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 网站地图 现代商业杂志社-国内统一刊号:CN11-5392/F,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5889,全国中文流通经济类核心期刊
热门搜索:目录 信息化 财务管理 互联网 商业银行 小微企业 发展现状 应用 创新 影响因素

金融视线

当前位置:主页 > 文章导读 > 金融视线 >

苏州市数字人民币APP使用情况研究

2024-05-29 15:58 来源:www.xdsyzzs.com 发布:现代商业 阅读:

王晶玥

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自2019年开始以来,在全国范围引起了巨大关注。苏州市作为最早的一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先锋与模范。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苏州市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61份,并对数据进行Logit回归以探究苏州市数字人民币推广情况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数字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供经验。

关键词:数字人民币;苏州试点;Logit回归;问卷调查

一、引言

按照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基本职能。历史上货币经历了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的变革。而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货币有了新的形态,以去中心化和货币自由为旗号的比特币的出现,冲击了现有的货币制度。

数字货币热潮的一个重要起始点,就是中本聪2008年10月31日发出号召使用比特币的邮件。比特币的诞生是以哈耶克的货币自由理论为基础,出于对第三方的不信任,主张货币的非国家化。从目前来看,比特币却并未发挥货币应有的职能,反而成为投机炒作的工具,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但这种加密数字货币的出现也部分反映了民众对其的需求,各国积极投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以下简称CBDC),也是顺应这一潮流。

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形成全球竞争态势,2020年以来,美国、日本、韩国等过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以从观望转变为支持并着手研发工作,更深入的,中国、瑞典、加拿大和法国等已积极开始研发测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21年1月发布的调查报告,2020年全球86%的央行正在研究CBDC,而2017年这一比例约为65%。不难看出,货币的数字化已是全球趋势。

1  DCEP、比特币和微信/支付宝比较

表1  DCEP、比特币和微信/支付宝比较

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以下简称DCEP),则是我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第三方支付等具有本质区别,1对央行数字货和比特币等在发行、结算、风险等方面的比较。DCEP以国家信用背书,实行双层运营体系,具有法偿性、M0属性、中心化管理和可控匿名等特点。我国自2014年起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当前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已进入封闭试点测试的新阶段。

目前世界CBDC有两类,分别是批发型和零售型。前者的使用限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不面向公众;后者也被称为通用型CBDC,是指所有人都可使用,包括金融机构和用户。我国主要以零售型为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2021年4月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国内零售的需要。本次调研即基于CBDC的零售定位,以数字人民币App为基点,对其在B端及C端的试点应用情况展开调查。

可以看出,DCEP作为具有法律保障和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无论是功能技术还是安全性,都高于比特币;而支付宝和DCEP更不在同一体系,因而关于DCEP取代微信和支付宝的说法并不准确。

DCEP发展过程来看,我国自2014年起进行DCEP研究,2020年初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并进入封闭试点测试阶段,目前以形成包括深圳、苏州、雄安、北京冬奥场景、上海、海南等地在内的“10+1”试点模式,其主要支付软件“数字人民币App”已于2022年1月4日在安卓及iOS平台上线。

总体来说,DCEP研究进展有序、成果显著。数字资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柏亮认为,DCEP作为作为首个开启小范围多轮测试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其研究进度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这一地位也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认可。202111月3日,“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而此前,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一直是试点推进。这表明数字货币的研发对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已具备重大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的数字化将是大势所趋,从货币层面上来看,这也是借由数字化重建国际清算体系、脱钩美元、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此外,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正试图发挥货币和金融职能,根据德意志银行在2021年3月发布的报告,比特币在流通总量上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然而这些货币不具备法偿性,价格波动极大,更多作为一种投机品出现在市场上,将会给一国甚至全球金融体系带来较大风险。DCEP的发行将能避免货币主权的旁落。

第二,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虽逐年增加,但总体而言缺乏国际竞争力。截止2021年1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占比为2.15%,为三年来最高纪录,但比例仍然较低,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DCEP的研发有望加快这一进程。其一,是使人民币在数字经济领域达到技术和应用的领先,形成样板模式,起引领作用;其二,DCEP还将助力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建设,便利跨境结算,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高人民币国际声誉和使用范围。

第三,DCEP的发行将带来金融监管和市场运行的新局面。其可控匿名特点在保障使用者隐私需求的同时,也避免了现金使用等记录难以追溯造成的监管漏洞,为精准监管资金使用情况提供了可能,将有效打击纸币匿名伪造、洗钱、非法集资和融资等活动,提升我国金融监管能力。其次以支付宝和微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具备一定的系统重要性,DCEP的发行有利于支付入口逐步重回银行主导,避免少数第三方支付平台依仗其体量和行业优势对商家和使用者设置不合理条款,或“打擦边球”开设不合规的金融业务,从而防止支付行业的垄断现象、规范市场竞争,降低金融体系风险。

