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 
                	 陈子妍 吕屹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摘要:广东省作为我国水产品生产来源地之一和贸易大省,在水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竞争进一步加剧,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经济水平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对制定有利于出口贸易竞争的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广东省水产品生产和出口状况,重点从竞争力方向出发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对广东省出口水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策略及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 广东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地处中国大陆南端沿海,拥有长达3368.1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占全国的1/5,沿线分布着广州港、深圳港等优良港湾,为海洋渔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便于渔船作业、停靠及物资补给,也利于水产品运输销售。省内河网密布,珠江作为最大水系,滋养着淡水渔业。沿海平原与滩涂,如珠江三角洲平原,是贝类、虾蟹类的栖息繁衍地,为水产养殖提供了便利。丘陵山地间的溪流、水库,水温水质俱佳,为淡水鱼类打造了多样家园。气候上,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20℃ - 25℃,光照雨水皆充足,让鱼虾贝类生长迅速、周期缩短;沿海受海洋性气候润泽,海水温度稳定,温差小,降水丰富,为海洋生物生存繁衍筑牢根基。 政策方面上,国家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出台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强调支持水产行业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和国际市场拓展,为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提供了政策指引和发展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水产品出口贸易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广东省水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然而,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该省作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其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关乎地方经济发展,更对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具有深远意义。 一、广东省水产品生产与出口基本情况 1.生产规模稳定上升 广东省在水产品生产方面表现突出,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24.02万吨,同比增长3.35%,居全国第一,为近10年来最高增长年份。同时该省水产养殖产量也稳步增长,特别是在淡水鱼和海水养殖品种方面,其中,水产养殖产量795.71万吨,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海水养殖产量357.3万吨,同比增长5.2%。广东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420.28亿元,增长4.6%,其中渔业产值(第一产业)2005.31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由图1中可知广东省自2016年以来,水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从约880万吨增长至约920万吨。同时,渔业产值和渔业总产值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渔业产值从2015年的1147.2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005.31亿元,而渔业总产值则从2534.74亿元跃升至4420.28亿元。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水产品产量的增加,也表明了渔业产业链中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的快速发展。 ![]() 图1   2016-2023年广东省水产品产量(万吨) 表1  2015-2023年广东省水产品渔业总产值与渔业产值(产值:亿元) ![]() 数据来源:2016-2024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及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出口规模较稳定拓展,品种市场多元稳健 (1)出口规模方面 广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出口的贸易强省。从出口数量和出口额来看,广东省水产品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行业协会等各方的鼎力支持和企业本身的不解努力下,广东省水产品生产量和出口量接年加大增长,维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的不断变化。广东省水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在2015至2023年间呈现出波动性变化。从2015年至2023年,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2015年出口数量为51.39万吨,出口金额为30.98亿美元,之后逐年增长,2017年出口数量达到57.40万吨,出口金额为34.36亿美元。2018年出口数量继续增长至60.39万吨,出口金额也增长至35.83亿美元,创下了较高的水平。然而,从2019年起,出口数量和金额出现下降,2023年出口数量降至45.84万吨,出口金额降至24.04亿美元。这一波动反映出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在经历过一段增长期后,受外部因素如全球市场需求变化、疫情影响等的制约,导致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在近几年有所下滑。 表2  2015-2023年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数量与金额 ![]() (2)出口品种特征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品种丰富,涵盖了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多个类别。根据2018年到2022年的数据,出口主要产品为鱼类、甲壳类和贝类,占比分别为43.9%、25.9%和12.6%。2023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额达到约150亿美元,其中海产品出口额占据较大比重,达到100亿美元,同比增长8%;淡水产品出口额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从2022年的3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8亿美元,增长了9%。 广东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区。