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ST模型的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王建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东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年度院级基金课题《基于PEST模型的东莞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2013d03) 摘要:文章运用产业经济学PEST分析工具,通过分析东莞市政策、经济、社会及技术状况,发现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整体较为优良,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及技术环境尤为有利,但也存在着创意人才缺乏、传播地位弱势、行政干涉力量过于强大等不利因素。 关键词:文化产业;东莞;PEST模型;发展环境 在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地位已逐渐从边缘突围,进入中心地带,变得炙手可热。改革开放以后各个时期对文化产业的不同提法集中体现了这一变化趋势。1980年左右,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2002年,提出“文化也是生产力”;2007年,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支柱产业”;2009年,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家支柱产业;2011年,文化产业再次被认为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引擎”;2012年以后,文化产业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高度,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 何为文化产业?学术界说法较多,但目前尚未出现一个较为权威、学界认同度较高的定义。不过可以达成共识的是文化产业的几个主要特征:一是文化产业包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二是文化产业不是文化事业,是具有市场属性的经营活动;三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内在的文化价值,而非物质载体;四是文化产业包含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相关过程;五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的创造性应用;六是文化产业满足的是人的精神情感文化需求,提供的是文化体验。 纵观全球诸多发达国家和城市,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了主导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在第二产业仍占据经济主力,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广东省东莞市,发展文化产业已被当地政府提上日程。东莞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支持东莞经济的制造业开始面临利润降低、人力成本升高、产能过剩、增长放缓等现实问题,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及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明智且可行的选择。但文化产业是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对“制造名城”东莞而言,其产业环境是否对利于发展文化产业?本文试图用PEST工具来探索答案。 PEST分析是产业经济学中用来检阅产业外部环境的方法。产业外部环境是指产业所处的宏观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一般包含政策(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大要素。 一、政策环境(P) 文化产业是一个属性特殊的产业类型,具有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二重性,需要同时服从文化的逻辑与市场的逻辑,同时亦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外部性、公共性、系统性强等特征。因此,政策环境特别是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而言,相比普通产业,尤为重要。目前,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东莞市的重要决策和经济举措,政府管理部门为此制定颁布了相关条例办法以扶持文化产业成长。 早在2001年,东莞就将文化新城确立为重要的城市定位。2004年9月,东莞市文化局推出了《东莞市建设“图书馆之城”实施方案》和《东莞市建设“博物馆之城”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三大城市文化品牌,后来又提出了“音乐剧之都”的概念,变成了“三城一都”建设。 2009年,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颁布了《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工作方案》,指出力争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东莞生产总值的8%;力争至2012年有1家文化企业在国内上市,2020年有多家文化企业实现上市,要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2010年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 年)》,该纲要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总目标: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超过8%。 2011年,东莞市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并决心“培养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提高广电传媒、印刷出版……产业发展水平,增强整体竞争力”,“发展壮大网络、手机等新兴传播载体,提升新兴媒体的传播能力”。 2012年,东莞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分别从财政、税收、投融资、工商管理、土地、人才等方面提出了扶持意见,并决心在“‘十二五’期间,从每年10亿元的“文化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16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市级及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重点文化企业和重点文化产业项目。” 上述政策法规体现了东莞市政府部门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态度。可见,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较为优良,政府部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便利并专项投入扶植发展,对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十分有利。 二、经济环境(E) 西方发达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提升制造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经济环境。实际上,经济环境的优良与否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亦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起着决定作用,因为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特定的资源投入及特定的文化消费能力。可以说,经济环境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是一种正相关性的关系。 总体而言,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为雄厚。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同级别城市前列,GDP、财政收入、可支配财力等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常年居全国前列,如图1、图2所示。在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2014》中,东莞在289个城市中综合经济竞争力位居第12名,全域城市竞争力位居全国第4名;在由标准排名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和凤凰网推出的《2014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中,东莞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2亿排名第28,比2013年上升2位。 图1 2009-2014年历年东莞市主要经济指标 图2 2009-2013年历年东莞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图 图3 2009-2013历年东莞市产业结构图 东莞市的产业结构处在调整优化之中。如图3所示,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占据了东莞产业的绝对主力,且相差不多。不过公开数据表明,近几年东莞整体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增速较第二产业明显加快,这也是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方向和发展趋势。 