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智能制造在家居产业领域的应用

2018-02-15 22:31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邹格兵 浙江慕容时尚家居有限公司

摘要:智能制造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模拟制造业专家进行智能活动,并将职能活动结果和智能机器融合起来,应用于制造业的各子系统,从而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家具产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许多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将制造业和新技术进行磨合,开发出智能家居,打造智能家居时代。本文简要分析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智能制造技术在家居领域的应用情况,试图探究智能家居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制造;家具产业;应用

《中国制造2025》指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将会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建立起智能制造体系,重塑国家间的产业竞争力。就国内而言,企业如果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智能制造产业,运用智能制造技术就能抢占市场先机,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一、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许多工业化国家立足本国制造业发展,使智能制造技术得到一定的程度的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各国纷纷推出应对措施,加紧谋划,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全球分工中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和工业空间、企业、工业体系全方位融合。可以说互联网技术催生了智能制造技术对工业的改造、变革和提升。

(一)互联网对智能制造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首先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组织形式。随着数字制造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投产以及新技术材料的运用使制造业改变以往大规模生产的组织形式,个性化定制成为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新方向。当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企业直接面向客户源,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通过对生产技术和生产线的重构,完全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大规模定制相比,个性化定制的成产成本并不会显著增加,这是企业可以借助的显著优势。

互联网通过和制造业的融合,促进新的制造业业态形成。互联网技术将消费、销售、技术研发、成产和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融合,可以说互联网打破了产业边界和流程边界,使工业环境得到融合,形成一个分享、共享的经济时代。

此外,互联网改变着工厂形态。由互联网技术支撑运作的信息物理系统把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消费者直接联系起来,形成了设计研发、产、供、销之间的高效实时通讯,实现了工厂的智能化。可以说,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角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产品附加值,带来经济效益的提升。

最后,互联网促进新产业产生。互联网技术不仅重塑产业流程,而且改变了消费需求。依托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有智能传感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云计算、智能解决方案等。

而互联网+更为我们拓展了新的产业部门,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

(二)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多数制造类企业还处于工业2.0向工业3.0的转型阶段,制造业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多阶段并存。而且我国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建国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目前要实现智能制造业的智能传感器、智能操作系统、数字化程度都有待提高。互联网技术和工业要实现完全融合,要走的路还很长,尤其是当前制造行业内外还存在着自动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一些智能化装备、生产线和数控管理等智能化基础还比较薄弱。在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前景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智能制造仍处于初级阶段,多数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真正进入制造业应用阶段的企业仅占16%。而智能制造技术目前的经济贡献率只有10%,远远低于智能制造技术应该实现的经济贡献率。我国多数企业智能制造的利润还远没有达到10%

二、智能制造在家居产业领域的应用

(一)智能制造技术在家居产业领域的应用

智能制造技术记住互联网、云计算和数据的支持,重新塑造了制造业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流程,实现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智能化沟通。智能语音技术的应用普遍存在家居制造行业产品中。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产业的生态链和价值链实现重构,如上文提到的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一样,影响着家居制造领域。进一步发挥了智能制造的推动力量,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逐渐过渡。

此外,个性化定制成为家居产业的新时代,家居产业出现智能化的柔性协同生产,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是家居产业按需定制的制造模式。家居产业的生产设备由互联网实现智能管控,对制造系统进行高度柔性化、个性化管理,能够对市场的需求进行快速响应和调整。家居市场会出现智能感知消费需求的制造模式,对业界形态产生深刻影响。

(二)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现状

1.定制家居市场人人抢占

根据相关调查,定制家居企业的数量占整个广州建博会全场60%,几乎所有的家具制造企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千万亿容量的庞大市场。经过观察,玛格全屋定制2017上半年增长57.8%、新标家居前两季度平均增幅40%、金牌橱柜预计上半年增长35%-40%,如此诱人的数据难免会引起所有家具企业的躁动,但事实上大部分定制企业并不具备定制的条件。