具体出口品种方面包括冻罗非鱼、冻叉尾鱼(鲶鱼)、烤鳗、对虾及鱼类罐头等。在2024年前三季度,罗非鱼和鳗鱼的出口值增长较快,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值的47.6%和20.4%。同时广东省的对虾等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高的份额。湛江对虾是广东水产品的代表之一,其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等七项指标均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市第一。茂名是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产品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包括金湾黄立鱼、白蕉海鲈、莲洲黄沙蚬、高栏港桂虾、顺德鳗鱼、九江淡水鱼苗及加州鲈、小榄脆肉鲩、阳江蚝、湛江金鲳鱼等,这些水产品各具特色,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3)出口市场方面 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尤其在亚洲地区表现突出。由表3可知2015-2023年期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市场格局呈现显著的结构性调整。具体来说,中国香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份额从30.32%攀升至38.67%,凸显其作为核心市场的稳定性与地缘优势;而美国则经历断崖式下滑,占比从28.89%锐减至11.48%,反映中美贸易摩擦与市场策略转变的影响。新兴市场呈现分化:墨西哥份额从6.60%波动升至9.27%,日本从3.00%稳步增至7.07%,显示对拉美和亚洲市场的深度开拓;东盟虽占比从2019年峰值10.49%回落至7.36%,但结合相关补充数据,其2023年以3.866亿美元出口额成为金额最大市场,凸显规模与占比的差异性。加拿大(3%-4%)等次要市场保持稳定,韩国(13.5%)、欧盟(1.309亿美元)则补充了区域多元化特征。整体而言,广东省出口重心向亚洲倾斜,北美收缩,新兴市场填补份额空缺,反映出全球贸易政策、区域合作与市场需求动态交织下的适应性调整。 表3   2015-2023年广东省水产品出口主要国家占比 ![]() 二、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指数 1.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指数(TC)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与该类产品贸易总额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TC=(X-M)/(X+M);其中,TC为贸易竞争力指数,X为水产品的出口总额,M为水产品的进口总额。TC的取值范围为-1到1,当TC接近1时,说明该地区该类产品的出口显著优于进口,国际竞争力较强;反之,TC值接近-1则表明进口占主导,产品缺乏竞争力[2]。经计算,各省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2015年-2023年主要水产品出口省份的贸易竞争指数(TC)(单位:万美元) ![]() 数据来源:2016-2024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通过各省TC指数比较,除广东省和浙江省外,其余省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0,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海南省TC指数稳定在0.8~1之间,显示出极其显著的出口竞争优势,位居榜首。福建省TC指数均值在0.5~0.8之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其次是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广东省,这四个省份的TC指数平均值属于0~0.5,说明这四个省份的出口水产品贸易具有竞争优势,但并不明显。从数据中可知,广东省排在末尾,广东省的TC指数在2015年至2018年表现相对稳定,但自2019年起呈下降趋势,并在2022年和2023年为负值。这表明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贸易逐渐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尽管如此,广东省作为重要的水产品贸易参与者,其出口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仍不可忽视。 2.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产品的出口额与世界该类产品出口总额的比例[3}。该比例提高,说明该类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强;反之,则表示竞争力减弱。相关公式如下:IMSij =X ij/Xwj,式中IMSij为i省第 j 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为i省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 ;Xwj为世界第j种产品的出口额。经计算,各省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2015-2023年六省出口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 ![]() 数据来源:2016-202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FAO数据库,2023年数据暂无统计 根据2015至2022年各省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数据分析,福建省以3.43%~4.48%的占有率位居首位,表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并且其出口稳定且适应性较强;山东省虽排名第二,但市场占有率从3.33%下降至2.71%,显示竞争力逐渐减弱;广东省市场占有率从2.30%降至1.54%,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表明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受到挑战;辽宁省和浙江省的占有率分别从2.05%降至1.21%及1.39%降至0.98%,表明两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减弱,尤其浙江省问题较为突出;海南省的占有率虽然较低,但稳定在0.27~0.33,凭借高端产品定位保持了市场影响力。 广东省水产品的IMS值在2015年至2023年间呈现波动,这与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政策调整、技术性壁垒增加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3.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某一商品的总额占该国或该地区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商品世界出口总额占世界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之间的比率;RCA可以测定这一商品在该国或该地区出口格局中的地位和趋势,描述该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反映其国际竞争力水平;若RCA>1,表示该省的某种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优势(RCA<0.8,竞争力较弱;0.8<RCA<1.25,中等竞争力;1.25<RCA<2.5,竞争力较强;RCA>2.5,竞争力极强);反之,RCA<1,表示该省的某种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具有相对劣势;的出口竞争力[7]。