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管理会计 发展路径 互联网金融 跨境电商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 营销策略 构建 信息化 财务管理

国际贸易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国际贸易 >

浅析武汉市对湖北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

2024-10-17 17:09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舒阳亭

武汉市开放合作促进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7)

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货物贸易,随着人员、文化、技术等多方面交往的不断深入,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同时也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战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底子较薄,但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在质量上已经有了飞速提升。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非常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省会和全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其服务贸易发展对全省服务贸易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对武汉市如何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全省服务贸易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服务贸易湖北武汉带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是长江经济带战略重要地区,也是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82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额从44亿美元增长至6617.2亿美元,贸易额增长了151.6倍,在世界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由0.57%增长至6.79%。近年来,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经济贸易强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武汉市作为全国首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肩负着助推全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无论是从湖北省的外部条件,还是从取得的成果和比较优势来看,都具有较强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湖北省服务贸易现状

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总额84.07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02%,同比增长4.69%,居全国第十二位,中部第一。其中,武汉市服务进出口额81.8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占全省服务进出口额的97.3%。从构成看,湖北省传统行业占比60.17%,知识密集型行业占比40.05%,武汉市传统行业占比20.21%,知识密集型行业占比75.28%,知识密集型行业占比高出湖北省35.23个百分点。2021年武汉市服务外包执行额42.9亿美元,同比增长28.9%。

图1  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1  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图2  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2  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图3 武汉市近年来服务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3 武汉市近年来服务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图4  2021年武汉市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4  2021年武汉市服务进出口分行业情况

表1  中西部六省服务出口额、进口额占当年本省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例(2017-2020)

1  中西部六省服务出口额、进口额占当年本省服务进出口总额比例(2017-2020

二、湖北省服务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进出口总量不高,规模亟待提升。2017-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额居全国中游水平,占全国服务进出口额不到2%,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环境下,湖北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比例恐有下降趋势

2.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均,结构不优。2021年仅武汉市服务贸易就占到全省97.3%,武汉市服务贸易又主要集中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且各地市州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差异较大,新业态占比有待提升。数字服务、知识密集型服务带动力不强。湖北省服务贸易仍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知识密集型服务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掘。2021年,湖北省服务进出口额中,传统服务行业占60.18%,保险、金融、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娱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40.05%,低于同时期全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43.90%)3.85个百分点。

3.服贸数据统计机制有待健全。由于服务贸易涉及12大类近160个服务分部门,且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监管涉及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在数据共享方面协同配合不够。

三、湖北省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为湖北省服务贸易提供了广阔空间。202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4.5%;2014-2019年服务贸易年均增长7.8%,是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的2倍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为我省服务贸易结构的发展提供给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提档升级;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促进科创能力提升,高科技的普遍应用为服务贸易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湖北省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使得湖北省可以更深入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RCEP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2.湖北省的综合实力为发展服务贸易提供坚实基础。经济实力稳步增长。2021年,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50012.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比2019年增长6.8%,位居全国第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湖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6398.37亿元,占全省GDP的52.78%,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居民对服务业需求增加。全省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城镇常住居民由2013年的22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37601元,农村常住居民由2013年的9692元增长到2019年的16391元。收入的增加,一方面体现在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服务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产业基础持续夯实。湖北省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传统产业发展成熟,在机械加工、钢铁、食品加工、纺织等传统领域形成了体系。近年来,制造业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成为推动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的十大重点产业。武汉市提出了“965”产业布局,正在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夯实底座。

3.湖北省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交通便利度。湖北地处全国版图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目前湖北省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等大型客货运机场。高铁与全国主要城市连接,构成4小时交通圈。武汉市东西湖铁路货运口岸可直达西欧,阳逻开行江海联运专线直达日本、韩国。

4.武汉丰富的创新资源及战略叠加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充足动力。武汉科教人才资源丰富、经济活力强。2022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复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部署,聚焦打造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汇聚地”的战略使命,明确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规划布局。同时,武汉作为省会城市、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重点门户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战略契机和发展空间。武汉市作为首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在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方面带动了湖北省服务贸易向纵深发展。同时,武汉市确定了新发展规划,“主城+4副城”定位明确,主城、副城相辅相成,形成各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四、武汉市服务贸易发展主要成效

