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刺激消费的困境与对策
张文兵 袁怀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为刺激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消费刺激政策存在着长期效果不明显、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抑制消费、旅游及相关产业仍然萧条等问题。需要采取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确保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的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和适当调整价格等手段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能够更快复苏。 关键词:新冠疫情;刺激;消费;困境 全球化时代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流动越来越强。但2020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对国际贸易、企业生产和消费市场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受到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为积极响应国家防控疫情举措,我国有22个省份停工17天,9个省份停工10天,而作为国内疫情爆发地的湖北省则延迟复工复产至3月10日,长达46天。全面推迟复工复产致使我国劳动力闲置、企业订单积压,乃至对进出口等均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后疫情时期,如何释放我国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同时做好复工复产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一、新冠疫情对我国消费的影响 在拉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主要的贡献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①,2019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大约为57.8%。由此可见,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疫情期间,人们只能呆在家中,消费能力大幅降低,即使到目前也未能完全恢复。 (一)居民消费欲望降低 疫情爆发期间,全国各地都停工停产,大部分的居民缺乏经济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的消费理念,人们的消费欲望有所降低。不仅如此,受疫情影响,部分小区有出台一些限制居民出行的政策,更是使得居民消费变得困难。 如图1,可以看到2020年的2月份以来,我国的消费者预期指数显著下跌。消费者预期指数是一个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它是指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发生变化的预期。这个指数的下跌,预示着居民不太愿意花钱进行消费,消费欲望相比疫情前有明显的降低。 图1 消费者预期指数走势图② (二)居民消费显著减少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全国各地商业区人烟稀少,消费量随之骤减。新冠疫情的突发,对我国消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份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下降20.5%。如图2,2020年1、2月的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幅度断崖式下跌。 图2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幅度(月度)走势图③ (三)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急剧萎缩 虽然停工停产给居民带来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但是疫情的全国蔓延,极大的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不仅如此,疫情爆发初期,为了响应国家有关疫情防控的号召,大部分的旅游景点都暂停开放,使得旅游业遭受了巨大亏损。如图3,疫情爆发以来,全国的客运量急剧下降,由此也可以反映出旅游业不景气。 图3 客运量走势图④ 与旅游业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在以疫情的冲击下,同样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⑤,2020年1季度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大幅下降,同比下降了33.4%。 二、目前刺激消费的主要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此次突发重大疫情对我国经济和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促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一)发放消费券带动消费 随着国内疫情的基本稳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逐渐增强,各地也逐渐将主战场转移到经济复苏之战中,有许多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截至到2020年4月1日,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7个省市宣布已发放或近期将要发放电子消费券,其总额超过50亿元。 从经济学原理的角度来看,发放消费券实际上是提高了消费者的收入,使得消费者的预算线向右平移,增大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此外,消费券会对一些商品进行打折或抵扣,相当于降低了商品的价格,产生收入效应,促进消费者当下的消费;最后,消费券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具有乘数效应,扩大了刺激消费的作用。 (二)开展促销活动刺激消费 2020年6月份,各大电商展开了“6·18”电商活动。作为疫情稳定后的第一个大规模电商购物节,其具有恢复经济和刺激消费等重要价值。各平台纷纷推出满减、补贴、降价等活动,再加上政府发放的消费券以及线下商家优惠政策助推,给中国的经济和消费带来了一股暖风。 为满足年轻人的消费追求,2020年“6·18”活动期间,诸多平台推出免息活动。在够买高价格产品时,消费者可以申请免息贷款,只需每月支出一笔较小的资金,就可以立马拥有该产品。不仅如此,此次活动的力度比以往更大,减少了以往活动的许多花式噱头,为的就是让消费者在疫情基本稳定后愿意去消费、敢于去消费。 (三)对旅游业的扶持 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旅游业的复苏也成为了极大的热点。为了帮助各旅游景点以及相关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各地政府都出台了减税减费、降低保证金等政策。2020年2月,国家文旅部为扶持经营困难的旅游行业,决定暂时退还旅行社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的数额为缴纳数额的80%;此外,财政部与税务总局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帮助各旅行行业企业渡过难关,针对疫情期间经营困难的餐饮、交通运输、旅游和住宿四大行业,若其在本年度出现亏损,可将其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8年。 对旅游业的支持,不仅有来自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优惠,还有各地方政府的进行更加精准的政策扶持。例如:浙江省从相应的资金中调剂安排1亿元,帮助各企业缓解困难;北京市则是直接投入3.45亿元补助当地的旅行社、酒店和民宿等;湖南省从相应资金中提取出2亿元,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业给予财政奖补。 三、刺激消费面临的困境 尽管采取了各种政策,但是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困难和问题,导致实际效果有所偏差。 (一)长期效果不明显 消费券作为一种经济政策,短期内有一定的效果。在发生重大疫情的背景下,部分居民秉持“现金为王”的观念,分发消费券只会起到代替原本消费的作用,而不能实际增加消费。这种代替效应越强,发放消费券的作用越小,而这次发放的消费券主要以替代效应较强的餐饮业、零售业为主。 消费券作为经济政策,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美国政府在大萧条时期向低收入人群发放食品券,解决其基本的温饱问题;日本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也曾发放过大量消费券;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多地政府均发放过较大数额的消费券。但是,从过去的政策实践情况来说,消费券对一国经济长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 广泛的开展电商活动也会产生此类现象,尽管活动期间消费额会显著增加,但也会存在类似消费券的替代效应,它会减少平时应有的消费量。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发放消费券,还是广泛的开展电商活动,其作用都只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经济下滑的问题。 (二)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抑制消费 不论是发展已久的电子商务,还是最近十分火爆的直播带货,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摇篮。由于监管滞后,主播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虚假宣传、假冒产品、三无产品泛滥,以及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成为被投诉的重灾区。 在2020年央视的315打假调查中,发现较多直播带假货,以及网红与电商联手欺骗粉丝等乱象。尽管抖音、快手、淘宝均是中国较大的APP,但其在加码直播时也不乏乱象。在某些直播平台上,商家会花费大笔资金打榜主播,与其取得联系,随后主播帮其做广告,骗取粉丝购买伪劣产品。 (三)旅游及相关产业仍然萧条 春节假期期间,原本应该是旅游旺季,但由于疫情的到来,全国的景点只能暂停营业,这对各大旅游景区来说无疑是十分沉重的打击。针对各地旅游的相关企业,虽然有国家和当地政府实施了大量的补贴和优惠政策,但是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并未完全恢复。若旅游业不能完全复苏,势必会影响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 虽然现阶段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是疫情在全球爆发,国外的疫情仍然十分严峻,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越大,旅游业的复苏难度也就越大。如果国内再次爆发疫情,会极大的影响居民出行信心,对旅游业的冲击更是不可估量。 此外,扶持政策大都是从企业的角度入手帮其渡过难关,很少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刺激旅游。仅通过一些补贴企业等手段,只能暂缓企业亏损的现状,在解决旅游业萧条的问题上其作用有限。 四、后疫情时期刺激消费的对策 (一)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是刺激消费的基础 国外的疫情尚未稳定,仍然存在着一些危险因素。我国在当下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加强防控战果。 疫情的稳定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在前面通过数据和图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认为国内疫情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居民的消费信心,从而使消费大幅度减少。在疫情爆发的期间,大部分行业都处于萧条阶段,以电影行业为例,电影院停业了大半年时间,具体何时开业,还需结合当地的疫情防控情况而定。因此,只有在疫情稳定的大背景之下,才能够使消费者拥有足够的信心去进行消费,经济才有复苏的可能。 (二)确保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是长期消费的关键 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当居民具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才会有信心、有底气去进行消费。如果没有收入,居民只能坐吃山空,生活也没有保障,自然而然就没有了消费的欲望。要想增加居民收入,就应该广泛的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的质量。短时间内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失业人群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各地政府应尽可能多的组织开展大型的招聘会,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求职机会,使得没有工作但愿意工作的居民能够快速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除此之外,各机构还应积极鼓励居民创业,提高就业质量。例如:针对初创期的企业采取适当的信贷、税收优惠政策等。 企业利润是居民收入的关键。企业经营获得利润后,通过利润的再分配使居民变得富有,便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由此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国家政府一直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在突发重大疫情的背景之下,我国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大力扶持我国的企业,通过减少企业税率、降低企业利息,以及提供贷款便利等政策来帮助企业顺利的复工复产,特别是要对中小微企业进行扶持,因为其解决了我国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的润滑剂。只有确保了企业的利润,长期的经济发展才会有保障。 (三)确保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监督 提升产品的质量中所说的产品,不仅包括一般的物质产品,还包括能满足消费者精神消费的产品,例如:旅游景点、电影等。尽管说好产品不一定有好的市场,但是假产品、劣质产品一定不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更不会有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和创新能力,鼓励各企业进行创新生产,将居民真正所需要的、优质的产品生产出来,提供给消费者。 对于假货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制法规,对假货的制造商和经销商应严惩不贷,并要求相关执法部门对假“零容忍”,营造出一个良好市场环境;相关的电商平台也应该重视假货现象,合理整治其平台内部所出现的假货问题,对出售假冒伪劣的商户进行严惩;网商和线下实体店数量众多,仅仅只依赖监管部门和平台去监督是十分困难的,还需要广大的用户和网友积极监督,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四)降价刺激旅游消费 刺激消费的最好手段是从价格的角度入手,对于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更是如此。从供求的角度来分析,短时间内旅游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供给量均不能快速改变,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较为萧条,其需求不足。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调控价格,刺激消费。 首先,可以适当降低景点门票、交通、酒店和餐饮等价格,特别是应当大幅度降低景点的门票价格,这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在此基础之上,再降低交通、住宿和餐饮的费用会使旅游业的热度迅速上升,更好的达到实施降价政策的预期。其次,各旅游企业应针对暑假的假期开展适当的活动,例如:学生票免费或半价等,这也是一种刺激家庭消费的方法。不仅如此,还可以针对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或贡献较大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开展旅游活动,免去其进入景点的门票费。 注释: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2/t20200228_1728913.html ②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③数据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003/t20200316_1732236.html 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 ⑤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月度数据 参考文献: [1]何诚颖,闻岳春,常雅丽,耿晓旭.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测度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05):3-22. [2]傅志华,王志刚.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对策[J].财政科学,2020(04):33-40. [3]王先庆,矫萍.疫情防控下常态化提振广东消费的对策建议[J].广东经济,2020(06):36-41. [4]袁晓玲,李彩娟,王非.疫情下居民消费动态变化分析与建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5):31-39. [5]贺小荣,彭坤杰.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预测与对策[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0(04):65-71. [6]赖俊明.电子商务平台售假现象及打假策略[J].企业经济,2018,37(05):101-108. [7]汪伟.消费券政策的作用与问题[J].消费经济,2020,36(03):9-11. [8]关利欣.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消费发展趋势及对策[J].消费经济,2020,36(03):27-34. [9]曹静,冉净斐.重大疫情后促进我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20,21(02):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