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例 朱智猛 吴宏伟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编号:AHSKY2018D97)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并以该指数为核心解释变量,对2010-2020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经济上升趋势显著,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明显,但地区间存在差异,并从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因子分析;面板回归 一、引言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技术革命伴随着产业结构发展的始终。十九大提出以“技术创新为指导,推动各个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升级优化”,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经济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赋能。近年,为促进安徽省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并制定《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研讨《“数字安徽”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逐步形成政策和规划联动的数字经济发展保障体系,进一步解决安徽省数字经济“散”和“弱”的问题,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目前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研究。一是在产业价值方面,数字经济通过重新分配产业价值链,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刘亮、刘军、李廉水、程中华[1](2021)将智能化与全球价值链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中,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角度,认为智能化对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作用最为显著,需要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载体与实体经济密切融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裘莹、郭周明[2](2019)认为数字经济是中小企业突破低端锁定风险的重要途径,刻画数字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实现价值链攀升的动态机制,数字经济将成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焦勇[3](2021)从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的维度和路径出发,认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应包括“从要素驱动到数据驱动、从产品导向到用户体验、从产业关联到企业群落、从竞争合作到互利共生”四个维度,并坚持数据驱动、创新驱动、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四个路径。二是在产业发展方向方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成为主要趋势。冯素玲、许德慧[4](2022)通过理论阐述了数字产业化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为传统产业带来新发展理念,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后认为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周围地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能够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现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杨文溥[5](2022)构建产业数字化测度指标,研究认为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效果显著,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地区之间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并不一致,地区间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发散的态势。三是在产业组织方面,数字经济优化产业组织形式,不断向智能化转型,向集约化、技术化发展。李颖[6](2021)认为平台组织、生态系统已成为数字经济趋势下产业组织的主导模式,产业组织价值创造和获取的方式也发生改变,数字经济发展解构原有组织形态,又依照网络外部性发展逻辑,连接多方参与者共同重塑产业组织形态。戚聿东、肖旭、蔡呈伟[7](2020)认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消费者价值,而数字经济明显比传统工业更具有优势,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消费者供给使用价值效率。 另外,在数字经济测度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巫景飞、汪晓月[8](2022)基于《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的分类标准,整理了各省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利用熵权法测度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认为我国数字产业发展良好,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明显,且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王喆、陈胤默、张明[9](2021)从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市场和数字治理四个维度构建TIMG指数,测度2013~2019年全球108个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为测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方法,不仅反映出中国在数字经济建设中取得的优势,也体现了中国在数字技术、数字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综上,关于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发展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为后续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基础。但是,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全国或者宏观层面,对于省一级尤其是安徽省的研究较少,本文缩小研究视域,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面板回归方法,测度安徽省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的融合程度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以期对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 参考已有关于数字经济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数字经济的内涵[10-12],建立三级指标体系,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水平、数字通信基础建设、数字网络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四个方面,选取12个三级指标,综合评价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具体指标构建见表1。 表1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本文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74,大于0.5,说明各变量之间的信息重叠度较高,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801.31,显著性概率为0.000,说明在1%置信水平下显著,拒绝原假设,各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是合适的。计算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相关矩阵和方差累计贡献率,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进行旋转变换,得到旋转前和旋转后的因子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表2中,3个主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1.452%、23.618%、18.514%,累计贡献率达到83.583%,且这三个因子互不相关,说明这三个公共因子包含的信息能够充分地表达原始信息。 表2 总方差解释 由上式计算可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0-2020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指标得分情况来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近年来安徽省在教育及科研投入方面不断增加,重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成绩。另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范围内呈现出一定差异,皖中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皖北地区和皖南地区。 表3 旋转后对载荷矩阵、成分得分系数表 三、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回归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11-2021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等,对于少部分统计缺失的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补齐,相关变量做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使用SPSS 25.0软件,用OLS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控制变量逐步增加,通过 Hausman 检验发现随机效应更适合本研究。