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
江贝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为解决智能物流发展才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创造了新机遇。而“互联网+”形式下交通不断完善、技术的日趋更新,而不断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与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智能物流的飞越式提升,提供了有利保障。现代物流即将步入物流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物流4.0时代----智能物流时代。本文以探究“互联网+”形式下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发展为重点,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物流;智能物流 一、智能物流概述 (一)智能物流含义及本质 智能物流依托物联网集成的多种智能技术,打造具有感知、学习、思维、推理、判断及独立完成某些操作的物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模仿人的智能。根本来说,是物品由生产者转移到顾客的所有位移过程,主要是仓储的智能化、物品载配的智能化、运输调度、包装装卸和货物接受及加工处理等不同环节的智能化。智能物流在不同阶段的智能化,根本是为了能帮供应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为购买者享受更高品质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还能有效减少能源的损耗,降低物流总成本,达到真正的物流体系智能化。 (二)智能物流的特点 1.智能化。智能处理技术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决策。能够借助对大量物流信息、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出物流客户的实际需求、在库存量、等。 2.一体化和层次化。在各环节中紧紧围绕物流管理这一关键,完成运输、存储、搬运、运输、配送等不同环节的一体化和各物流系统多元层次化 3.柔性化。智能物流的发展会更加突出“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 4.社会化。智能物流的进步和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区域资源的组合、优化、配置,就是社会化。设备和数据间可否互通有无、无人参与与自动判断能否自主完成、货物能否快速准确无误地送至客户,通过这三点基本可以确定物流中心“智能”与否。 二、智能物流的应用 智能物流通过整合物联网、互联网、智能技术、电商等信息技术和平台,依托精准、可控、合理化的管理,达到物流的“五化”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网络化。智能物流不断推动着协同物流、实时物流、单元化物流、远程物流等各类模式推层出新。 (一)移动机器人(AGV) 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简写,称为“自动导引运输车”,指的是设备装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可以按既定的路径行驶,同时能够实现货物的安全和各种载移。AGV是智能企业内运输物料和载配产品等过程的重要设施,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情景受企业和用户的关注。目前在港口、码头,上海-洋山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物流领域,亚马逊就采用的是AGV机器人,虽说是首批投入使用的机器人,但在扫码、称重、分拣上又快又准,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选择货物运输的最佳路径,据统计可以达到18000件/时的分拣量。阿里集团最新自主研发的AGV机器人名叫“曹操”,能够完成物品的定位、自动识别、分拣打包等,单件投资高达上百万;京东目前正着手构建无人仓,使得物品从入库、储存到分拣、包装到出库的各环节中都实现无人化操作。 (二)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亦称智能物流,根本而言是供应链互动,一旦供应链不能有效联动,那么智能物流就非常难以实现,所以如何让智慧物流进一步落地生根,就需加强物流技术,具体说如何获取、处理、传递以及有效应用信息,并进行良性循环,实现物流的智能化。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仓储管理领域,条形码应用几乎出现在整个仓储配送作业流程中的所有环节,它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库存管理自动化,维持合理的库存量。自动识别技术与立体仓库相配合使用能够,实现仓库物品的引导、指向操作,加快识别效率,降低人为错误率,实现仓库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提高了仓库的空间利用率;还能较好地适应黑暗、低温、污染、有毒和易爆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三)机器人 高速的物流线融合于整个生产和包装环节,是企业自动化水平提升和产品质量的保障。从而需要机器人技术运用并贯穿于包装、装卸、码垛、拣选等物流操作过程。运用机器人操作具有精度高、柔性好、效率高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机械式包装,占地面大、程序改变繁杂、能耗大的不足;又解决了由于人工包装,劳动量大、工时过多、包装速度和质量难以保证的难题。德国KUKA公司特意为冷冻食品行业的物流打造了一款可以在-30摄氏度下正常工作的机器人,开创了机器人技术在冷链物流中应用的先河、国际化大型港口上海—洋山港的集装箱自动搬运也是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能物流的发展重点 (一)完善智能物流技术体系的构建 基础模块、决策模块、终端应用模块是智能物流功能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承担了数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信息进行感知、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等对数据初浅加工,这利于后面物流数据的接收和传输,将相关的物流信息及时共享在物流管理平台;中间模块主要是提取物流知识、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调配通过对已获取的物流信息借助智能技术优化处理后,依托建模和仿真技术实现各环节的有效协调,使得决策执行快速有效。最后,依据之前的基础,将智能融入物流的环节的始终,涵盖了监控、存储、配送、运输等过程的智能化应用,促使企业能够在高效的状态下完成物流操作。 (二)加快物流集约化和智能化转型 促使物流集约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转型,需交通运输条件、平台规划和建设上、园区设置和布局、等等各因素的配合。改善大通道跨境物流设施条件,加快完善物流重点环节和节点,完成繁忙路段的升级改造,提升交通物流枢纽服务水平,打造道路通畅、方便快捷的跨区域物流大通道;还要进一步加快物流园区建设,以多式联运、干支衔接、口岸服务等功能为基础;关注重要港口与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集疏运铁路、公路的配套建设,打破枢纽节点“微循环”的“最后一公里”障碍。积极推进物流相关信息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提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不同行业数据交换节点建设的进程;依托国家现有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一步打造国家物流大数据中心,鼓励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实现跨运输方式、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的信息共享互联,构建集约高效的服务平台。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企业需进一步注重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提升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能力。一方面,企业可以以现实情况为依托进行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对从事智能物流环节的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才培训体制机制,借助民间团体组织和协会主办在职在岗人员的技术交流和培训沙龙,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召开讲座分享,亦可由针对性地对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组织专项培训。再者,可以与高校洽谈合作,进行合作培养,构建教学实训场所和实验基地,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侧重和支持。智能物流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依托也要求物流人才的能力与传统物流有所差异,所以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时,需对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进一步加强。除外,企业也要打破原有的管理制度,以动态管理来完善智能物流从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促使员工树立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想法,保障人才的不断层、不脱节。最重要的是把人才管理培养的目标定于员工和组织的效率性,提高人才的综合水平与综合素质,让员工紧紧围绕企业的壮大发展而积极进取力,实现企业的长久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修涵.RFID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福建质量管理,2017,(16):268. [2]张丽霞.条形码技术在我国仓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7,(37):110. [3]陈泽云.现代物流技术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促进研究[J].时代教育,2015,(3):219.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66. [4]吉特.论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2017,(25):236,278. [5]赵光辉.基于“互联网+”的我国物流模式变革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5):37-40. [6]马彬.现代物流技术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外企业家家,20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