服贸规模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武汉市实现服务进出口额81.8亿美元,同比增幅34.9%,其中服务出口额25.3亿美元,同比增幅50.6%,服务进口56.5亿美元,增长28.9%。技术进出口额12.8亿美元,增长18.0%,文化产品出口增长123%,文化服务出口增长16.2%。数字服务进出口额突破60亿美元,增幅22.8%。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42.9亿美元,增幅28.9%。对外贸易往来日趋密切。截至2021年,武汉市与世界187个国家(地区)有服务贸易往来,与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规模增长8.5%。促进体系持续完善。2009 年,武汉市获批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6 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商务部部署开展三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获批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5 个,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高层级贸易促进活动相继在汉举办,获批为第 12 届至14 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主办城市。以“一示范、一试点、多基地、多平台”为载体,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进一步完善。四是基础工作扎实推进。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深化试点建设,成立市服务贸易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省市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机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总体落实率超过 90%。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2021 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 19 亿美元,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等高技术服务业利用外资增长 94.7%。落实商务部服务贸易统计制度要求,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开展一系列政策培训活动。五是品牌培育成效明显。加强服务贸易财政资金支持,落实税收优惠、贸易便利化等国家政策,推动服务贸易扩规模、优结构、稳出口,培育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和服务品牌。2020年以来,微派网络、语联网等 8 家企业、2 个项目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朝宗文旅等 6 家企业入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务示范案例,软件新城等 7 家企业入选中国服务外包领军企业,烽火技服获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突出贡献奖;太崆动漫《玉崆》入围“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冲破天际》入围奥斯卡奖提名。紧跟大势推出创新举措。发挥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服务性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当前,服务外包、服务贸易以及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为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武汉市抢抓机遇,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推进文化、专业服务、数字服务等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做好对接,同时认真做好组织动员、实地调研、数据摸排、初审推荐、统筹协调等工作,积极指导申报主体编制基地建设方案,精心准备评审答辩,助力各申报主体顺利入选服务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公示名单。截止目前,武汉市共有5个服务出口基地和4家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创新。武汉市围绕改革、创新、开放任务,积极探索服务贸易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试点工作得到上级部门充分认可,多次在全国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工作会、商务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座谈会等会议上分别作经验交流发言。“建立服务贸易跨部门协调机制”等 7 项试点经验面向全国复制推广;“创新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等 8 项案例入选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五、对策和建议

