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跨境电商 构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 互联网 财务管理 信息化 目录 大数据 现代商业杂志

商业流通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商业流通 >

蔬菜可追溯体系推广实施策略研究

2017-02-23 23:27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毛薇  夏利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2JDCY02YB)。

摘要:本文在分析实施蔬菜可追溯体系的现状基础上,总结了建设该体系所面临的可追溯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全程追溯比较困难,实施该体系成本高、消费者认知度低等主要问题,并针对我国蔬菜可追溯体系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推动该体系发展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转变现有的种植方式,提高规模化生产组织程度、加强蔬菜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实施成本、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几方面。

关键词:蔬菜;可追溯体系;质量安全;策略

一、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民生最大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对于食品行业而言,进一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确生产、流通领域各参与主体的相关责任,建立并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明确将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纳入生产、流通的各环节中。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前提,因此应推广实施蔬菜可追溯体系。

近几年,国内学者如吴林海等人通过仿真与建模方法,构建基于HMM的决策意愿模型等方法,对企业投资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决策意愿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是否能从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中获得收益是影响食品管理者投资决策行为的关键。还有学者从消费者角度进行了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针对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购买行为受到其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度、食品安全问题的忧虑程度、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以及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如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因素的影响。

二、食品可追溯体系内涵的界定

消费者难以获知“从农田到餐桌”的整条供应链信息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重要性因素之一。虽然很多企业目前建立并实施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HACCP体系,但并未实现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实时控制目标。为了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应推广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该体系通过对食品原材料、加工、流通等过程的全程监控,来消除供应链上各节点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不同国家或组织在研究食品可追溯体系时,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概念作了界定。食品标准委员会将可追溯性定义为:能够追溯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任何指定阶段的能力。国内学者冯根尧定义食品可追溯体系为:为了追溯食品的信息安全和企业责任,对食品供应链上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进行监控。食品可追溯性是在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对使用的食品、饲料、食用性动物及有可能成为构成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踪能力。食品可追溯体系就是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和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信息记录体系。

三、实施蔬菜可追溯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不健全,相关制度还不尽完善。而且蔬菜供应链的流通结构较为复杂,经营方式也比较分散。此外,实施该体系所需成本过高,消费者对该体系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蔬菜可追溯体系标准化程度不高

由于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起步较晚,一方面我国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不健全,有关蔬菜可追溯体系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完善,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蔬菜种植规范或质量标准对种植生产者进行科学的指导。HACCPGAP等质量体系还没有在蔬菜种植、加工过程中有效实施,因此,蔬菜质量标准化体系、规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如RFID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等也没有普遍应用到蔬菜可追溯体系中。在种植过程中,多采用人工记录数据的工作方式,导致工作效率不高;在农产品供应链末端,消费者主要通过扫描条形码来查询可追溯蔬菜的相关记录信息,在实际市场应用中,并未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供应商实施蔬菜可追溯体系。

(二)种植业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大多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在我国,分散、小规模种植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各类蔬菜主要通过农贸市场渠道进行销售。由于蔬菜可追溯体系涉及的流通环节较多,而且需要记录的信息种类多,再加上很多蔬菜在流通环节没有外部包装,导致难以对蔬菜种植、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各个环节实施有效信息追踪,因此针对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不仅需要种植者、加工者、流通者之间的有效配合和衔接,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给予资金支持及监督管理。

(三)实施建设蔬菜可追溯体系的成本过高

目前,依托农业物联网进行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但大多数农户的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而且在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建设中,采集种植信息的传感器、建立蔬菜可追溯系统所需的其它设施、设备购买都需要大量资金,实施成本过高,导致蔬菜供应商实施该体系的意愿不强烈。再加上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种植农户的规模小且分散,对于分散种植者的种植记录、备份将耗费大量的成本,过高的实施成本会影响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对蔬菜可追溯体系进行投资的积极性。

(四)消费者对蔬菜可追溯体系的认知度低

目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普遍提升,但大多数消费者的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蔬菜可追溯体系的知晓、认知度较低,在购买过程中遇到质量安全问题,很多消费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对蔬菜等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如教育程度、收入、年龄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进而影响其对可追溯食品的关注、认知、购买意愿。

四、建设蔬菜可追溯体系的政策建议

为了有效监管蔬菜的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的蔬菜。我国应建立涵盖蔬菜种植、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蔬菜溯源体系,形成完整的蔬菜质量安全追踪覆盖网络。当消费市场上出现问题蔬菜时,运用蔬菜可追溯体系迅速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有效地追踪和查询,及时召回问题蔬菜,明确蔬菜供应链上各环节参与主体的具体责任。因此,我国应加强蔬菜质量安全可溯源体系建设,提高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推广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健全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制度,按照各项制度对蔬菜供应商的资质等进行严格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我国蔬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应与国际质量体系接轨,将GMPSSOPHACCP等质量标准体系引入到蔬菜供应链中,制定专门的蔬菜种植规范,建立系统、全面的标准。

(二)转变种植方式,提高规模化生产

如何能让分散的、小规模种植农户都积极参与到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中来,确保从种植源头上控制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践表明可追溯农产品收益的提高是农户参与蔬菜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动机和影响因素。通过加快蔬菜种植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准化的蔬菜种植基地采取资金扶持政策,促使分散的蔬菜种植户逐步向种植基地集中,在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的同时,提高其规模效益,增加种植生产者的收入。依托公司+农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组织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蔬菜收购合同,确保其种植可追溯蔬菜能够获得相关的收益。

(三)加强流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财政应该更加关注流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对流通领域的运输基础设施、市场交易系统、信息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建设进行资金扶持。启动对农贸市场内蔬菜、肉类经营者电子秤的改造工作,在流通环节普及使用追溯电子秤,运用追溯电子秤为消费者打印交易凭证单,消费者就可以通过凭证上的追溯码进行扫码,追溯蔬菜供应链各环节信息。

(四)降低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成本

在可追溯体系建立初期,各参与方投入的成本较高,获得的收益并不理想,导致各参与主体主动实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给予各参与主体必要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各方协调与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快各项技术研发,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蔬菜可追溯体系,特别是要尽快研发出低价、优质的可追溯性条码,从而降低用可追溯性条码进行扫码追溯的成本。

(五)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蔬菜的认知度

在积极推广蔬菜可追溯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向消费者宣传、普及可追溯体系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引导,鼓励、引导消费者在购买蔬菜时主动索要购物凭证,利用可追溯性条码查询食品信息。

五、总结

建立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已成为保障蔬菜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进行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蔬菜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吴林海,蒋力,浦徐进.影响企业食品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J].预测, 2012, 31(5):47-51.

[2]山丽杰,吴林海,徐玲玲.企业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投资意愿与投入水平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0(4):85-92.

[3]吴林海,秦毅,徐玲玲.企业投资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决策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6):129-137.

[4]徐玲玲,吴林海,山丽杰.江苏省城市消费者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2, 26(1):7-11.

[5]尚旭东,乔娟,李秉龙.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730位消费者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 2012(7).

[6]Arana  A, Soret  B,  Lasa  I.  Meat  traceability  using  DNA  markers:  application  to  the  beef  industry[J].Meat Science,2002,61 (4):367- 373.

[7]冯根尧.食品供应链追溯体系协调与监管机制构建[J].中国物价,2009(5):24-26.

[8]廖卫东,何笑.我国食品公共安全规制体系的政策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 2011(10):20-24.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