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媒体治理作用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基于2007年到2016年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的分析 潘星星 骆良彬 集美大学财经学院 摘要:本文对基于2007年到2016年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中有关媒体治理的文献予以归纳,从期刊来源、研究主题分布、研究方法、研究趋势以及具体研究内容来分析目前国内媒体治理研究的现状,总结国内现有学术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媒体治理;媒体监督;媒体关注;媒体报道 一、引言 对过去的文献进行述评既是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的回顾总结和学习,也是后续进行学术创新的基础和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在借鉴和分析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业界有关媒体治理论述基础上加以提炼,找出此间研究的主题予以述评,以期能给媒体治理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二、本综述研究样本的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2007年至2016年发表在国内核心主流学术期刊上,以“媒体治理”或“媒体监督”、“媒体关注”、“媒体报道”等同义词作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文献,同时结合自身专业判断和甄别性筛选后,共选取了214篇文献。 (二)统计方法及分析 1.文献主题的统计及相关分析 为了更清楚反映我国媒体治理研究的主题,本文对2007年至2016年我国媒体治理领域的214篇文章研究内容的同质性和相似性按照进行分组分析。 2.文献所采用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现有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综述研究、实验研究。其中,实证研究可以细分为“经验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 表1研究方法总体分布
从文献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经验研究172篇,占比80.37%;案例研究仅10篇,占比4.67%;媒体治理方面的调查研究为0,实证研究合计85.04%。规范研究文献仅12篇,占比5.61%。综述19篇,占比8.88%;实验研究十年内仅有1篇,占比0.47%。我国媒体治理方面实证文献居多,多为经验研究,案例研究的数量少,而规范研究、综述、实验研究太少。规范研究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媒体立法方面的缺失,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指引,致使理论研究缺少依据;媒体治理作用发挥涉及的学科较广,包括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金融等多个学科,很难研究出系统的理论来进行概括描述。实验研究实际上是一种把研究对象封闭在实验室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实验室环境可以较好地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但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3.研究趋势 媒体治理研究文献的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表2文献各年度的分布情况
从2007年至2016年媒体治理主题方面的研究来看,文献数量呈整体增长趋势,2007年至2009年相关方面的研究非常少,从2010年媒体治理研究开始不断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2015年开始增长幅度加快。 三、我国媒体治理研究主线及相关文献 总结近十年国内媒体治理的相关文献,媒体治理研究主要围绕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治理、审计治理、银行治理、基金治理、政府治理六条主线展开。 (一) 公司治理作用 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抑制财务重述、盈余管理、违法违规等行为、提高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影响独立董事高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高投资效率、缓和融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和效益、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在股权激励、股利支付、税收缴进、研发、环境管理等治理作用。部分学者则没有区分主题,概述了媒体治理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还有一些学者考察了媒体作为调节变量发挥其治理作用。 改善内部控制。张萍、徐巍(2015)认为媒体监督能够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媒体负面报道可以促使公司改善内部控制质量。逯东、付鹏、杨丹(2015)则将媒体分为三种类型,他们认为在政府主导内部控制的建设时,网络媒体和政策导向型媒体能够提高中央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但是对地方国有上市公司没有任何作用;市场导向媒体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张丽(2016)则地对内部控制的治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抑制财务重述、盈余管理等违法违规行为,提高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质量。戴亦一等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抑制财务重述行为,进而起到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于忠泊、田高良等学者认为,媒体可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进而起到改善公司治理作用。闫邹先、尚秋芬(2008)认为媒体监督可以防范上市公司的合谋行为,黄晓蓓、郑建明(2015)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可以减少业绩预告违规行为;柳木华等认为媒体监督可以揭露财务舞弊行为;阳建辉、马潇萌、李根生(2015)认为媒体监督作用显著,并且会对有失责行为的企业经营成本产生非线性影响。周兰、耀友福(2015)研究发现,媒体对上市公司正面报道越多,会降低会计稳健性,但是这种效力不显著;媒体的负面报道和媒介环境发展程度越大,会计稳健性越强。邓俊等国内学者都认为,媒体关注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并进而发挥外部公司治理作用。 保护投资者利益,影响独立董事、高管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及行为。叶吉伟等学者均认为,媒体监督能够通过实现投资者保护起到公司治理作用。李焰、秦义虎(2011)认为媒体负面报道会影响独立董事的辞职率,两者呈正相关关系。