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我国科技服务业联动共生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思路

2021-06-21 17:53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郭熠倩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

摘要:我国科技服务业业态网络呈现出联动发展态势,其资源和产能在科技服务企业、平台和环境的链接中传导流动。本文采用联动共生理论的研究思想,将科技服务业业态发展研究分解为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基质和共生环境四大联动共生要素,通过归纳总结生态位基础测度、竞合博弈分析、平台基模构建、研发网络嵌入、动态匹配机制、空间集聚机制六种实证方法的机制原理和作用效果,试图理清四种联动要素的联动共生关系,为科技服务领域发展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行的实证参考思路。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联动共生;实证思路

一、前言

科技服务业整合并调动高新技术知识、方法和工艺,结合现代信息传播与经验共享,为经济发展各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现代智力服务保障。作为未来第三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主力军,科技服务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突破了时空限制,价值传导过程中展示出巨大的能量联动潜力,以其快速迭代的优势不断涌现出新动能。

在科技服务业生态系统当中,联动共生的动态联结与传导作用时常分布于企业种群互利共存的交易之中。科技服务业态的分工差异化进一步细化了企业种群在传动价值链中的定位,科技服务业态生态位的联动共生机制通过管理和技术创新拓宽了资源利用范围,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和利用高效化,最终实现科技服务产能的跨位流动和价值共创。

科技服务业态联动共生模型以科技服务共生单元为中心,分别将共生单元与共生界面、共生基质、共生环境的联动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企业价值共创机理。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内容划分为科技服务共生单元的联动共生分析、共生单元和共生界面的联动共生分析和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联动共生分析三部分。

从产业协调发展角度考虑,现阶段经济发展存在的产业融合、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力动力需要,致使科技服务业联动共生成为重要研究问题。在联动共生功能生效期间,科技服务业通过技术转移和创新扩散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的驱动力,第一、二产业与其它服务业衔接更迭、优化调整的过程中促使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效率、升级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集聚产业发展,其显著的科技含量属性和服务针对性所发挥的动能作用更加突出,反过来,现代产业同时成为科技服务业的战略承载力。为充分发挥联动共生作用,应充分重视供求市场导向,明确未来行业特点和质量目标,进一步提升技术与服务水平,提升科研技术转化率和产业化率,建立及时满足服务需求的联动平台机制,保障供需双方经济效益,跟进价值共创联动方案实施,减少行政工作阻碍。

二、解构科技服务业联动要素

根据王丽平(2017)提供的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联动共生”协同发展机制,结合赵志耘(2015)对共生创新范式下的思考,将科技服务业态联动共生模型解构为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共生环境四种联动要素。

共生单元是业态网络中资源和能量传递的若干中枢结点,是构成种群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科技服务共生单元是指提供并推广科技服务的企业、负责研发投入的高校及科研所、科技服务企业上下游的供应商及客户等等,它们具有服务广泛性、智力密集性、正外部性等特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8)》将科技服务业划分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专业化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普及和宣传教育服务、综合科技服务7个大类,具体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88个细分行业分类,为各行业提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资讯、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共生基质是构成共生单元的“血肉骨骼”,是构成共生单元的最小成分,与共生单元的作用、价值和特点相对应。科技服务共生基质是指科技服务企业、高校及科研所、供应商及客户提供的有价值差别与内容差别的具体服务或业务。各项共生基质与共生单元的种类高度相关,举例来说,租赁科技服务公司的共生基质就是其所提供的医疗设备经营租赁、公共实验室租赁等科技服务,信用科技服务公司的共生基质就是其提供的信用采集、整理、加工等科技服务,职业中介科技服务公司的共生基质就是提供职位寻找、能力评测、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科技服务等等。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发生信息联结、物质交换、利益分配作用的媒介、渠道和平台,广义的共生界面还包括联动过程中价值共创的发生机制。科技服务共生界面不仅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等传统中介,也包括“互联网+”科研试验平台、“互联网+”科技信息平台、“互联网+”科技金融平台、“互联网+”专业技术平台、“互联网+”科技推广平台、“互联网+”科普教育平台、“互联网+”综合科技平台等新型“互联网+”信息平台。

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及其联动关系发展变化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条件,它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的综合体,持续贯穿联动共生关系演进的完整经济周期。科技服务共生环境是指科技服务业态系统发挥作用的宏观条件和背景,它包括组建共生单元和共生平台的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国内国际政策法规、行业管理体制、企业价值文化等因素。