通过有关统计数据和资料,计算广东与山东、福建、浙江、辽宁和海南这 6 个全国主要水产品出口大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2015-2023年六省出口水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单位:万美元) ![]() 数据来源:2016-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各省的统计年鉴 根据相关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数据比较,各省态势不同,海南省的RCA指数在2016年为21.86,显示出极强的竞争优势,但自2017年开始逐年下降,至2023年降至5.43,虽然下降幅度较大,但仍保持较高竞争力。福建省的RCA指数相对稳定,2015年为5.45,2023年为5.4,始终维持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辽宁省的RCA指数则从2015年的6.09下降至2023年的5.43,呈现出竞争力的减弱。广东省的RCA指数波动较大,尤其在2023年达到0.93,显示出显著增长,表明其出口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山东省的RCA指数从2015年的3.49下降至2023年的2.01,反映出竞争力逐渐削弱。浙江省的RCA指数持续下降,从2015年的0.76降至2023年的0.46,显示出较弱且不断减弱的竞争力。整体来看,海南省和福建省依然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而广东省在2023年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山东、辽宁和浙江省则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三、现存的问题 1.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结构较单一 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这种市场结构的过度集中使得出口格局容易受到外部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例如,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波动等都可能对广东省的水产品出口造成冲击。这种市场集中度较高的格局还增加了贸易摩擦的风险,一旦主要进口国采取更严格的检验标准或增加关税壁垒,出口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此外,这种出口结构的单一性限制了广东省水产品的市场拓展能力,难以开拓新兴市场或多样化出口渠道。 2.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质量安全面临多环节挑战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现存诸多问题。养殖环节,受工业化与城市化影响,部分养殖水域遭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水质恶化致水产品积累有害物质。且部分养殖户为预防和治疗水产疾病,违规使用禁用药物或超量使用常规药物,不遵守休药期规定,导致水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加工环节,一些小型企业卫生设施简陋,人员操作不规范,易致微生物污染;部分企业添加剂使用不当,加工技术落后,导致营养流失、品质下降。监管环节上监管力度不足。同时目前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需求,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导致部分不合格产品未能被及时检测出来,流入国际市场。此外水产品从养殖到加工再到出口的环节较多,追溯体系不健全使得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地追溯到问题源头,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增加了质量安全风险。 3.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出口难度增大 随着国际贸易规则的日益复杂化,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逐年增加。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是广东省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同时也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点国家。据美国来说其采取了包括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合格评定程序及绿色技术壁垒在内的多种手段,这些措施增加了出口企业的合规成本和技术难度。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对产品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还对生产工艺、环境标准和可持续性指标设定了严格限制。此外,这些壁垒往往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使得出口企业难以完全掌握应对策略。 4.广东省水产品的品牌建设欠缺 广东省水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系统性规划和长远视角的不足,许多企业对品牌建设的理解尚浅,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人才。一些企业甚至将品牌建设简单等同于商标注册,忽视了对目标消费群体的市场调研和品牌导向的重要性。此外,水产品市场在捕捞、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缺乏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导致市场准入门槛低,价格竞争成为主导,甚至出现了造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品牌定位和设计方面也不够明确,使得水产品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鲜明的特色和辨识度。 5.出口增速放缓 根据《中国水产品贸易月度监测报告(2023年1-12月)》显示,2023年全国水产品出口量增长仅为0.1%,而出口总额却出现6.5%的下降,这表明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广东省作为水产品出口大省,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出口市场需求疲软,国际竞争加剧等因素共同导致了出口表现的下滑。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消费力下降以及主要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出口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此外,国内养殖和加工成本上升,也削弱了广东水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四、重大举措建议 1.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多元化市场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鱼类、甲壳类和贝类,还涉及到海藻、海参、龙虾等品种。广东省应继续推动产品结构的优化,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广东省应利用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及优惠政策,大力开拓RCEP成员国的水产品贸易市场。