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基本回归结果 注:* 、**、***分别表示在10%、5%、1%的置信区间下显著。 从表4结果来看,控制变量数量与模型拟合优度呈同向变化,说明控制变量的选择是合理的、科学的。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表明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明显。此外,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很大的积极影响,说明加大金融支持、优化金融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本效率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用显著,城镇化可以从需求、人口、交通、产业集群等多方面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支持程度的正效应表明财政支持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而地区教育水平的负效应提醒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同时要引导人才回流,内培外引数字经济人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表5 分地区回归结果检验 注:皖南地区共六座城市,包括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黄山,池州;皖中地区共四座城市,包括六安,合肥,滁州,安庆;皖北地区共六座城市,蚌埠,淮南,淮北,宿州,阜阳,亳州。 从分地区回归结果来看,各地区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结果显著为正,表明数字经济对各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如前文所述,依次为皖中地区、皖南地区、皖北地区。究其原因,皖中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人才聚集,使得数字经济技术发展快且水平较高,数字经济充分应用于传统产业中,使得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皖南地区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和电子商务产业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应用平台,政府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皖北地区虽然具有正向影响但相对较弱,指标值可以看出主要是城镇化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弱造成。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因子分析法和面板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安徽省2010-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支持程度、城镇化水平、金融深化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对产业结构优升级的作用越明显,而教育投入程度却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分地区检验中,皖中地区最为明显、皖南地区次之、皖北地区最后。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新兴数字化基础设建设是产业数字化的战略基础,除了一般基础设施所具有的特性外,数字基础设施还具有长期性、周期性、规模经济性等特征,深刻影响着安徽省数字经济发展。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应具有前瞻性和协调性,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发展薄弱地区倾斜,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应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和建设方式,充分发挥各数字经济主体的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数字基础设施投入运营时,应明晰数字产权,建立起有效的数据传输、数据信息保护的制度和标准,加快数据资源转变为生产要素的速度,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
二是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安徽省正处于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合理布局数字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新旧动能之间的高效转换。具体而言,省会合肥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部分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发挥合肥“创新高地”的示范作用,设立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大胆探索新发展方式,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标杆。省内其他地区找准数字经济突破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数字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可优先发展部分门槛低、成本低的电子信息零部件加工和生产,不断积累和总结自身发展经验,主动接受发达地区形成的辐射效应,推动地区间资源共享,实现数字经济要素在地区间充分流动,优化数字经济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水平。 三是建立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深化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科研创新是安徽省实现产业数字化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对于新时代研发和应用的热点,应重点将专项资金用于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和引进专业性技术人才,加快战略性集群建,积极布局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化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推动人才、技术等高质量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聚集,激发人才创新积极性,消除数字经济为产业结构升级赋能过程中的障碍,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刘亮,刘军,李廉水,程中华.智能化发展能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攀升吗?[J].科学学研究,2021,39(04):604-613. [2]裘莹,郭周明.数字经济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国际贸易,2019(11):12-20+66. [3]焦勇.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J].经济体制改革,2021(06):34-40. [4]冯素玲,许德慧.数字产业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22,43(01):136-149+192. [5]杨文溥.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测度及区域收敛性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2(01):111-118. [6]李颖.数字经济趋势下产业组织变革及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21(13):181-184. [7]戚聿东,肖旭,蔡呈伟.产业组织的数字化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30-147. [8]巫景飞,汪晓月.基于最新统计分类标准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2,38(03):16-21. [9]王喆,陈胤默,张明.测度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基于TIMG指数的特征事实[J].金融评论,2021,13(06):40-56+118-119. [10]万晓榆,罗焱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J].改革,2022(01):101-118. [11]王娟娟,佘干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区域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21,35(08):3-17. [12]廖信林,杨正源.数字经济赋能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测度与实现路径[J].华东经济管理,2021,35(06):22-30. [13]鲜祖德,王天琪.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测算与预测[J].统计研究,2022,39(01):4-14. [14]安孟,张诚.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升中国区域创新效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2):99-108. [15]彭炳忠,易俊宇.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21(06):51-57. [16]梁小甜,文宗瑜.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22,(11):109-113. [17]秦建群,赵晶晶,王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中介效应与经验证据[J].统计与决策,2022,(11):99-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