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产业研究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产业研究 >

基于网络产业垄断机制的自然垄断理论探讨

2018-02-12 22:5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马飞 内蒙古大学

摘要:自然垄断理论自提出之日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然而不管是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还是当代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都大大减弱。基于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理论具有开创性,但是仍有一定局限。自然垄断理论研究应以网络经济理论为基础,抛弃传统的研究框架,紧密结合产业实际,以网络产业垄断机制为参考进行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自然垄断;网络产业;理论创新;研究建议

一、引言

当传统自然垄断产业逐渐丧失垄断性时,我们注意到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下的网络产业必然且合理的垄断性。网络产业垄断的形成与其对网络资源的占有密切相关,纵然网络资源不像自然资源那样具有稀缺性,但它在网络产业极速扩张的规模面前则显得弱小很多。由此我们回溯到自然垄断形成的最原始原因,即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占有造成了垄断,是为“自然”垄断。同时,由于近年来政府的管控政策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企业不断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竞争不断被引入,大部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弱化,在产业链中的可竞争环节已经失去了垄断性质,理论研究也更多地转向通过引入有效竞争而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改革以提高社会效率。

二、自然垄断理论研究回顾与困境

(一)研究回顾

1.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自然垄断的概念最早是由穆勒(Mill1923)在1848年提出的。他所提出的自然垄断基于伦敦煤气和自来水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在土地这一要素层面上进行定义,与之后的自然垄断含义大相径庭。近代自然垄断理论建立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础上。由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存在,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联合起来提供产品和服务是最有效率的。也有学者基于成本劣加性的概念,认为自然垄断的显著特征是成本函数的劣加性,规模经济既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2.基于市场需求的自然垄断理论研究

杨艳把市场需求规模的大小作为决定一个行业自然垄断程度强弱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垄断更容易在需求规模小且封闭的市场中产生(杨艳,2002)。王永刚认为实现自然垄断的前提条件是一定的市场需求规模,根本原因则是市场需求规模与产品的成本结构间的关系,当市场需求规模不能弥补两家及以上企业的生产成本时,便产生了自然垄断(王永刚,2012)。

3.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理论

乌家培等学者进行的网络经济研究指出,网络经济一方面能够实现经济活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另一方面,网络经济还缩小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进而降低了规模经济的重要性(乌家培,2000)。这些网络经济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基于传统产业经济特征而建立的自然垄断理论,并促使于立和李怀等学者提出基于网络经济概念的自然垄断理论,指出较高的网络经济效益是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于立认为,一个产业是否为自然垄断受到技术和需求的影响,网络经济的总价值或总效用具有严格的优加性(于立,2004)。李怀在对网络经济和非网络经济的比较下,提出了由于网络结构效应所产生的网络经济效益这一概念,并把它与规模经济作为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形成自然垄断的充分条件是单一网络中高到无法竞争的垄断效益(李怀,2004)。

(二)研究困境

在基于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中仍然可以看到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规模经济的分析方法,这些理论创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对具有网络经济特征的现代垄断产业进行研究的需要,但是没有从本质上说明自然垄断的真正成因。一些反对学者认为具有网络特征的产业的自然垄断性并不决定于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相关特征。王永刚提出“市场分割”的概念解释网络特征产业经济具有自然垄断的成因,得出网络特征只是自然垄断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的结论(王永刚,2012),基本上否定了基于网络经济的自然垄断理论。然而,他提出的由产品属性决定的市场分割理论,以及市场需求规模与产品的成本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产生自然垄断的根本原因的结论,仅涉及传统物质型网络经济产业,忽略了虚拟网络即信息型网络经济产业,只在部分上解决了网络经济自然垄断理论研究的问题。这样看来,自然垄断理论虽然得到了形式逻辑上各方面的完善,但仍然暴露出诸多问题,不能有效全面地解释日益变化的自然垄断行业的各种新问题,由此而唱衰自然垄断理论的学者也不少。由于近年来政府的管控政策与技术革新带来的新企业不断进入自然垄断产业,竞争不断被引入,大部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弱化,在产业链中的可竞争环节已经失去了垄断性质,研究也更多地转向通过引入有效竞争而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改革。

