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与方式选择研究
王海鹰 沈阳理工大学 张艺蒙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提升沈阳旅游产品层次的旅游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对策研究(F16-233-5-24)”的阶段成果。 摘要:论文运用产业融合理论,针对沈阳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旅游产品层次不高、旅游企业竞争力弱等问题表象,探索深层次的沈阳旅游产业融合不够、合力不强、各自为政等原因,提出加强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解决对策建议,并进一步分析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外在动因、内在动因、驱动力等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沈阳旅游市场需求特点和旅游产业资源优势提出适合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方式选择建议,包括旅游要素融合、旅游主体融合、旅游方式的融合,以及旅游与外部产业的融合等对策,旨在对有效解决沈阳旅游产业问题,提升沈阳旅游产业形象。 关键词:旅游产业融合;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方式 一、旅游产业融合及其类型
(一)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 国内学者针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较多。朱海艳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内部或者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麻学锋、张世兵等人分析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路径,认为旅游产业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这四条路径实现与其他产业融合。上述概念不仅强调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也提出了旅游产业的方式、类型。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类型 从上数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融合可以有旅游产业内部的融合、产业外的融合,还可以从产业融合的阶段划分为,如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等形式。 旅游产业内部融合,一般学者界定为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融合。本文认为还应包括旅游产业链条上下游之间企业的融合、旅游扩展要素的融合。 旅游产业的外部融合一般指与旅游产业与一、二产业中任何一个产业进行融合,并且与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功能互补。 二、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一)旅游新需求是沈阳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旅游消费需求升级是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因此需求的变化成为旅游产业融合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沈阳旅游市场需求变化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1、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需求 沈阳旅游景点的客源以辽宁省内近距离游客为主,也包括外地过路游客。受沈阳多民族文化聚合、民族文化中的开放和融合性特征影响,文化的多元化是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基本特征。沈阳游客在旅游需求方面也体现明显的多样性,既注重旅游产业基本的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又强调"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发展要素带来的整体和最大价值的满足。因此,适应旅游需求新变化,需要沈阳旅游产品多样化、整体化的开发和供给行,这只有通过合作、融合能够实现。 2、喜欢尝试的求奇心理 中国迎来尝新之年,旅游尝新需求不仅是旅游业的发展新动向,也是沈阳、辽宁周边游客的共同心理,尤其是沈阳人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喜欢尝试不一样的旅游产品、旅游方式,而现有的单一的旅游产品难以沈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理,迫切需要对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3、注重家庭、社交的情感需求 东北人重情重义,游客出于亲情、友情等深层次需要而对亲子游、家庭游、朋友游等旅游形式的需求继续扩大。尤其是周末、节假日以小家庭、大家庭为单位的周边游成为沈阳及辽宁省内游客的旅游主要需求。通过本课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游客以随团旅游为主要游览方式上,占46.25%,其次是同亲戚、朋友一同游玩,约占25%,两者或结伴旅游者比例占70%以上,而独自游玩的人数仅占7.17%。 4、追求旅游过程中的学习动机 这也是沈阳及辽宁省内游客对旅游需求的根本追求,即现代人都希望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服务,满足游客获得某些知识,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科学技术等知识,通过旅游增加阅历和见识。尤其是中小学生旅游市场更希望通过旅游帮助他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二)旅游产业本身的弱势是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外在动力 根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年)》中的提到的沈阳旅游产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品牌不响。缺乏旅游品牌项目、品牌产品、品牌商品引领,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二是产品不精。历史文化、工业文明、关东民俗等优势资源未能形成精品旅游项目。三是合力不强。旅游资源缺乏整合,旅游产品同质化突出,整体品牌形象不强。四是企业弱小。旅游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龙头企业。五是融合不够。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开发深度不够,生态建设成果尚未全部真正转化为现实旅游产品。六是体制不顺。体制机制的弊端没有彻底解决,重点旅游资源大多隶属于各级行政部门,部分旅游单位“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体制,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上述六个制约因素,前两项即品牌不响、产品不精可以作为沈阳旅游产业目前问题的整体描述,而后四项则可以看做是影响沈阳旅游产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合力不强、企业弱小、融合不够、体制不顺等。因此,解决沈阳旅游产业现存问题需要从增强合力、壮大企业、加强融合入手。 (三)技术创新等优势是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产业的支撑。沈阳与周边城市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工业文明优势。 1、历史文化资源 沈阳有众多的历史文化景点,最著名的如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清福陵等,沈阳是除北京之外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除此之外,还有沈阳新乐遗址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关东影视城、辽宁省博物馆、三农博览园、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鸟岛、沈阳华夏饮食文化博物馆等体现东北地域文化特点的历史文化资源。沈阳相声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二人转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沈阳地域文化的刘老根大舞台成为沈阳乃至全国的独特文化景观。 