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市场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2.强化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广东省应持续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投入,确保经费用于监管体系建设、信息体系建设、基础研究,及市、县检测体系建设。通过加强苗种检疫监管,健全水产品检测体系,明确抽查检测结果确定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填补执法监管空白。 3.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广东省在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策略以保护和提升其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首先,通过建立和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体系,广东省能够及时收集和分析主要出口市场的标准和技术法规变化,快速响应贸易壁垒的变动。同时,加强检测技术体系,确保水产品符合进口国的安全和质量标准。此外,广东省应注重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减少环境问题引发的贸易壁垒。在国际合作方面,广东省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环境。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也是关键措施,以质量赢得市场。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广东省提升水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对于相关出口企业来说应以政府为后盾,提出了采用完备的水产品出口监督管制体系、同时推动水产出口行业转型升级、建全“企业+政府”联手互动反应机制、促进行业自我管理等监管模式创新建议。同时企业应及时关注国外相关法规动态,建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完善的认可与登记制度,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誉。 4.建立水产品行业区域品牌,形成规模效益 积极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广东省正在积极推进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如“鱼出三水”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推出,旨在通过品牌建设提升水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力度策划开展水产品品牌推广、水产预制菜推介等活动,以抓好品牌和市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为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广东省水产品行业将加快品牌化、标准化进程,推广优质水产品认证和可追溯系统。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结合品牌推广活动和产业链优化,有助于形成规模效益,提升整个广东省水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5.提升技术水平以及推动数字化转型 广东省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如珠海市突破黄立鱼低盐度苗种标粗技术和低盐度地区黄立鱼高产精细养殖技术。广东省应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整条水产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强品牌建设,扩大水产品知名度、促进水产产业链发展,以及加快优质水产品认证和可追溯系统的建设,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五、结论 广东省作为水产品发展大省,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禀赋独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越性发展渔业经济。本文对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现状、竞争力指数、存在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广东省水产品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和产能优势,但出口市场集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国际竞争力。通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三项指标,文章评估了广东省水产品的竞争力水平。这些指标显示,广东省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力,但在技术壁垒增加和全球市场变化的影响下,竞争优势有所波动。 针对现存问题,文章归纳了五个主要方面:出口结构单一、质量安全问题、国际贸易壁垒、品牌建设不足以及出口增速放缓。这些问题为广东省水产品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明确的改进方向。为此,文章提出了优化产品结构、加强质量监管、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提升加工技术和拓展多元化市场等具体建议。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广东省水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拓展出口市场并增强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劲滔,杨琪.福建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现代商业,2022(32):59-62. [2]卢昆,王希龙,皮埃尔·菲勒,陈珏颖,王钦意.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水产品国际贸易水平的影响测度[J].农业经济问题,2021(8):125-134. [3]黄妃,高维新.广东省水产品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24(2):42-47. [4]汪立恒.中国沿海省份水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8. [5]王新华,胡怡华,王锐.我国水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J].价格月刊,2017(3):67-70. [6]吴兴.中美贸易摩擦对湛江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21.  [7]刘学忠,陈晓明,盖明媚.世界主要水产品出口国水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J].世界农业,2008(5):28-31. [8]徐梦迪.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9.  [9]牛晓迪.广东省水产品出口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16):25.  | 
              

下一篇:没有了











            
广东省水产品出口
我国汽运中间品的
中小外贸企业跨国
国际货运代理接受
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一带一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