三、网络产业垄断形成机制

(一)供需双方的规模经济

占据网络产业投入要素主导地位的是有可再生性与共享性的无形要素。无形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特性使边际报酬递增成为网络产业的主要经济规律。边际报酬递增与分摊巨额固定成本的需要促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以获得竞争的成本优势。同时,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加剧了信息网络扩张的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 Law),即消费者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随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大,从而形成强烈的网络外部性与正反馈效应,表现为需求方的规模经济。这种来源于需求规模经济的正反馈效应进一步推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自身也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增强,导致强马太效应,市场结构不断向垄断方向发展。

(二)技术垄断与标准化

网络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掌握了市场所接受的先进技术也就占据了市场垄断优势。得益于知识产权与专利权在法律上的保护,拥有相关知识或技术的企业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独享巨额利润,形成技术垄断势力,并在相关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产生垄断。网络产品的系统性和互补性客观上要求技术实现较高程度的标准化,因而市场只能允许一种或极少数技术的存在,企业必须遵从技术标准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企业的技术变革由于在原有技术轨道上的大量投资而十分困难,所以掌握了技术标准的企业拥有更大的技术控制权和市场势力,有利于形成进一步的垄断。

(三)学习效应与锁定效应

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不断积累而达到产量增加成本下降的过程。网络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极强的学习效应,这样一来,具有学习效应优势的企业能更容易地在原有技术经验上不断获得新的经验并逐渐积累学习效应优势。企业产出与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逐渐偏向这种企业,形成自然的垄断形势。

网络极强的正外部性将消费者锁定在已接受的产品上,被锁定的消费者接受新产品的转换成本较高,几乎拥有无弹性的需求,例如微信的使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消费者,在没有重大创新降低消费者转换成本的情况下,该企业通过产品的创新升级实现消费需求的垄断。

四、对自然垄断理论研究的建议

对自然垄断理论的研究要抛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成本劣加性的分析框架与传统的前提假设,将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的周期缩短,偏向于短期研究。正确并充分运用网络产业特征及其效应将网络资源看做与自然资源同样的有限资源。重视信息网络扩大与高效率对信息不对称的削弱作用,扩大市场需求规模。增加对需求方的注意,加强对企业行为对需求影响的研究

研究对象不能局限于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目前大部分自然垄断产业均引入了竞争,保留垄断性质的部分对于研究来说价值不大。建议把目光投向众多前景广阔的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航空航天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特征,并且有极高的战略意义,一旦发展成熟并受到政策的支持或将成为新的垄断产业。需要注意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由传统产业发生发展而来,与传统产业虽有区别但具有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具有传统产业的特征;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投入要素也以知识等无形要素为主,这与网络产业具有相似性。基于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和网络产业的共同点进行探索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对技术予以更多关注,不再将技术不变作为研究的假设前提,更加注重研究技术创新与运用对企业降低成本以增加成本优势的行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以及扩大规模的正向作用。通过对网络产业技术促进垄断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探索企业运用新技术提高经营效率并形成垄断的可行性。

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运用历史分析法与探索性个案研究方法,将研究焦点集中于垄断势力的形成,尽可能建立垄断形成路径的动态模型。为了避免单案例研究“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的问题,也为了使从案例总结出来的结论更扎实、更具说服力,建议采用双案例或多案例研究,并努力寻找逐项复制的机会。分别独立地从两个或多个案例中得出结论并相互印证,增强结论说服力。除此之外,建议选取的多个案例的背景环境以及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如果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出的结论具有一致性,那么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适用性将被扩大。

参考文献

[1]胡春.网络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怀.基于规模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的自然垄断理论创新——辅以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经验检验[J].管理世界,2004,(04):61-81+156.

[3]王锐.自然垄断网络经济论的再探讨[J].学习与探索,2009,(01):136-138.

[4]杨艳.对自然垄断理论的评价与再认识[J].经济科学,20

[5]于立,肖兴志,姜春海.自然垄断的“三位一体”理论[J].当代财经,2004,(08):5-11.

[6]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0,(01):4-10.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