杨德明、赵璨(2012)、李培功、沈艺峰(2013)、张俊民、肖志超(2016)发现媒体在高管薪酬中发挥了监督和治理作用。张玮倩、乔明哲(2015)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发现媒体报道能较大程度地影响高管薪酬。吴超鹏、叶小杰、吴世农(2012)认为媒体作为一种外部非正式治理机制,可以通过其强大的舆论理论约束政治关联的高管变更行为。卢馨、吴婷、龙丹(2015)通过案例分析出媒体监督可以减少国企高管腐败。 提高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促进企业融资,降低代理成本。媒体还可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和企业价值,增强风险承担能力。但是,也存在部分学者在认可媒体对投资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承认其可能存在的负面性。张建勇、葛少静、赵经纬(2014)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会增强企业投资程度,缓解投资不足,但是同时也提到可能造成管理层过度自信或投资者情绪高涨而过度投资;而媒体负面报道对企业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程新生、刘建梅、王子璇(2015)认为媒体关注具有两面性,可能提高投资效率,起到正面效应;媒体也可能对企业投资产生负面效应,降低投资效率。 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股权激励、股利支付、税收缴进、研发、环境管理等发挥治理作用。徐莉萍等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越多,媒体监督有利于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媒体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上起着积极作用。肖淑芳、彭智佳、刘颖(2014)研究发现,媒体对公司的负面关注度与高,企业越可能其股权激励方案。刘力一、温权(2014)、李小荣、罗进辉(2015)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和关注度越高,公司支付股利越多。田高良、司毅、韩洁、卞一洋(2016)认为,媒体关注能有效缓解税收缴进中的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汪丽等认为,媒体可以发挥其监督治理作用,促进企业的研发创新。谢志明等认为媒体能促进企业环境管理,起到环境治理作用。 部分学者则没有区分主题,概述了媒体治理的作用以及作用机制。部分学者则将媒体监督作为一个中间调节变量,考察媒体治理作用的发挥。郑志刚等笼统地对媒体公司治理作用、角色、途径等进行阐述。陶文杰、金占明(2013)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水平越高的企业,在媒体作用下企业绩效越高。杨德明、赵璨(2015)认为媒体监督使得具有政治关联关系的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减少。叶陈刚、王孜、武剑锋、李惠(2015)考察了媒体治理作用的发挥,使得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负相关关系更显著。谢永珍、朱彩婕(2016)研究发现,媒体治理使得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作用更显著。伍中信、严思思(2016)认为媒体关注使得CEO权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更显著。屠立鹤、孙世敏、陈怡秀、代玺玲(2016)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耿云江、王明晓(2016)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缓解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削弱货币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效应 (二) 资本市场治理作用 媒体对资本市场的治理主要体现在影响IPO抑价、提高IPO融资效率、利于资本市场投资、提高IPO绩效和资本市场收益、提高股票市场运行效率、降低股票市场的风险、提高分析师的精确度影响IPO抑价。张雅慧等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媒体关注度越高,可以显著抑制IPO抑价,降低IPO抑价率。汪昌云、武佳薇(2015)、陈鹏程、周孝华(2016)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会提高IPO发行价,负面报道会降低IPO发行价。 媒体在投资、融资、提高分析师的准确度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媒体报道和监督能够增加资本市场投资,提高证券发行定价。邵新建、何明燕、江萍、薛熠、廖静池(2015)研究发现,媒体正面报道可以显著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度和乐观情绪,进而大幅提高证券发行定价。张雅慧等研究表明,媒体监督可以提高IPO融资效率,降低其融资成本。张华(2014)研究发现,媒体可以强化企业盈余质量对IPO发行费率的影响。吴超、薛有志(2016)认为媒体关注能对IPO首日换手率产生正面显著影响。媒体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可以提高分析师的准确度。周开国、应千伟、陈晓娴(2014)、谭松涛、甘顺利、阚铄(2015)、程琬芸、林杰(2013)认为,媒体关注可以分析师预测的偏差,提高其准确度,有助于分析师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媒体监督和关注能够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媒体对企业的报道和关注可以提高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和降低风险。罗进辉、蔡地(2013)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对提升股票市场运行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罗进辉、杜兴强(201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可以显著降低股票崩盘风险。谢雅璐、王冲(2014)也通过研究发现,媒体报道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股价暴跌风险。熊艳、李常青、魏志华、黄俊、郭照蕊(2014)、张峰、谢靖(2016)研究发现,媒体报道越多,媒体关注越高,股价波动同步性和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都会得到提升。杨玉龙、吴明明、王璟、吴文(2016)发现,媒体通过其对信息的传播以及整理整合,可以提升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媒体报道能够影响IPO绩效和资本市场收益。张雅慧、万迪昉、付雷鸣(2012)研究发现,媒体会影响投资者情绪,从而会影响IPO绩效。但是,武家鹏(2016)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不同观点,证明了媒体的负面报道与企业IPO业绩降低不相关。饶育蕾、彭叠峰、成大超、饶育蕾、王攀(2010)、刘锋、叶强、李一军(2014)、王建新、饶育蕾、彭叠峰(2015)、逯东、付鹏、杨丹、周开国、杨海生、伍颖华(2016)研究发现,媒体报道会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 熊艳、李常青、魏志华(2011)、张建平(2013)未细分主题,探讨媒体对资本市场的作用和影响。