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研究

2019-09-10 23:05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辜琴  周旺  夏卿  重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B1401705);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项目编号:cstc2018jszx-cyzdX0083)。

摘要: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与创新,对电子产品检验检测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的检验检测服务以线下合作为主,存在信息孤岛、合同不规范、需求与服务不匹配等问题。本文着眼于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上云上平台,研究了电子产品检验检测的云服务模式。该模式可实现需求与服务线上有效匹配、一站式完成检测需求,从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关键词:电子产品;检验检测;服务模式

一、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Web服务等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了各项信息化技术与检验检测服务的融合应用,诞生了一种新模式新业态——检验检测上云上平台。此外,企业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关注度与日俱增,而产品全生命周期涉及多个角色共同参与、多个领域协同设计,检验检测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产品的质量而言,可进行多方、多阶段、多层次地综合评价,为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役提供质量保障。

二、检验检测现状概述

(一)传统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目前,检验检测主要以线下为主,虽然我国检测机构已具有较大规模,但是不同行业数据库管理相对封闭,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孤岛,处于二元分离状态。一方面企业不清楚检测机构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检测机构不确定企业的服务需求,供需两端缺乏长效沟通机制。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检验检测服务业的发展,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此外,较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存在合同管理不完善,检测报告形式多样、难辨真伪等问题,而且报告大多以纸质版为主,需线下传递,办公成本高。所以整合检测资源、实现供需信息互通、简化交易模式、形成电子报告统一范式是必然趋势。

(二)检验检测服务发展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快速的跟新换代,近年来国内的检验检测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平均增速约10%。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规模日益增大,但同质现象严重,已经出现部分领域相对过剩的状态,造成资源浪费等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检验检测行业逐渐与一些新兴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及产业有效结合,形成线上交流合作、远程服务等新的服务模式。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利用、检测能力互补离不开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因此,未来的检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检验检测实现云服务是必然趋势。

三、电子产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一)电子产品检验检测方式

1.检测+认证单检测模式

目前,国内大多数检测机构还是采取检测+认证单检测服务模式。对于这种服务模式来说,第三方检测机构通常是将企业配送物品进行直接检测,并出具相应报告。这样不利于远程服务,不能及时为企业的大小产品提供定制化测试方案,企业成本也较高,不利于长期发展。

2.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模式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一些检测机构已经采取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服务模式,与互联网+、云计算等结合,采用线上交易方式。这种模式保证了企业和测试机构随时互通,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办事效率,能够整合行业资源,达到资源互补,并且还能建立相应数据库,利用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提高整个行业的质量水平。

(二)保障电子产品质量可靠性的意义

当下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亟待整合各类检测资源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检验检测上云上平台已迫在眉睫。检验检测云服务是一个高度协作、知识密集型、服务导向、生态高效的新模式。而电子产品作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物理基础,其检验检测越来越受到上游制造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的重视,以期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可靠性。检验检测云服务应用在电子产品质量提升、可靠性保障等方面,具有提高检测效率、集聚服务资源等积极作用。

综上,本文基于云服务模式现状,对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搭建相应的云平台,开展电子信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评价、电磁兼容性评价、试验检测、计量认证、CCC认证、技术咨询等一站式的技术服务,集聚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相关的资源与数据。从而建立起检测机构与电子产品上下游企业供需两端长效信息互通机制,实现电子产品检验检测需求与检验检测服务的有效匹配、缩减服务周期。

四、电子产品检验检测的云服务模式

(一)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产生

为提升电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对检验检测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面对检测服务日趋的动态性、复杂性、多样性、离散性等特点,给第三方检测评价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来说,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的检验检测需要定制化测试方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较大。因此,为提高检验检测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创建电子产品检验检测的云服务模式,可方便用户快速、便捷地进行访问和技术交流服务,同时,第三方测试机构也能快速制定测试方案。