三、要素间联动共生关系的实证方法与思路

通过总结国内学者先进的实证方法,选取生态位基础测度、竞合博弈分析、平台基模构建、研发网络嵌入、动态匹配研究、空间集聚模型,探索四种联动要素的联动共生的原理与机制,阐明这六种实证分析方法的作用机制和研究效果,为科技服务领域发展的学术研究提供可行的实证参考思路。

(一)科技服务共生单元的联动共生分析

1.生态位基础测度

科技服务共生单元的诸多科技服务企业、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以结点形式分布在科技服务产业生态位网络之中,共生单元之间包含、交叉和重叠关系错综复杂,非市场均衡状态的科技服务水平导致共生单元并非均匀分布。使用生态位基础测度探索科技服务业业态网络全局,能够理清共生单元或种群在物理层面上的亲疏远近和依存关系,有利于单个共生单元或种群进行差异化定位和战略管理。

生态位重叠度测度能够得到科技服务共生单元或种群的相似度大小,较高的重叠度数值代表产业生态位网络中较接近的物理位置,极易触发周边共生单元资源的争夺行为。对共生单元生态位测度“态”和“势”,能够分析共生单元在该时点下的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及其对周边现实的支配动能和影响力。生态位宽度测度结果反映了科技服务共生单元或种群的差异化程度,该差异化程度影响着共生单元或种群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生态位宽度越大,意味着共生单元或种群归属于优势种群的倾向越明显,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2.竞合博弈分析

企业间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竞争策略和合作规划促使企业相互联系、引导与转化,竞合博弈策略存在于任意两家科技服务企业之间,所有竞合博弈策略集合成为整个行业的竞争博弈机制,竞合博弈分析直观反映了科技服务企业协同创新生产时的动态过程和达到最终均衡后的收益结果。

通过分析企业采取的合作策略和竞争策略概率分布,将企业协同创新生产时投入的成本和取得的超额收益按照约定比例均摊到每家企业,当某一企业采取合作策略时,其他企业选择采取竞争策略以便学习合作方企业的技术知识。每家企业轮流采取竞争策略和合作策略,将构造出不同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进而可以计算每家企业的期望收益和平均期望收益,以及所有企业之间协同创新的演绎博弈支付动态方程,通过比较分析动态方程中企业协同创新的收益与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收益,能有预判所有企业未来将要采取的竞合策略,根据支付动态方程描画竞合策略演化相位图,最终在拐点处得到均衡状态下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其数值代表每家企业采取竞合策略时取得的均衡收益,同时反映出每家企业将外部资源同化成企业内部资源和效益的能力。

(二)共生单元和共生界面的联动共生分析

1.平台基模构建

平台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明显促进或牵制作用的动态传导关系使其网状结构更加复杂多变。多元化“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日趋成为集合产品平台、供应链平台、多边平台、行业平台于一体的平台生态系统。平台基模构建能够对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因果循环关系和反馈信息拥有清晰的认识,协助共生单元及时调整演进目标、协调行为、互补方案和战略一致度。

将平台领导者、互补商、终端用户及竞争平台归纳到平台生态系统当中,分析四者在成长期与成熟期两个发展阶段下的直接网络效应、间接网络效应、平台发展、平台垄断、平台失调和平台竞争,并构建因果回路图。根据因果回路图中网络效应在成长期的关键因素识别,讨论成长期平台领导者采取补贴政策的优劣势,根据因果回路图中平台复杂性程度,能够讨论平台领导者治理能力对于解决平台失调问题的重要性。尤其在平台生态系统失调时,协助平台领导者重构平台架构,可有效把握平台界面的开放度,规范平台的经营范围,整活平台机制活力。

2.研发网络嵌入

研发网络嵌入主要研究企业经济决策动机与行为受到其他网络成员的影响,探索企业研发投入与知识搜索策略的联动机制,分析科技服务企业、下游客户、中间销售商和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研发知识搜索、扩散与共享效率。