1.融合发展,深度激活一主引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018年视察考察湖北时对湖北塑造“引领型发展”的嘱托,“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09 年,武汉市获批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6 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函〔2016〕40号)、(国函〔2018〕79号)、(国函〔2020〕111号),商务部发文(商服贸发〔2020〕165号),武汉市成为从2016年起连续三轮入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之一,这为推动湖北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根据国务院、商务部部署开展三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获批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 5 个,基地数量居全国前列。全球服务外包大会、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高层级贸易促进活动相继在汉举办,获批为第 12 届至14 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主办城市。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市对湖北省服务贸易发展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是推进产业融合。当前服务经济对数字化、智能化、互联化依赖越来越强,服务贸易最大的特征就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根据武汉“一主四副”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发挥技术知识、创新动能强的优势,发展商务服务、会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优化中心城区服务业态;突出副城产业支撑,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数据依赖型企业,促进数据自由流动,努力把武汉打造成服务贸易数据中心,培育先进制造业及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将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整体升级,积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完善配套措施,降低产业融合成本。加强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跨区域流动融合,承接国际高端服务业转移,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鼓励企业开展服务外包和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服务,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健全“联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聚合力。截至2021年,武汉市与世界187个国家(地区)有服务贸易往来,与RCEP成员国服务贸易规模增长8.5%。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武汉市在湖北省服务贸易中的“首位”作用。发挥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的龙头和辐射引领作用和武汉都市圈同城化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武汉建设国家科创中心城市为突破口,深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推进“1+8”武汉城市圈、“武鄂黄黄”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统筹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开放流通、市场融合,鼓励周边城市深度参与武汉都市圈产业分工,促进各城市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2.创新发展,加速打造开放高地。一是加大制度创新。推动与国内外高标准新规则无缝衔接。优化负面清单制度,制定外商投资极简负面清单,引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立服务贸易信息港,实现与境外数据和信息的自由流动。高标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简化投资审批流程。提升口岸通关服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互联网+”口岸服务,通过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大对服务行业市场主体在运营中的管理。全面系统梳理服务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照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借鉴发达国家服务行业管理法规制度安排经验,完善监管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市场监管无缝衔接,消除监管空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二是加大平台建设与开放力度。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抓住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关键所在。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扩大开放中的先行先试作用,推动综保区、高新区、经开区、临空区和各类口岸等联动发展,打造湖北(武汉)自贸区升级版。着力提升对亟待发展领域的开放水平,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外资企业来汉投资,通过引入高水平竞争,促进武汉新兴领域服务水平提升。拓展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入驻,扩大国际金融业务,提升金融行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三是促进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武汉市作为全国科教重镇,高校众多,不同层次人才储备充分,可积极探索本地高校自主扩大海外留学生招生规模,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科建设。同时,打破服务贸易自然人流动尤其是专业服务人员流动的障碍,通过制定资格认定程序或标准,降低准入门槛,为外籍高精尖人才开辟便捷通道,为外籍专业人士在武汉执业创造更好条件。湖北省应完善人才系统,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在各大高校、科研所寻找紧缺的高端人才,协议工资。实现人才信息的对称性,鼓励人才多去创业,并加大人才的创业资金福利。为外籍高精尖人才开辟便捷通道,简化手续,实现便捷出入境,鼓励他们在华居留。同时更要鼓励并支持国内人才出国交流,促进国际人才的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开展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试点,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社会服务机制。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落实人才签证实施细则。四是加快产业创新。立足产业基础,打造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领域新优势,提升服务外包、软件信息、跨境电商等数字服务新动能,培育金融、会展、技术贸易等新兴领域新增量,促进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特色领域新发展。

3.赋能发展,借鉴学习先进经验。一是探索后疫情时期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学习杭州“网展贸”服务新模式,一方面举办服务贸易博览会,充分利用举办第12-14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的成功经验,以会展公司为依托,在海外重要国际区域中心举办湖北(武汉)服务贸易博览会,组织具有竞争力的本地服务贸易企业“走出去”组团参展,也带动了会展业发展,另一方面建设线上平台、移动APP及客户端,利用大数据实现买卖双方精准匹配推荐、多语种翻译、邀约见面、线上线下看展及海外仓储物流服务,同时,以线上平台为依托,重点在“一带一路”沿线和RCEP主要节点国家构建拓展全球市场的会展营销服务平台。二是引入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供应链融资,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全面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中小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进口国内急需的研发设计、节能环保和环境服务等行业给予财政贴息。树立品牌意识,创造品牌价值。为企业提供服务贸易行业相关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让品牌意识深入服务贸易企业从业人员内心,用心用情对待客户,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打造服务贸易“湖北品牌”,提升服务贸易品牌价值。三是完善统计监测,服务科学决策。制定《武汉市国际服务贸易数据统计工作方案》,对统计对象、统计内容、责任分工和统计货币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建立武汉市服务贸易统计监测系统。由市级主管部门牵头,各区、企业具体负责填报。目的在于有效监测武汉市国际服务贸易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反映全市国际服务贸易状况和发展趋势,更好地为服务贸易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为基层和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俊芳.湖北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和潜力[J].商场现代化,2008(23):202.

[2]李丽.湖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3(2):62-64.

[3]张新悦,梁爽.湖北省服务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2):36-37.

[4]张菀航.武汉:紧抓全面深化试点机遇,推动服务贸易复苏重振[J].中国发展观察,2020(15):25-28.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