第四,DCEP的推广将进一步助力普惠金融。我国现金使用率近期呈下降趋势,我国居民的支付习惯已发生较大的改变,而同时偏远地区的居民尚未能充分享受金融数字化的便利。加之疫情导致的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有必要推出官方的数字支付工具满足民众新的金融需求。而DCRP具有多重特点,其中,无需开通账户为支付提供便利,尤其是老幼人群;可控匿名避免企业通过自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大数据窃取民众隐私和消费习惯;双离线支付升级支付方式,继续提高支付便捷性等。从现有的信息来看,DCEP提款无需手续费,这为小微企业的收款提现降低成本;DCEP的可追溯性,使得小微放贷审核监控更加精准高效,因而其放贷流程和速度有望得到提升。

二、研究设计

上文通过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受访者的特征。但实际上,是否会使用数字人民币APP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必要建立计量模型,把众多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考察。本节通过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定量分析年龄、学历、职业、月消费水平、数字人民币APP了解程度等因素对是否使用数字人民币APP的影响,进而确定数字人民币APP用户群所具有的显著特征。

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给苏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提供具体的改善方向与促进其在全国的推广,我们进行了深入个人用户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根据是否使用过数字人民币 APP 将调查对象划分成两类。

本次调查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获得符合研究目的的一手数据,按照对每个街道/镇分配好的最佳样本量进行拦访调查。

2.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本文将第i个个体“是否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这种二元选择行为表示为因变量,当选择“是”时,Yi取值为 1,当选择“不是”时,Yi取值为 0。

由于本次设置的问卷调查中大量数据为分类资料,如:月消费水平分成了四档,如果直接编码为 4、3、2、1,令其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就等价于是假设这五档间的差距完全相等,或者说他们对因变量的数值影响程度是均匀的,这样的假设会过于简单武断、与实际情况不符。另外对于无序多分类变量,如职业,它们之间不存在数量上的高低,因此不可能为其给出一个单独的回归系数估计值,来表示职业每上升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趋势。因此,本文采用统计上标准的做法,采用虚拟变量进行拟合,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简化。

2  本文使用变量及其说明

表2  本文使用变量及其说明

对基准类的设定上,为方便录入,原则上将最后一个选项设为基准类,当最后一个选项为其他或该选项的被选中频次小于30次时,则以倒数第二个选项设定为基准类。纳入所有需要考虑的变量,建立如下二元选择Logit模型:

二元选择Logit模型

三、实证分析

1.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选用向后逐步筛除方法,对初步建立的回归方程根据检验统计量删除对因变量影响不显著的自变量,显著性水平给定为0.1。经过多轮筛选,排除不显著的变量后,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3  模型最终回归结果

表3  模型最终回归结果

1)年龄

在设置虚拟变量时,年龄的基础类型为 60 岁以上,与基础类型相比,变量age_18-25、age_26-35 的系数为正,说明这个年龄层的人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 的倾向更高。这说明了年轻人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接受度更高。相对于年长的人,年轻人群体更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 APP 第一批使用者。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该以年轻人为主要的目标群体。

2)职业

退休职工为职业的基础类型,回归结果显示变量 Servant、Student 的回归系数大于零,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户是否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 存在职业差异。可能原因是政府公务人员接受到了更多的官方宣传,而学生群体对红包、电商平台优惠等活动较为敏感。同时苏州市数字人民币进入校园活动试点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学历

高学历者表现出了数字人民币 APP 更高的使用概率。可能原因是高学历者对于国家最新的政策导向有更高的关注度,同时更有意愿去了解数字人民币背后的设计逻辑。

4)了解程度

以对数字人民币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主流支付软件区别非常了解为基础类型,对二者关系完全不了解的回归系数为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对于更了解数字人民币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 的概率更大。这类群体能够更深层次了解数字人民币在支付方式、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更能产生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 的欲望。

5)政府支持

相较于更青睐企业推出的软件,更支持政府推出的软件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 APP 的可能性更大。这类群体有着对政府官方一定的信任度,数字人民币利用国家背书能够更好的吸引这一部分群体。

2.数字人民币用户使用习惯分析

以上对影响民众是否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该部分将基于问卷结果进一步探究用户使用偏好和意见反馈,为后期更好推广积累经验。

1)受访者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程度及其认知渠道

近一半的受访者对数字人民币与其他第三方支付软件区别较为了解,只有极少数受访者对数字人民币处于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状态。这说明通过一段时间的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苏州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对数字人民币和第三方支付软件的区别非常了解,侧面反映此阶段苏州市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只在浅层次的推进而缺乏对市民系统性的科普。苏州市这一特征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接受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

