[J].商展经济,2023(10):17-19.

[4]李语涵.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流通经济的转型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3(7):3-6.

[5]朱青.新时代背景下的流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2(17):33-35.

[6]郑寒.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2(17):30-32.

[7]吴娇,陈明.中国流通经济学研究轨迹与新时代特征[J].商业经济研究,2022(17):8-12.

[8]陈琳,尹琛荣.流通经济时代下农产品物流技术优化探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1):75-77.

[9]黄梅萌萌.流通经济时代下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研究[J].营销界,2020(30):75-76.

[10]孟一君.流通经济时代下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探讨[J].中国商论,2020(13):1-2.

[11]张倩.流通经济时代下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9(23):104-107.

[12]杨宝国.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思考[J].商业经济研究,2019(5):12-15.

[13]王立冬.浅析农产品流通经济的绿色治理和创新路径[J].中国商论,2017(34):1-2.

栏目设置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