综上可知,东莞文化产业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优良,其发展所须的资源投入及消费市场依靠地方财力及地方消费能力皆可得到满足,且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相辅相成。显然,东莞经济环境对于发展文化产业而言十分有利。 三、社会环境(S) 东莞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撤县设市(地级)也仅27年,在改革开放之后借助外来资本迅速崛起,不到30年时间完成从农业县到现代工业城市的蜕变,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东莞模式,名噪一时。这种超常规发展被认为是中国近30年发展方式的缩影。不过虽然达到了经济繁荣之目的,但也出现了不少困扰和问题,这集中体现在东莞目前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上。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东莞社会环境利弊兼有。 东莞市人口规模常年位居同级别城市前列,外来人口居多,人口结构呈现“倒挂式”特征。公开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末,东莞市常住人口831.66万,其中户籍人口仅188.93万,非户籍人口占总体人口的比例为77%,人口流动较为频繁。 东莞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公开资料表明,按照户籍人口来计算,东莞已达到老龄化社会标准;但按照常住人口来计算,东莞的人口年龄结构则显得十分年轻化:15-64岁的人口占据了绝对主力,达89.49%,离老龄化社会标准还很远。 东莞人口教育程度以中等为主。统计数据表明,东莞市常住人口中,按照学历来计算,高中、初中、小学学历占比达90%之多,大学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为7%左右,虽相比省内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差异较为明显,但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强于同级别城市。 东莞文化娱乐基础设施较为发达。近几年,东莞市继续推进“三城一都建设”,与之配套的文化站(33)、文化广场(约769)、农家书屋(约589)、公共图书馆(629)、博物馆(31)、艺术表演场所(13)、电影放映单位(66)等基础设施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均居同级别城市前列,甚至超过某些省会城市。如世界级玉兰大剧院、CBA中心馆和三支国家级篮球队、第一个国家级唯美陶瓷博物馆、5个国家级会展、新型文化园林粤晖园等均达到全国甚至世界先进水平。 东莞在国内城市形象不佳,负面形象较多。东莞尽管有着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但长期以来东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管理工作薄弱且对外传播不善,导致东莞背上了如“性都”“文化沙漠”之类的负面称号,甚至到了“谈‘莞’色变”的程度。这与之前东莞文化产业不发达,文化传播力较差等不无关系。 东莞市重视教育,基础教育较为扎实,但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创新人才培养乏力,与城市经济地位不相符合。数据表明,在人均教育支出方面,东莞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名,可见对教育投入之大。但与产业发展及知识创新密切相关的高等教育却发展平平,尽管目前东莞有6所普通高等院校,直属东莞市的有2所,但没有一所能够叫得响,甚至在省内也不如汕头、湛江等其他珠三角城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有所建树,但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来讲,都未能真正满足东莞本土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导致对外来人才依赖很大,使东莞在转型升级,发展知识经济文化产业上缺乏足够且持续的人才供给,后劲稍显不足。 四、技术环境(T) 东莞市注重良好知识创新和技术研发环境的营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正逐渐成为东莞的新城市精神。作为广东省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东莞市提出了“突出政府引导,优化创新驱动政策环境”等“六个突出”的核心战略,旨在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从而推动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东莞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日趋活跃,R&D单位、项目、人员及经费均呈现增长趋势。数据表明,截止2013年末,东莞市有开展R&D活动的单位1489个,R&D项目数4846个,R&D活动人员6.08万人,R&D经费支出总额109.93亿元,均比上年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R&D经费占GDP比例为2.00%,标志着东莞开始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东莞市重视创新平台的引进和建设工作。通过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东莞市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已初步形成了由松山湖国家高新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专业镇创新平台、企业研发中心等多层次平台组建的创新体系。公开资料显示,从引进第一家创新平台开始(2005),至2013年末,东莞累计投入20多亿元,建设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华南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清华东莞创新中心等16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 东莞市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走在前列。公开资料表明,在 东莞市知识产权保护及转化工作成绩不俗。近几年,东莞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先后牵头成立了专利运营有限公司、科技金融产业信息共享平台、东莞市技术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等单位和组织投入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工作。2013年9月,东莞以全国地级市评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广东省内继广州、深圳后第三个获得此称号的城市,也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总体而言,东莞市政府对知识与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远在同级别城市之上,技术环境相对优良,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福布斯2014年末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创新力排行榜”上,东莞居第11位。自2010年,东莞已连续5次入选此榜单,且排名较为靠前。 综上可知,东莞市文化产业整体而言面临着一个相对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支持,政策有利;经济活跃,财力雄厚且扶持力度较大;创新氛围浓厚,知识产权保护相对得力;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旺盛,需求规模较为庞大且具有较强的文化消费能力;文化产业发展同时契合东莞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二者相辅相成,且是大势所趋。 但通过分析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之处。宏观来看,东莞地处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之间,形成了“洼地”,但并没带来所谓的“洼地效应”,反而成了“人才洼地”“高端产业洼地”“传播力洼地”,这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极为不利,特别是创意性人才的匮乏,将会对文化产业产生致命性影响,如何吸引或自主培养人才,这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回到自身,虽然东莞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文化产业环境,由于缺乏强势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渠道,传播能力较差,导致外界对东莞所知甚少,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容易造成“刻板印象”,且易被妖魔化和边缘化;除此之外,东莞文化产业发展时还面临着政府力量过于强大的问题,政府扶植虽有利于产业起步,但行政势能一旦形成,就会遏制市场调节能力,导致民营资本与社会力量难以涉足,造成不利后果,应兼顾文化规律和市场规律,使二者有机融合,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2]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 [3]陈少峰,张立波.文化产业商业模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4]彭翊.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第1版. [5]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