维意定制副总裁林文彬在泛家装论坛谈到定制家居的高门槛,“全屋定制必须具备五个要素:产品品类是否齐全、服务理念是否跟得上、交付能力是否具备、工业智造是否能满足柔性生产、O2O引流系统是否完善。”五大要素是全屋定制企业准入门槛。如果不是全屋定制,那么后者的四大要素也缺一不可。然而反观建博会上的全屋定制企业,真正能满足这五大要素的屈指可数。那么,大家一拥而上、热衷于走捷径、过分追逐的现象势必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家具企业为了尽快满足以上五要素抢占定制家居市场份额,不惜耗巨资引入国外智能生产线,摇身一变“工业4.0”。其实这些都是基于“洋装备”的条件,比如德国豪迈生产设备,或者是美国甲骨文ERP系统,再或者是德国海蒂诗、奥地利百隆等高端五金连接件。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的数控机床有一半被我国制造业消费了,其中进口高端数控机床多来自欧美日韩等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而行业内的研发设备和操作软件更是进口居多。毫无疑问,这个现象会加大“空心”化的步伐,导致中国家具制造业永远都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另外不难发现,定制家居领域已经开始出现鱼目混珠、损害消费者利益与行业声誉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打着“定制”招牌的厂家,所谓的量身定制基本上就是满足户型的尺寸而已。也就是说,之前成品家具市场相比,定制似乎除了板材品质和五金连接质量好些,无外乎就是买了一些规格不同的家居柜体而已,这和成品家具相比反而是行业的倒退。

2.伪智能家居大行其道

智能家居是一个巨大的风口,整个泛家居领域都开始介入智能家居市场,家电厂商从智能家电入口、安防厂商从智能锁切入、传统建材厂商从家装布局、物联网硬件企业以智能单品进入市场,种种迹象让人第一感觉就是智能家居的红利期已经到来。然而,经过深入研究和调查后,发现智能家居的发展并不乐观。

虽然很多机构预测,中国或将在2020年前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并且在2018年将达到1800亿元,但是,伪智能产品大行其道,标准化难以实现统一,质量和价格等问题,无不制约着这个渗透率本来就不到1%的产业发展。

为智能门锁添加wifi功能,其意义到底体现在哪里?再比如智能空调,仅仅是在传统空调的基础上添加了智能模块,只不过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远程操控和非常基础的语音操控功能。这难道就是智能家居吗?这些以智能为噱头的产品捕获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也许正是看中这一点,伪智能才会在行业内大行其道。

3.智能家居无统一标准

最后不得不谈智能家居另一个发展歧途,标准化不统一。传统家电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谁都不愿意妥协。如此,便会导致家庭里的智能家居无法产生互通互联,智能的意义荡然无存。除此之外,质量和价格等问题也是发展的痛点,6070年代的用户对智能家具不感兴趣,8090年代的消费者又没有经济能力,如此尴尬的定位让智能家居的落地变得非常困难。

三、面对智能家居行业现状企业应对措施

(一)凸显差异化,占领细分市场

企业如何突围?产品差异化和精准的细分领域。玛格是其中代表企业之一,50%的实木家具精准定位高端市场,与此同时也不放弃刚需用户群体,通过产品品质来体现差异化。

与玛格同样思维的还有丽博橱柜,同样是通过实木生产线的优势体现差异化,但是他们不会放弃诸如双饰面、禾香板、多层板等同质化的产品。由此可见,玛格和丽博再定位高端市场的同时,也不会放弃占比较大的刚需人群,因为这是规模化的保障。

(二)营造文化氛围,让家具传达情感

很多成品家具也在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差异化。诸如佛山的阅梨,虽然也是设计师品牌,但是每个产品都有要传达的情感,每个空间都在诉说一种生活态度,它的店里有书卖、有咖啡、有工艺品体验,他们卖的不再是家具,而是文化。通过观察发现,真正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仍然是其扎实的内功,或产品品质、或生产工艺、或信息化程度、或服务理念,等等优势由内向外地决定着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及发展的空间。

智能制造在我国仍处于研发起步阶段,但其未来的应用趋势多元化。将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于家居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万兴云.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73-274.

[2]唐德淼.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趋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2):15-17.

[3]李明,王杰勇,袁希晨,于佳鑫,艾青.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家居发展与挑战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64-65.

[4]朱敏玲,李宁.智能家居发展现状及未来浅析[J].电视技术,2015,39(04):82-85+96.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