2、工业遗产旅游资源 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旅游资源在工业文明、历史文化上特色突出,旅游产品可差异开发。 沈阳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有一批装备制造和汽车制造的全国骨干企业,如沈阳机床集团、华晨汽车集团、沈鼓集团、沈重集团、远大集团等。以华晨宝马铁西工厂、中国工业博物馆为代表的沈阳工业旅游景点已经成为沈阳著名旅游景区,代表东北文化特色、以工业遗存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资源较为集中。近年来,沈阳在工人村生活馆、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化创意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业旅游体验项目等。这些独特的工业文明还有待继续整合、开发,形成合力,成为带动沈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3、文化创意产业资源 微笑曲线理论告诉表明,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文化创意是创造文化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为产品的研发和品牌营销提供无线的发展空间。作为老工业基地,沈阳具有丰富的工业和文化资源,沈阳目前已形成多个初具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如棋盘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浑南动漫产业基地、沈阳铁西1905文化创意园、“沈阳123”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以创造力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能够为沈阳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为沈阳旅游提供文化体验空间,成为提升沈阳旅游产业形象的重要资源。 4、商贸会展优势 沈阳与周边城市相比,具有综合城市功能衍生的商贸流通、节庆会展、生态休闲、时尚文化、体育研学等新兴旅游资源。目前,沈阳已经成为全国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十强城市,在东北地区名列第一,已经基本奠定“东北区域会展中心”地位。会展业聚集大量的商家和人气,具有会展旅游资源。借助旅游与会展的互动效应,大力开展会展旅游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沈阳旅游产业融合方式的选择建议
(一)旅游要素的融合 即旅游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就是从融合对象的角度,对旅游要素进行融合,目的是催生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优化沈阳旅游产品结构,形成整体性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新业态。旅游要素的融合应该是沈阳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和出发点,通过旅游要素的融合能够解决沈阳现有旅游产品单一、互动体验不足等问题。这需要沈阳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注重和了解旅游者整体旅游需求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旅游机制创新、市场创新等途径,注重“食、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的融合,鼓励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旅游技术、旅游新设施,以满足游客旅游的整体需求,并实现沈阳旅游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旅游市场主体的融合 这是基于沈阳旅游企业合力不足,“散、小、弱、差”等普遍问题的一种对策,就是从旅游产业链的角度,从产业联动发展的角度开展旅游行业内的渗透融合。在旅游行业内进行企业主体的联合发展,如沈阳人文历史景点与旅行社、饭店、车船交通、餐饮、购物等多元化市场主体的行业联动;专业化的沈阳旅游景点景区与企业旅游项目的融合;通过完善和构建综合化的沈阳旅游产业联合体(战略联盟)、旅游互联网综合平台等实现旅游产业的合作发展,增强沈阳旅游企业竞争力,提升沈阳旅游产品层次。 (三)旅游方式的融合 从游客旅游的目的来看,旅游方式大致有山水观光探险型、历史人文观光型、科研考察型、文化体验休闲型、乡村休闲度假型、工业观光体验型等。沈阳多数景点旅游产品的层级还有待提高,一些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自然景观等还多以观光、游览等旅游方式为主,走马观花似的旅游,难以给游客良好深刻印象,也不利于沈阳旅游产品形象和品牌的提升。因此,需要从增加旅游功能和整体价值角度出发,整合旅游方式,根据游客的需要,将在观光型旅游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体验型、教育型、探险型、怀旧型等旅游方式,以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品位。 (四)与工业遗产、农业生产生活的深度融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知需要,是大多数国人向往和期望的,包括让青少年、儿童了解父辈们当时的生活、生产环境,增进对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常识的认知是家长们的共同期望,这也是中年人怀旧心理的共同体现。结合沈阳工业文化、农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地域特点,沈阳开发这些地域文化元素,并有机地融入到沈阳旅游产品的吃、住、行、游、购、娱、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开发当中,鼓励和发展深度旅游业态,在游览自然风光,了解人文历史的同时,注重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中的体验,全方位地满足游客需求。 (五)与文化创意、科技产业的渗透融合 即用创新技术向旅游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旅游业态,利用沈阳在创意、数字技术等优势,将创意产业、数字产业研究成果融入到历史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自然景观旅游当中,运用创造性智慧,现代科技手段,如数码技术、仿真技术,对旅游产品进行研究、开发、生产、设计。通过视听媒体、动画效果,既生动传播、展现旅游景点的特点、景区的独特文化、历史传统等旅产品价值,增进游客更好地理解和认知,又通过旅游资源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等强化旅游的科普教育、学习、科研等功能。 (六)与传媒、会展产业的融合 传媒产业既是旅游产品的生产环节,通过传媒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各种文字、图形、艺术、语言、影像、声音、数码、符号等形式,提供旅游新要素,增加旅游附加价值,传媒产业又是旅游产业链的销售环节,通过向潜在游客介绍沈阳本地旅游景点的信息、发挥视听媒体效果,能吸引沈阳本地游客在本地的消费,减少游客外流。如利用辽宁、沈阳地方传媒设置的旅游交通频道、旅游专栏,及时介绍沈阳众多的旅游资源,以刺激沈阳地区消费者的游览需求,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与展会、庙会的融合。会展与旅游尽管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会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把会展活动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方式。充分发挥沈阳会展名城的优势,将旅游与会展密切融合,包括探讨会展与旅游管理部门的融合,像义乌那样,成立义乌市旅游与会展管理委员会,在体制上理顺融合,有利于实现沈阳旅游与会展业的强强联合,共同合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艳.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光明日报,2013年07月21日 [2]宋莉.沈阳历史文化特征及发展思考.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3]《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的通知,http://www.syd.com.cn,2016-01-14 15:49 [4]徐亮.沈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和途经研究.消费导刊,201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