在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受访者中,最初的使用动机多是官方媒体的宣传,红包等优惠推广活动次之。可见对于苏州市试点的推进,发挥官方媒体的宣传作用十分重要,市民对官方媒体信任度高。同时红包等优惠活动也可作为苏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另一重要突破点。

2)数字人民币推广程度与使用频率分析

在将近85%的市民了解数字人民币的情况下,只有三成的居民使用过数字人民币APP。可见市民整体对于数字人民币使用积极性不大,试点推广效果有限。同时在使用过数字人民币APP中的受访者中,只有35%养成了一定的数字人民币使用习惯。可见数字人民币现阶段的推广没有有效的产生用户对数字人民币的需求,目前用户粘性较低。

3)应用场景选择

苏州市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一大特点是创造了丰富多元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根据我们团队对于苏州市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新闻,整理出了六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零售支付、生活缴费、商圈消费、电商平台、文娱场景、交通出行)。在对受访者的调查中没有人选择六大场景外的应用,可见以上六大场景覆盖较为全面。

日常零售、生活缴费与商圈消费支付场景的使用均占比50%以上,可见对于苏州市民,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日常的消费,而作为重点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在交通出行上的应用却缺乏一定的普及度,样本中场景使用率仅有27%。未来苏州市数字人民币应该以满足日常消费需求为重点,同时加强本地特色数字人民币应用(交通、文旅)。

4)子钱包偏好

目前主要的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部分城商行也包括在内。用户对于子钱包的偏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银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用户的吸引力。以苏州大学师生为例,因为学校官方与交通银行合作举行了“云中交惠,数享苏大”的数字人民币多功能应用场景活动,苏大师生会更加倾向于使用交通银行的数字人民币子钱包。

在数字人民币 APP 使用者中有六成以上的使用者对子钱包有一定的偏好。这种偏好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各银行的宣传、优惠以及用户对银行的依赖与信任。这种银行与用户间的交互成为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重要动力。可以适当加强各银行间在数字人民币用户上的竞争,以银行为突破口让更多的用户选择数字人民币。

5)数字人民币推广难点

在未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人群中,近80%的民众听说过数字人民币但不认为有使用的必要,缺乏对数字人民币的需求点。如何创造让潜在用户有强烈感受的需求点成为了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重点。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聚焦于用数字人民币的与众不同之处吸引新用户而非切实关注、挖掘用户的需求点。如果在这一点上取得突破,将会取得更好的推广效果。约40%的受访群众对于下载使用的便捷性不满,可通过官方媒体下载使用的指南;而有30%左右的人群对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隐私性存疑,需要切实有效的科普。

四、结论

1.研究结论

在市民认知程度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普及推广数字人民币在苏州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此阶段苏州市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只在浅层次的推进而缺乏对市民系统性的科普,所以市民对数字人民币的了解浮于表面。官方媒体宣传与红包等优惠活动对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依然有很多民众缺乏使用数字人民币的动机,市民整体对于数字人民币使用积极性不大,只有小部分群体养成了一定的数字人民币使用习惯,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聚焦于用数字人民币的与众不同之处吸引新用户而非切实关注、挖掘用户的需求点。但长期来看,在未使用数字人民币APP的受访者中,大多数会考虑将来使用数字人民币APP,发展前景良好。

2.对策建议

1)加强官方媒体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宣传

官媒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应尽可能发挥其宣传效用传内容需要包含以下方面:数字人民币的更深层次的设计理念、优势;数字人民币与其他第三方支付软件的不同;强调政府的信用背书,打消顾虑;重点突出数字人民币在隐私性、风险性方面的绝对优势。

2)加强日常应用场景的普及

应尽可能的扩大数字人民币APP的使用范围,满足使用者最常规的应用需求。同时持续跟进数字人民币其余应用场景的扩展,打造苏州独特应用场景品牌。在交通出行、文旅场景中的推广效果不佳,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数字人民币的存在感。

3)发挥银行对于用户的吸引能力

在多数用户对子钱包有偏好的情况下,加强银行间在数字人民币推广上的竞争。通过不同银行满足不同用户群体需求,以银行作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单位。并且更加深入研究用户对用户的偏好,具体分析银行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了更多的用户群体,以此作为对于用户需求的放大镜。

参考文献:

[1]吴婷婷,王俊鹏.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影响、问题及对策[J].西南金融,2020(7):25-37.

[2]欧阳秋.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差异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21(1):54-60.

[3]郭宏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影响和机遇[J].现代金融导刊,2020(10):4-10.

[4]孙立坚,杨洁萌.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新机遇[J].中国金融,2020(17):65-67.

[5]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2020.7.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