但是,存在少数学者则认为媒体会对资本市场发挥负面效应。游家兴、吴静(2012)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媒体情绪作为研究视角,首次提出媒体对资本市场可能起负面效应。才国伟、邵志浩、徐信忠(2015)研究发现,媒体和企业在再融资中存在合谋行为,媒体正面报道越多,再融资当期的股价越高,媒体会帮助企业炒作。 (三) 审计治理作用 媒体监督发挥了审计治理作用主要体现影响审计费用、审计质量、审计判断、审计师变更以及审计契约的稳定性等方面。吕敏康、冉明东(2012)、张建平、余玉苗(2013)、刘启亮、李蕙、赵超、廖义刚、陈汉文(2014)、冉明东、贺跃(2014)、苏婷(2015)、肖志超、张俊民(2016)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媒体关注度越高,审计费用越高。彭桃英、邱兆东(2014)、吴伟荣、刘亚伟(2015)、周兰、耀友福(2015)、周兰、耀友福(2015)、吴伟荣、郑宝红(2015)、段倩(2016)、孙坤、于洋(2016)研究发现,媒体监督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尤其是媒体负面报道对审计质量有显著的审计治理效应。余玉苗、张建平、梁红玉(2013)、张龙平、吕敏康(2014)、张丽达、冯均科、陈军梅(2016)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多;媒体对企业的评价越高,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就越高。戴亦一、潘越、陈芬(2013)、刘启亮、李祎、张建平(2013)均认为,媒体负面报道越多,审计契约稳定性越差,更容易更换审计师。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区别,前者认为这种治理作用会受到政府质量的影响,后者则认为作用的发挥受到法律环境的影响。 (四) 银行治理作用 金智、赖黎(2014)认为媒体和银行受到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媒体监督在银行风险治理中遭遇了严重的困境。邹静、童中文(2015)则认为媒体报道可以发挥治理效应,降低银行风险。李菲菲、李燕君(2015)则认为媒体能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抑制银行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和大股东的掏空行为;媒体负面报道相对于正面报道来说,并未通过声誉机制发挥应有的治理作用,声誉惩罚机制在我国未能发挥作用。 (五) 基金治理作用 李晗、张立民、汤胜(2015)、赵晓(2016)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在基金会中发挥治理作用,媒体负面报道会导致基金绩效下降。 (六) 政府治理作用 戴亦一、洪群、潘越(2015)研究发现,媒体负面媒体报道会显著减少官员视察带来的政府补助,而非负面媒体报道则没有显著影响。张琦、步丹璐、郁智(2016)认为媒体发挥其信息传播和声誉治理的功能,会在政府预算公开中起干预作用,从而依靠行政体系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有效的治理作用。刘子怡、郝红霞(2015)媒体压力能促使政府提高其会计信息水平。 四、我国媒体治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从上述研究综述来看,我国媒体治理研究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术界对媒体治理研究的观点不一,对媒体治理作用的动机、效果、作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等相关方面的观点不尽相同。存在部分学者认为媒体由于其报道偏差会对公司带来负面效果,或者认为媒体治理作用不显著。但是,大多数学者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媒体在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治理、审计治理、银行治理、基金治理、政府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媒体治理研究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审计研究、会计研究、经济研究等权威核心期刊较少,多数是普通级别的核心期刊;第二,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治理,审计治理、银行治理、基金治理、政府治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第三,研究方法多采用实证研究,大多数文献集中采用经验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规范研究、综述等较为欠缺 当前从我国媒体在公司治理研究现状可以看出,相关研究仍很不完善,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拓展:(一)拓展媒体治理的研究视角,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治理视角,深入研究媒体的审计治理、银行治理、基金治理、政府治理等方面。(二)加深媒体治理的实证研究设计。(三)深入开展媒体治理的理论研究和规范研究,结合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建立系统的媒体治理体系和理论。(四)结合我国的法律环境、制度背景和政府干预这些特色,来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把握我国媒体治理的效果。(五)深入开展媒体偏差方面的研究。目前少量学者认识到了媒体可能存在无效性,并不能充分发挥媒体治理作用。国内多数研究都侧重于考察媒体治理的正面效用,却未充分考虑其负面效果,媒体偏差研究少之又少。但是,国外学者们已证明媒体报道存在偏差,并且形成了独立的派系。媒体治理的制度成本需要国内学术界未来深入进行考察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14-27. [2]杨德明,赵璨.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经济研究,2012(6):116-126. [3]张建勇,葛少静,赵经纬.媒体报道与投资效率[J].会计研究,2014(10):59-65. [4]逯东,付鹏,杨丹.媒体类型、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J].会计研究,2015(4):78-85. [5]翟胜宝,徐亚琴,杨德明.媒体能监督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么?[J].会计研究,2015(5):57-63. [6]田高良,封华,于忠泊.资本市场中媒体的公司治理角色研究[J].会计研究,2016(6):21-29. [7]于忠泊,田高良,张咏梅.媒体关注、制度环境与盈余信息市场反应[J].会计研究,2012(9):40-51. [8]游家兴,吴静.沉默的螺旋:媒体情绪与资产误定价[J].经济研究,2012(7):141-152. [9]罗进辉,杜兴强.媒体报道、制度环境与股价崩盘风险[J].会计研究,2014(9):53-59. [10]权小锋,尹洪英,吴红军.媒体报道对IPO股价表现的非对称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5.(6):56-63. [11]吕敏康,冉明东.媒体报道影响审计师专业判断吗?[J].审计研究,2012(6):8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