(二)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设计

对于这种云服务模式硬件来说,服务器、网络通信设备等云服务端物理资源为共享资源,数据库、用户信息、被检仪器或零件等为云终端物理资源为私有资源。通过对私有资源的数据进行分析,改进平台的服务能力。平台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分别为基础支撑层、核心功能层、辅助功能层、应用层和数据传输接口层。基础支撑层包含支撑各项功能和业务运行所需的组件,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设施、业务流程引擎、服务组件、大数据分析引擎以及供需资源池等。核心功能层由三大功能系统和一个门户组成。其中,三大功能系统分别为用户中心、机构中心、平台运营管理模块。用户中心包含了服务用户所需的相关功能,机构中心面向服务提供商提供相关功能,平台运营管理模块面向平台运营方提供平台运营相关的功能。WEB门户网站是子平台对外展示的窗口,包含平台服务检索、典型案例、专家资源库等板块信息。辅助功能层包括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和安全监控等功能模块。

(三)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流程

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采用的业务流程如图所示。其中,涉及到生产计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客服人员、销售人员、第三方物流人员的五个模块的相互协作。生产计划管理人员负责制定、下达指令、质量等信息发布。技术人员负责确定检测方案、现场数据检测、出具检测报告等工作。客服人员负责线上交流、协调测时间、进度等工作。销售人员负责线下交流、售后服务。第三方物流人员负责物流寄送。各模块负责人员的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云服务模式的良性发展。

图  电子产品云服务模式采用的业务流程

图  电子产品云服务模式采用的业务流程

五、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展望

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是以云计算为基础,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和语义Web等技术,将检测业务、检测需求、检测仪器、检测机构、检测客户、检测专家等检测资源进行海量整合,实现客户检测需求线上发布、检测业务上云上平台、检测仪器状态云端可视化、各类检测资源平台集聚等功能,从而解决检测资源存在孤岛、检测需求与检测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形成开放共享、供需匹配和高效可靠的电子产品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因此,展望其云服务模式着重朝以下3个方向发展:

(一)“一站式”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

随着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势必将集聚更多的服务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检验检测服务集群,从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检验检测服务,实现企业少跑路、信息多跑路。如何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上云上平台,将是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不仅仅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更应具有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以及行业专家在线指导等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服务能力。

(二)“交互式”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

交互式作为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检验检测上云上平台的根本意义。随着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的功能不断完善,云服务经验不断积累,可为电子产品检验检测需求企业提供共性化以及定制化服务,既能增强检验检测需求企业的获得感,也能使检验检测云服务平台更加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

(三)“大数据”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万物互联的最重要的初始产物即数据,其对于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就好比能源对于工业经济的重要性。检验检测云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不例外,其蕴藏了丰富的可利用价值,比如电子产品质量大数据,充分挖掘利用可形成质量管理云平台,实时监控产品质量参数,通过充分分析也可挖掘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企业提供数据式的服务,从而提升检验检测服务的附加值。

六、结语

基于当前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检验检测服务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检测需求,电子产品作为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物理基础,其质量可靠性等检验检测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文创造性提出电子产品检测检测云服务模式,通过集聚产业链各方资源,实现需求与服务线上有效匹配、一站式完成检测需求。此外,本文展望了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云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即形成一站式、交互式和数据式三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云服务,为云服务平台的开发和运营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Li Bo hu, Zhang Lin, Wang Shi long, et al. Cloud manufacturing: a new service-oriented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model[J].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2010(1).

[2]Xu Xun. From cloud computing to cloud manufacturing[J]. 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2(1).

[3]朱银娟,李海波.云制造环境下基于关联度的资源组合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6(5).

[4]Guo H,Tao F, Zhang L, et al.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method of resource service composition flexibility in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syste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1(2).

[5]陈炜美,陆龙星.浅谈基于互联网+电子认证技术的检验检测报告服务平台[J].中国设备工程, 2018(15).

[6]尹超,张云,钟婷,.面向新产品开发的云制造服务资源组合优选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27.

[7]张帅,李海波.云制造环境中基于工作流的资源选取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5(3).

[8]尹超,黄必清.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共性关键技术体系[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3).

[9]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7).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