研发网络嵌入分析聚焦网络关系特征和网络关系结构,以企业研发投入的联动效率为研究内容。首先,使用网络关系广度、密度和规模确定网络关系数量,越多的网络关系数量意味着越丰富的多样化资源和知识,越有益于企业研发决策;然后,使用网络关系强度、稳定度和持久度测度网络关系质量,越高水平的网络关系质量意味着成员间越高效率的合作关系;最后,使用网络中心度度量网络关系结构,网络中心度越高的企业越容易占领控制优势地位。基于供应链网络的本地网络和基于研发网络的跨界网络,划分搜索策略为搜索深度和搜索广度两个维度,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索网络关系数量、搜索深度、搜索广度和网络中心度等变量对科技服务企业研究开发的影响,根据覆盖率和一致性得分对比多条研发路径的优越性和差异,从而找到优化企业研发的最佳路径。

(三)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联动共生分析

1.动态匹配研究

更新迭代的内外部环境促使科技服务企业调整其信息技术与业务匹配(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ignmentBITA)以适应市场需求,科技服务市场供需双方的动态匹配机制有助于科技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进而释放更多产能。

通过刻画出科技服务企业每阶段的BITA剖面,了解企业业务战略、业务结构、IT战略、IT结构四个维度的发展水平,计算并判别四个维度两两之间的信息技术匹配水平,进而评价企业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契合度;根据四个维度发展走向和轨迹的相似程度来识别信息技术匹配调整模式,讨论企业信息技术与业务是否处于理想轨迹,若未达到理想轨迹,进一步分析导致矛盾决策、过量改革、飘忽立场等因素,协助企业从内部转变认识,提高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辅佐企业从外部认识市场竞争环境、国家政策支持和客户需求转变,从四个维度出发提高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匹配效果。

2.空间集聚模型

众多科技服务企业优势互补,为缩小交易成本空间,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其空间集聚特征逐渐明显,进而有益于提高区域创新效率。通过讨论空间关联下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研究科技服务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使用指数测度知识创新效率、技术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观察区域创新效率的相关程度,将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纳入到空间杜宾模型当中。若模型能够通过检验,将空间溢出效应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通过观察直接效应系数、间接效应系数和溢出效应系数是否能够通过检验,说明科技服务业集聚的本地效应是否显著,评价聚集效应对本地科技服务技术提升的效果,以及对邻接地区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观察本地成果转化效率的溢出效应系数和跨地区的间接效应系数的正负及相对大小,说明科技服务集聚对本地区和邻接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探索同质产品的跨地区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挤占效应。

四、结语

我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尚取得初级进展,科技服务业业态联动共生发展趋势日益显著,行业规模作为较为稳定的基础性因素,会充分影响市场化运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加强科技服务业业态间联动共生作用,使得市场化运行机制与规模发展实现相对同步,能够避免出现投入产出失衡或断层失衡现象;行业综合创新能力是业态联动共生的一大驱动力,提升创新要素作用于行业机制运行效果的灵敏度,继续增加市场发展对综合创新能力的弹性;提升业务服务品质、市场运行进程和要素收入获取的关联度,提升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变动速率;行业业态联动所产生的市场活力应进一步正向影响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对要素收入的关联作用,提高要素收入对联动共生活力的响应速度。本文所选取的四要素联动共生的实证分析方法具有准确性、合理性和示范性特点,能够提供较为优越的实证分析结论,具有较明显的学术参考价值,接下来需进一步强化基于微观数据的建模方法,为提升实证分析质量做足准备。

参考文献:

[]吴芹,蒋伏心.创新价值链下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20(05):128-137.

[2]蔡猷花,池香君.网络嵌入、知识搜索与企业研发投入——一项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0):121-128.

[3]张一进,高良谋.基于价值传递的平台企业生态位测度研究——以电子商务行业为例[J].管理评论,2019,31(09):116-123.

[4]石海瑞,孙国强,张宝建.平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模构建及政策解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8(07):113-123.

[5]王丽平,李菊香,李琼.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与协作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6):69-74.

[6]王念新,杜凌云,葛世伦.企业信息技术匹配动态调整模式的多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9):98-106.

[7]赵志耘,杨朝峰.创新范式的转变:从独立创新到共生创新[J].中国软科学,2015(11):155-160.

[8]王国红,刘隽文,邢蕊.竞合视角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23(S1):662-666.

[9]李庆华,李峰波,徐淑华.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能互利共生吗?——基于利率联动与系统性风险视角[J].商业研究,2019(08):73-80.

[10]汤学兵.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联动共生体系与改革路径[J].甘肃社会科学,2019(01):147-153.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